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示和宣傳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助推廣西社會各界同心共圓航天夢、中國夢,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廣西日報社和廣西航空航天學會決定聯合舉辦“桂航杯”航天知識競賽活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廣西“桂航杯”航天知識競賽試題(100題)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西“桂航杯”航天知識競賽試題(100題)
1.2013年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與神舟十號航天員進行天地通話,強調了航天事業與國家發展的關系是( )
A.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B.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
C.體現了不畏艱辛、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質
2. 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發出了( ) 的偉大號召
A.我們也要搞導彈、原子彈
B.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C.我們也要發展空間探索
3.20世紀60年代,周恩來同志對中國航天工作人員提出的十六字總要求是( )
A.多快好省,周到細致,力爭上游,萬無一失
B.嚴肅認真,科學發展,穩妥可靠,全面協調
C.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4.1988年10月24日,鄧小平同志鼓勵新中國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高峰,要在( ) 領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A.改革創新
B.市場經濟
C.世界高科技
5.2002年3月26日,江澤民同志考察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時強調航天戰線要不斷奪?。?) 建設的新勝利
A.載人航天工程
B.探月工程
C.國際空間站
6.2005年11月26日,胡錦濤同志在( ) 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慶祝大會上高度評價我國航天工作者創造的非凡業績
A.神舟六號
B. 神舟七號
C. 神舟八號
7. 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的是( )
A.任新民
B.錢三強
C.錢學森
8.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地對地近程導彈( )發射成功
A.東風1號
B.潛龍1號
C.東方紅1號
9.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間是( )
A. 1965年10月16日
B. 1964年10月16日
C. 1966年10月16日
10.1970年4月24日,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發射成功
A.東方紅1號
B.風云1號
C.資源1號
11. 1988年9月,中國第一顆氣象衛星( ) 發射成功
A.東方紅1號
B.風云1號
C.資源1號
12. 中國第一箭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是在( )
A.1987年3月30日
B.1990年2月20日
C.1970年4月24日
13. 中國于( ) 成功地發射了神舟一號無人試驗飛船
A.1998年11月20日
B.1999年11月20日
C.2000年11月20日
14、標志中國擁有核能力的事件是( )
A.原子彈試爆成功
B.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C.氫彈試爆成功
15.中國的航天測控船名叫( )
A.大禹號
B.長城號
C.遠望號
16.( )創建于1979年,是原國家航天工業部在廣西建設的唯一一所航天類高等院校
A.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B.桂林航天航空學院
C.桂林航天科技學院
17.人類火箭的故鄉在( )
A.中國
B.美國
C.前蘇聯
18. 中國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是( )
A.長征3號
B.長征4號
C.長征5號
19. 新一代運載火箭以( ) 為目標
A.無毒、高通用、低成本、適應性強、安全性好
B.無污染、高可靠、低成本、安全性好
C.無毒、無污染、高可靠、低成本、適應性強、安全性好
20.中國民間所說的黎明時分的啟明星和傍晚時分的長庚星都是指的一種星體,它是哪種星體( )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21.中國航天“兩彈一星”指的是( )
A.核彈、導彈、繞月衛星
B. 原子彈、氫彈、繞月衛星
C.核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
22.“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為( )
A.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
B.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大力協同、勇于登攀
C.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
23.人類長期天文觀測和數千次航天探測的結果表明,我們應該具有這樣的科學認識:宇宙是( )
A.幻想的“天堂”
B.物質的、運動的
C.就要毀滅的
24.中國于( )年加入了《外空條約》
A.1981
B.1982
C.1983
25. ( )是明朝時期中國先人探索太空的一次實踐
A.萬戶飛天
B.嫦娥奔月
C.大鬧天宮
26.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對中國航天及其他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國家授予( )
A.“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稱號
B.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C.國家最高航天科學技術獎
27.中國載人航天精神的內容是( )
A. 特別能開拓,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進取
B.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創新,特別能攻關,特別能進取
C.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28.2003年,我國首個月球探測計劃( )正式啟動
A.嫦娥工程
B.玉兔工程
C.奔月工程
29、中國探月工程的3個階段是( )
A. “繞”、“落”、“回”
B. “繞”、“停”、“回”
C. “近”、“繞”、“落”
30.中國航天服重約( )千克
A.10
B.15
C.20
31.中國首位航天員是( )
A. 費俊龍
B. 楊利偉
C.景海鵬
32.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第( )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A.1
B.2
C.3
33.神舟六號太空船兩名正選航天員是( )
A.聶海勝、景海鵬
B.費俊龍、聶海勝
C. 劉伯明、景海鵬
34.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 )
A.21小時18分
B.68小時27分鐘
C.115小時32分鐘
35.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發射升空時間是( )
A.2011年11月29日
B.2011年9月29日
C.2013年9月29日
36.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首次“太空相擁”,標志著中國航天人突破了( )
A.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B. 天地往返技術
C.太空行走技術
37.神舟九號上搭載的中國第一名女航天員是( )
A.孫楊
B.劉洋
C.王亞平
38.在神舟十號上進行太空授課的中國女航天員是( )
A.劉洋
B.劉旺
C.王亞平
39. 目前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有( )種型號
A.11
B.12
C.13
40. ( )是為數字地球獲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主要手段
A.導航定位衛星
B.空間物理探測衛星
C.遙感衛星
41.人造地球衛星按用途可分為三大家族:( )、應用衛星和技術試驗衛星
A.科學衛星
B.通信衛星
C.導航衛星
42. 運載火箭主要由( )三個系統組成
A.結構、控制和動力裝置
B.結構、控制、箭上和地面設備
C.結構、控制和彈道測量
43. ( )衛星可以在短期內提供巨大數量的基礎地形圖
A.海洋
B.資源
C.通信
44.在太陽系的9大行星中,地球是其中一顆( )的行星
A.最大
B.中等大小
C.最小
45.航天器的速度達到( ),就會掙脫地球引力成為人造行星
A.第一宇宙速度
B.第二宇宙速度
C.第三宇宙速度
46.在天文學中, 1光年約為( )萬億千米
A.3.1416
B.9.4605
C.0.618
47.我國已有三個航天發射場,它們分別是( )衛星發射中心
A.酒泉、西安和太原
B.酒泉、西昌和太原
C.酒泉、西昌和三亞
48.我國正在興建的第四個航天發射場位于海南?。?)附近
A.文昌市
B.瓊州市
C.三亞市
49.第三代載人飛船采用三艙式結構,飛船起飛階段航天員在( )
A.服務艙內
B.軌道艙內
C.返回艙內
50.載人空間站在( )上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在其中生活工作
A.近地軌道
B.遠地軌道
C.地球靜止軌道
51.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英文簡稱是( )
A.NASA
B.ESA
C.CASC
52.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英文簡稱是( )
A.CASIC
B.ESA
C.CASC
53.航天器的發射“窗口”用( )來度量
A.長度
B.時間
C .面積
54. 火箭的質量比大,意味著( )
A.火箭的結構質量大,所攜帶的推進劑多
B.火箭的結構質量小,所攜帶的推進劑少
C.火箭的結構質量小,所攜帶的推進劑多
55.太空環境的特點是( )
A.超高溫、強輻射和高真空
B.超低溫、低輻射和高真空
C.超低溫、強輻射和高真空
56.獲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 )
A.核裂變
B.核聚變
C. 核裂變與核聚變
57.發動機的推力隨著火箭上升而( )
A 不斷增大
B 不斷減小
C 保持不變
58.火箭發射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由( )四大系統組成
A.有效載荷、運載火箭、發射場以及測控通信
B.有效載荷、運載火箭、氣象保障以及發射測控
C.有效載荷、運載火箭、發射場以及回收系統
59. 中國“長征”二號E火箭是一枚( )的兩級半火箭
A.串聯型
B.并聯型
C.串并聯混合型
60.當運載火箭飛出大氣層后,有效載荷整流罩( )
A.只用來保護有效載荷
B.用于逃逸救生
C.不起作用
61. 公用系統是每顆衛星必須具備的系統,所有這些公用系統的集合叫( )
A.衛星平臺
B.衛星的有效載荷
C.衛星的結構系統
62.目前長壽命衛星普遍采用( )提供電量
A.太陽能電池
B.一次性化學電池
C.核電池
63.目前先進的衛星大都采用( )來進行姿態控制
A.自旋穩定方式
B.重力梯度穩定方式
C.三軸姿態穩定方式
64.由地球飛往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最省能量的軌道是( )
A.拋物線軌道
B.雙曲線軌道
C.雙切軌道
65.比沖是指單位推進劑流量產生的推力,它是衡量( )性能的重要參數之一
A 控制系統
B 電源
C 發動機
66.有出艙任務的載人航天器都增設出艙用的( )
A.過渡艙
B.氣閘艙
C.服務艙
67.現有的航天飛機是一種可以部分重復使用的航天器,它采用( )的方式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軌道之間
A.垂直起飛,水平降落
B.水平起飛,水平降落
C.水平起飛,垂直降落
68. 目前,運載火箭的發射大致有三種方式:一是從地面固定發射場發射,二是從空中發射,三是從( )發射
A.地面移動
B.海上平臺
C.地下井
69. 對監視災害性天氣有很強的時效性、適用于地區性短期天氣預報業務的氣象衛星是( )
A.極軌氣象衛星
B.靜止軌道氣象衛星
C.極軌氣象衛星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
70. 太陽同步軌道的軌道傾角接近( )
A.30度
B.90度
C.60度
71. ( )獲取的熱紅外數據可進行地震實驗研究
A.氣象衛星
B.資源衛星
C.海洋衛星
72.3S技術是( )三項技術的集成
A.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
B.空間探測系統、遙感和全球定位系統
C.空間探測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
73. 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 )位卓越的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A.22
B.23
C.24
74.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行軌道是( )
A.一條圍繞地球的封閉曲線
B.一條圍繞地球的開放曲線
C.一條圍繞太陽的封閉曲線
75.利用GPS衛星進行導航定位,GPS接收機至少應同時接收( )顆GPS衛星的信號,才能確定接收機所在位置
A.3
B.4
C.5
76.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每隔( )分鐘即可獲得一幅地球圓盤圖像
A.20
B.30
C.60
77.( )是一門利用航天器研究發生在日地空間、行星際空間及整個宇宙空間的物理、天文、化學及生命等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
A.航天技術
B.空間科學
C.天體力學
78. 1999年10月14日在我國成功發射的“資源一號”衛星是由( )研制的
A.中國和巴西合作
B.中國和俄羅斯合作
C.中國自行
79.( )的出現,促進了空間天文學這門新興學科的形成
A.空間物理探測衛星
B.天文衛星
C.氣象衛星
80.近代航天的奠基人是( )
A.齊奧爾科夫斯基
B.加加林
C.謝潑德
81.在太空創造了連續飛行438天紀錄的人是( )
A.美國航天員露西德
B.俄羅斯航天員阿夫杰耶夫
C.俄羅斯航天員波利亞科夫
82. 世界上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裔航天員是( )
A.王贛駿
B.焦立中
C.張福林
83. 1961年2月12日,前蘇聯發射了( )探測器,開始了人類對太陽系行星的探
A.先驅者—金星1號
B.金星
C.火星1號
84. 1986年美國( )升空1分多鐘后在空中爆炸,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
A. “阿波羅13號”飛船
B.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
C. “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
85.( )年10月4日,前蘇聯“東方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人類探索宇宙空間的新紀元
A.1961
B.1957
C.1950
86.美國( )航天飛機于1995年6月29日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首次對接成功,并共同運行
A.亞特蘭蒂斯號
B.挑戰者號
C.哥倫比亞號
87.世界上第一顆生物試驗衛星搭載了一名名為“萊伊卡”的( )
A.小狗
B.白鼠
C.兔子
88.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于( )
A.1967年9月14日
B.1968年2月20日
C.1966年8月6日
89.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第一艘“東方號”載人飛船上天,( )成為人類第一位宇航員
A.格里索姆
B.季托夫
C.加加林
90.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 )飛船在月球成功著落,首次實現了人類登月的理想
A.阿波羅飛船
B.挑戰者號
C.發現號
91.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可重復使用、往返近地軌道之間的航天飛機( )首航成功
A.發現號
B.哥倫比亞號
C.阿波羅飛船
92.第一個“世界空間周”是( )年10月4日至10日
A.1999
B.2000
C.2001
93. 世界登月第一人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的名言是( )
A.人們贊美流星,是因為它燃燒著走完自己的全部路程
B.對于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對于人類來說是一次飛躍
C.堅強者能在命運之風暴中奮斗
94.1977年美國發射了空間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攜帶了一張鍍金銅質唱片,唱片中的27首世界名曲包括中國古曲( )
A.《二泉映月》
B.《十面埋伏》
C.《高山流水》
95.在太陽系9大行星中,( )是20世紀中人類惟一沒有就近探測過的一顆行星
A.天王星
B.冥王星
C.海王星
96.世界上發射衛星最早的前5個國家依次是( )
A.前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和中國
B.前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和中國
C.美國、前蘇聯、法國、中國和日本
97、世界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人的是( )
A.前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
B.前蘇聯宇航員尼古拉耶夫
C.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
98、下列關于人類航天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成功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國
B.首次實現登月的載人飛船是“阿波羅13號”
C.載人飛船首次在地球軌道上實現交會和對接是在20世紀60年代
99. 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國際空間站共有( )個國家參與研制
A.12
B.14
C.16
100.目前世界上起飛時最重、推力最大的火箭是俄羅斯重型通用火箭( )
A.質子號
B.聯盟號
C.能源號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于廣西“桂航杯”航天知識競賽試題(100題)的相關內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續關注我們。
【廣西“桂航杯”航天知識競賽試題(100題)】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