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卷的評價
1、試卷的基本情況:
歷史考試時間為100分鐘。歷史學科的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
2、試卷的基本特點:
(1)基礎性強。試題立足于歷史基礎知識,以重點知識來設計題目。重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2)標高適度?;谀壳俺踔袑W生的學習能力和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試卷沒出現較大的偏題、怪題,只有個別題目稍難點。整卷的試題難度應該說是適中的。
(3)題目設計具有簡明性。題意指向明確,題目的表述較清楚,簡單明了,學生審題時一目了然。二、試卷成績情況 本次考試,八年級總體考試成績來看,最高分72,最低分4分,平均分31.9分。 三、學生答題質量分析
1、優點(1)對歷史教材的主干知識掌握得較好。學生能根據要求加以復習鞏固,對重點知識的掌握較熟練。(2)能正確地運用解
頁腳
題方法。大部分學生能采用較常用的直選法和排除法來解答選擇題。(3)能根據題意認真解答。大部分學生能根據題目的要求,認真分析問題,正確地得出答案。(4)部分學生的學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學生的再認再現能力較強;部分學生善于運用已知知識進行分析判斷,此次判斷題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具備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問題(1)基本功不扎實。書寫不公正、不規,錯別字多。 (2)同類知識混淆不清。學生對同類知識掌握不牢固,冠戴的現象很普遍。(3)讀圖、地點類的知識掌握不到位。如第15題,把A和B的地點寫顛倒。(4)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試題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題目比例很少小,但此類題目的得分率較低,反映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影響未能正確地加以分析。如:綜合探究題中的用史實證明觀點,很多同學答題出現偏差,史實混淆。(5)復習不到位。本次考試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太好,選擇題錯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拿出的時間太少,沒有集中精力去記憶。
四、改進措施 1、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教材,課堂上多引進一些課外史料,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2、注重學生分析、概括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分析、概括和綜合是歷史學習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檢驗學生能力的基本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3、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試題的關鍵詞,捕捉有效信息。
頁腳
4、根據目前命題的趨勢和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觀性題目還會適當增加,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尤其要重視中考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堅持講練結合。 6、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看到成績的進步,要善于表揚學生。 7、抓好后進生。對歷史考試來說抓好10個優生,不如抓好1個差生對均分的貢獻大。同時,要抓好后進班的教學質量。 8、對學生加強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歷史學科術語,全面、完整答題的能力。強調考試中學生一定要分點逐條書寫,注意條理一定要清晰,特別是要強調答案書寫的序號化。通過這次考試,使我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學中克服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問題,爭取在下次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五、今后的教學建議
1、夯實雙基,初一尤其要重視中考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堅持講練結合。
2、通過多媒體的運用、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程度等措施來提高課堂效率。
3、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看到成績的進步,要善于表揚學生。
4、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與訓練,加強答題的規性訓練。注意培養學生細心審題的習慣,培養學生在較短的時間能準確分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