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中國,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經過春秋戰國幾個世紀的磨合。演變,形成了以血緣關系為基礎、長達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這一制度極其嚴密、堅固,其內在的傳承性也極其頑強。中國古代皇權從來沒有在法律和制度層面上被分割過,無論君權是君主一人獨享還是實際上被別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個社會的所有政治權力的最終歸屬在法律和名義上都定于一尊,專屬君主。
——摘編自《中西君主專制制度區別》
材料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體制。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宣告成立。南京臨時參議會制定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公開宣布中華民國一切主權屬于全體國民。《臨時約法》試圖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議會民主制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復制到中國,建立實行議會制和責任內閣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逐步清除長期君主專制政治的消極影響。但資產階級幾十年的努力奮斗最終歸于失敗,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理想始終未能實現。
——摘編自《中國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三:“法治”的本質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當家作主治理國家,是民主權利的形式和保障;應當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創造出來用來規范自己行為、保障自己權益的社會公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權威。
——童光政《二十世紀中國法制文明的演進》
(1)根據材料一與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的特點。
(2)根據材料一、二與所學知識,說明孫中山先生設計的近代資產階級共和國與古代君主專制政體的不同之處。
(3)根據材料三與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為了確保民治得以實施建立了哪些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