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1年起,日軍對華北、華中敵后抗日根據地發起大規模“掃蕩”“清鄉”。在反“掃蕩”、反“清鄉”的斗爭實踐中,敵后軍民創造了______等有效的殲敵方法。
A.水上游擊戰
B. 地道戰
C.麻雀戰
D.地雷戰
1941年起,日軍對華北、華中敵后抗日根據地發起大規模“掃蕩”“清鄉”。在反“掃蕩”、反“清鄉”的斗爭實踐中,敵后軍民創造了______等有效的殲敵方法。
A.水上游擊戰
B. 地道戰
C.麻雀戰
D.地雷戰
ABCD
針對日軍對敵后的瘋狂進攻,中共中央指出,必須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威力,發展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全面開展對敵斗爭。在極其艱苦的反“掃蕩”、反“清鄉”、反“蠶食”斗爭中,敵后軍民創造了許多有效的殲敵方法,如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水上游擊戰、武裝工作隊等等,
擴展知識
麻雀戰主要在山區實行。山區地勢復雜,道路崎嶇,人民自衛武裝(民兵)熟悉當地情況。當日、偽軍進入根據地后,人民武裝像麻雀一樣滿天飛翔,時聚時散,到處打擊敵人,而日、偽軍則因人地生疏,只能在大道上盤旋挨打,對他們無可奈何。
在平原,則展開地道戰和破襲戰。華北平原地區軍民首先在道路上挖溝,使日軍的機械化部隊難以行進,而根據地軍民的轉移卻有了掩護。隨著環境的惡化,敵后軍民在一家一戶所挖的土洞、地窖的基礎上,建成戶戶相通的地道。后來,地道由村內相通,發展成村村相連、能打、能藏、能機動轉移的巨大地道網,日軍用煙熏水灌,或施放毒氣,都無濟于事。軍民依托地道,人自為戰,村自為戰,有效地打擊敵人,保存自己。
無論山區和平原,都普遍運用地雷戰。群眾自己動手,就地取材,利用廢鐵、廢瓶和石頭、瓦罐,制成各式各樣的鐵雷、磁雷、石雷、瓦雷,埋在村口、路口、門庭院落,使日、偽軍無論是在路上,還是進村入戶,都有觸雷喪命的危險。敵后軍民還一直把地雷埋到敵人的碉堡下,常常把出發的日、偽軍炸得血肉橫飛,使他們心驚膽戰,防不勝防。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