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十三周年感悟,13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地震發生,死傷無數造成人間慘案,在這場自然災難中,我們失去了很多百姓也失去了很多救死扶傷的英雄,今年是512汶川地震的13周年,你是否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感悟呢?
512大地震十三周年感悟
2021年汶川地震13周年感悟 01
每個人的靈魂里都有音樂。 每個人的生命深處也一定綻放著一朵鮮花。 縱然這 鮮花是秘密的。 縱然這音樂已經逝去。 因此,我們不用苦難來紀念苦難, 不用 眼淚紀念眼淚。 面對廢墟, 我們栽上樸素的小花, 穿過時光, 我們添上今夜的燭光。 在大地震中, 每個人的生存是開放的, 每個人的逝去卻是隱秘的。 我們不知道他 (她) 們離開時想什么, 懷念什么, 希望什么。 但我們知道:他 (她) 們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 熱愛生命。 想想那些擁抱著死去的愛人, 那些搖籃中的孩子。 那些做完了暑假 作業的學生。 那些還沒有初吻的少女。 那些剛剛起床的環衛工人, 那個想要探 索火星的未來科學家。 他們的生命多么貴重, 他們一直多么善待自己平凡的生命。 生命,是一場劫難中最應該被留下的東西。 生命,是度過黑夜的最終依靠。 生命, 值得舍生忘死去維護。 生命,是奇跡和祈盼的源頭。
那個夜晚,生命受到了驚嚇。 安謐的夢幻曲被死神扭曲了。 但它和黑暗的聯盟 并不長久, 黎明抽出了救贖的線。 很多人,我們沒能救贖他們的生命。 我們自 己也在惶恐之中。 但他們的死亡雖隱秘而非孤獨。 他們安息在生者的手臂中。 很 多人沒能完整地回來。 他們肢體的一部分留在廢墟中。 但至少我們救出了其余的, 包括一顆頑強求生的心靈。 廢墟終究會長出花朵, 這是那些逝者的秘密花束。 我 們不想只是贊美芬芳。 不該對他們的痛苦健忘。
不要說:我和他們無關, 不懂那場災難。 每個活著的人都是幸存者。 大地 為你而鳴。 逝者為生者承擔了死亡。 生者承擔災難的記憶。 就這樣一起分擔, 他們一刻也沒有離開我們。 他們是我們的音樂家, 愛情詩人,勞動模范,思想家。 或者他們就是一塊磚, 已經被砌入新城市的墻。 每一次粉刷是一次紀念, 一幢 新建筑就是一次對話。
為了明天,懷念。 為了昨天,想念。 為了希望,紀念。
2021年汶川地震13周年感悟 02
大地無情,萬民罹難傾血淚;人間有愛,舉國同心抗天災。2008年5月12日,當8.0級大地震襲擊汶川時,不僅釋放出了地球內部的巨大能量,同樣見證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和人類深處那些超越生死的潛能。那位用身體為自己的嬰兒架設生命綠洲的母親,那則留給幸存孩子的短信,孕育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雙臂護住四位學生的譚千秋,用生命詮釋“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的偉大
大地震也許可以瓦解固若金湯的銅墻鐵壁,卻絕對無法撼動師魂鑄就的長城;戰死救災前線的小戰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樹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卻豎起了一座“最可愛的人”的永恒豐碑……這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明證了人性的至善,沒有被廢墟深埋地底,沒有讓恐懼淹沒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災面前,它像廣袤的黑夜里的一顆明星,指引了無數人前行。
逝者已逝,長歌當哭。汶川地震不僅讓我們為人性深深感動,同樣讓我們意識到,具備一定的防震知識的重要性。災難往往是沒有預兆的,因此,我們平時就要提高防震意識,積極參加學校、社會各界舉辦的抗震減災科普活動;面對真正地震來襲時,要保持高度冷靜,選擇合適的避震空間,有秩序地按照地震演習時預定的路線撤退,把災難的損失降到最低。
“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群芳休歇的五月,十年后的今天,大地震留給我們無盡的哀思,但與此同時,也給了我們關于生命最好的詮釋。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堅強!
2021年汶川地震13周年感悟 03
13年前的今天,14時28分04秒,一個無法被忘記的時間;汶川的那場地震突然席卷而來,近7萬人遇難、18萬人失蹤、37萬余人受傷。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地震。
據說,汶川地震所釋放的破壞力,約等于二戰時期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長崎那種原子彈252顆爆炸的總和。
曾經的家園毀于一旦,一切的美好瞬間化為烏有。民族之痛,國家之殤!
汶川地震11周年祭:我們從未遺忘!
災難電影《2012》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壞力前,我們都是無力的。
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天性中光輝燦爛的人性,是為了親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
生命逝去的悲痛,相互扶持的堅強,災難面前的大愛,廢墟上的重新站立。山川撫平傷痕,汶川走向重生。
汶川地震十一周年祭,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奮進,
愿世間再無災難!
2021年汶川地震13周年感悟 04
2008年5月12日,一場里氏8.0級的大地震突然襲擊了四川的汶川地區,整個汶川縣城在幾分鐘內被夷為平地,包括汶川、北川等周邊地區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特別是整個災區處于川北山區,由于地震突然,很多鄉村城鎮和外界的聯系完全中斷,甚至對于整個災情都無法作出有效的判斷。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大規模的地震救災活動,全面展開。
天災,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但是,應對天災的能力,卻很大程度上源于國家政府的決心和組織體制。在這一點上,筆者認為,全球沒有哪個國家比我們中國更加出色!汶川地震后,當時我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停止一切其他活動,在第一時間組建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家總理溫家寶則直飛災區現場部署指導工作,整個國家機器瞬間開動。當時成都軍區在災后2小時即組織了第一批救援隊伍3000人,由成都向汶川進發,5小時內,一萬人的解放軍救災部隊已經準備就緒。去年發生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山火,美國總統特朗普既沒有終止其正常的政事活動,僅僅是在一天后宣布加州進入“緊急狀態”,而隨后就開始發推特指責現場人員指揮救援不利,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
在汶川救災中,最讓外國人不能理解的是,幾萬人的解放軍部隊,放下槍支、扛起鐵鍬鎬頭、背著食品飲水和藥品、開著挖掘機卡車前往災區。而近百萬人的災區,隨處可見的救災物資和從廢墟中挖出的財物,沒有人維持秩序,但卻沒有發生一起騷亂和哄搶事件。2005年颶風“卡特琳娜”過境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在風災過后,持槍的美國平民把當地的超市、商店等等搶劫一空,很多要錢不要命的平民站在齊腰深的積水中,揮舞著手中的槍支,高喊“這是我們大家的商店”!而更多無辜平民在遭受風災后,又遭遇了搶劫這樣的人禍。整個新奧爾良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當時開進災區的美軍都開著坦克裝甲車,手持各種長短武器,而抓捕鬧事的暴民,成為美軍“救災”的第一項任務。
“為人民服務” 這是解放軍的建軍口號,而這句“為人民服務”從來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在汶川,由于地處山區,縣城周邊的村鎮由于交通通訊完全中斷,無法和外界聯絡,也是當時救災面臨的嚴重問題。為此,當時我國總理溫家寶指示: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于是,解放軍空軍的傘兵勇士們,在無地面導航、氣象條件不明、而且海拔高度達5000米的高空進行山地強行跳傘盲降!而這跳下去的15名解放軍勇士,在后來的救災中,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性命!而整個解放軍上下,從肩扛兩杠四星的師長到普通的戰士,都在沒日沒夜的扒廢墟、他們是在和死神比賽:比賽誰能爭取更多的生命。2000年時俄羅斯最精銳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在水下發生爆炸沉沒,當時俄軍找到幾位從事深海救援的原俄軍老兵,請求他們出面挽救核潛艇內部的艇員。但是,這些老兵獅子大開口,提出“一萬美元下一次水”的要求,結果這邊潛水員的薪金協議還沒談妥,那邊118名潛艇官兵已經完全悶死在海下……
我們中國人常說,患難見真情。我們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文明綿延5000年而不絕的民族,這絕對不是偶然,大災面前團結統一一直是我們民族基因深處的一個烙印。因為我們的祖先在數萬年前就深刻明白,只有團結協作,大家才能一起生存下去。在汶川,不僅有英勇的解放軍官兵,即使是被救出的災民,很多也在第一時間返回災區,和其他人一起,救助更多的生命。在解放軍奮力救災時,已經被救出的災民們自發組織起來,所有的食品和飲水,優先照顧老人和孩子,而災區周邊的很多農民,直接把自家種植的蔬菜、養殖的雞鴨等直接送到災區,送給災民而不收分文,距離災區最近的重慶和成都的出租車司機們也自發組織起來給災區運送各種物資。而所有這一切,都是人民自發自覺的活動,和站在積水里搶劫商店的美國新奧爾良暴徒相比,文明的高下由此立判。
汶川地震過去已經13年了,當年已經一片廢墟的汶川和北川等城鎮也已經獲得重建,隨著我國國家實力的不斷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不斷提升。繁華的街道、熱鬧的人群,當年地震留下的痕跡幾乎已經被完全抹去,不過相信5·12會埋藏在每個人的心中,逐漸融合為我們這個歷經風雨的古老民族砥礪前行、奮勇向前的原動力之一。因為天災雖然不可避免,但是國家強大了,才能夠更好的為我們每個人遮風擋雨,并且保護我們和平安寧的美好生活。
以上是有關512大地震十三周年感悟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