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如何寫倡議書?篇一
4月4日,東校區新校海報欄醒目地張貼出了來自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全體學生的"倡導網絡文明,共建綠色家園--致山東大學全體學生倡議書",倡議書號召我校全體學生自覺維護網絡安全,倡導網絡文明,共建山東大學綠色家園。此活動拉開了"山東大學網絡文明宣傳月"的序幕。
4月5日-10日,學生工作部學生信息中心各校區信息員進行了大學生網絡文明現狀調查,他們采用問卷調查與走訪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在全校6個校園展開了專題調研,約930名學生參加了調查。此外,"學生在線"網站也開設了網上專題調研,有216人參加了網上調查。廣大學生對我校網絡文明的現狀以及如何倡導網絡文明,建設綠色網絡家園提出了自己意見和建議。4月13日,學生信息中心綜合兩方面的調查,形成了《我校大學生網絡文明調查報告》。
4月14日下午,由團委主辦,學生工作部和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承辦的第三十一期小樹林文化論壇在東區新校小樹林舉行,眾多師生齊聚小樹林,參加到這期題為"綠色網絡,文化家園--網絡文明大家談"的論壇。論壇上大家分別就大學生對網絡的利用情況、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廣大學生如何進行道德自律,學校應如何采取法律手段和技術手段為網絡文明建設保駕護航,如何占據優秀的網絡文化堅強陣地,利用網絡教育、服務學生等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現場氣氛活躍,受到了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
4月20日中午,由學生工作部、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主辦"做文明網民,樹網絡新風"大型簽名活動在新校綜合服務樓前舉行。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紛紛在橫幅上簽名留言,同時信息學院的學生們還特別制作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展板,吸引了眾多學生的目光,他們在展板前駐足觀看,深受啟發。
4月22日,由學生工作部制作的網絡文明宣傳材料在東校區新校宣傳櫥窗中展出。宣傳材料分網絡文明倡議書、《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山東大學學生網絡文明公約》、國家以及學校有關互聯網管理的法規節選等幾部分內容,從多個方面向廣大學生宣傳網絡文明知識,每天都有不少學生駐足觀看,反響強烈。
為增強廣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切實維護網絡安全,4月23日下午,學生工作部在東校區新校理綜樓211教室舉辦了一場題為"網絡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的講座,濟南市公安局網絡監察支隊趙成晉老師結合實際案例,為大家講述了常用的網絡知識,使廣大學生對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網絡問題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具備了一些專業知識及基本防范本領,講座得到廣大學生熱烈歡迎。
4月25日,為期20天的"倡導網絡文明,共建綠色家園"主題征文大賽征稿結束。來自全校范圍內的50多名學生提交了近百篇稿件,他們采用不同的體裁,從不同的角度,或講述身邊網絡不文明現象,倡導網絡文明,或探析網絡不文明現象的原因,或為共建山東大學綠色網絡家園獻計獻策等等,學生工作部將與黨委宣傳部、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單位聯合對參賽稿件進行評審,確定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得者名單。學校還將優秀征文稿件發表在"學生在線"網站,并推薦到《山東大學報》,擇優發表。
4月27日晚上7:00,學生工作部邀請到校網絡中心高國強老師在東校區理綜樓305舉辦了一場題為"windows_和_環境下的安全基礎"的講座。高老師以大量的圖示與實例相結合,生動闡釋了網絡安全知識,并就廣大學生關心的技術問題一一作了解答,受到廣大學生的好評。至此,山東大學網絡文明宣傳月落下帷幕。
網絡時代的大學校園"無處不網,無時不網,無人不網",網絡在改變著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模式。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為社會帶來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帶來許多不健康的、庸俗的、不符合現代文明的負面影響。我們期望一種文明的、健康的、引導時代潮流的網絡文化的形成。青年大學生是最具科技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代,大學生網民是網絡活動中的主體,要實施網絡安全工程和網絡文明工程,青年大學生必須發揮應有的作用,我校網絡文明宣傳月的舉辦正是基于此。網絡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程,必須長抓不懈,師生共同努力,積極行動,共同建設山東大學充滿綠色的網絡文化家園。
如何寫倡議書?篇二
親愛的同學們:
網絡作為信息技術的產物、社會文明發展的標志,以它內容的豐富性、傳播的便捷化、表現的多樣化、交流的互動性、時空的無限制性和虛擬化等特點,成為我們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交流、娛樂的方式,在我們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我們在利用網絡的同時,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來多彩的同時也帶來了隱晦,在帶來溝通的同時也帶來了謊言,在帶來自由的同時也帶來了放縱,誰的抵抗力差,誰就將墮入不可自拔的深淵。在我們生活中時常會看到,有的同學因沉迷于網絡,荒廢學業、道德缺失,進而誘發犯罪。網絡的負面影響已經成為家長、學校以及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
為了能夠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抵制網絡污染,在此我們向同學們提出如下倡議:
一、規范自身行為,自覺抵制誘惑,遠離網吧。
二、明確上網目的,利用網絡充實、提高、完善自我。
三、文明健康上網,訪問文明網站,做文明上網的模范和榜樣。
四、宣傳文明上網,倡導網絡文明,做綠色上網的宣傳員。
五、關心身邊同學,勸阻遠離網吧,幫助同學充分認識不良網站危害。
六、參與監督管理,做黑網吧的舉報者,為創造健康潔凈的網絡空間貢獻力量。同學們,我們青少年是網絡文明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網絡文明的建設者。自覺實踐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要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自覺成為文明網民;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倡導和建設網絡文明新風;要開展網上的學習和創新,更要注重網下的學習和實踐。為此,我們要齊心協力,自覺遠離網吧,弘揚網絡文明、倡導健康生活,為營造綠色網絡環境做出我們新時代青少年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__
時間:__年_月_日
如何寫倡議書?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
合理使用電腦,有效利用網絡資源能夠為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有益的幫助。然而,在我們的校園中,沉迷電腦游戲、熱衷網絡聊天等情況時有發生,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和學業發展造成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為了讓同學們擁有健康、有序的生活,__分院特別向全院同學發出以下幾點倡議:
第一、明確合理使用電腦和網絡對于我們的意義。不可否認,如今電腦和網絡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對于我們應始終是一種工具性的存在。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我們應當正確地用電腦和網絡輔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視虛擬網絡世界,不能把其與現實世界混為一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正確利用電腦和網絡的態度,使網絡最大限度的促進我們的發展。
第二、正確對待電腦和網絡娛樂資源。勞逸結合、寓教于樂是我們所提倡的健康的學習工作方式。適度娛樂能緩解生活中的壓力,也為后續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能量。然而過度沉溺于電腦和網絡娛樂資源(如電腦游戲、網絡游戲、在線聊天、看電影等)不僅不會讓我們感受到娛樂帶來的快樂反而會玩物喪志。只有正確對待電腦和網絡娛樂資源我們才能真正的得到受益。
第三、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無節制的上網在造成學業迅速下滑的同時也使我們的身體狀況越發不容樂觀。因此我們必須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在上網和學習兩者間取得平衡。只有通過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我們才能做到有效率的使用網絡資源并使其真正地為生活帶來便利。周一至周五,每天的上課時間(包括晚上公選課)內,除了用于學習,按照有關規定,學生不得使用計算機用于游戲,看電影等非學習之用。(注:1、上課學習時間為上午8:10—11:50,下午13:30—17:10,晚上:18:30—21:05。2、周日到周五晚上10點半之后,學生不得使用電腦用于娛樂和游戲。)
我們向全院學子倡議:讓我們回收那些曾經被電腦“控制”的休息時間,用來洗滌疲勞,整理心情,走出寢室,離開電腦,擁抱藍天,做一做久違的事情吧“朋友是比電腦更寶貴的資源。”大學的生活如此豐富多彩,青春的我們正當美好年華,讓我們去擁抱青青小草,去體驗粼粼波光,去感受碩果累累的富足金秋。
倡議人:__
時間:__年_月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