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離世,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熱議,全國各地的人們紛紛進行悼念,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學生坐輪椅來送別自己的偶像袁爺爺 永遠值得敬佩與懷念的人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坐輪椅來送別自己的偶像袁爺爺
23日晚,明陽山殯儀館,一位母親帶著坐在輪椅上的的兒子來悼念袁院士。
懷念袁隆平:禾下乘涼夢 一夢逐一生
1953年,袁隆平畢業于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農學系。畢業后他服從國家的安排,去農校教書。1960年,他在田里發現了一顆特殊的水稻,開始了他水稻研究的人生。
袁隆平看到這個水稻,就像看到了希望,他把水稻帶回去研究,不斷做試驗。
做實驗的水稻種下去后,長的參差不齊,他開始嘗試給水稻去除雄花,授粉其它的花粉,去做雜交水稻。沒有人指導,沒有先進的技術,這一條路他走的很艱難。但是自從他下定決心搞水稻,他每天都會去稻田里,不斷研究水稻。
有時候他還會在稻田里看書,別人說他種水稻種瘋了,甚至有人說他是一個科學騙子。
他沒有理會這些聲音,繼續做他的實驗,四年后,他實驗田的水稻終于結出了數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水稻研究終于有了進展。
此后的幾十年,他始終在工作的第一線,不斷研究水稻和做實驗。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種關”,摸索總結制種技術成功。2010開始研究轉基因水稻。2017水稻新品種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創畝產紀錄,該品種的水稻在試驗田內畝產1149.02公斤。
袁隆平一生辛苦,一生勞累,不斷付出,60多歲退休,90歲高齡還在工作。
他是“共和國勛章”、“世界和平獎”、“中國科技進步獎”的獲得者,是他讓中國和其它國家的人可以吃飽飯。就算是這樣的袁隆平,依然有人對他不滿意。這個一生都在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的科學家,竟然被網友罵上了熱搜。
網友扒出袁隆平的豪車豪宅,指責他用的手機奢侈,說他晚節不保。
他們卻不知道,袁老所謂的豪宅是國家獎給他的,不是他自己買的。他把房子改造成了水稻的研究所,他在房子里設置了會議室,方便大家一起討論水稻方面的工作。
他的心里,裝的都是水稻,沒有考慮過自己。袁隆平的車,是國產的代步車,價格還不到十萬。以前都是騎電動車,但是上了年紀,不能騎電動車,給他配置來這臺車,是為了方便他去稻田去看水稻。
袁老的手機只是一個普通的智能機,只是為了正常的工作需要。
什么時候,一個科學家,過正常的生活,開正常的車,用普通的手機都要被指責晚節不保了。
普通人需要生活,科學家也一樣。更讓人氣憤的是,那些無腦的跟風者,沒有一點自己的判斷力,純粹為了黑而黑。
馬克吐溫說:“當真相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已經跑遍了全城。”
謠言止于智者,不要做謠言的傳播者,更不要做無腦的跟風者。
一生都在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的袁老,對他要有足夠的尊重,不能肆意抹黑。袁老,在糧食方面拯救了很多國家,也讓更多的人吃上了飯。
我們要永遠記住他的存在。
他是中國人民的光,星河可暗,此光不滅。
這些與我們同時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實和伴隨我們的日月星辰沒什么區別,平時你總不大會時常想起他們,你總覺得他們永遠會在。然而他們卻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劃過天幕就不再回來。
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會感到隨著他們的離去,時代的一部分也隨之定稿,后人翻閱時代的書頁時,會清晰地看到這個天體隕落的注腳。雜交稻,是袁老這一生的牽掛,也是他畢生的奮斗目標,人生91個春夏秋冬,他在人間的土地上種滿了水稻。
現在,天堂也需要水稻了,他去天堂種水稻去了。
一日三餐,米香彌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
袁老,我們會永遠記住您。
以上即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學生坐輪椅來送別自己的偶像袁爺爺 永遠值得敬佩與懷念的人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買更多教育訊息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
【學生坐輪椅來送別自己的偶像袁爺爺 永遠值得敬佩與懷念的人】相關推薦文章:
建立健全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教育幫扶機制 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