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青年要自覺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踐行者,自覺認識到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要走什么路、舉什么旗。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要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砥礪前行、接續奮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為時代育新人之《大道之行》觀后感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2023為時代育新人之《大道之行》觀后感 1
百年來,一路風風雨雨,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國家的未來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民族復興的重任需要青年一代奮勇承擔,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廣大青少年成就夢想的新時代。作為新時代教師,我們立志為時代孕育新人。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形勢復雜,越是任務艱巨,越是需要具有嶄新風貌、過硬素質的時代新人迎難而上、挺身而出。只有源源不斷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華民族才能夠更好地把握今天、開創明天、贏得未來。
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責任,應與新時代青年相知相伴、同向同行、共勉共進。我們常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作為新時代的輔導員,點燃一把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更新迭代的知識結構,要從“講師”轉變為“導師”,從“教者"轉變為“學者”;要幫助學生確定適合于自己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要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與學生一起分享真實的情感體驗,加強對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青年更加充分展示自身價值。這就要求新時代的輔導員必須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新時代要有新要求,更要有新作為。終身學習是師德修養的時代要求,是當代輔導員成長和發展的必由之路。輔導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創新工作路徑,成為學生學習的首席,學生人生的引路人,終身學習的踐行者,著力培養有真學問、真本領、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時代新人。
2023為時代育新人之《大道之行》觀后感 2
時代的變遷帶來了嶄新的機遇和挑戰,而我們這一代人正處在接過歷史接力棒的關鍵時刻。通過觀看《大道之行》節目,我深刻認識到中國高速鐵路的飛速發展對于中國現代化建設所帶來的積極影響。這其中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指引,也激勵著我們當代青年挺膺擔當,建功新時代,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京張高鐵的動車展示出了交通領域的科技進步與創新。高速鐵路連接起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橋梁,縮短了地理距離,拉近了人們的心靈距離。它不僅提升了交通的便捷性,也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該積極融入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潮流,學習先進科技知識,投身到交通建設中去,為實現中國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矮寨大橋和湘西群山里的農家致富路讓我深感中國復興的希望。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農民提供了更多機會,更好地實現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農產品能夠更順暢地運輸到市場,改善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我們作為當代青年,應該關注鄉村發展,為農民創造更多機會,推動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協調發展。
和若鐵路的路基旁所畫出的環塔里木盆地鐵路環線,讓我深感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中國擁有眾多少數民族,而維護民族團結是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鐵路的連通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連接,更是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紐帶。當代青年應當增強民族自豪感,加強對各個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傳承,為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努力。
京張高鐵、矮寨大橋、和若鐵路,它們代表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凝聚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力量。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該懷揣家國情懷,肩負起民族復興的使命。我們要自覺投身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努力學習先進科技知識,熱愛祖國,關心社會,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力量。在新時代的鐵路上,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責任,積極創新,與時俱進。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不斷追求進步。
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還要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凝聚著黨中央的智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我們要學習和踐行這些思想和精神,自覺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武裝頭腦,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
2023為時代育新人之《大道之行》觀后感 3
在“時代育新人”之《大道之行》的節目中,由京張鐵路到矮寨大橋再到和若鐵路,我感受到了近代中國百年來的歷史變化,領悟先輩們不怕困難、勇于創新、艱苦奮斗的精神,也深刻理解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作用、現實意義與未來前景。
我們要真信,要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要勤學,我們要理論結合實際,勤奮學習,為更好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打好理論基礎,珍惜時間,學思漸悟。我們要實干,實干興邦,真正的為人民、為國家干實事,我們要全力以赴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
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們,作為青年輔導員,更應接過青春的火把,像先輩們那般能在自己最好年紀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祖國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復興的道路上我們揚鞭策馬,不辜負絢麗韶華,不辜負時代眾人對青年的殷殷期盼。在這個新時代上我們激揚起時代浪花,望得見星辰大海,經得起風雨飛沙,踏的起坎坷起伏,迎得住萬丈朝霞,我們將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迎接一切挑戰,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成為創造一個更加絢麗時代的參與者、建設者!
2023為時代育新人之《大道之行》觀后感 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能夠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發展成就,走出了正確道路是根本原因。”而這條道路就是從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中得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大道之行》節目中,尋訪隊伍從1909年京張鐵路竣工前夕的施工現場走來,以“進京趕考“的重要站點清華園火車站為起點,踏訪京張高鐵線路與青龍橋火車站舊址,隨后輾轉新疆烏魯木齊與和田地區和田市,接著前往湖南湘西、常德、株洲等地,在尋訪過程中,直觀感受到了近代中國百年來的歷史變化,深刻理解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現實意義。
一百年多來,我們經歷了怎樣的歷程?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列強用炮艦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華兒女遭受欺凌,這讓我們意識到“器不如人”。洋務運動,我們意識到“技不如人”,學習列強先進技術,發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吶喊。1919年五四運動,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讓我們深刻的認識到“道不如人”。中國社會在動蕩中蘇醒、思考,在動蕩中探索、變遷。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也凸顯得淋漓盡致。今年4月,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舉辦的一場關于“在社會穩定、繁榮和自由方面,中國治理模式是否優越于歐美治理模式?”的辯論中,法國企業家貝特朗說道,“如果中國沒有在保持獨立思維、擺脫外部干擾方面采取堅定手段,就不可能得到發展。看看如今中國的發展方式,它非常獨特,中國會選擇對中國有益的事情,但也有力量拒絕無益的事情。”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這條道路奠基、鋪砌到形成和拓展的歷程看,從浴血奮斗闖出革命之路到自力更生鋪就建設探索之路,從敢闖敢試開啟改革開放之路到砥礪奮進擘畫強國富民之路……黨領導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飽含艱辛、充滿勇毅、凝結智慧。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認識到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何為德?我認為,德即行之正道,堅持廉潔自律、一身正氣。2022年,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同師生代表座談時,講到“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培養“行之正道”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