美育中考包括哪些內容,根據我國教育部最新的發文通知,預計在2022年將全國覆蓋美育中考,美育中考包含加分項目,那么,美育中考到底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內容呢?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美育中考包括哪些內容
01 2022年 力爭全覆蓋
在目前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緊張的嚴峻現實下,一切的學習都圍繞著中考轉,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被很多學生和家長定義為“副科”,學得好不好都不影響中考。
根據此前發布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未來這一局面將有所改變,因為方案明確指出:
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
《意見》指出,跟體育一樣,美育中考也要在試點基礎上盡快推廣。
王登峰介紹,目前全國已經有江蘇、湖南、云南和河南省4個省全面啟動美育中考,同時還有山東、四川、山西、內蒙古和吉林5個省、12個地市已經開始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間,云南省從今年開始要增加到40分。
“我們會加大試點的工作推進力度,不斷地豐富和完善美育中考的考核內容、考核方式,爭取盡快推廣美育中考, 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意見》指出,要全面深化學校美育綜合改革,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美育課程全面開齊開足,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意見》中對“美育”有三處明確的指出:第一處來自《意見》中的第5點,指出了美育學科的界定:
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到初中),學校的美育課程以藝術課程為主體,主要包括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
02 什么是 美育?
美育,在古代中國,西周時期的“禮樂制”,春秋末期孔子的“禮、樂、書、數、射、御”都有美育的影子,六藝中的樂,其實就是專門的美育課,而古代的“樂”包括詩歌、音樂、舞蹈等藝術,當今的美育,也不會完全局限在美術和音樂。
而如今我國的美育的基本任務:
培養學生充分感受現實美和藝術美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正確理解和善于欣賞現實美和藝術美的知識與能力;形成他們對于美和藝術的愛好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現實美和藝術美的才能和興趣。
美育,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情緒體驗與邏輯思維相結合,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未來的美育課程,可能是多樣化的。
2020年初,教育部已經指出:體美勞教育,將從“軟任務”變成“硬指標”,這意味著藝術教育在整個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會越來越被重視!
目前全國有53所高校率先響應藝術特長生加分政策,這些高校全部是985、211重點院校。藝術特長生可以在一本線上、學校投檔線下20分投檔錄取。
03 加強美育會 不會加重 學生負擔?
在關于介紹此次印發的《意見》的發布會中,有記者提問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這樣做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
發言人認為藝術類課程學習及實踐是學生應該承擔的學業責任,是不應該被減下來的負擔。并且藝術類課程學習及實踐納入學業要求,有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些地區及學校注重升學率而給學生帶來壓力負擔,美育能很好地緩解這樣的情況,并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04 美育是培養學生全方位成長的過程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迪安更認為:
美育不僅僅是上一點技能課、寫寫畫畫、吹拉彈唱,重要的是要對學生的思想素質、人文修養、審美能力、精神境界全面培養,它的功能是在素質、修養、能力、境界這些方面。
所以美育是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必修課和“營養基”,肩負著培養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任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音樂不再是興趣,而是必修!美育在教育體系中所占比重將會越來越大,它不再是一個學科上的分枝,而是和數理化同樣重要的課程之一。
學習藝術就是對整個人生觀的培養與熏陶,當孩子走向藝術的領域中時,藝術同樣也塑造了孩子,形成更高的生命境界。在未來,不會音樂將會被淘汰!
綜上所述的有關美育中考包括哪些內容的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參考和幫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與之相關的信息,請繼續關注本網站,將實時為您推送。
【美育中考包括哪些內容 美育中考加分是什么意思】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