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要深刻認識到所有政績最終都得靠實干去奮斗實現,必須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積極履職擔當,挺起脊梁、沖鋒在前,絕不當“躺平式”“鴕鳥式”的干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心得體會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給你提供一些幫助,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篇一: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心得體會
樹牢正確政績觀,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強調領導干部要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圍繞“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靠什么樹政績”等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過本次讀書班學習,我對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與推動高質量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下面,我結合學習思考和實際工作談三點體會和打算。
一、堅持人民至上,做到政績為人民而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這告訴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是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美好生活空間的民生工程,更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民心工程。在今后工作中我將始終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民造福,充分考慮群眾意愿、順應群眾需求,加快推進歷史城區保護、公園城市建設、拆違治亂,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堅持為民解憂,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住”與“行”,扎實做好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及農村低收入困難群體危房改造,深入開展物業領域品質提升行動,加快停車設施建設和道路貫通,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切實讓群眾住得好、行得暢。堅持為民謀利,在低效片區、河道綜合治理開發等重大項目推進中,注重算大賬、算整體賬、算長遠賬,做到不與民爭利,讓城市更新成果更多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二、貫徹新發展理念,樹高質量發展的政績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樹立正確政績觀,處理好穩和進、立和破、虛和實、標和本、近和遠的關系,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自覺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這告訴我們,在新時代干工作、抓發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先行,統籌好當前改造和長遠發展,高標準開展李村河(張村河)流域、重點低效片區等重要區位城市設計,一攬子做好產業布局調整、基礎設施配套的文章,努力做到集約高效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為城市發展留足空間。堅持綠色低碳,加快生態治理和綠化建設,抓好重點河流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和山頭公園整治工作,高效開展全國智能建造試點任務,全周期規范建筑垃圾管理和生活垃圾分類,因地制宜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同發展。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對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進行系統梳理、反復論證,確保符合國家戰略、符合我市實際,能夠經得起歷史、人民和實踐的檢驗。
三、深化作風能力,靠真抓實干樹政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真抓實干、狠抓落實,一切工作都要往實里做、做出實效”。我們將從三個方面集中發力——
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城市建設管理中出現的難點、堵點問題,開展深入調研,將問題摸清、原因摸透、方法找準,有的放矢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化解群眾心里的“疙瘩”,讓群眾心情更舒暢,對城市更熱愛。
堅持一線工作,根據分管領域特點,帶領廣大干部用腳步丈量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在山頭公園、前海一線、重要片區、重點項目等現場一線逐點找不足、逐項抓整改。
堅持擔當作為,遇到問題不推諉,碰到矛盾不打怵,秉持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態度,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城市更新建設中的堵點、難點、痛點,一件一件解決、一項一項攻克,以更加嚴實的作風、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加有力的擔當為加快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更大貢獻。
篇二: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心得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要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絕對忠誠。紀檢監察機關是黨和國家監督專責機關,要忠誠于黨、忠于人民,帶頭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繼承對黨絕對忠誠的光榮傳統,做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戰士。要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堅持對黨的政治忠誠,旗幟鮮明講政治,把堅決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做到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到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要強化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執紀問責、廉政教育,努力把主題教育、教育整頓成果轉化為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要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深入基層開展走訪,堅持帶著問題去,帶著成果回,以調查研究推動問題解決、推動工作落實。要發揚不畏困難、勇于奮斗的精神,進一步增強斗爭本領、激發斗爭銳氣,永葆政治本色,在工作中踐行初心使命,從嚴從實錘煉自身。
以過硬本領作風忠誠履職擔當。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的“紀律部隊”,律人者必先律己,更要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任何時候都必須要管得住自己、守得住清白。要帶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結合主題教育、教育整頓,緊盯檢視整治這個要害,直擊問題,找準癥結,深入檢視政治、思想、工作、能力、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問題。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從嚴從實抓好整改,切實轉變作風,時刻自重自省,嚴守紀法規矩。要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在開展監督執紀工作時,要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沖鋒在前,在斗爭中鍛造鐵脊梁、練就硬本領。要繼續以政治建設為引領,堅持不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從嚴從實要求自己,不斷強化責任擔當,在工作作風、工作紀律、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等方面嚴格要求,不斷提升業務本領,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
勇于自我革命賡續紅色基因。強化政治教育、黨性教育,通過開展思想政治建設、紀律警示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賡續對黨絕對忠誠的基因血脈。繼承和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自覺肩負起黨風廉政建設政治責任,強化責任擔當,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斗爭,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措施和成效,體現紀檢監察干部的忠誠、干凈、擔當。要常常“照鏡子”找不足,以反面典型案例為鑒,以案示警,從源頭查找問題;以案為鑒,從思想上檢視自己;以案促改,從行動上來發力,抓小抓早,把“改”貫穿工作始終,永葆初心使命,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去做好每一件事,不斷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經常在黨性“大熔爐”中鍛煉,主動加強思想改造,在什么該為、什么不該為上始終保持清醒,按照忠誠堅定、擔當盡責、遵紀守法、清正廉潔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嚴抓好自身思想政治建設。
篇三: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心得體會
立足“三個堅持”,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奮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樹立正確政績觀極其重要、十分緊迫,我們要做好“三個堅持”,切實把正確政績觀落實到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的引領保障作用,不斷筑牢黨長期執政的堅實根基。
堅持“為了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做好紀檢監察工作,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融入監督執紀執法全過程,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聚焦解決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盼,精準開展專項整治,以正風肅紀反腐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堅持“求真務實”。要“實”字當頭,堅持從實際出發,深入調查研究,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要尊重客觀規律,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要立足紀檢監察職能職責,加強監督執紀,深挖細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糾治隨意決策、盲目決策、違規決策行為,防止為了個人政績裝樣子、擺花架子,以嚴格監督執紀樹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導向。
堅持“擔當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事擔事,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干事擔當,既要干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堅決避免庸政、懶政、怠政等“為官不為”問題。作為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旗幟鮮明鼓勵奮發有為、支持擔當作為,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建立完善各級黨組織正面負面清單、容錯免責清單,不斷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積極營造“當干部必作為、讓干部敢作為、促干部想作為”的良好氛圍。
篇四: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心得體會
把立場站得穩而又穩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對共產黨人來說,人民是正確政績觀的核心,是干事創業的價值源頭。黨員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首要的就是牢牢站穩人民立場,從思想深處解決好“政績觀為誰而樹”的問題。
站穩人民立場,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為民造福為最大政績。想問題、作決策、干工作,首先要考慮群眾的感受、尊重群眾的意愿、維護群眾的利益,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堅決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真正做到“造福于民”而不是“造勢一時”。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始終把群眾的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好“民聲呼應”工作載體,廣泛收集群眾意愿、及時回應群眾訴求,有效解決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把群眾的呼聲變成掌聲、喝彩聲,用干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政績怎么樣,必須由群眾當閱卷人,讓群眾來評判,以群眾滿意不滿意來檢驗。黨員干部應當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既做顯功、更做潛功,盡心盡力做好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環境保護等民生工作,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同時,要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密切聯系群眾,多坐“炕頭”、多走“地頭”,虛心向群眾學習,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善于從群眾的意見建議中發現問題,爭取群眾理解支持,依靠群眾智慧和力量破解工作難題、推動事業發展。
站穩人民立場,樹牢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黨性。各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黨性教育和政績觀教育,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程,推動黨員干部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重要論述,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黨性上的淬煉、理論上的清醒,確保政績觀的端正。堅持正反結合,利用民主生活會、調研成果交流會、談心談話等機會,深入剖析勞民傷財搞“政績工程”的典型案例,深刻分析這些問題對黨和人民事業造成的嚴重危害,以及背后折射的政績觀偏差,舉一反三、引以為戒,推動黨員干部真正站穩群眾立場,筑牢防范政績沖動的思想根基。
篇五: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心得體會
把作風壓得實而又實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堅持真抓實干、狠抓落實,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抓才能見真功、實干才能出實績,新時代新征程上,黨員干部只有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把一切工作往實里做、做出實效,才能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當前,我省干部隊伍作風整體上是過硬的,但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表態快、調門高,行動慢、落實差,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到位等問題,在我省也不同程度存在。我們要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腳踏實地、久久為功,以優良作風創造一流業績。要不斷提升工作執行力,多謀推動改革發展的真招、實招、硬招,對工作進行細化、實化、量化,加強過程管理、分類指導和跟蹤問效,以釘釘子精神推動任務落實。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多做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得民心的事,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堅決防止政績沖動、盲目蠻干、大干快上以及“換賽道”“留痕跡”等行為。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帶領廣大干部用了半年時間通過萬人答卷、千人調研、百人論證,幾經商榷、十易其稿,制定形成了“3820”戰略工程,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要把調查研究作為一種思維習慣和工作方法,念好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深、實、細、準、效”五字訣,圍繞打造“三地一區”、建設“七個強省”目標,聚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積極開展有深度、有價值、有實效的調研。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調研方式,多到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和單位去,真正掌握情況、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著力打通堵點、破解痛點、攻克難點。
反復填報的報表、多頭開展的檢查、處處留痕的工作,會消耗干部的精力、磨掉干事的心勁。要持續落實為基層減負各項措施,不斷優化工作方法、簡化工作程序、注重工作實效,鞏固精簡文件會議、統籌規范督查考核等工作成果,使基層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干事創業中。要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續正風肅紀、鏟除作風積弊,推動作風實現大轉變。
篇六: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心得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評價。”顯功看得見、摸得著,折射雷厲作風;潛功不顯山、不露水但關涉長遠,甚至決定事業興衰成敗。顯功與潛功辯證統一,標注新時代共產黨人干事創業的行動遵循。
做顯功、出顯績,是善抓落實、務求實效的體現。比如民生工作,要直接同老百姓“見面”“對賬”,所以必須逐一解決好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具體領域的具體問題。又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強化顯政,讓群眾更多知道黨和政府正在做什么、還要做什么,對堅定全社會信心、戰勝疫情至為關鍵。顯功、顯政、顯績彰顯決心、傳遞信心,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福祉改善。
領域各不相同,分工千差萬別,任務難易懸殊,這些都決定了,有些工作并不顯山露水,有些政績并非一目了然。做潛功、求潛績,有助于各項事業實現全面發展、長足進步。實際工作中,許多事情都需要扎扎實實、穩步有序推進。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行穩致遠。越是長久基業、長遠大計,越離不開甘坐冷板凳、甘吃清苦飯的默默付出,越呼喚一批接一批“栽樹人”“挖井人”“拓荒人”前赴后繼。
其實,“潛”與“顯”相輔相成,“潛”是“顯”的基礎,“顯”是“潛”的結果。河北塞罕壩林場、重慶下莊絕壁天路、貴州團結村大發渠,“嫦娥”“北斗”“天和”等重大科技成果,皆是長期累積潛績的結果。顯績的光彩奪目離不開潛績的牢固支撐。保護生態環境,不僅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續的制度安排。建設廉潔政治,一方面要堅持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以正風反腐成效取信于民,另一方面也要補信念之鈣、鑄黨性之魂、強健制度筋骨。顯功與潛功互為補充,只有雙管齊下、兩手齊抓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但現實中也有一些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重顯績輕潛績、重短期效益輕長遠發展、重上級評價輕群眾感受。一些所謂政績雖然“引人矚目”,問題也顯而易見:刻意追求短期經濟增速,盲目搞工程、上項目,必會影響長期持續健康發展;過分推崇樓宇高聳、街道美觀,就可能忽視棚戶區里的坑洼路等“隱藏”民生;一味片面推動農民“進城”“上樓”,城鎮化指標好看了,就業、社保等民生事項卻沒有及時跟進……為政者務須克服政績速成心態,擺脫個人主義糾纏,處理好穩和進、立和破、虛和實、標和本、近和遠的關系。
如何引導、激勵黨員干部多做埋頭苦干的實事、創造澤被后人的潛績,需要用好考核的指揮棒。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注重考核時間短、見效快、容易顯山露水的顯績,也注重考核打基礎、利長遠但又一時難以見效的潛績,特別是注重了解人民群眾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真實感受和評價,有助于從制度上防止急功近利和短期行為。
無論顯績還是潛績,政績都是為民的。放到重要崗位上“淬火”與撒到基層“墩苗”,并沒有本質區別,到哪里都是為人民服務。只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就無愧為共產黨員、無悔于新時代。
篇七: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心得體會
年輕干部當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
政績觀是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政治立場和格局境界的集中反映。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希望,必須牢固樹立并自覺踐行正確的政績觀,著力回答好“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靠什么樹政績”的問題,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要強化黨性修養,在學思想、鑄忠誠上下功夫。黨性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只有黨性堅強、摒棄私心雜念,才能保證政績觀不出偏差。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性。年輕干部要緊緊抓住強黨性這個根本,在深學細照篤行中堅定理想信念、升華覺悟境界、增強能力本領;要將“忠誠”二字刻在心上、融入血脈,在共赴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一以貫之地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始終,以實際行動書寫無愧于偉大時代的青春答卷。
要強化責任擔當,在重實干、促發展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部干事創業要樹立正確政績觀,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年輕干部要深刻認識到所有政績最終都得靠實干去奮斗實現,必須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積極履職擔當,挺起脊梁、沖鋒在前,絕不當“躺平式”“鴕鳥式”的干部;要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急躁心態壓下去,把握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潛績與顯績的關系,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腳踏實地地干、身體力行地做,在厚積薄發中蹄疾步穩、久久為功。
要強化宗旨意識,在守初心、為人民上下功夫。“共產黨人必須牢記,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再次印證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年輕干部要始終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大的政績,主動融入基層、融入群眾,多聽多看田間地頭、灶臺炕頭的土話民情,在“泥土味”中經風雨、見世面;要緊盯群眾急難愁盼,高質量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篇八: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心得體會
校準正確政績觀,助推發展高質量
政績觀直接反映黨員干部從政的價值取向,是黨員干部創造政績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靠什么樹政績”等一系列重要論述,思想深刻、立意高遠、內涵豐富,為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作為基層紀檢監察機關,更應樹立正確政績觀、抵制錯誤政績觀,以實際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
執政為民創佳績。“為政之要,以順民心為本。”作為基層紀檢單位,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做到圍繞群眾所盼,切實加強對中央和省、市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圍繞群眾所求,積極營造風清氣正、政通人和的良好環境;圍繞群眾所望,扎實推進基層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圍繞群眾所憎,著力糾正不正之風和嚴肅查處腐敗問題,自覺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反腐倡廉建設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愿做潛績看長遠。千秋功名看政績。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我們更應該能做“潛績”,將功成不必在我這一理念執行下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甘于做鋪墊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學會將微小的工作置身于社會發展的大局中來考慮,在思想上求突破,在行動上求突圍,在境界上求提升,在能力上求錘煉,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執紀在前亮底線。紀檢工作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必須正確處理執紀和執法的關系。過去,有的紀檢機關把主要精力放在審查黨員干部違法問題上,干部不到違法地步不調查,而對干部違反紀律的問題不管不究。這是錯把法律當作管黨治黨的尺子,將紀律底線退守到法律底線。所以,必須糾正簡單地以辦案級別高低和數額大小論英雄的政績觀,充分認識到查辦大案要案是政績,嚴執紀、糾小錯同樣是政績;懲治腐敗是政績,教育挽救干部也是政績。要始終以啄木鳥精神抓早抓小,發現苗頭性問題就及時提醒,觸犯紀律就及時處理,既使紀律嚴起來,又教育保護干部,防止小錯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