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的適用的時間效力,是指:( )
A.法律的生效時間
B.法律終止生效的時間
C.法律的公布時間
D.法的溯及力
法律的適用的時間效力,是指:( )
A.法律的生效時間
B.法律終止生效的時間
C.法律的公布時間
D.法的溯及力
答案
ABD
解析
法律的使用的時間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時間、法律終止生效的時間和法的溯及力。
擴展知識
一、法律的生效時間主要有三種:
1. 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在沒有明確生效時間規定時,根據慣例,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2. 法律條文中自行規定具體生效時間;
3. 規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條件時生效(立法機關另行發布專門文件規定法律的生效時間)。
二、法律終止生效的時間
法律終止生效,即法律被廢止,指法律效力的消滅。它一般分為明示的廢止和默示的廢止兩類。具體形式主要有:
1. 法律法規本身規定了有效期,有效期屆滿,從而自動失效;
2. 新法律法規明確規定自本法實施之日起,舊法律法規立即失效;
3. 法律法規據以存在的時代背景或者條件消失,或者其所調整的對象不復存在,或者其使命完成,使法律法規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從而自動失效(比如當年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一些特殊法律規定);
4. 權力機關進行法律法規清理,對外公布某項法律法規作廢;
5. 隨著新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相關內容與已生效的新法抵觸的舊的法律法規自動失效。
三、法的溯及力
法的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法律是否具有溯及力,不同法律規范之間的情況是不同的。關于法律的溯及力問題,一般通行兩個原則:首先“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即國家不能用現在制定的法律指導人們過去的行為,更不能由于人們過去從事某種當時是合法而現在看來是違法的行為,而依照現在的法律處罰他們。其次,作為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的補充”,法律規范的效力可以有條件地適用于既往的行為。從我國目前有關法律溯及既往的原則的規定,一般采用“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具體表現在,就有關侵權、違約的法律和刑事法律而言,一般適用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而在某些有關民事權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