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省聯考已經結束,現在只需要等待成績的公布就可以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2021年八省聯考地理成績的相關內容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1年八省聯考湖北地理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共享村落”是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和房屋資產,促進鄉村振興的一項創新舉措。圖1示意“共享村落”主要用途。據此完成1~3題。

1.導致農村房屋閑置的直接原因是
A.社會服務短缺B.基礎設施落后
C.生態環境脆弱D.鄉村人口遷移
2.“共享村落”建設,可以
①增加村民財產收益②滿足城市人田園夢想
③促進相關產業發展④加快當地城鎮化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共享村落”實現了城鄉居民權益共享、發展共享,順應了
A.產城融合發展大趨勢
B.區際協調發展大趨勢
C.城鄉融合發展大趨勢
D.產業協調發展大趨勢
POI是包含地理事物名稱、經緯度、類型等多種屬性信息的點狀空間數據,其數量的多少可以近似反映相應功能的強弱,圖2示意2015年滬寧沿線8個城市28個高鐵站點的客流量,以及站點周邊2千米范圍內商務類POI總量。據此完成4~6題。

4.處理POI數據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全球導航系統
5.相比W站,T站
A.客流量小,周邊商務功能弱
B.客流量小,周邊商務功能強
C.客流量大,周邊商務功能弱
D.客流量大,周邊商務功能強
6.從商務功能看,圖中大部分站點集中在虛線方框內的主要原因是
①所在城市規模?、谟玫匾巹澆缓侠?/p>
③站點客流量偏?、茈x城市中心較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油菜在我國各地廣泛種植,一般以輪作或間作為主。白菜型冬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國北緯34°以北地區,具有早熟、強抗寒等性狀,但產量低,易倒伏,不適宜機械收割。甘藍型冬油菜主要分布在較低緯度地區,具有高產優質、抗倒伏等性狀,其越冬率、生長周期和產量與種植區生態因子間存在顯著相關性。據此完成7~9題。
7.我國北方種植白菜型冬油菜是因為冬季
A.風力大B.氣溫低
C.光照強D.降水多
8.甘藍型冬油菜越冬率與
A.無霜期顯著正相關
B.海拔顯著正相關
C.年均溫顯著負相關
D.緯度顯著正相關
9.甘藍型冬油菜種植北移,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搭建大棚②覆蓋地膜③培育良種④延遲播種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膠州灣為典型半封閉淺海灣(圖3),魚類種類豐富。圖4示意該海域魚類適溫性組成及季節變化。據此完成10~12題。

10.膠州灣海域魚類種類豐富,其形成的主要環境因子有
①海域面積②海岸類型③入海徑流④沿岸洋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 暖水種魚類種類季節變化較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氣壓B.水溫C.風向D.濕度
12.若過度捕撈暖溫種魚類,將會使膠州灣魚類
A.多樣性下降,優勢種改變
B.多樣性下降,優勢種不變
C.多樣性增加,優勢種改變
D.多樣性增加,優勢種不變
大陸冰蓋延伸入海形成冰架,冰架斷裂漂浮海上形成冰山。南極海域冰山多為桌狀,體積較大。北極海域冰山多里塔狀,體積較小。格陵蘭島沿海的冰山在向南漂移過程中往往形成極為壯現的北極冰山走廊。圖5示意南極洲主要冰架分布,下圖6示意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及附近地區。據此完成13~15題。

13.導致南北兩極海域冰山形狀和體積差異圖片主要原因是
A.冰架體積和氣溫差異
B.海水深度和鹽度差異
C.洋流性質和流向差異
D.大氣環流和降水差異
14. 桌狀冰山一般環繞南極大陸邊緣漂移數年,其漂移的方向是
A. 向東 B. 向南C. 向西D. 向北
15. 北極冰山走廊會出現在圖6中的
A. ①處 B. ②處 C. ③處D. ④處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5分。
16.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最近十幾年來,全球主要紙種產能結構發生較大變化,以熱敏紙為代表的特種紙產能不斷增長,新聞紙和印刷書寫紙產能持續下降。特種紙用途特殊,附加值高,生產技術難度大,生產設備要求高。2016年,某公司減少本土新聞紙和印刷書寫紙的生產,并投資升級位于巴西圣保羅市的熱敏紙生產線。隨著“白色污染”加重和限塑令推行,“以紙代塑”勢在必行。圖7為巴西簡圖。

(1)說明最近十幾年來全球新聞紙和印刷書寫紙產能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該公司投資升級巴西圣保羅市熱敏紙生產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分)
(3)分析“以紙代塑”對造紙行業的影響。(4分)
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喀斯特地貌典型。以前,當地一直延續著石頭縫里種玉米的傳統種植習慣,結果耕地越來越少,出露的石頭越來越多,老百姓越來越窮。近年來,該縣探索多種保護性發展模式。采用“種草養牛”模式的農戶年收入已從過去每年500-600元,提高到現在每年7000-8000多元,走出了一條喀斯特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資源可持續利用和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新路。圖8示意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位置和地形。

(1)分析以前當地耕地越種越少的原因。(10分)
(2)說明在當地采用“種草養牛”保護性發展模式的好處。(6分)
(3)該模式對喀斯特地區石漠化治理有何啟示,請談談你的看法。(4分)
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瀑布是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河床產生落差而形成。隨著時間的推移,瀑布最終消失。圖9示意我國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云臺天瀑”剖面及其形成過程。

(1)從內外力作用和巖性等方面,說出“云臺天瀑”的形成條件。(6分)
(2)結合圖示,分析“云臺天瀑”的形成過程。(8分)
(3)若“云臺天瀑”最終消失,試推測其原因。(3分)
參考答案:
1-5DACBC6-10DBAAB10-15 BAACB
16.(1)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人們看新聞和書寫主要在電子設備上進行,對紙張的需求較小;熱敏紙是新聞紙和印刷書寫紙的替代品。
(2)必要性:生產新聞紙和印刷書寫紙需要消耗大量木材,破壞森林資源;隨著“白色污染”加重和限塑令推行,對熱敏紙的需求持續上升。
可行性:圣保羅市位于沿海地區,對外通達性高,方便熱敏紙出口;圣保羅市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熱敏紙對生產設備的要求高。
(3)“以紙代塑”會使得市場對紙制品的需求增加,提高造紙行業的經濟效益;造紙行業競爭加劇,會迫使部分產業轉型升級。
17.(1)該地地形多山,石山面積廣,地表崎嶇,成土速度慢,土壤肥力低,可耕地面積小;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發育,石頭縫里種玉米的行為使當地石漠化加劇,植被覆蓋率降低;涵養水源能力降低,地表水不易儲存;該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且集中于夏季,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巖石大面積裸露;旱澇災害頻發,不利于農業發展,耕地越種越少。
(2)種草有利于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提高植被覆蓋率;可以緩解環境壓力,降低飼養成本,形成以畜養草,以草飼畜的良性循環;可以利用適宜種草的土地種植牧草,減少盲目墾荒造成的環境壓力。
(3)治理喀斯特地區石漠化應當重視植被生態建設與恢復,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路;還應當因地制宜,探尋適合當地的資源可持續利用和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新路。
18.(1)內力作用:瀑布常常形成在陡崖處,地質構造斷裂抬升形成陡崖;外力作用:形成瀑布需要流水侵蝕作用;巖性:河床底部巖石的軟硬程度不一致,灰巖較堅硬,泥質灰巖較疏松,泥質灰巖容易被沖刷侵蝕,灰巖抗侵蝕程度較高,由此形成地表起伏,形成了“云臺天瀑”。
(2)由于地質構造運動形成山地;河流流經落差大,長期以下切侵蝕為主;較軟的泥質灰巖被侵蝕的較快,灰巖被侵蝕較慢;由此形成了陡崖,水流從高處傾瀉而下,便形成了“云臺天瀑”。
(3)該地的灰巖和泥質灰巖長時間受到流水侵蝕,瀑布處的巖石會趨于平緩,隨著時間推移,“云臺天瀑”最終也會消失。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2021年八省聯考湖北地理試題及答案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