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果不好好珍惜就會流逝,而且再不會回來,也有很多名人珍惜時間的事跡,可以為我們學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魯迅和時間的教學反思 魯迅與時間的主要內容教案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魯迅緊抓時間,善擠時間的特點。
2.知道課文中列舉具體數字與反映魯迅上述特點的關系。
3.理解“往往、總、才、一直”這些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4.能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5.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或詩句。
教學重點:
了解魯迅緊抓時間,善擠時間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1.布置課前預習,并搜集有關魯迅的資料[包括作品]和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或詩句。
2.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魯迅,引出課題
1.出示魯迅肖像圖,啟發談話:
小朋友,你們一定知道圖片上的人物是誰?(板書:魯迅)
那么,你們對他了解多少呢?[組織簡單交流對魯迅的了解,伺機出示魯迅作品資料]
2.評價魯迅。[出示高度評價魯迅的一段話,并組織讀一讀]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篇關于魯迅的課文。[把課題完整,并組織齊讀]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讀課文第1小節,完成以下填空題:[出示]
魯迅一生只活了歲,可是他卻寫作字,寫作時間年,平均每年寫作字。
2.組織交流。
1) 指名口述上面的填空題。
2) 啟發說說:
①課文第1小節在寫作上的有什么特點?
[引導初步領悟列數字表達法的作用:具體、使人一目了然、加深印象。]
②為什么課文第1小節最后說這是“驚人的數字”?[引導理解“驚人”的含義]
③讀了這些驚人的數字后,你想說什么嗎?
3.過渡:課文最后一句說,“他的巨大貢獻是從‘時間老人’那兒爭取來的”。那么,為什么說魯迅的巨大貢獻是從“時間老人”那兒爭取來的?他又是怎樣爭取的?
三、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1.帶著上面的問題[出示],默讀課文2~4小節。
2.組織交流。
1) 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附參考答案:從兩個方面:①魯迅自己說的話、②文中的具體事例,可以看出魯迅是一個對時間抓得很緊,并且善擠時間的人。] (伺機板書:緊抓、善擠)
2) 幫助理解魯迅說的兩句話。[借助多媒體課件]
①“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出示]
[注1:過程中,注意學法指導并組織朗讀以體會句子的含義。]
②“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出示]
[注2:理解這句話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仿照上面一句的理解方法進行理解,然后組織交流。組織交流時,同樣組織朗讀以體會句子的含義,并伺機引導理解“勤勉”和“懶散”這對反義詞。]
3) 引導說說文中的列舉了哪些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魯迅是一個對時間抓得很緊,并且善擠時間的人的。
[注3:重點組織品讀以下這三句話:①白天,他往往……②有時睡覺連衣服都不脫……③一年到頭,魯迅很少休息,即使……] [出示]
[注4:重點引導理解第③句中的“往往、總、才、一直”這些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使表達的意思具體、準確)。]
4)出示如下“魯迅除夕工作表”,要求默讀課文第3節,用“____”劃出。
時間工作內容
1925年除夕夜
1933年除夕夜
1934年除夕夜
1935年除夕
5)組織交流[出示答案] ,并再次引導領悟列數字表達法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反映魯迅緊抓時間,善擠時間的特點。]
6)引導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出示]
現在,你對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理解了嗎?[先組織讀一讀]
四、回顧全文,談談感受
1.啟發談談: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啟發?[注意聯系實際]
2.總結、歸納。[略]
五、拓展練習
組織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或詩句。[略]
六、布置作業
1.讀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按本課“說寫雙通道”的要求,摘錄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或詩句。
附板書設計:
2、魯迅與時間
緊抓
善擠
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