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一
1、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2、設計動物的形狀。
卡紙、彩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出示范作進行滾動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2)說一說這些玩具是怎樣制成的。(讓學生自學書上的制作示意圖)
2、發展階段:
學生制作滾動玩具
(1)設計一只熊貓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畫法。
(2)把熊貓的形象剪下。
(3)把熊貓的形象貼在圓柱上。(腿部貼住,頭部豎起)
(4)往盒子里灌進一些沙子,滾動時可以聽到"沙沙"的響聲。(注意沙子不要灌滿,否則聽不到響聲。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啟發學生制作其它滾動玩具
1、回顧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學生設計其它形象(人物或動物)制作滾動玩具。
四、作業評析。評析標準: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確,形象設計生動。
五、收拾與整理
六、課后拓展:回家后進一步提高“會滾動玩具”的設計創意。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二
1、了解認識橋的新的功能。
2、提高學生對橋的審美能力。
3、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4、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設計橋的新造型。
造型新穎,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點。
一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上堂課同學們畫了自己喜歡的橋,畫的真不錯。但是,如果同學們再加入自己創造性的思想,那就更好了。
2、現代橋梁的作用不僅僅用于便利人的過河,對于河兩邊的地區繁榮市場、發展經濟也起著很大的作用。而且,橋梁設計得也越來越新穎,越來越講究美觀。橋梁設計專家也就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
比如:
南京長江大橋
它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 連通市區與浦口區,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 29日竣工。
上海黃浦大橋、九曲橋等。
今天,我們大家就來做做橋梁設計專家,如果要你來設計這座大橋,你會怎樣設計?
二、新授
1、首先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下各種橋的優美姿態。
欣賞圖片中各種各樣的橋。(蘇格蘭鋼架鐵路橋、英國倫敦塔橋、日本現代夸海橋、立交橋……)
2、分析教材范畫,范作。
① 可用多種鉛畫紙、硬板紙、細木條、泥土等制作。
② 可用多種用色工具,合作繪畫。
③ 讓學生說說教材作品好在哪里?作者設計的好的地方在哪里?
3、學習繪畫、制作方法。
㈠、學自行設計
① 構思自己設計的橋有何新的功能。
② 學生畫簡略草圖。
③ 可用多種工具材料進行描繪。
㈡、同學之間可相互合作完成制作。
① 進行制作的同學分成各小組,小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構思所設計的橋。
② 考慮怎樣制作,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三、布置作業
進行繪畫或者手工制作。可以畫自己幻想中的新橋,造型功能有新意,也可以幫還沒造好的一些大橋設計,加入自己的想象,大膽創造;用你們的巧手,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制作。
四、學生練習
播放音樂,老師巡視指導。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學生觀察以后互評,老師小評。
六、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成為橋梁設計專家了,而且做的都很不錯。希望大家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
板書:我設計的橋
繪制方法①構思
②草稿或制作
③涂色
我設計的橋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三
1、學生通過對顏色、形狀、圖案等內容的自主安排設計自己想象的房子,并繪制出來;
2、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綜合運用畫圖工具
房子不同于大熊貓、五星紅旗,它沒有固定的形狀和色彩,它只是有一些特定的組織結構和要素,需要綜合運用畫圖工具。
一、導入活動:
出示"小房子"圖片,揭示課題,畫我的小房子。
二、繪制房子
1.房子的設計
師:自己畫出一個小房子,需要設計哪些內容呢?
小提示:
a、課本中的表格提示學生畫房子需要考慮的設計元素,可以添加更多的設計內容,如添加煙囪等,也可以多次使用某個設計元素,如畫一個房子畫兩、三個窗戶。
b、房子的外部環境設計的提示,給學生想象的發揮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空間,花草、動物、山、水等等都可以裝飾房子的外部環境,讓學生的學習創作更自由。同時,也使作品內容豐富、畫面更美,使學生在繪制中逐漸熟悉各種工具的使用。
2.畫房子
a學生上機操作,繪制圖畫。
注意:
背景色和前景色工具使用的學習中,學生設置不同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然后選擇各種工具和工具狀態后,觀察前景色和背景色在畫面上的顯示效果。
b、對于有能力、完成作品速度較快的學生可以繼續畫蘑菇房子,但不對所有學生做統一要求。
c、欣賞作品
三、交流:
"你是怎么把小房子畫漂亮的"?
學生可以從很多方面,如房子結構、色彩以及整個畫面的構圖等方面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說得全面,只要能談出自己的體會即可。要尊重學生的發言,認同學生的觀點,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觀點做最后的總結評價和進一步擴展。
4.拓展
信息表現形式的認識:每個人看到的圖像、文字以及聽到的聲音是信息的載體,信息依靠載體傳遞,教師幫助學生理解信息和信息表現形式的關系,并會區分二者。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四
體驗與發現:在線繞活動中,有趣的線繞畫發現有趣的線繞畫形象。
實踐與創造:體驗不同線條產生的藝術魅力有趣的線繞畫。
欣賞與評論:介紹自己的有趣的線繞畫作品,有趣的線繞畫點評同伴的作品
學習流暢的線條。
學會用膠水一筆畫的同時把繩線粘上。
運用各種材質的繩線,繞成作品。
在一筆畫基礎上展開聯想。
學具:各種繩線、膠水、油畫棒
教具:有色卡線
一課時
一、感受與嘗試:
1、欣賞課本
提問:課本上的畫是用什么做的?
有什么特點?
2、出示課題:有趣的線繞畫
3、教師拿一長線,演示線繞畫。
①讓學生欣賞到在隨意的線繞中發現有趣的東西有趣的線繞畫。
②對繞出的形象進行想象。
象什么?
③教師小結,根據學生想象教師進行涂色、添畫。
4、游戲
以小組為單位,用長線在桌上嘗試繞線,隨意地繞,注意線條流暢。
5、欣賞講評
你們繞地的圖形像什么?
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繞線時要有重疊、流暢。
二、討論與制作
1、提問:用什么方法固定線?
2、小組討論:固定方法是什么?
3、教師與學生共同小結演示固定方法。
注意:膠水不可太多,保持干凈。
方法①邊繞邊涂膠水,固定。
②涂好膠水再繞線。
4、學生繞線練習
選擇喜歡的紙與線,邊戲邊貼。
三、發散思維:
1、想一想
欣賞繞好的畫,想象一下象什么?
2、添一添
在繞好的畫上根據想象用水彩筆添色或添形象。
四、欣賞講評
1、自評:學生交流創作體會。
2、互評:根據線條流暢,想象豐富的標準互相評價作品
3、獎勵:比一比哪一組小星星最多,表揚。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五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說說、看看、想想、、畫畫等方式把握怪獸的形象特征,交流創作方法,在創作表現中發展個性。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大膽地想象創作,用彩筆勾畫出怪獸奇特的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交流、表演、制作等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通過欣賞、討論與想象創作來表現怪獸。
運用聯想、夸張、變形、組合、等方式進行巧妙構思、創作出奇異的怪獸形象。
一課時
1、教師準備:相關課件、范圖以及示范工具
2、學生準備:勾線筆、水彩筆、作業紙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有幾個問題,請大家想一想:(幻燈1)
⑴、在生活中你見過真正的怪獸嗎?
⑵、那怪獸是怎么回事呢?
⑶、在你的心中怪獸是個什么樣的形象呢?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嗎?
2、今天我們來一段奇特之旅,走進——想象中的怪獸。
板書課題:〈〈想象中的怪獸〉〉
二、新課學習:
在參觀旅行前,老師要強調一下要求:這次旅行一共有5
站,每一站都要求
同學們積極配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才能順利進入下一站。
1、欣賞、評述
第一站:參觀怪獸大學。(幻燈2)
⑴任務:仔細觀察“怪”在什么地方?
⑵學生討論、分析
⑶教師總結:奇特的造型:頭、身體、四肢
奪人眼球的色彩:俗話說:語不驚人死不休,怪獸的色彩也達到了令人震驚的效果。如:眼珠的猩紅,(圖片)
神奇的能力:噴火、吐水、飛行等
教師總結:怪獸不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是人們為了某種愿望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他們有的善良,有的兇惡;有的幫助人類,有的與人類為敵。那么“怪獸”到底是怎么創作出來的呢?下面我們來到第二站,探索怪獸創作之謎。
2、第二站:“穿越古今”
任務:探尋怪獸創作之謎
師:我們登上時空穿梭器,嗖——來到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認識一下這兩位怪獸。——牛頭、馬面。——改頭換面
嗖——又來到了安徒生童話中,跟美麗的人魚公主打個招呼。——移花接木嗖——又來到了西方動漫故事中,認識這個恐怖的小怪獸。——夸張變形最后——我們來到怪獸大學,認識這樣一位怪獸女孩。——有增有減
教師總結:其實,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了這樣的方法想象出了一種象征我們中國的吉祥神圣的怪獸——“龍”,龍集很多動物的優點于一身,在它身上你看到有哪些動物的影子呢?
生:馬頭,鹿角,雞爪,蛇身,魚尾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六
1、通過觀察,比較,了解自然界與繪畫作品中色彩比例關系。
2、引導學生利用變化和統一的知識,在配色練習中,逐步掌握對比色的運用及色彩搭配比例的基本要求。
3、通過欣賞,指導啟發學生在表現過程中將色彩搭配比例知識富有創意地運用在賀卡、招貼畫之中。
(一)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表現自然界美好景色及色彩對比強烈的優秀繪畫作品。
(二) 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引導學生欣賞自然美麗的景色,和大師的優秀繪畫作品。教師與學生一起憑自己對畫面的理解交流自己的想象,引導學生重點觀察色彩處理的特點。
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去欣賞解讀和理解優秀繪畫作品中色彩對比運用表現手法。
讓學生進行嘗試,設計一幅招貼畫或賀卡,強調色彩對比運用多與少的表現手法。
2、發展階段
在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啟發學生根據想象用色彩的象征性進行描繪,從而形成主題突出、視覺鮮明的效果。指導他們運用色彩多與少的變化特點與規律,使畫面色彩既統一又有對比,表現出富有詩意的或鮮明的畫面效果。
(三)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色彩知識,設計一張賀卡,贈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根據賀卡的主體配置相應的色調。但要利用色彩的表現手法使主題鮮明。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七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體驗生活,學習形象記憶的方法,并把記憶中最感興趣的馬路景觀畫出來。
教學重點
培養學 學生的形象記憶能力。
教學難點
學會景 景物的取舍,突出中心點。
教學過程
欣賞有關馬路景色的繪畫作品。板書課題:馬路上(記憶畫)
根據課前布置觀察馬路景色的情況進行提問: “馬路上有些什么?”“有哪些常見的洗車” “它們各有什么特征?”“行人道上有些什么行人?” “穿著各有什么特征?”“行人道上有些什么行人?” “你曾見到過在馬路上發生什么特別的事情嗎?”
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馬路景色的深刻記憶,然后再指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學生作品,講述畫中的內容,啟發學生思考,再作提問:“你準備國一幅以什么內容為中心的馬路景色記憶畫?”學生回答后,肯定有獨特見解的想法,鼓勵他們努力把畫好。
確定要畫的景色后,抓住中心,畫一件事情的一個“鏡頭”,選取與這件事有關的形象,無關系的可舍棄。先畫馬路上的各種車輛,再畫路上、路旁的行人,然后添畫路旁的樹木,建筑物,最后涂上色彩,這幅記憶畫便完成了。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八
第十一課 微觀世界
1課時
造型表現
1、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了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省視、探究事物的另一構造世界,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
2、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自由表達自己領略到的微觀世界畫面,體驗觀察與繪畫的樂趣。
3、提高學生對抽象美的認識和熏陶。
1、微觀事物的細致觀察與表現。
2、微觀世界的表現。
:顯微鏡、放大鏡、可觀察的動植物圖片及實物
(一)引導階段
1、多媒體欣賞幾種海洋與陸地的動、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種植物的根、莖及昆蟲等)在不同生存環境中的生活情境,觀察它們外在的形狀、顏色和質感
2、欣賞與比較的幾種方法
由遠到近的觀察對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體形狀是多角形刺狀。
b、局部觀察時面部凹凸有致。
c、在顯微鏡下表面呈各式星狀且形態各異,還參差著無規則的小圓點。
剖面觀察法:
a、兩種不同植物的根、莖橫切,雖都以圓為元素,但由于它們的軌跡不同,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圖象
b、螺是一種貝類海洋動物,其質的堅實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狀紋樣。橫剖切后,是發射式漸變狀,色彩也從藍灰逐漸變成黃灰色。
(二)發展、表現階段
a、通過線條的粗細、蔬密、曲直組織,能表達出微觀物體的運動態勢。
b、以點的大小為排列基數,通過運動軌跡來體現形象的節奏感。
c、運用色彩要素體現各種不同的色彩傾向或冷暖變化,使學生懂得色彩能傳遞人們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創造出美麗豐富的微觀世界,并從美的角度進行塑造,使其更具藝術性。
根據所觀察的對象,用筆把見到的微觀世界描繪下來。
1、作品讓學生通過教學多媒體開展自評、互評與師評活動
2、談運用哪些奇思妙想與作畫方式來完成作業?
3、通過微觀世界的觀察與描繪你們有何收獲?
通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想象相結合,鼓勵學生運用點、線、面和色彩方法來組織表現許多抽象作品,描繪出更多的微觀世界畫幅。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九
教學內容 準備課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繪畫習慣,激發學生學好美術課的興趣。
2、明確美術課的學習要求,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明確美術課的學習灑求,確定自已的學習目標。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相互介紹。
二、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1、出示樹葉。
2、誰有什么辦法把它變得漂亮。
a、上色。b、加花邊。c、變造型。
3、小結:同學們已經能把一片簡單的樹葉變和更加漂亮、色彩豐富。
以后我們可以用這些方法把生活中的很多物體變得更漂亮。
三、明確本期的學習目標。
1、了解本學期需要學習哪些內容?
2、通過本學期的學習你會將學會哪些知識?
3、你最喜歡學習哪些內容?為什么?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十
一、教學目標:
1、欣賞適合紋樣,感受適合紋樣的藝術特色,了解適合紋樣的不同樣式及構成特點
2、學習適合紋樣的設計方法
3、通過學習、了解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運用,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適合紋樣的不同樣式,構成特點及設計簡單的適合紋樣
2、難點:運用點線面的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現出豐富多彩的適合紋樣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繪畫用具、各種紙張等
(教師)課件或視頻、范作、圖片和實物等
五、教學設計:
1、欣賞導入,引出課題
(1)欣賞生活中的適合紋樣。說一說:你還在生活中見過哪些適合紋樣呢?
(2)揭示課題:《適合紋樣》
2、觀察分析,研學新知
(1)欣賞適合紋樣作品,說一說:什么是適合紋樣?
(2)欣賞適合紋樣作品,小組討論:適合紋樣的構成形式有哪些? 對稱式:紋樣上下或左右相同,同形同色,整齊穩重
均衡式:不對稱,紋樣不同形、不同色、自由活潑
向心式:紋樣由外往中心排列
離心式:紋樣由中心往外排列
旋轉式:紋樣由中心順時針或逆時針扭曲
(3)欣賞同齡人作品,學習作品優秀之處。提問以下適合紋樣運用了哪種構成形式?
(4)提問:你知道如何創作適合紋樣嗎?
3、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1)選擇一個形狀和紋樣素材,設計適合紋樣
(2)也可以為一件生活用品設計適合紋樣
(3)提示
①適合紋樣與里面的紋樣要適合外形,即使去掉外形,仍能顯示出原來的形狀特點
②紋樣繪制時要注意色彩的關系,如對比與和諧
4、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1) 舉辦“適合紋樣欣賞會”,請學生將自己創作的適合紋樣作品貼在黑板上
進行自評,互評。
(2) 教師以恰當的語言對適合紋樣和學生作品進行小結,引導學生加強在生活
中觀察與運用適合紋樣,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十一
運用彩泥和小棒等材料,搭建立體形構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掌握利用線材搭建立體形的組合方法。
構成式樣美→觀有創意。
一、看圖講故事導入新課。
1、看圖(1):人們為了便于認識和研究星星,用線將星座里的星星聯起來,是一幅幅生動的圖畫,
如我們在圖片中看到的點聯成線后的獅子座、大熊座等。
2、看圖(2):比利時的原子球博物館簡介:
這個館是由12個球形建筑物連接而成,設計獨特。
3、揭示課題。
二、學生自學嘗試搭建簡單的立體形。
分別由兩位學生上臺來用泥球、牙簽組構三角錐體、正方體。
三、教師示范,師生交流制作步驟。
1、準備統一的“點”和足夠的“線”。
(搓出大小統一的泥球多個)
2、在墊板上組合平面形。
3、在平面形的基礎上朝縱向、橫向添加發展。(板書:平面形→簡單的立體形→復雜的立體形)
四、利用制作成品和參考圖啟發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使其作品構成樣時更豐富。
1、簡單的幾何形體與復雜的立體形比較。
2、參考圖利啟發:如線的平行排列,同一點上線成發射狀排出等。
3、教材中學生作品的欣賞與啟發。
五、提出作業要求,學生做做玩玩,教師輔導。
作業要求:運用彩泥和小棍,搭建出一種有趣的立體形。
六、作業展評,課堂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十二
1、 讓學生通過欣賞、交流,了解有關藏書票的來歷、作用及相關知識
2、 學習用繪畫或紙板拓印等形式設計制作藏書票
3、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掌握藏書票的基本特征
藏書票的印制過程
課前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有關藏書票的知識、收集各種各樣的藏書票、繪畫用品、紙板、刻刀、水彩顏料、毛筆等
教學內容:了解藏書票的基本知識、設計藏書票的草圖
教學重點:了解藏書票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自己構圖方式的設計
教學過程:
1、 老師出示一張藏書票引入
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個別提問后老師小結:藏書票是用在藏書上的一種標志,它是將圖畫與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畫貼于書本封面內頁之處,作為藏書的標志。藏書票源自西方,中國的藏書票是從歐洲傳入的
2、 學生欣賞交流各種各樣的藏書票,了解藏書票的基本特征
課前老師讓大家查找有關藏書票的知識,收集各種各樣的藏書票,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交流
學生小組欣賞交流自己收集的藏書票,要求從圖畫內容、文字、制作方法上進行觀察
學生個別展示自己收集的藏書票以及自己了解的有關藏書票的知識
老師指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藏書票,并提問:從這些藏書票中,你發現藏書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進行制作的?
學生個別回答后,老師小結,介紹世界上第一枚藏書票和中國最早的藏書票,以及藏書票上拉丁文的意思
3、 老師講解示范藏書票的制作步驟
先在紙板或吹塑紙上畫出自己想設計的圖案,然后用小刀把鏤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顏色,再印在自己的作業紙上,最后寫上拉丁文
4、 學生設計初稿,老師巡視指導
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用繪畫的形式制作藏書票
5、 講評學生初稿設計情況,為部分作品提出修改意見,活動結束
執教時間:3月30日——3月31日
教學內容:完成一份完整的藏書票
教學重點:按要求做完自己的藏書票
教學難點:刻畫稿
教學過程:
1、 復習有關藏書票的知識及基本特征
2、 講解初稿設計情況
展示設計有創意的作品,針對部分作品要求學生說出修改意見
3、 老師強調這節課要求
注意確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顏色時要保證畫面干凈、整潔,最后要寫上藏書票的標志——exlibris,還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4、 學生繼續完成作業,老師幫助學生涂色、印制,最后強調寫上藏書票的標志——exlibris
5、 展示并講評學生作業,活動結束。
執教時間:4月3日——4月5日
札記: 怎樣讓制作出來的藏書票真正的為學生所用,是備課時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最后我選擇了卡紙制版,蠟筆拓印的作業形式,這種作業復制容易,色彩鮮艷,學生喜歡,也就樂于真正的將之運用到藏書之中。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十三
色彩的對比
1、認知: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掌握對比技巧。
2、能力:運用補色對比的特性來配置圖案完成一幅馬勺臉譜。
3、情感:感受對比色強烈跳躍的情感特征。體驗運用補色對比的手法表達自己內心的強烈情感。
感受色彩對比的效果,培養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于創作之中。
1、欣賞英國畫家用補色對比配置的作品《尼克爾斯峽谷》。請說說你對這幅畫的色彩感受。
師:同學們,這是英國的尼克爾斯大峽谷,誰能說說它是什么顏色的呀?那么在畫家筆下會怎樣去表現呢?看 畫家運用的色彩給你什么感受?
2、多媒體演示導入色環,師:色彩的選擇是非常豐富的,但是色彩怎樣搭配才最具相互襯托的效果,使畫面艷麗醒目呢?(運用對比色)
1、色彩三要素:色相,純度,明度
2、色彩對比:
a:同類色對比:
同一色相的顏色對比
如:大紅、深紅、朱紅、粉紅等
特點:色相相同,個性差異小,對比效果極弱。畫面比較柔和,不刺眼。
舉例:幻燈片,圖片-------學生們的衣服等
b:鄰近色對比:
在色環0---40度的顏色。
如:紅---橙橙---黃黃---綠綠---藍
藍---紫紫---紅
特點:統一,色彩富于變化、柔和、過渡自然
舉例:幻燈片,圖片-------學生們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c:對比色對比:
在色環上0---180度的顏色對比。
如:黃--紫紅--綠藍--橙
特點:對比效果極為強烈,給人強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舉例:幻燈片,圖片------學生們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紅綠燈,警示牌,舞臺服等等。
3、對比色對比如何取得協調、搭配?
(1)利用面積的不等
(2)加中性的灰色(黑加白)
(3)加裝飾邊(金、銀、白邊)
4、欣賞圖片,尋找生活中的對比色。
師:清潔工的衣服為什么是橘紅色的?學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別人撞他。師引導提醒:這種色與周圍環境。學生一起說:對比強(引導學生觀察事物比較的觀察)
師:動手術的醫生為什么穿綠色的?學生議論紛紛。師:色彩對比除了前面我們說得給人們影響,強烈的互補色還可以緩解人的疲勞,因為血是紅色的,與綠色的衣服是互補色,這樣穿醫生可以更好的做手術。
分析教材畫家作品中如何運用對比色,及民間藝術品中對比色的作用。
1、作業布置:運通色彩的對比進行《掛虎》色彩填涂。(發給學生老師準備好的掛虎黑白稿)
2、展示范作,分析如何運用對比色填涂。記得我們在四年級的時候就學過對稱方式,在這次掛虎填色的作業中,一定要將你的對比色填的對稱,這樣會讓它更具美感。
3、輔導學生完成作業。
1、學生自我展示作業。(讓學生毛遂自薦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將自己認為運用對比色最好的地方說出來。)
2、小組間互相評價。(老師講教師后方的黑板劃分為4個區域,讓每組挑出6副最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粘貼,小組間走動瀏覽,每組派代表進行談論感受)
3、教師點評總結。
出示部分民間作品,引導學生回家進一步實踐,可以設計一些民間物件的形象進行填色或用對比色畫一幅畫。
二是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1、學校的圖書館要裝修,選擇色彩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2、兒童游樂場的大型玩具為什么顏色都比較鮮艷?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思考,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更為廣闊的生活中,讓學生明白美來自于生活,美應用于生活的道理。 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分為四個部分:課題、強烈對比區域、柔和對比區域、色相環區域。
縱觀全課,我努力體現引導和探索,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學習。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理解把握和設計。
教學反思
在學習色彩畫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認識色彩的對比,用強烈的對比色來表現生活,是小學生學習色彩畫需要解決的問題,孩子們喜愛用對比強烈的顏色來畫畫,有時畫的好,有時畫的不好。通過了解色彩的對比和欣賞和分析對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效果,有利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去認知色彩,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色彩對比中的美感,從而培養學生對色彩熱愛的情感,提高繪畫興趣。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篇十四
【知識與技能】
了解人物的各種表情以及各種表情的不同表達方式,學會用多種形式描繪喜怒哀樂,提升敏銳的觀察水平。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賞析、探究、創作,能夠理解心情與表情的關系,能夠使用夸張、變形等方法來表現人物的不同神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生學會欣賞有不同面部表情的藝術作品,提升對不同情感的體驗和解讀水平,更加樂于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
【重點】
理解喜、怒、哀、愁等表情的特征以及對應的情感,并能夠用線條描繪一種人物表情。
【難點】
根據已有知識創作一幅肖像,并且生動刻畫五官。
示范法、講述法、情境法。
ppt課件、鉛筆、橡皮、畫紙。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播放歡笑、啼哭、嘆氣、怒吼等聲音,引導學生猜表情并實行表演。隨即,教師板書課題——《喜怒哀樂》。
(二)討論交流、初步感知
1、教師分別將喜怒哀樂四種表情展示出來,學生之間相互討論:
①這四種表情分別給你怎樣的感受?
②聯系生活,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我們才會有這四種不同的表情?
2、師小結:喜怒哀樂分別給我們高興、憤怒、傷心和愉悅的感受;通常情況下遇見高興的事情會喜、遇見氣憤的事情會憤怒、遇見傷心的事情會哀傷、遇見突如其來的驚喜會樂。
師:那么如何將喜怒哀愁融入到繪畫作品中呢?
(三)欣賞作品、體悟情感
每位同學的課桌上都有事先準備好的喜怒哀愁表情卡片,老師播放一幅作品時,學生迅速找出與之對應的表情卡。老師提問:畫作中分別體現了什么情感?畫家是如何塑造這種情感的?
1、《微笑》:是我國藝術家南海巖的作品,他筆下的藏民通過微笑給我們傳達希望、虔誠和勤勞的美好情感。
2、《林黛玉》:這是我國藝術家劉文進的作品,在《紅樓夢》著作中,林黛玉因得知寶玉和寶釵成婚,最后氣郁而死。畫面中能夠清楚的感受到林黛玉的哀愁、幽怨的氣息。
3、《張飛》:張飛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形象,這幅作品通過對張飛五官特征的塑造,把他暴躁魯莽的性格刻畫的淋漓盡致。
4、《吉普賽女郎》:是哈爾斯的代表作,通過畫面中荷蘭的民族姑娘的單純開朗的微笑,我們能感受到自由開放氣息和時代精神在這位少女形象上的反映
(四)游戲體驗、加深印象
1、游戲中思考探索不同情緒下的五官特征。
老師在黑板上貼好四個沒有五官的人物頭像,請四組同學上臺將不同的五官特征貼在相對應的表情下。完成后請其他小組同學實行點評,老師先不做揭示。
2、教師講解后揭示答案。
①教師出示古代畫決:畫人喜,眉開眼彎嘴上翹;畫人哭,眉掉眼垂淚下落;畫人怒,立眉瞪眼牙緊咬等。
②根據之前學生拼出的五官,老師給予相對應的調整。
(五)教師示范、學生實踐
1、教師拿出材料實行作畫步驟的示范,學生認真觀察。
①先畫出臉部和頭發的外輪廓。
②畫出頭發和頭飾的形態。
③畫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結構。
④完成整幅頭像的描寫。
2、學生動手實踐
①作畫要求:寫生一幅人物頭像,表情要生動,能夠大膽使用夸張變形等手法。
②學生創作,老師巡視指導,個別同學實行重點指導。
(六)作品展示
1、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圍繞構思、內容和人物神態實行自評、互評和師評。
2、老師將學生作品貼在教師的藝術角。
老師播放其他藝術作品,讓學生感受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比如雕塑、版畫作品等。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