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廣西來賓市農業農村局篇一
一、農林牧漁業經濟運行情況
據統計,一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94億元,同比增長3.95%,增加值13.69億元,增長3.64%。其中農業產值6.5億元,同比增長7.8%,占總產值的26.1%,增加值4.62億元,增長5.64%;林業產值2.43億元,同比增長17.63%,占總產值的9.74%,增加值1.21億元,同比增長16.08%;牧業產值14.45億元,同比增長0.46%,占總產值的57.9%,增加值6.87億元,增長0.5%;漁業產值1.09億元,同比增長3.5%,占總產值的4.4%,增加值0.74億元,增長
3.5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48億元,同比增長11.07%,增加值0.26億元,增長10.19%。
(一)春播春種進展順利,種植業發展穩定。各級涉農部門密切協作,共同抓好春耕生產服務工作,積極開展春耕所需物資儲備,各項春耕農資準備充足,有力促進春播春種進展順利進行。一是完成2014年全市農作物上年秋冬播種面積為65630公頃,同比增長14.42%,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865公頃,同比增長3.09%;經濟作物種植面積9766公頃,同比增長7.6%,其它農作物種植面積50999公頃,同比增長17.1%。二是蔬菜作物生產穩步發展。近年來河池市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特別是加大對食用菌的種植力度。一季度蔬菜種植面積37463公頃,同比增長18.28%,實現產值6.2億元,同比增長7.72%,其中:食用菌生產912公頃,同比增長42%,實現產值0.41億元,同比增長42.03%。
(二)畜牧養殖平穩增長。一季度全市生豬出欄58.77萬頭,同比增長
2.91%,豬肉產量4.33萬噸,同比增長2.92%,牛出欄4.63萬頭,同比增長
1.76%,羊出欄20.45萬只,同比增長1.24%,家禽出欄510.5萬只,同比下降10.64%,禽肉產量0.82萬噸,同比下降10.98%,能繁殖母豬存欄21.96萬頭,同比下降4.36%;一季度全市肉類總產量6.06萬噸,同比增長0.66%。
(三)林業產值呈快速增長態勢。近年來,河池市深入開展植樹造林工作,在推動全市造林、全民植樹熱潮的同時,還積極指導企業整合資源升級改造,林下經濟發展迅速,同時受一季度廣西木材市場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33%的影響。今年一季度,全市林業產值2.43億元,同比增長17.63%,其中:林木的培育和種植0.79億元,同比增長12.35%,全社會竹木采伐1.26億元,同比增長28.07%,林產品產值0.37億元,同比增長28.07。
(四)注重水產特色養殖發展,漁業生產保持平穩增長。全市各級水產部門始終堅持把發展龍灘、巖灘、大化等庫區大水面漁業生產作為庫區群眾增收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發放貼息貸款、魚苗扶持等方式帶動庫區群眾發展網箱養殖,同時全面帶動全市小水庫、河叉、水田水產品養殖業的發展。一季度全市水產品產量1.33萬噸,同比增長3.52%,產值實現1.09億元,同比增長3.5%。
二、當前農業生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自然災害對春季農業生產的影響較大。據農業、氣象部門通報資料顯示,1月中旬河池市受冷空氣影響,大部分鄉鎮出現霜凍,2月初至3月上旬,持續出現低溫陰雨寡照天氣,3月末境內又發生冰雹和暴雨。自然災害導致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累計54.43萬畝,其中經濟作物受災46.94萬畝,糧作受災7.49萬畝,預計造成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達1.08億元。持續的低溫陰雨寡照天氣對已播作物的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播下的玉米種子由于長時間滯留土壤中不能
萌芽,發生因寒爛種、爛芽現象,使全市春季農作物生長及春播春種進度造成一定的影響。自然災害已成為影響全市農業生產穩步發展的主要障礙,嚴重影響了農民增收,致使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進程放慢。
二是畜牧業行情較為弱勢,生豬、家禽價格整體下跌。一季度,生豬市場交易價格下滑,豬肉平均零售價格19.83元/公斤,同比下降8.95%。從去年12月下旬開始,豬肉價格環比下滑,由春節前后21元/公斤降到現在18.67元/公斤。受人感染h7n9事件大環境的影響,一季度雞肉平均零售價格18.89元/公斤,同比下降5.41%。豬肉、家禽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終端消費不振,肉類需求弱,隨著氣溫回升,市場對豬肉的消費需求也有所下降。
2、肉雞價格持續低迷,對肉類產品的替代性消費較為明顯。
3、外來豬源持續增多,供給過剩。
三是農資價格持續上漲,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今年以來,受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持續上漲及土地成本增加影響,化肥、種子、幼畜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據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調查資料顯示,2014年一季度廣西農產品生產價格同比上漲0.9%。其中:農業、林業、漁業產品價格分別上漲3.0%、13.1%和3.1%。由于農資價格和生活用品價格的上漲,農作物種植成本增加,生活支出增加,再加上農村用工價格較高,同時農牧產品出售市場價格降低,導致農民農業生產積極性有所下降。
三、對策和建議
1、加大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降低受災程度。加強農業、氣象、防疫部門的協調溝通,做好自然天氣的預報和實時天氣變化的通報,及時加強病蟲害發生情況的觀測分析,準確預測預報,做好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工作。
2、做好生豬、家禽等畜牧業生產的引導和市場價格分析,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有關部門應做好市場分析,及時傳遞市場信息,積極引導規模養殖戶對消
費淡旺季養殖規模的調控,防范供求失衡,努力緩解畜牧生產和市場價格的周期性波動。
3、繼續抓好農資調供和市場監管。抓好春耕生產所需的種子、化肥、地膜、農藥、農機用具等生產資料的調配供應。同時,要嚴厲打擊販假、售假、無證經營等行為,切實維護廣大農民利益。為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廣西來賓市農業農村局篇二
廣西來賓市物流產業發展總體規劃
一、來賓市的目前各方面的優勢
來賓市區位優勢明顯,它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中部地區,是桂中地區的新興城市,是處于我國東西部經濟與產業交匯的軸線地帶。總面積1.34萬多平方公里,轄4縣1市1區,人口245萬人。處于西部大開發、“泛珠三角”9+2經濟區域、泛北部灣合作區域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多個經濟合作的疊加區域。湘桂鐵路、桂海高速公路穿越市區,北距廣西工業重鎮柳州市60公里,南距廣西首府南寧市156公里,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不可缺少的有機整體,又是廣西重點開發的紅水河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3條國道4條省道貫通四鄰,紅水河越城而過,500--800噸船舶可直航廣州、香港、澳門,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發展優勢。
來賓市物產種類多樣。盛產大米、蔗糖等農副產品,來賓市礦藏能源豐富,目前已探明各種礦藏20多種,有“廣西煤都”之稱;境內火電、水電資源十分豐富,除來賓電廠外,尚擁有中國第一個bot外資項目來賓火電b廠,合山電廠是廣西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全市水電火電總裝機容量達到400萬千瓦,為廣西最大的能源基地之
一、國家“西電東送”工程的排頭兵。工業初具規模。全市現有工業企業600多家,電力、制糖、冶煉已成支柱產業;造紙、建材、制藥、礦產品、農副產品加工等工業有一定規模;一批有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的產業相繼涌現。八一鐵合金廠是全國目前最大的錳鐵合金生產基地,來賓冶煉廠銦冶項目每年銦產量占全世界銦產量的1/4;新規劃的工業園區,以“高、新、強”為目標,按照功能齊全、科技先進、環境優美的現代工業園區要求設計,目前已全面啟動。投資環境良好。建市幾年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建設進展突飛猛進,全市正在形成交通綜合配套、水電供應充足、通信發達、城市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新格局,一大批國外、區外大企業紛紛落戶來賓市。
發展物流產業的意義。作為一座高標準建設、發展潛力巨大的成長型新城市,現代物流產業體系的規劃和建立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重大管理節點。在現代產業規劃的過程中,將物流服務業的同步規劃提升到支持新興城市所有產業效能發揮的重要支撐點,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物流產業的布局和園區的合理規劃,對處于成長期的新型工業化發展中的交通運輸組織、信息組織、產業整合、資源整合調整、原材料采購和供應配送、金融配套服務,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價值,對于促進和優化產業發展、全面提升產業經濟功能、降低生產和流通成本,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協調作用。而完整的物流產業布局和服務,還有助于更大規模、更具效率的投資企業的加入,將使來賓市成為更加具有活力,更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熱土,在我國中西南地區產業發展帶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來賓市目前產業規劃中物流布局存在的問題
物流業被稱作“第三利潤源”,是現代企業調節生產、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推進器。而來賓是一個典型的工業和資源城市,工業增加值比重占gdp的比重高達55%。來賓市的建設和產業布局的調整,是振興來賓的關鍵所在。世界工業和商貿經濟發展的嶄新趨勢證明:物流業的發展早已超越單一行業的意義,成為整個經濟競爭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同時,物流需求在現代經濟條件下正在逐步發生結構性的變化,現代科學技術也為物流業提供新的多樣化的服務奠定了基礎。
從來賓市目前的物流產業布局來看,并沒有對物流產業發展所必須的交通區位、工業傳統、資源稟賦、產業分工等科學因素進行整體規劃。來賓市四大工業園區內,物流規劃幾乎是空白,目前有意向的投資企業著眼點以僅僅是停留在傳統的汽車運輸和倉儲兩個環節,不僅沒有引入現代物流的整體布局理念,針對城市工業、貿易等各優勢產業的物流結構服務性配套拿出方案,而且整個思路和定位散亂,規模小,服務功能單一,整體服務能力非常疲弱,離“十大優先發展產業”的核心目標和產業發展要求相距甚遠。正因為如此,全市內的物流產業不僅不能對區域經濟產生很好的推動作用,而且勢必造成布局混亂、各企業各自為政、重復投入、成本無價值增高、物流效能低下的局面,如此后果,必然造成物流產業成為延滯整個整個城市產業發展的短腿,拖延和制約來賓市各項產業戰略目標的完成。
政府在物流業的發展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政府工作的目標在于創造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環境的營造依托于各管理部門的相互協調,這種協調將以對于物流業重要性及發展戰略的共識為前提。為此,來賓市現代物流產業的整體規劃及各園區物流規劃布局必須要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三、來賓市物流產業發展規劃的原則
為全面提升來賓市商貿物流發展水平,加快把來賓市建設成為“區域性商貿物流基地”,促進來賓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現就加快發展來賓市商貿物流業提出如下原則和意見:
1、立足國際先進水平
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以往“空、虛 洋、高、大”思維,或某一單位獨立擔綱的“單極思維”缺陷,由目前廣西本土專業的第四方物流公司牽頭,組織廣西公路、航務和鐵路交通、物流、城市規劃、經濟專家高端團隊,同時負責邀請國內相關行業最尖端的物流專家、院校和設計單位,以群英薈萃、博采眾長的方式,進行詳盡的swot分析,集萃各地成功經驗,打造出最具升值品牌和最具實操價值的物流整體規劃。
2、服務區域,輻射國際 從“區域物流、國內物流、國際物流”三大服務層面出發,實行縱橫規劃,不僅能夠為新區工業、商貿流通產業帶提供高端完善的服務,而且能夠為服務廣西、覆蓋中西南和珠三角地區、輻射東盟乃至亞洲地區規劃出最便捷通暢的物流服務通道;
3、明晰產業、板塊劃分、突出功能、合理布局
堅定不移地實現科學發展觀,服從服務于來賓市的發展布局,樹立“產業聚集、互動多贏、規模發展、良性運作”的全局目標,不斷優化產業功能。1)在工業供應鏈的打造上,貫徹大企業戰略與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同步實施的產業發展戰略,依托核心工業進行物流主體定位和合理布局,依托物流信息網絡,確保各個結點實現零距離對接,帶動上下游產業的同步發展,形成 “產盡其豐、物暢其流”的工業物流供應鏈效果。
2)在商業流通物流體系中,找準通道定位,充分利用城市新區及周邊企業產業密布、高新技術不斷引進,公路縱橫阡陌,紅水河內河港口吞吐能力和湘桂鐵路改造新布局的立體資源優勢,不斷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力爭將來賓市物流產業的發展規劃,設計成為國內園區經濟發展的典范。
3)對土地資源按照功能模塊進行優化整合和高效利用,避免閑置浪費。在規劃上,必須堅決杜絕“各自為政、惡性競爭、資源浪費、低效運作”的局面在新型園區內出現。
四、來賓市物流產業發展規劃的主要任務
物流系統規劃需要進行如下的工作:
1、全程物流中心城市系統概念設計;
2、城市核心產業物流需求分析;
3、區域交通條件和物流基礎設施規劃;
4、物流信息平臺規劃;
5、現代物流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研究;
6、物流業發展政策環境研究。
這一規劃所需要達到的目的不僅在于確定一般的基礎設施建設方案,而且希望通過系統概念設計達成關于未來發展目標模式的共識;通過基礎信息平臺規劃明確政府和企業共同構筑綜合物流信息系統過程中的各自職責及相互協調;通過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研究明確行業管理的目標,通過產業發展政策環境的研究確定硬、軟兩個環境的發展方向和整個城市未來經濟的產業走向。推進傳統經營方式向現代流通方式轉變。建設城市市場和開拓農村市場相結合,堅持發展商貿流通與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相結合;培育大型商貿物流企業與搞活中小商貿物流企業相結合;促進市場繁榮與加強市場監測調控相結合,提升流通現代化水平和增強區域性聚集輻射能力,統籌內、外貿,著力推動商貿流通工作上臺階、上水平,加速推進全市商貿物流業又好又快發展。
抓好商貿物流重點項目建設。2011年至2015年全力推進三大商貿物流項目建設:1.三個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即象州銀海物流配送中心、韋豐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武宣比爾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2.十大物流園區建設,即:來賓永和物流園、瑞通良江物流園、瑞通遷江物流園、臨港碼頭物流園、城南工業物流園、忻城紅渡物流園、合山馬安物流園、象州石龍物流園、象州縣城物流園、武宣草魚塘物流園;3.十大專業批發市場的建設,即來賓市農貿綜合批發市場、來賓市桂中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來賓市粵糧農業資料交易市場、桂中建材五金家居商貿物流城、來賓市煤炭交易市場、來賓市再生資源交易市場、來賓市鋁制品交易市場、來賓市汽車交易市場、來賓市農機交易市場、來賓市家具專業市場;4.加快會展場館建設。在華僑區建設會展場館,建成功能分區合理,設施齊全,相互有機連接的會展場館體系,適應現代會展業互動發展的需要。
加快建設和完善農村流通網絡。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大力推動農村商業連鎖經營、電子商務和統一配送,形成以城區配送中心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現代市場體系。加強農家店建設。健全農村連鎖經營網絡,擴大農村連鎖經營網絡覆蓋面;加強對農家店的建設及后續管理,增強農家店自我發展能力,拓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絡的功能,推進農村超市發展“一網多用”、“一店多能”,建設集商業、服務、郵政、通信、醫藥、金融、文化等功能為一體的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加強農村商品統一配送體系建設。完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建設配送中心,重點對來賓韋豐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象州銀海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武宣縣比爾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等三家龍頭企業的扶持和監管,提高商品統一配送率。在忻城縣、合山市各建有一家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
積極培育商貿流通重點企業。重點培育日用品配送公司和商貿公司,使之成為我市商貿流通領域的龍頭企業,協助企業抓好裕達中央城大型商場的招商工作。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做好縣城所在地的商業網點布局和物流發展規劃,積極引進項目資金,加快完善滿足當地群眾需求的商貿功能,為當地商貿物流業發展打好基礎。
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商貿物流建設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商貿物流指揮部的作用,研究協調商貿物流業發展的有關問題和政策,定期檢查督促,按月召開會議匯報總結,組織力量深入企業和項目單位檢查,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商貿物流業平穩較快發展。抓好項目的前期工作。按職責分工,組織專人抓項目的前期工作,抽出的人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項目工作上,及時與有關部門和企業抓好協調工作。對已明確的項目,要將責任分別落實到個人,一抓到底,定期檢查,及時在內部通報項目進度。
搞活中小商貿流通企業。中小流通企業是流通行業的主力軍,是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和增加稅收的重要來源,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流通企業的發展,及時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努力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中小商貿流通企業,重點扶持有特色、有品牌、吸納就業人員多的商貿流通企業,引導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推進組織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全面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實力。加快發展和完善中小流通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鼓勵發展企業互助擔保和商業擔保業務,為中小流通企業融資提供支持。積極運行典當、融資租賃、信托等金融工具為中小流通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推進發展現代物流業。利用來賓市現有的或正在建設工業園區、開發區的優勢,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步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重點打造一批區域性大型物流基地。整合物流資源,培育現代物流主體,加快推進與商貿配套的物流配送體系的發展,重點發展第三方物流。推動傳統倉儲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變,做強做大一批現代物流企業。積極鼓勵企業采用現代物流技術,引導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轉型,提高社會化物流服務水平,培育業務輻射西南地區和泛珠三角的物流企業。以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為契機,積極打造西江經濟帶產業聚集優勢,發展沿江物流產業,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加大商貿物流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有實力、有影響的物流企業進入我市打造大物流。目前制約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的主要因素是資金、技術和人才的缺乏。招商引資是突破瓶頸制約的有效途徑。依托來賓市交通區位優勢,把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引進戰略投資者作為主攻方向,主動出擊,全面對接。大力引進新型制造業項目、科技型和生產服務型項目,發展加工貿易,擴大外貿出口。培育龍頭企業,引進品牌企業,以此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實現商貿物流業的做大做強做優。努力承辦和積極參與國家和省級招商活動,積極參與周邊協作,增強招商針對性,搞好專項招商。
加強商貿物流人才培養和引進。推動建立企業與院校合作培訓辦學機制,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提升商貿物流管理(工程)的專業水平,加快培養各層次商貿物流人才。加強商貿物流從業人員的在職培訓,提高商貿物流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重視高端和復合型現代商貿物流人才的引進,以人才促進我市商貿物流企業發展。
加快發展連鎖經營。圍繞品牌、資本運作,通過直營、特許加盟等方式,推動連鎖經營向流通領域的更寬范圍、更多行業延伸,形成涵蓋批發業、零售業、餐飲娛樂業、居民生活服務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業等行業的連鎖經營網絡,逐步確立連鎖經營在流通服務業中的主體地位。鼓勵連鎖經營企業到城市社區、農村建立營銷網絡。鼓勵和扶持優勢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通過連鎖經營等方式拓展回收網絡,促進舊貨流通。
抓好現有商貿物流規劃的實施,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建立農村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系,支持城市大型流通企業,整合基層供銷社網點資源,加快向農村延伸經營網絡;鼓勵各類批發企業與農村零售企業合作,開展商品配送,發展農村自愿連鎖經營。加強農資品牌建設,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行為,創建讓農民“放心、稱心、省心”的農資品牌,服務農業生產。
增加對商貿物流業的投入。按自治區規定,設立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商貿物流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對商貿物流發展帶有全局性的示范工程、商貿重大項目和關鍵工程給予優先扶持。加強對符合國家資金投向的物流項目和商貿物流企業的引導和幫助,做好前期工作。
廣西來賓市農業農村局篇三
縣上半年農林牧漁業生產形勢簡析
今年以來,金鄉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種植業特色增收,擴大林業綠化面積,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培育優質水產品養殖品種,農林牧漁業生產不斷提質增效,整體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一、農林牧漁業生產平穩發展
經核算,2019年上半年全縣累計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增加值341475萬元,按同比價格計算(下同)同比增長4.8%。其中:農業增加值288241萬元,增長4.8%;林業增加值2486萬元,增長72.6%;牧業增加值35812萬元,增長-0.7%;漁業增加值1667萬元,增長13.8%;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3269萬元,增長16.4%。
(一)種植業糧增經減,總體效益提升。據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反饋數據顯示,2019年金鄉縣冬小麥收獲面積31.65萬畝,單產461.87公斤/畝,總產14.62萬噸。小麥單產位居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32.88公斤。由于去年秋冬播大蒜種植面積減少,小麥面積增加,今年全縣夏糧呈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態勢,同比分別增66.1%、0.17%、66.38%。夏糧產值實現2.4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0.2%。
(二)蔬菜量減價增,產值收益增加。上半年金鄉縣蔬菜播種總面積61.6萬畝,較上年同期減少6.5萬畝,減幅9.5%。主要表現為大蒜收獲面積減少6.5萬畝,其他蔬菜有增有減,和去年基本持平。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達129萬噸,同比減少9.1%。收獲產量和同比增幅分品種看:葉菜類11.5萬噸,增8.3%;白菜類1.5萬噸,增22.8%;甘藍類3.1萬噸,減1.6%;根莖類0.1萬噸,增21%;瓜菜類0.3萬噸,減8.4%;豆類0.4萬噸,增3.9%;茄果菜類0.8萬噸,減10.6%;蔥蒜類108.5萬噸,減11.3%;食用菌3.1萬噸,減3.7%。蔬菜單產2100.7公斤/畝,增0.5%。
今年蔬菜價格較去年有所上漲,尤其是大蒜價格漲勢迅猛,拉動蔬菜增收明顯。據核算數據顯示,上半年蔬菜產值實現36.8億元,占農業產值的80.6%;同比增幅16.4%,高于農業產值11.6個百分點。
(三)林業生態繁榮,實現“綠”“富”雙贏。截至目前,全縣共完成造林10508畝,其中廊道綠化91.9公里,5931.5畝,城鄉等其它綠化面積3802.5畝;新建、完善農田林網5.8萬畝;零星植樹185萬株;成功創建省級森林鄉鎮3個,省級森林村莊6個,“綠滿金鄉”行動取得顯著成效。上半年木材采運1...(剩余全文64.41%)
加載中,請稍后
廣西來賓市農業農村局篇四
2013年河北省農林牧漁業生產形勢分析
2013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生產在一季度霧霾天氣、春季禽流感和夏季部分地區水澇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及時調整生產,適時加強管理,保障了生產的穩定發展,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支柱產業不斷壯大,現代農業生產得到加強,農村經濟取得全面發展。
一、農林牧漁業生產擴大,增速回落,結構優化
(一)生產擴大,增速回落。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5832.9億元,增長3.3%,增速比上年回落0.8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實現3500.4億元,增長3.5%,增速比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
(二)生產結構優化。一是農業、林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比重上升,畜牧業、漁業比重下降。農業產值比重為59.5%,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林業產值比重為1.7%,提高0.2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比重為4.6%,提高0.1個百分點;畜牧業產值比重為31.2%,下降1.5個百分點;漁業產值比重為3.1%,下降0.2個百分點。二是優勢產業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優勢產業產值實現4081.5億元,占全部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達到70.0%,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二、主要糧油作物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一)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省委、省政府按照“抓特色、穩面積、攻單產、增總產”的目標,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以4000萬畝糧食生產核心區為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災防災能
力,深入推進高產創建和噸糧市縣創建,明確責任,強化措施,狠抓服務,千方百計促進全省糧食穩定增產。全年糧食總產量673.0億斤,增長3.6%,實現了連續十年持續增長,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
(二)油料等作物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全省油料總產量151.1萬噸,增長5.8%。油料作物的較快增長,主要是油菜籽、胡麻籽、葵花籽等品種增長較快。其中,葵花籽產量增長47.1%;油菜籽產量增長19.6%;胡麻籽產量增長21.4%。在市場需求帶動下,全省甜菜產量增長24.9%;中草藥材產量增長3.8%。
三、蔬菜生產穩步增長,設施比重持續提高
全省蔬菜生產以調整生產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為著力點,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加大投入力度,推廣先進種植、栽培和管理技術,加快蔬菜生產和營銷機制建設,提升生產效益,蔬菜生產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全年蔬菜總產量7902.1萬噸,增長2.7%。
積極推進設施蔬菜基地建設,設施蔬菜生產取得了較快發展。設施蔬菜產量2584.6萬噸,增長15.3%,占全部蔬菜總產量的比重為32.7%,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產量比重首次占到蔬菜總量的三成以上。
四、林業生產穩定,造林質量提高
林業生產保持穩定。造林增長主要以人工林為主,飛播造林面積基本穩定,無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積大幅度減少。全年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積477.6萬畝,增長1.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2個百分點。通過對造林用途分析,用材林、經濟林和特種用途林增長較快,當年造林面積分別比上年增長8.1%、46.6%和132.9%,其中用材林中的速
生豐產林造林面積增長67.3%。顯示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已經成為當前造林的主導方向。
五、果品生產整體維持平穩增長,增速回落
全省園林水果生產以調整種植結構,增加生產效益為重點,生產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但受春季降雪影響,增速回落。全年園林水果產量1303.1萬噸,增長1.3%,增速回落5.4個百分點。其中,蘋果產量增長
2.8%,增速回落3.6個百分點;梨產量增長0.1%,增速回落9.3個百分點。
食用堅果產量42.8萬噸,增長6.7%,增速回落12.5個百分點。其中,核桃產量下降17.6%,增速回落48.3個百分點;板栗產量增長16.7%,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
六、畜牧生產出現波動,品種分化較為嚴重
2013年,全省畜牧業生產出現較大波動,一季度生產形勢好轉,上半年基本保持穩定,三季度增長速度有所加快,四季度生產出現下降,主要畜禽生產品種分化嚴重。從全年情況,呈現以下特點:
(一)生豬生產保持增長,增速回落。生豬出欄3452.0萬頭,增長1.6%,增速回落3.4個百分點。豬肉產量265.3萬噸,增長2.4%,增速回落2.6個百分點。
(二)牛類生產全面下滑。牛出欄325.3萬頭,下降4.4%。牛肉產量52.3萬噸,下降5.4%。年末牛存欄390.7萬頭,下降3.1%。
(三)羊類生產持續恢復,增速略有提高。在羊肉市場價格持續提高的帶動下,肉羊生產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肉羊出欄2105.1萬只,增長1.6%,增速提高0.6個百分點。羊肉產量29.1萬噸,增長1.2%,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
(四)禽蛋產量平穩增長,肉禽生產快速回落。全年禽蛋產量346.1萬噸,增長1.0%,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肉禽生產受h7n9禽流感疫情影響較大,出現較快回落。全年家禽出欄5.9億只,增長1.1%,增速回落13.1個百分點。禽肉產量86.6萬噸,增長1.8%,增速回落12.4個百分點。年末全省家禽存欄3.7億只,比去年同期減少3.4%,增速回落11.4個百分點,對下一階段家禽養殖業的穩定和恢復形成了較為困難的局面。
(五)奶牛養殖數量減少,牛奶產量出現下降。奶牛養殖和牛奶生產出現了由增長到下降的趨勢性變化。年末奶牛存欄數量191.2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2.6%。牛奶產量458.0萬噸,比上年下降2.6%,是自2008年三鹿事件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七、漁業生產速度放緩,養殖比重持續提升
漁業生產總體穩定,水產品產量保持較快發展態勢,增長速度有所回落。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23.1萬噸,增長5.8%,增速回落3.2個百分點。其中,海水產品產量68.3萬噸,增長7.6%,增速回落5.1個百分點;淡水產品產量54.8萬噸,增長3.6%,增速回落1.3個百分點。漁業生產以養殖為主體的特征進一步得到強化。全年水產品養殖產量占水產品總產量的比重為73.3%,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
八、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穩定提升
全省農業產業化經營規模持續擴大,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首次超過6千億元,達到6147.8億元,增長14.0%。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3.0%,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農戶參與度達到54.5%,參與農戶戶均從農業產業化生產中獲得的純收入9782元,增收比率達到41.1%。
九、主要影響和制約因素
縱觀2013年河北省農林牧漁業生產形勢,在穩定發展的同時,依然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制約因素。這些因素有的是老問題,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因素,對生產造成了比較明顯的影響,需要引起高度關注。一是霧霾天氣影響加劇。二是禽流感疫情的發生對畜牧生產的影響面較大,持續時間較長。三是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日益顯著。四是農林牧漁業發展環境仍需進一步優化。
廣西來賓市農業農村局篇五
2014年1季度廣西來賓市農林牧漁業生產情況
一、農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季度我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36億元,同比增長4.3%,增加值13.36億元,增長4.2%。其中農業產值增長5.0%,拉動農林牧漁業增長1.9個百分點;林業產值增長17.9%,拉動農林牧漁業增長1.4個百分點;牧業產值增長1.5%,拉動農林牧漁業增長0.7個百分點;漁業產值增長4.5%,拉動農林牧漁業增長0.2個百分點。
二、主要特點
(一)種植業生產穩步發展。一季度種植業主要是蔬菜生產。近年來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我市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發展蔬菜生產,滿足市民的蔬菜需求。一季度蔬菜種植面積35.40萬畝,同比增長3.3%,實現產值8.73億元,占農業產值96.6%,同比增長5.1%。
(二)林業大幅增長,成為一季度農林牧漁業產值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林業產值2.05億元,同比增長17.9%。林業產值的增長點主要是林木種植撫育和全社會竹木采伐。近年來,林業生產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以來,生態林建設、育種育苗和撫育管理的力度不斷加大,林業生產中的林產品和撫育及管理始終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的態勢。一季度,全市林種植和培養產值0.40億元,同比增長14.3%,全社會竹木采伐產值1.52億元,同比增長20.6%。
(三)牧業生產平穩增長,家禽生產不樂觀。
1、一季度全市肉類總產量4.0萬噸,同比增長1.5%。
2、一季度全市生豬出欄38.8萬頭,豬肉產量2.87萬噸,同比均增長3.5%,受禽流感疫情影響,家禽出欄受阻,出欄大幅下降,全市家禽出欄360.5萬只,禽肉產量0.60萬噸,同比均下降10.3%,牛出欄3.6萬頭,同比增長6.3%,羊出欄5.7萬只,同比增長6.0%。
(四)漁業生產平穩增長
一季度全市水產品產量1.28萬噸,同比增長4.6%,實現產值1.05億元,同比增長4.5%,仍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三、存在問題
一季度雖然我市農林牧漁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
(一)肉豬價格低迷,生豬養殖呈虧本狀態。據調查,全市生豬市場價格從春節前后期間的14元/公斤持續下跌到目前10元/公斤左右,養殖戶虧損嚴重。
(二)蔗農種蔗積極性下降。受蔗糖收購價下降、收割成本上升、部分蔗款兌現緩慢等因素影響,群眾發展甘蔗生產的積極性下降,甘蔗生產保面積任務艱巨,產量增加更艱巨。如果今年甘蔗減產幅度過大,農業產值增長的壓力也很大。
(三)早春不利天氣條件對春耕春種造成不利影響。由于持續的陰雨寡照天氣,影響冬種春管作物生長,春種春播工作開展延遲,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增產可能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