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的單位不同,招生計劃編制模式不同,投檔分數線及志愿填報數量不同。本科批次以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院校專業組由院校根據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養需要設置,是本科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
新高考志愿填報和錄取的變化
一所院校可設置若干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必須相同。
相比老高考,院校+專業志愿方式使得某個學校的好專業和差專業的錄取名次差距在拉大,即好專業的錄取名次在進步,差專業的錄取名次在退步。
相對老高考,院校專業組志愿的方式對錄取名次的影響不大。
新高考下,志愿個數的增加使得好學校(或好專業)錄取名次在進步,但影響程度不會太明顯。
選擇專業的方法有哪些
1、自己心中有想法,比如我就打算學習計算機類專業或者金融類專業,這種有目標的是最好的,去年給報的一個同學就是非報金融類不行,所以每個學校把金融類專業放第一位。
2、家族有職業資源,比如我們世家都是醫生,在醫學界資源人脈比較多,那么可以讓孩子也選擇醫生,這樣就業后有前面家族的資源,更容易發展。
3、自己興趣愛好,平時日常生活中對哪一塊感興趣,比如對飛機或者汽車感興趣,那么可以選擇機械或者航天類專業,興趣這塊也是很重要的。
4、自己的學科特長,比如自己平時就很喜歡物理科目,那么可以選擇物理類相關專業,對化學感興趣,可以選擇化工類相關專業。
5、從就業來考慮,找相對就業前景好的專業,技術性強一些的,比如英語,這幾年英語專業一直比較火,分數也是比較高,再就是教師,這樣可以選擇師范類專業。
6、如果實在是啥都沒有,一問三不知,這種情況也比較多見,那么我建議可以通過科學的診斷工具進行測評,然后根據系統推薦的專業來參考選擇。比如霍蘭德興趣測評,MBTI性格測試等。這種系統一般都是通過做題目,通過選的題目答案來匹配相關的興趣方面的專業,做出來可以參考下,不是推薦的就一定是適合的,至少有個參考方向。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關新高考志愿填報和錄取的變化 選擇專業的方法的相關內容,可圈可點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資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網站。
【新高考志愿填報和錄取的變化 選擇專業的方法】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