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牛仔舞教案(7篇)

牛仔舞教案(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9 23:20:57
牛仔舞教案(7篇)
時間:2023-01-09 23:20:57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牛仔舞教案篇一

在結束了一個寒假以后,終于迎來了第二個學期的體育舞蹈課程,也就是大學期間最后的一個學期的體育學習內容。不擅長這一學科的我,雖然談不上有多熱愛體育舞蹈,但是想想這是最后的體育課,就還是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舍的,所以在上課的時候還算是比較認真地跟著老師學習的。

這個學期學習的是牛仔舞,也叫捷舞,起源于美國,是由一種叫“吉特巴”的舞蹈發展而來,牛仔舞剔除了“吉特巴” 中所有的難度動作,增加了一些技巧。,一般是舞蹈比賽中最后進行的舞蹈,因為牛仔舞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正好可以考驗選手的體能。因為自己身體本來就特別僵硬,身體不協調,而且上個學期學習的其他舞蹈到期末的時候,動作也不能做得十分流暢,所以剛開始對這一活潑歡快的大幅度舞種的學習也沒有很強大的信心。

因此,學習的過程也是有一點艱辛的。

老師在第一節課教我們最基礎的原地踏步,一步一拍。“跑啊跳,跑啊跳”,看這老師做得動作時那么順暢,心里想著可能也不怎么難,可是真到了自己要做動作的時候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也辯不出是先跳還是后跳了,到底是什么時候應該踩下去把自己彈起來了。不過,在老師的教導并且反復了不知多少次以后終于算是有點樣子了。

然后就是并合步,可以說是牛仔舞中的核心步子了,大量的舞步都是從并和步演變來的。要點是腳掌落地,這樣步子就會很輕。如果用腳跟落地,會發出很笨的聲音。一只腳落地以后,另一腳的彈跳可以讓步子看起來更輕盈。同樣又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就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干嘛,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了。我看著自己腳下凌亂笨拙的動作,那可真是沒把自己絆倒那就算是很不錯的了。

什么“搖擺”、“六八步”和一些需要兩個人配合起來的動作,也全都是亂糟糟的,就好像自己學的與老師跳的完全都不是一種舞蹈,卻還是硬著頭皮跟著做。雖然老師說,‘只要節拍準確,就沒有跳錯的舞步’,但還是覺得自己的不對,踩的步子和身體的姿態都奇奇怪怪的,卻總是覺得怎樣練習都得不到什么改善。

就在這樣還跳得不是很好的情況下,這一個學期也很快就要到達尾聲了。

總結

一下這一個學年的體育舞蹈的學習,我個人還是覺得非常好的,也覺得老師所教的內容非常實用,老師也特別幽默隨和,還很耐心負責,嚴格但不嚴厲讓我收獲了很多。雖然總是跳得不太好,但是上課的時候還是很歡樂的,和同學之間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誼,老師也向我們展現了她最真實的一面,還與我們談心。

在最后,我想謝謝老師,也想謝謝我的舞伴,并且,我很慶幸我當初選擇了體育舞蹈這門課程!

牛仔舞教案篇二

手工牛仔錢包

一、

教學

目標:

1、知識:知道牛仔錢包相關知識,和設計的基本內容,了解學以致用的理念。

2、能力:嘗試制作和一份富有創意的牛仔錢包作品。

3、情感: 培養觀察分析、創新思維。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手工牛仔錢包的相關知識及設計方法。難點:如何利用牛仔褲來制作實用的小錢包。

三、

課時

2課時

四、教學準備:

教師:手工材料、范作、課件等。

學生:廢舊牛仔布料、剪刀、縫補工具等。

第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你們生活中一定有一些穿過但現在不穿的牛仔褲吧?其實呢,這些不穿的牛仔褲它們都有潛在的利用價值和改造價值等同學們去挖掘與創造。今天,根據同學們帶來的牛仔材料我們來設計、制作一個牛仔小錢包。讓我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給大家的零用錢做個富有個性的小錢包吧!制作這個小錢包不僅可以給同學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也可以帶來對零用錢的節儉意識。

(二)引導探索,了解新知

1、請學生看多媒體ppt照片,對照片上的牛仔褲材料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圖案進行分析如何拆剪做一個小錢包。

2、給小組分任務研究:

(1)還可以結合用什么材料來制作自己的小錢包?

(2)什么樣的相框造型與色彩能更好地烘托你的小錢包?(3)可以用什么縫補手法將牛仔布縫得嚴密結實?

(三)學生練習

請同學用手中的筆和紙在牛仔不上設計一下自己下節課要做的相框設計稿,注意錢包大小和布料的合理分配。

第二課時

(一)探索研究

1、設計思路:

(1)生活中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據材料的不同形狀進行錢包款式設計。(2)造型新穎,注意外形、色彩、圖案相配合。

2、課件展示制作步驟:

(在演示過程中注意強調使用工具的安全)

(二)學生練習

1、每人為進行設計制作一個牛仔錢包。

2、要求:

(1)合理巧妙地運用各種裝飾布料設計制作。

(2)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性,作品色彩要搭配和諧。(播放背景音樂)

(三)課堂小結

在我們的身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小裝飾物品,學習完這堂課后,同學們可以運用我們設計的眼光去了解和改造它們的造型特點,用我們的雙手去改造它們,那樣可以獲得跟書面內容不一樣的體會。

牛仔舞教案篇三

第二課時

扇子舞的基本動作

教學目標:

1、認識扇子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扇子的幾種基本拿法。 教學過程:

一、介紹扇子各部分的名稱。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扇子舞,這節課老師要教大家一些基本的知識,現在我們來認識扇子。

出示扇子,向學生介紹扇骨哦

二、介紹扇子的基本拿法。

剛才我們認識了扇子,現在老師教大家怎樣握扇。

扇子分左扇和右扇,因此其拿法也有兩種。開扇時一個扇骨和最后一個扇骨之間應形成180度。此時根據最上面扇骨的走向分左扇和右扇。扇子拿法:

1、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個手指捏住扇尾撐開扇子,可用大魚際托住扇骨,固定扇子,無名指和小指可以翹起。

2、豎直打扇:

右手拿扇子,捏住扇骨,依靠扇子自身重力打開扇子,扇子豎直放在胸前或頭頂;當扇子在頭頂打開時,右手應經身體前、側向上劃圓上到頭頂打開,扇子略向后拉,右肩膀打開。

3、水平打扇:

右手拿扇子,經身體前、側拉到五位手位置,大拇指固定扇骨,食指和中指推開扇子,扇子水平打開,扇頭朝下,放在身側。

4、扇子花:

右手拿扇子在五位手位置,手心向上,扇子花面面向1點,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個手指控制扇子,向內旋轉手腕一圈后翻手腕,扇子跟著旋轉一圈后,通過翻手腕的動作使花面仍然面向1點。

扇子的拿法還有很多,我們先學習這些。以后再接著學。

三、教學生練習拿扇子。

1、師示范,學生觀察。

2、手把手教學生練習,掌握要領。

3、學生互學,學會的全班表演。

四、課堂小結。

牛仔舞教案篇四

學習目標:

1、疏通文意,明確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和個性特點,感受兄弟親情。

一、課堂學習

1、你認為課文中哪些語句最能表達子猷與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調”說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義了嗎?

2、王子猷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喜歡這個人物嗎?

3、課文描寫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寫他“慟絕良久”,他前后的表現是否矛盾?為什么?

二、課外拓展:結合材料探究魏晉風度

材料一:《傷逝十二》郗嘉賓(郗超)喪,左右白郗公:“郎 喪”既聞不悲,因語左右:“殯時可道。”公往臨殯,一慟幾絕。

材料二:《雅量謝公》東晉名相謝安的侄子在前線與八十萬秦兵作戰,這一戰關乎國家危亡,大勝后派人急來報捷。謝安當時正與客人下棋,看完后若無其事的繼續與客人慢慢下棋,客人問起也只淡淡地說小兒輩破大敵了。——這一戰關系到國之興亡、家之存絕,謝安不可能真的無動于衷,只是越是激動的重要時刻越平靜,才是超脫的風度。

明確:《人琴俱亡》是《世說新語傷逝》第十六篇,結合其余十八篇來看,《人琴俱亡》作為其中一篇還是較為集中的體現了魏晉時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種思想性格特點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個性表達的同時,還故作曠達追求一種超脫的風度,魏晉風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體現了魏晉時代士人獨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們注重真性情,追求個性的自由飛揚,同時又力求能擺脫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榮辱毀譽,尋求一種超然的風度。為此,盡管子敬很悲痛,卻還是要強自抑制。

二、課后學習: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1、給下列字注音

猷()篤()慟()輿()

2、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子敬素好琴()

何以都不聞消息()()此乃英雄也()

3、用現代漢語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點字的意思要力求譯準。

(1)語時了不悲。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輿來奔喪。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徑入坐靈床上。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詩》,和(甲)文都是寫 的,請你把它工整地寫在下面。

5、(甲)(乙)兩文都選自《世說新語》,(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樣的形象?

牛仔舞教案篇五

《節日舞》

教學目標:

1、感受《節日舞》中表現孩子天真爛漫、活潑、健壯的音樂形象;能唱《節日舞》的主題,隨強烈的舞蹈節奏動起來,充分張揚孩子的個性,表達孩子喜愛過節日的快樂情感。

2、能在老師的幫忙下開展自編自演的活動,人人參與,開個有趣的節日慶祝會。

教學重點:

表現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

教學難點:

感受音樂的美感。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欣賞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先請同學們說說印象中有哪些節日?過節時的心情如何? 然后實物投影展示有關節日的圖片。

三、新課教學

1、聽中動。

播放鋼琴曲《節日舞》,指揮學生隨音樂的基本節奏和情感自由律動。

2、聽中唱。

指導學生反復聽錄音哼唱主題旋律。

3 4 | 5 5 5 1 | 6 1 5 34 | 5 5 5 3 | 4 2 1 17| 6 5 3 2 |2 5 5 |……

3、聽中畫。指導學生把聽到的音樂情緒畫出來。

如:快速用~~~表示;慢速用~~表示;強用o o o表示;弱用o o o表示等。

4、聽中讀。

聽范唱,用圖片幫助解釋歌詞。這種方法對低年級克服生字多的困難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5、跟唱歌詞。

聽錄音輕聲唱歌詞,反復感受音樂中歡快的情緒。

6、學習知識。

認識反復記號的形狀并了解其作用,在學唱歌詞中掌握反復記號的使用方法。

7、伴奏。

請出一組同學用節奏樂器為歌曲伴奏,其余同學演唱歌曲。

8、即興表演。

讓學生即興創編動作,邊唱邊跳,體驗節日中歡快的情緒。

9、教材拓展。

各民族兒童共同歡慶節日。啟發學生學做各少數民族的簡易律動來歡慶節日。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們感受了《節日舞》中表現孩子天真爛漫、活潑、健壯的音樂形象;能唱《節日舞》的主題,隨強烈的舞蹈節奏動起來,充分張揚孩子的個性,表達孩子喜愛過節日的快樂情感。

牛仔舞教案篇六

《竹竿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跳竹竿的基本節奏和動作,發展彈跳能力、靈敏性和協調性,培養節奏韻律感。

2、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培養學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際關系,養成合作互助、競爭進取、勇于挑戰的良好品質。

3、培養體驗竹竿舞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1、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協調性,提高節奏的韻律感。能根據節奏開合竹竿;掌握和學習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在跳竹竿舞時,動作協調、合拍。

2、在活動中增強合作意識以及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養成合作互助、競爭進取、勇于挑戰的良好品質。

教學難點:掌握和學習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在跳竹竿舞時,動作協調、合拍。

教學過程:

一、竹竿舞基本認識

1、講故事:竹竿舞歷史和運動價值。

竹竿舞的起源是因為苗族人擇山而居,常有野獸來襲。一天,人們聽到“咚噠!咚噠!咚噠!咚咚噠!”的腳步聲,原來是野獸來了,當時,人們沒有沒有先進的防御工具來對抗野獸,于是,聰明的苗族人就用竹竿來驅趕野獸,大家用很多很多的竹竿敲打碰撞,也發出“咚噠!咚噠!咚噠!咚咚噠!”的聲音,比野獸的聲音還要大,野獸害怕極了,倉皇逃走了。久而久之,人們發現這是一項不錯的體育鍛煉項目。后來,參觀苗寨的游客多了,為了讓游客表情更貼近感受苗族人的生活,于是苗族人們加以對竹竿舞的調整和編排后,逐步演變成今天的竹竿舞。2,認識竹竿舞的基本節奏。

根據故事提問:(1)野獸來了,發出怎樣的腳步聲?“咚噠!咚噠!咚噠!咚咚噠!”(2)苗族人們為了把野獸趕走,用竹竿敲打碰撞發出怎樣的聲音?“咚噠!咚噠!咚噠!咚咚噠!”(3)今天我們也用“咚噠!咚噠!咚噠!咚咚噠!”的節奏跳竹竿舞,好不好?

二、初步練習,感知竹竿舞的基本節奏。 系上紅彩帶,感受竹竿舞的喜悅氣氛。

(1)用手模擬竹竿節奏(開合--開合--開合--開開合)問:幾個開合?幾個開開合?(2)原地練習腳步節奏(點縮--點縮--點縮--跳跳跳)問:幾個點縮?幾個點點縮?

三、口號練習。

在靜止竹竿上利用口號“咚噠!咚噠!咚噠!咚咚噠!”或者“點縮--點縮--點縮--跳跳跳”,練習竹竿舞節奏,進一步感知竹竿舞的節奏。

1、教師示范擺放竹竿。

2,學生在靜止竹竿上練習基本節奏。

四、在開合的竹竿上嘗試跳竹竿舞

(當竹竿打開時,把腳點進竹竿里,當竹竿合起來時,把腳收回來,當竹竿開兩下時,兩腳按先后順序跳過去。總之,竹竿的開合要和腳步進出相吻合)

五、在開合的竹竿上,配合音樂欣賞竹竿舞

1、欣賞音樂《春天在哪里》的四拍子節奏。

3、強調竹竿舞的節奏要求及注意事項:

(1)敲竹竿必須按照(開合--開合--開合--開開合)的節奏,節奏明顯,均勻輕敲,不能太用力,以免夾傷腳。如發現有同學摔倒,先等同學出來在重新開始。(2)跳舞的同學必須按照(點縮--點縮--點縮--跳跳跳),排好隊,不擁不擠,如不小心跳錯步伐,可及時更正,不能在竹竿里面逗留。想再跳請到后面排隊等候。

(3)竹竿與腳步吻合,配合音樂快慢進行(協調性、靈敏性、力量性、節奏性)

六、提高練習,大膽嘗試,創編動作跳竹竿舞

1、教師示范創編動作,指導學生展示動作。

2、鼓勵幼兒邀請伙伴創編動作跳竹竿舞,學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3、可分組比賽,評出最佳舞星,讓學生加強交流。

七、小結:

同學們,今天玩得開心嗎?竹竿舞還有很多種節奏和跳法,今天我們學習的只是最基本最簡單的一種而已,以后老師再和大家一起學習吧!

牛仔舞教案篇七

《擺手舞》教案

教學目標:

1、能以準確的節奏和音準,歡快動聽的聲音,完整的演唱歌曲。初步感受土家族兒歌的特點,體驗土家族民歌的風格和韻味。

2、引領學生走進土家族的山寨,再說一說、聽一聽、唱一唱、演一演中豐富音樂體驗,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3、能夠主動參與小組的活動,在活動中拉近于音樂的距離,感受學習的快樂和合作的快樂。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并表現土家族歌曲的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圖片等。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引導啟發法,聽賞感知法,對比體驗法,歌唱教學法,聯想模仿法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創設情境。

1、師生問好。

聽音樂進教室,肢體語言渲染。

2、導入新課,聆聽體驗。

師:同學們,咱們祖國有56個少數民族兄弟姐妹,其中有個少數民族叫土家族。今天呀,老師就帶你們去看一看,你們想去嗎?他們有一個像我們過年一樣非常熱鬧的節日叫社巴節。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土家族的社巴節上看一看,他們是怎樣慶祝自己的節日的。師:他們是怎樣慶祝自己的節日的?你來說。生:唱歌。

師:你說(用歌聲來慶祝)。

生:擺手舞(用舞蹈表達自己歡快的心情)

師:擺手舞,這是社巴節里最熱鬧的一個活動了。大家一起跳擺手舞,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土家的擺手舞好不好?(師生跳擺手舞)師:你們想不想再試試?(聆聽歌曲)

3、揭示課題。

師:我們一起用舞蹈感受了土家人的歡樂,耳邊還回蕩著他們歡樂的歌聲,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就是土家族有名的歌曲,曲名叫《擺手舞》。

師:你看這個土家族小朋友在招呼我們快來呀一起跳擺手舞,你們想不想學一學,也來體驗一下土家族小朋友的快樂!我們一起學一學這句土家語好不好,誰來試一試,學一學?大家一起學一學。

師:好熱鬧呀,真是一群快樂的孩子,土家族小朋友這么熱情邀請我們,我們趕快去看一看吧。

二、歌曲教學。

1、聆聽。

師:我們感受了土家族小朋友的熱情、快樂,我們一起去聽聽他們的歌聲,用小耳朵仔細聽。

2、歌詞學習。

師:大家一起讀一遍歌詞。

師:真快樂,你們快樂的時候表情是什么樣的?

師:做一個嘻嘻哈哈給老師看一下,真好看,笑得像花兒一樣。好,看誰呀,最先記住這些歌詞。

師:歌聲、笑聲都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快樂!他們好開心阿。讓我們一起讀一遍好嗎?(學生讀一遍)

3、學唱歌曲,處理歌曲。(1)全歌聆聽一遍。

(2)老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3)大家一起合唱。

三、總結。

師:今天我們在土家的山寨里感受到山寨人的快樂,大家唱著土家人歡快的歌,跳著土家人歡快的舞,盡情的享受節日的快樂。我國少數民族的音樂豐富多彩,富有自己的特點,以后我們還要多了解。快樂的時光真是短暫,我們要和土家族的小朋友說再見了!我們一起說再見。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