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著作《五經正義》出自:
A、韓愈 B、孫復 C、孔穎達 D、程頤
唐代著作《五經正義》出自:
A、韓愈 B、孫復 C、孔穎達 D、程頤
答案:
( C )
解析:
孔穎達概述了《詩》《書》《禮》《易》《春秋》五經的基本內容,作為《五經正義》,在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方面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知識擴展:
孔穎達(574-648年),字沖遠 (一作仲達 、沖澹),冀州衡水(今河北省衡水市)人。唐初經學家、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孔子第31世孫。勤奮好學,師從大儒劉焯,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于詞章。隋朝大業初年,選為"明經"進士,授河內郡博士,候補太學助教。唐朝建立后,成為秦王府學士。貞觀年間,歷任國子博士、給事中、太子右庶子、散騎常侍,參與修訂五禮,編纂《隋書》。貞觀十四年(640年),授國子祭酒、銀青光祿大夫、國子祭酒、上護軍,受封曲阜縣公。奉命編纂《五經正義》,融合了諸多經學家的見解,是集魏晉南北朝以來經學大成的著作。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去世,終年七十五,獲贈太常卿,謚號為憲,陪葬于昭陵。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