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怎么樣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暨南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暨南大學好不好
口碑2:
不錯,翻譯專業怎么樣?
口碑3:
學校是好學校,就是分數不低
口碑4:
學校作為中國大陸最好的僑校,校友遍布五湖四海,這使得本校校友在世界各處都有不錯的機會。本校作為211工程在國內排名在七十幾名左右,我們專業的師資力量不錯,具有許多優秀的教授副教授級導師,同時還擁有許多海歸博士講師,總體而言教師偏向中青代,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
口碑5:
暨大其實本部最好,不管是師資力量,還是其它基礎設施建設都是一流的。
口碑6:
學校的氛圍真的是很好了,你想學習的話就有不錯的資源好好學習,你想創業的話也有寬松的環境和支持讓你創業,我的專業可以說是本校的重點專業了,師資絕對一流的,至少名校博士生,做學術都超級厲害,各種學者都有。就業更沒的說,接近100%的就業率,offer拿到你手軟。而且我們學校很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未來的發展最有優勢。
口碑7:
學校是一所211僑校,總共有四個校區,分別是廣州石牌校區、廣州南校區、深圳旅游學院以及珠海校區,我讀的廣告學專業,屬于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新聞學專業是全國重點專業,也是學校的王牌專業。我所在的廣告學專業是省級重點專業,全國排名前五,師資力量較為雄厚。
口碑8:
暨大是中國的211高校,華僑第一學府,學校文化氛圍濃厚,我們互聯網數據專業的老師嚴謹負責,師資力量雄厚,有專業的教學設施,畢業后就業范圍廣。
口碑9:
學校是一所很有氛圍的大學,學生因來自海內外具有特別活力,老師親切和藹具有非常高度的專業知識和學識,學生具有活力,圖書館學習氛圍好。
口碑10:
暨南大學是華僑第一學府,校風開放、多元、包容,學校為學生提供的機會、平臺也很多。學校致力于為學生提供發揮自我的機會,相信多數暨大學子都獲益匪淺。我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一個非常flexible的專業,它所學習的東西比較廣泛,但是能給這個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廣闊和更國際化的視野很思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的就業范圍也很廣,并不局限于貿易領域,商業、金融機構等都能看到這個專業的學生。
口碑11:
學校作為211院校,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總體還是不錯的。學校的圖書館氛圍很好!每天進圖書館的人一大半是研究生。我所在的的新聞傳播學專業算得上全國前幾的。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暨南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暨南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大學排行榜數據看,暨南大學全國排名第51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56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57位,在QS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751-800位,在U.S.News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750位,在泰晤士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34-50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暨南大學 | 校友會 | 51 | 廣州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211,雙一流 |
暨南大學 | 武書連 | 56 | 廣州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211,雙一流 |
暨南大學 | 軟科 | 57 | 廣州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211,雙一流 |
暨南大學 | QS | 751-800 | 廣州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211,雙一流 |
暨南大學 | U.S.News | 750 | 廣州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211,雙一流 |
暨南大學 | 泰晤士 | 34-50 | 廣州市 | 綜合類 | 普通本科,211,雙一流 |
暨南大學簡介:
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學校目前是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中央統戰部管理。
暨南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于南京的暨南學堂。后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新中國成立后,暨南大學于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改革開放后,學校快速發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學成為全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2015年6月,學校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蒞臨暨南大學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希望暨南大學堅持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海外僑胞回祖國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2019年8月,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共同建設暨南大學。
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恪守“忠信篤敬”之校訓,注重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培養造就人才。學校積極貫徹“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建校至今,共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7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各類人才40余萬人,堪稱桃李滿天下。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暨南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高等學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國首批試行學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綜合性大學里開辦醫學院的大學,最早設立華僑華人問題研究機構的大學,最早創設商科的大學……
目前,學校學科齊全,文理工醫兼備,設有37個學院,58個系,27個直屬研究院(所);有本科專業10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1種;有博士后流動站19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
近年來,在師生的努力下,學校學科建設和實力明顯提升。目前,學校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個、廣東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21個、廣東省二級學科重點學科14個。學校的工程學、化學、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 植物學與動物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社會科學總論、神經科學與行為學12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30個一級學科上榜,數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聞傳播學獲評A-,應用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生物學、工商管理獲評B+。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優化,有專任教師2743人,其中兩院院士(含雙聘)7人,長江學者(含特聘教授、青年長江)16人,杰青、優青獲得者41人,“珠江學者”51人,教授887人,副教授1063人,博士生導師1015人,碩士生導師1944人。
學校的辦學影響日益擴大,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已經成為海外華裔及港澳臺地區學生報考深造首選的熱門高校,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港澳臺僑高素質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1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6門,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
學校目前有全日制學生42228人,其中本科生28257人,研究生13971人,來自110個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校華僑、港澳臺和外國留學生12808人。學校校園文化豐富多彩,社團活動精彩紛呈,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學生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運會等多種國內外文體藝等賽事中屢創佳績,暨南健兒蘇炳添、陳艾森等在奧運會等重大國際賽事上為國爭光,令國人振奮。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畢業生深受海內外用人單位好評,就業率一直位居同類院校前列。
學校科研實力逐步增強,現設有國家部省級科研平臺102個。科研成果碩果累累,學校近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SCI等權威索引收錄的國際論文數量持續增長;近5年,學校人文社科領域共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40項,獲批國家社科項目286項,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其中,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立項數排名全國高校第四位。現有中華文化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省部協同創新中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僑華人研究院)等國家級文科平臺,有國家話語體系研究中心等10多個省級研究平臺。同時,人文社科領域高端成果不斷涌現,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近140項,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發表論文近10篇,在SSCI、A&HCI等國外權威索引期刊發表論文1300余篇。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國際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62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416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機構簽訂了693份學術交流合作協議。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招生院校,在全球77個國家設立127個招生報名點,設有全英語授課的國際學院,獲教育部批準招生的暨南大學伯明翰大學聯合學院2017年正式開學,在校外國留學生3741人,其中本科生2066人,研究生293人。
學校學風濃郁,人才輩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門等地較為集中。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李嵐清,著名僑領、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李光前,前泰國議會主席、副總理許敦茂,中國兩院院士譚其驤、鄧錫銘、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陳鎮和(華僑)、符保盧、符克(華僑),以及近年來內地和港澳臺地區許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學不同時期的杰出校友。
學校在廣州、深圳、珠海三地設有五個校區,校本部在廣州市石牌。校園占地總面積214.30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70.20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44.61萬平方米。學校圖書館藏書390萬冊。學校設有27所附屬醫院,其中三甲醫院12所。
21世紀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世紀,肩負著為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地區培養人才光榮使命的暨南大學更加任重道遠。新時代全體暨南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及暨南大學重要講話精神,繼續堅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弘揚“忠信篤敬、知行合一、自強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堅持“質量是生命、創新是靈魂”的辦學理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大力實施“僑校+名校”的發展戰略,為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主管單位 | 中央統戰部 |
創建時間 | 1906年 | 博士點數量 | 一級:24,二級:0 |
碩士點數量 | 一級:40,二級:0 | 學校類型 | 綜合類 |
所在城市 | 廣州市 | 辦學層次 | 普通本科,211,雙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