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會計學原理第一章總論答案篇一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法的形式中,效力僅次于憲法的是()。a.《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b.《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
c.《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2.2014年1月2日夜,某商場的保安人員鄧某在回家途中被蒙面人員刺傷手臂并搶走現金1000元,隨后鄧某被路人送往醫院。鄧某在2014年3月5日得知將其刺傷的是同商場的保安陳某。根據規定,鄧某要求陳某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日是()。a.2015年1月2日 b.2015年3月5日 c.2016年1月2日 d.2016年3月5日
3.楊某出售一批貨物給劉某,雙方約定,楊某于2014年2月10日向劉某交付貨物,劉某于一個月后向楊某付款。楊某依約交付貨物后,劉某未按約付款,而楊某也忙于其他事務無暇顧及。2014年5月15日,楊某出差期間遭遇泥石流,無法行使請求權的時間為15天,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楊某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日是()。a.2015年3月10日 b.2015年3月25日 c.2016年3月10日 d.2016年3月25日
4.2014年2月5日,鄭某欠趙某的20萬元借款到期,但是鄭某拒絕償還,2014年5月10日趙某又向鄭某索要欠款。根據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趙某主張償還欠款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日應該是()。a.2015年2月5日 b.2016年2月5日 c.2015年5月10日 d.2016年5月10日
5.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有關地域管轄的說法中,不符合規定的是()。a.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
b.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轄 c.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d.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實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管轄 6.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組成合議庭的成員,應該是3人以上的單數
b.針對延付或者拒付租金提起的訴訟,訴訟時效期間是2年 c.因不可抗力引起訴訟時效中止的,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d.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應當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7.2014年3月20日,小馬在某商場購買了一臺電腦,回來后發現該電腦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商場對此沒有任何聲明。若小馬對該商場提起訴訟,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日是()。a.2015年3月20日 b.2016年3月20日 c.2018年3月20日 d.2024年3月20日
8.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承擔民事責任的形式的是()。a.停止侵害 b.排除妨害
c.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 d.罰款
9.根據規定,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拘役是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但是限制其一定的自由,交由公安機關管束和監督的刑罰 b.罰金是強制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單位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 c.驅逐出境是強迫犯罪的外國人離開中國國(邊)境的刑罰 d.沒收財產是指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強制無償地收歸國有的刑罰
二、多項選擇題
1.根據規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有()。a.發現埋藏物屬于法律行為中的非表示行為 b.行政命令屬于法律行為中的雙方行為
c.重大政策的改變屬于法律事實中的法律事件 d.由自然現象引起的事實又稱為絕對事件
2.根據規定,下列對法的形式理解正確的有()。a.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b.法律的法律效力和地位僅次于憲法,是制定其他規范性文件的依據 c.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作為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依據 d.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決書也能作為法的形式
3.下列爭議解決方式中,適用于解決縱向經濟糾紛的有()。a.仲裁 b.民事訴訟 c.行政復議 d.行政訴訟
4.下列選項中,屬于仲裁基本原則的有()。a.自愿原則
b.依據事實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的原則 c.獨立仲裁原則 d.二審終審原則
5.下列各項中,屬于法律事實的有()。a.吉林省松原市發生的地震 b.伊拉克爆發戰爭 c.劉某遇車禍死亡 d.鄧某簽發匯票
6.下列關于訴訟時效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普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b.普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c.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期間中止的事由 d.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才可能中止訴訟時效
7.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行政復議范圍的有()。a.對工商局不予頒發營業執照的決定不服 b.對行政機關未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費不服 c.對國土資源局給予的撤職處分不服 d.對工商局暫扣營業執照不服
8.個體工商戶曾某對a市工商局撤銷營業執照的處罰決定不服,擬提起行政復議,下列選項中說法正確的有()。
a.曾某既可以提出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提出申請 b.行政復議的舉證責任應該由曾某承擔
c.行政復議機關受理曾某的行政復議申請后,應該向曾某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用
d.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曾某應該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營業執照的決定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9.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下列適用1年訴訟時效期間的有()。a.王某被孫某打成輕微傷,王某要求孫某賠償的訴訟時效 b.鄧某拒付程某租金的訴訟時效
c.趙某寄存在甲寄存處的瓷器毀損的訴訟時效 d.李某拒付錢某貨款的訴訟時效
10.2014年5月20日,恒遠公司與大通公司簽訂了500萬元的貨物買賣合同,6月10日,雙方因為合同發生經濟糾紛,經北京市海淀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調解后,恒遠公司因不服調解,向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行政復議,根據規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有()。a.恒遠公司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b.恒遠公司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c.北京市海淀區工商行政管理局不予受理該復議申請 d.北京市海淀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應該受理該復議申請
11.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有()。a.管制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
b.沒收財產是指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的財產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強制無償的歸國家所有 c.有期徒刑的期限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 d.拘役的期限是3個月以上2年以下
三、判斷題
1.仲裁機構是民間性質的組織,不是國家的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對經濟糾紛案件沒有強制管轄權。()
2.合同中約定了仲裁條款,如果合同無效,仲裁條款也當然無效。()3.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勝訴權,但實體權利并不消滅。()4.行政復議期間,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具體行政行為的,應該停止執行。()5.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6.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是針對橫向經濟糾紛的解決方式。()7.法律權利和義務作為構成法律關系內容的兩個方面,是密切聯系不可分離的,共同處于法律關系這一統一體中。()
8.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必須先調解,調解不成的及時裁判。()9.違法行為、法律責任、法律制裁三者中,法律責任是首要因素。()10.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均屬于行政處罰。()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 【解析】(1)選項a:屬于行政法規;(2)選項b:屬于地方性法規;(3)選項c:屬于法律,法律的效力和地位僅次于憲法;(4)選項d:屬于行政規章。2.【答案】b 【解析】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適用1年的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1年內提起訴訟。在本題中,權利人是2014年3月5日知道侵權人是陳某的,那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日應為2015年3月5日。3.【答案】c 【解析】拒付貨款適用2年的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生了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礙(出差遇險),中止訴訟時效的進行。本題中,中止事由并不是在最后6個月內發生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日仍是2016年3月10日。4.【答案】d 【解析】由于趙某向鄭某主張權利,造成訴訟時效期間中斷,因此已經過去的訴訟時效期間歸于無效,從2014年5月10日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所以趙某的訴訟時效期間應該從2014年5月10日起重新計算,屆滿日為2016年5月10日。5.【答案】d 【解析】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6.【答案】a 【解析】(1)選項b:因延付或者拒付租金提起的訴訟,訴訟時效期間是1年;(2)選項c: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3)選項d:當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7.【答案】a 【解析】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期間是1年,故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日為2015年3月20日。8.【答案】d 【解析】(1)選項abc:承擔民事責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十種: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2)選項d:罰款屬于行政責任,而非民事責任。9.【答案】a 【解析】選項a:拘役是剝奪犯罪分子短期的人身自由的刑罰,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管制是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但是限制其一定的自由,交由公安機關管束和監督的刑罰。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cd 【解析】選項b:行政命令屬于法律行為中的單方行為。2.【答案】abc 【解析】選項d:我國不實行判例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決書只是一種非規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為法的形式。3.【答案】cd 【解析】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是針對縱向關系經濟糾紛的解決方式。4.【答案】abc 【解析】選項d:仲裁實行一裁終局,而不是二審終審原則。5.【答案】abcd 【解析】地震、爆發戰爭和人的死亡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屬于法律事件;而簽發匯票屬于法律行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都屬于法律事實。6.【答案】ad 【解析】(1)選項b:最長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2)選項c: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期間中斷的事由。7.【答案】abd 【解析】選項c: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不屬于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出申訴。8.【答案】ad 【解析】(1)選項b:行政復議的舉證責任,應該由“被申請人”(a市工商局)承擔,而非申請人;(2)選項c:行政復議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不得向申請人收取任何費用。9.【答案】abc 【解析】《民法通則》規定,下列事項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毀損的。10.【答案】abc 【解析】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不服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不屬于行政復議范圍,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11.【答案】ad 【解析】選項ad:管制的期限是3個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的期限是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
三、判斷題 1.【答案】√ 2.【答案】×
【解析】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3.【答案】√
【解析】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的是勝訴權,即喪失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權利人的實體權利并不消滅,債務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局R點】民事訴訟(p20)【難易程度】中 4.【答案】×
【解析】行政復議期間,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可以停止執行。5.【答案】√ 6.【答案】× 【解析】仲裁和民事訴訟都是適用于橫向經濟糾紛的解決方式;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是針對縱向經濟糾紛的解決方式。7.【答案】√ 8.【答案】×
【解析】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9.【答案】×
【解析】違法行為、法律責任、法律制裁三者中,違法行為是首要因素,它是法律責任和法律制裁的原因和前提。10.【答案】×
【解析】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均屬于行政處分,而不是行政處罰。
會計學原理第一章總論答案篇二
會計學基礎第一章習題
第一章總論
一、單選
1.會計所使用的主要計量尺度是(c)。
(a)實物量度(b)勞動量度
(c)貨幣量度(d)實物量度和貨幣量度
2.會計的基本職能是(d)。
(a)進行預測,參與決策(b)記錄、報告會計信息
(c)分析和檢查財經制度(d)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
3.對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歸類,核算與監督的一種專門方法是(c)。
(a)復式記賬(b)登記賬簿(c)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d)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4.會計核算應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體現了(c)原則。
(a)重要性(b)明晰性
(c)可靠性(d)謹慎性
5.不屬于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c)。
(a)持續經營(b)會計主體(c)權責發生制(d)貨幣計量會計分期
6.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的原則是(c)。
(a)謹慎性原則(b)重要性原則(c)權責發生制原則(d)配比原則
7.強調不同企業會計信息橫向對比的會計核算原則是(c)。
(a)相關性(b)一貫性(c)可比性(d)歷史成本
二、簡答
1.什么是會計?會計有哪些特點?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籍貫、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并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逐步開展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簡言之,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核算和監督單位經濟情況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會計有四個特點
(一)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二)會計所反映的數據資料具有連續性、系統性、綜合性和完整性
(三)會計的核算職能與監督職能相結合(四)會計為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2.什么是會計的職能?會計的基本職能有哪些?
經濟管理過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核算與監督
3.會計核算方法包括哪些內容?
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 復式記賬 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 登記賬簿 成本計算 財產清查 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會計資料分析利用
4.會計核算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組織會計核算應具備前提條件,亦稱會計假設,包括以下四項:
(一)會計主體(會計實體)假設:。
(二)持續經營假設
(三)會計分期假設
(四)貨幣計量假設
會計學原理第一章總論答案篇三
1.會計是以商品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2.會計按其報告的對象不同,可以分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
3.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計量、記錄、計算報告等環節,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的功能是會計監督職能(×)
4.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即第一會計等式(√)
5.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和各種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
6.取得銀行存款并存入銀行,會引起資產和負債同時增加。(√)
7、企業收回以前的銷貨款存入銀行,這筆業務的發生意味著資產總額增加。(×)
8、在實際工作中,是通過編制記賬憑證來確定會計分錄的。(√)
9、標明某項經濟業務應借應貸賬戶名稱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稱為會計分錄。(√)
10、復式記賬法是指所發生的每項經濟業務事項,都是以會計憑證為依據,一方面記入有關總分類賬戶,另一方面記入總賬所屬明細分類賬戶的方法。(√)
11、記賬憑證是記錄經濟發生或完成情況的書面證明,也是登記賬簿的憑據。(×)
12、審核原始憑證記錄的經濟業務是否符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是否符合有關計劃和預算,屬于合理性審核。(√)
13、收款憑證的左上角的會計科目為貸方科目。(×)
14、已經登記入賬的記賬憑證,在當年內發現科目、金額有誤,可以用紅字填寫一張與原內容相同的記賬憑證,在摘要欄注明沖銷某月某日某號憑證字樣,再用藍字做一張正確登記入賬。(√)
15、在一定時期內連續記錄若干項同類經濟業務的會計憑證是匯總憑證。(×)
16、在每項經濟業務發生和完成時取得或自行填制的會計憑證是原始憑證。(√)
17、企業出售產品一批,售價5000元,收到一張轉賬支票送存銀行。這筆業務應編制的記賬憑證為收款憑證。(√)
18、稅務部門統一印制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屬于專用原始憑證。(×)
19、能提供某一類經濟業務增減變化總括會計信息的賬簿是總分類賬。(√)
20、按經濟業務發生的時間先后順序,逐日逐筆進行登記的賬簿是明細分類賬。(×)
21、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是在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22、匯總轉賬憑證是指按每一個貸方科目分別設置,用來匯總一定時期內轉賬業務的一種記賬憑證。(√)
23、對貴重物資一般要經常進行局部清查,至少應每月清查盤點一次。(√)
24、庫存現金的清查是通過實地盤點法進行的。(√)
25、將分散的零星的日常會計資料歸納整理為更集中、更系統、更概括的會計資料,以總括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核算方法是登記會計賬簿。(×)
26、在各種實物的清查過程中,實物保管人員必須在場,參加盤點,但不宜單獨承攬財產清查工作。(√)
27、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保管期限為25年。(×)
28、企業應付職工的薪酬的提取、結算、使用等情況,應當通過“應付職工薪酬”賬戶核算。(√)
29、企業發生的與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如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應作為“其他業務收入”。(×)
30、固定資產增加的當月即應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減少的當月可不再計提折舊。(×)
會計學原理第一章總論答案篇四
資料:a公司2007年10月份發生下列業務:
(1)從銀行取得臨時借款500000元存入銀行。
(2)接受投資人投入的設備一臺原價100000元,評估作價80000元投入使用。
(3)接受某單位投資10000元存入銀行。
(4)用銀行存款6500元上交上個月稅金。
(5)收回某單位所欠本企業貨款8000元存入銀行。
(6)用銀行存款2400元預付明年的房租。
(7)企業銷售a產品總價款292500元(含稅),增值稅率17%,已收款。
(8)供應單位發來甲材料38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6460元,款已預付。材料驗收入庫。
(9)生產a產品領用甲材料3600元,乙材料2400元。
(10)車間一般性消耗材料1200元。
(11)車間設備發生維修費800元,用現金支付。
(12)從銀行提取現金30000元直接發放工資。
(13)車間領用甲材料5000元用于b產品的生產。
(14)用銀行存款1000元支付銷售a產品的廣告費。
(15)企業銷售b產品價款為50000元,增值稅銷項稅額為8500元,款項暫未收到。
(16)按5%稅率計算b產品的消費稅。
(17)企業購買一臺車床,買價240000元,增值稅40800元,運費1000元。款項暫未支付,設備交付使用。
(18)開出現金支票購買車間辦公用品780元。
(19)提取本月折舊,其中車間8100元,廠部3200元。
(20)計提應由本月負擔的銀行借款利息980元。
(21)用銀行存款34000元支付上年分配給投資者的利潤。
(22)分配工資費用,其中a產品工人工資12000元,b產品工人工資10000元,車間管理人員工資8000元。
(23)分配本月職工福利費,其中a產品負擔1680元,b產品負擔1400元,車間管理人員負擔1120元。
(24)經批準將資本公積60000元轉增資本。
(25)本月發生制造費用20000元,按生產工時(a產品6000個,b產品4000個)分配計入a、b產品成本。
(26)本月生產的a產品15臺現已完工,總成本38500元,驗收入庫,結轉成本。
(27)用銀行存款5400元支付罰款支出。
(28)用現金4300元支付行政管理部門辦公用品費。
(29)結轉已銷a產品成本138000元。
(30)將本月實現的產品銷售收入300000元,發生的產品銷售成本138000元,產品銷售費用1000元,產品銷售稅金2500元,管理費用7500元,財務費用980元,營業外支出5400元轉入“本年利潤”帳戶。
(31)本月實現利潤總額144620元,按33%的稅率計算所得稅并予以結轉。
(32)按稅后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
(33)將剩余利潤的40%分配給投資人。
(34)年末結轉本年凈利潤。
要求:編制本月業務的會計分錄。
會計學原理第一章總論答案篇五
第一章
第一節會計概述
一、會計的概念
1、會計的含義: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2、會計特點:
a、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人們主要采用實物量度、勞動量度、貨幣量度)
b、以憑證為依據
c、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全面性、綜合性、連續性和系統性
3、會計分類(根據其報告的對象不同)
a、財務會計:側重于過去信息,為外部有關各方提供所需數據
b、管理會計:側重于未來信息,為內部管理部門提供數據
二、會計的基本職能
a、進行會計核算(會計最基本的職能)
①進行會計核算須經理的四個環節
1、確認
2、計量
a、會計計量的對象是會計要素
b、計量標準(計量屬性)
⑴歷史成本⑵重置成本⑶可變現凈值⑷現值⑸公允價值
3、記錄
4、報告
②會計核算具體表現形式
1、記賬
2、算賬
3、報賬
③會計核算中運用的七種方法
1、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
2、復式記賬
3、填制會計憑證
4、登記會計賬簿
5、成本計算
6、財產清查
7、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b、實施會計監督(控制職能)
除上述基本職能外還具有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等功能
三、會計對象: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內容
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叫做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
1、企業的資金運動表現為:
①資金投入(企業所有者投入+債權人投入)②資金運用(供應、生產、銷售)③資金退出(包括各項債務、上交各項稅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