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校考時間2021,中國傳媒大學簡稱“中傳”,位于首都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語言藝術類行業特色大學。今天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關于中國傳媒大學校考內容的相關信息,快隨可圈可點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傳媒大學校考時間2021
1.凡報名參加中國傳媒大學藝術類本科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參加由學校統一組織的初試(文化素養基礎測試)。
初試考試時間:2021年1月初;
初試考試方式:機考;
初試考試科目:文學、歷史、哲學(考查內容詳見附件)。
2.初試合格者參加學校組織的復試(專業素養初步考查),考試方式為線上考試。
3.復試合格者參加學校組織的三試(專業素養深度考核),考試方式為現場考試。
4.繼續實施優質生源“綠色通道”。具體實施辦法,另行通知。
5.具體考試時間、考試地點以及考試方式等,視疫情情況可能會作相應調整,以學校屆時發布的通知安排為準。
文化素養基礎測試考查內容及參考書目
通識讀本系列由李中華、溫儒敏、葛曉音、張帆、馬勇
等當今著名學者、文化名家親自編撰或擔任主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2020年9月已出版《中國古代文學通識讀本》、《中國現代文學通識讀本》和《中國歷史通識讀本》三本,《中國哲學通識讀本》將于2020年10月底出版。
文史哲三科組成一張綜合試卷。試卷采用百分制,其中文學科目內容為50分,歷史為30分,哲學為20分。各科目考查內容及參考書目如下:
1.文學
以高中所學語文知識為基礎,在深度和廣度上適度 拓展。側重考查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風 格流派,注重考查考生的分析鑒賞和文字表達能力。
參考書目:葛曉音編著《中國古代文學通識讀本》, 溫儒敏主編《中國現代文學通識讀本》。
《中國古代文學通識讀本》編著葛曉音教授,系北京
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該書主要著眼于重大的文 學現象,基本的典籍和文體、流派知識,以及重要作家作 品這三個方面,以歷史的發展為縱向線索,對三方面內容 加以綜合,以冀達到通識教育的要求。
《中國現代文學通識讀本》主編溫儒敏教授,系北京
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榮譽所長,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總主 編。該書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作品選文加“導讀”的體例,精選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從文、艾青、穆旦、張愛玲、趙樹理、汪曾祺、王蒙、路遙、陳忠實、海子、賈平凹、莫言等 18 位現代作家的作品進行導讀。“導讀”提示閱讀的重點、難點,引導讀者掌握文學閱讀的基本方法,鍛煉直覺思維、形象思 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第二部分是有關現代文學的基本知 識,言簡意賅,通俗易懂。
2.歷史
以高中所學歷史知識為基礎,在深度和廣度上適度 拓展。注重考查考生在中國古代歷史方面的核心素養。
參考書目:張帆、馬勇編著《中國歷史通識讀本》(第 二版)。
《中國歷史通識讀本》編著張帆教授,系北京大學歷
史學系主任、教育部九五規劃教材《中國古代簡史》作者; 馬勇研究員,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教授。該書內容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中國古代史)論述華夏文明的形成,先秦時期的社會
變動,秦朝的興亡,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與
文化,隋唐的盛世繁華,兩宋與遼、西夏、金的對峙,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下編(中國近現代史)主要論述中國在西方列強侵略下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痛苦過程,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地反抗外國侵略、 救亡圖存的艱辛歷程。行文流暢,脈絡清晰,化繁為簡, 易學易記。
3.哲學
注重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哲學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 其思想的理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的把握。
參考書目:李中華主編《中國哲學通識讀本》。
《中國哲學通識讀本》主編李中華教授,系北京大學中國
哲學暨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書院副院長。該書分為先秦哲學、漢至唐代的哲學、宋至清代的哲學、近代哲學四編。 系統梳理中國哲學的萌芽、產生、發展脈絡,詳細論述孔子、 老子、墨子、孟子、 莊子、惠施、公孫龍、荀子、韓非子、
董仲舒、揚雄、王充、何晏、王弼、阮籍、嵇康、裴頠、郭
象、韓愈、李翱、柳宗元、劉禹錫、 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陳亮、葉適、王陽明、李贄、黃宗羲、方以智、王夫之、顏元、李塨、戴震、龔自珍、魏源、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嚴復、章太炎、孫中山等人的哲學思想。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網小編整理的全部關于中國傳媒大學校考時間2021和中國傳媒大學校考內容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中國傳媒大學校考的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