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各項屬于孫中山“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是( )
A. 反對滿洲貴族,反對民族壓迫
B.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國民政府
C.國民有言論、集會、著作自由
D.核定地價,征收地租稅,向地主收買土地
下列各項屬于孫中山“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是( )
A. 反對滿洲貴族,反對民族壓迫
B.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國民政府
C.國民有言論、集會、著作自由
D.核定地價,征收地租稅,向地主收買土地
D
解題關鍵是要準確掌握并區分新舊三民主義的內容。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民生主義”闡述為“國家核定地價,征收地租稅,同時逐步向地主收買“土地”。后來又提出“土地國有”政策。1 924年孫中山提出“新三民主義”,其中“民生主義”的含義為“平均地權,節制資本”。
考點名稱:三民主義的實踐(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二次革命等)
三民主義的實踐:
孫中山實現三民主義采取的行動:
(1)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清朝統治壽終正寢,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這是孫中山三民主義實踐取得的最大成果。
(2)頒布《臨時約法》,維護民主共和:
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在南京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是中華民國當時的最高法律,它體現了資產階級革命“主權在民”的政治原則,它還按照資產階級三權分立原則,規定了中央制度。為防止袁世凱今后擅自篡改《臨時約法》,特地在附則中規定,修改約法,必須“參議院議員三分之二以上或臨時大總統之提議,經參議員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員四分之三以上之可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它對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制度、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具有進步意義,大大推動了中國民主化的進程。
(3)捍衛民主共和的斗爭
辛亥革命后,先后發動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兩次護法戰爭等。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