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麥的作品一直是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的多數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細節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花兒不管,也不問》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花兒不管,也不問》閱讀原文:
①畢克很郁悶,非常郁悶。他覺得自己倒霉透了,生活在這樣的環境。
②畢克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你知道的,他們沒地位,收入不高。盡管,父母為了能讓寶貝兒子有個獨立的房間,用大半生的積蓄在瓦爾德街區買了套公寓。但,這讓畢克更鬧心。
③瓦爾德街,是條破舊的老街。他們的公寓,不僅是二手的,且樓下就是一條車來車往的三級公路。一天二十四小時,噪音和灰塵,讓畢克憎恨不已。由于灰塵太大,畢克還患上了過敏性鼻炎,常常連續不斷地打噴嚏。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樓上的居民素質低下,明明樓后小巷子里有垃圾房,可他們偏偏偷懶,總是把垃圾隨手拋到樓房前50米遠的銀行房頂平臺上。任那一袋袋垃圾,堆在離自家陽臺不遠的地方,發酵、發爛,散發出難聞的臭味。身處這樣的環境,怎不令人煩惱、沮喪?
④“哎,住在這樣的破地方,我干什么都沒勁、沒心情。煩、煩、煩啊!”畢克抱著腦袋痛苦地哀嘆,有時,還沖著父母大叫大嚷。
⑤父母有什么法子呢?他們只能對兒子說:“我們已經盡力了。如今你也成年了,剩下來的日子要怎么過,過什么樣的日子,全靠你自己了。嫌這里不好,你就必須努力。”
⑥畢克清醒的時候,也明白這個理兒--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和奮斗,改變現狀。何況自己還是一個男孩,只有靠自己、必須靠自己。
⑦然而,每當他待在家里,想看書、學習,好好做點什么時,汽車的喧囂和飛揚的塵土,即刻就讓他情緒變壞,極心煩意亂,抱怨在這惡劣的環境里,什么也做不了。
⑧春寒料峭的周末,畢克做完功課之余,在家幫人翻譯日文資料,一來加強自己的外語水平和能力,二來賺點外快。可汽車喇叭聲攪擾得他不得安寧。他狂躁地在屋里轉了幾圈,想到陽臺上吹吹風。雖然對面平臺上空氣污濁,但只能這樣了。
⑨畢克郁郁地拉開陽臺窗戶,緊皺著眉頭。忽然,他眼睛一亮,心中劇烈一動--
⑩一團星星點點的粉嫩、嬌紅,像雨后彩虹,又像雪地上的殷桃,牽引著他的心和眼。那是什么?一小堆腐爛的垃圾還有枯草上,搖擺著一棵小樹,七八根細細的枝條,隨意伸展著。而正是向著自家窗戶的那根枝條上,點綴著十幾粒咧開嘴的花苞。只待春風一吹,煦陽一照,立馬就會開花。
天吶,那是一棵小桃樹哎。瘦小羸弱,定是樓上什么人,吃了桃,隨手把核扔進了那堆垃圾中間。它竟然悄悄地發芽、抽枝、長大。不過,肯定不是今年才長出來的。一定是在去年,前年,甚至大前年……
第二天早晨,桃花果然開滿枝頭,陽光下,迎風搖曳,灼灼其華。
“嚯,一棵桃樹生長在骯臟的垃圾堆上,竟然還能開花。而且開的花兒和所有的桃花一樣;燦爛、嬌艷、迷人。不,比別的桃花更迷人。因為它周邊的糟糕環境,更加襯托出它的鮮艷和美麗。”畢克驚奇又興奮,一邊用手機拍了下來,一邊對身旁觀賞這“奇跡”的老爸感嘆。
爸爸意味深長地說:“它既然是一棵桃樹,為什么不開出好看的花呢?花兒不管,也不問,自己無論是長在垃圾堆上,還是公園的花叢里,只要春天來了,它就知道自己應該開花。”
爸爸的話,像一把神秘的劍,挑開了畢克心里、眼里的迷離,他豁然敞亮:是的,花兒不管,也不問。
于是,畢克有了和春天一樣美妙的好心情。
《花兒不管,也不問》閱讀題目:
16. 通讀全文,完成表格。
事件
畢克的心情
①
煩惱、沮喪
畢克發現長在垃圾堆上的小桃樹
②
③
④
17. 請簡要說說第①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18. 第⑩自然段劃線句運用了哪種描寫手法?有什么作用?
19. 請聯系全文,談談你對標題“花兒不管,也不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