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次抱母親》的主要內容篇一
有一個人,無論走到那里都放不下你,這個人就是你的母親。歌頌母親是永恒的話題。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細讀探究
1、通過上午的學習,我第一次抱母親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抱母親的感受是什么?
(1)學生快速瀏覽回顧文章
(2)學生說:我是突發奇想地抱母親。(這是你的感受,還有其他的嗎?)
學生說:那天母親生病了,我抱了自己的母親。
(3)我第一次抱母親有什么感受嗎?
學生說:在我的記憶中,母親……(這是你的記憶中的,內心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說: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電腦出示:這句話,指名讀。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學生說:我們沒有想到這么輕,我對母親的關愛不夠,母親對我卻很好。
學生說:我以為母親很重。
2、還有哪些地方能夠看出我以為母親很重?
學生說:左手……差點仰面摔倒。
學生說:母親天天都要挑這樣的擔子。
學生說:我以為我媽有一百多斤。
學生說;沒有想到她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擔子。
3、為什么作者會認為自己的母親很重嗎?
(1)學生說;手里拉著我,還要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
(2)通過這句話,你們能看出什么?
課件出示:在我的記憶中……
(3)師生交流
(4)同學們想像一下,一個八十多斤的人,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你們能感受到什么?
(5)師生交流。還能體會到什么?(她有堅強的意志、十分關愛我們。)
4、我們長大以后呢?
(1)指名讀:課件出示: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2)大家讀讀這句話,你們體會到什么?
學生說:母親非常愛我們,心疼我們。
學生繼續說。
同學們在這句話中,有兩個擔子,這兩個擔子的意思一樣嗎?
(第一個擔子就是指挑的擔子,第二個擔子指的是養育我們的擔子,保護我們,天天燒飯、洗碗……)
同學們這些都是母親的擔子,母親的擔子多重啊!
5、同學們,“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濕臥娘身。”“游子……”出示相關的文字和圖片,教師講解,同學們當我們這樣理解母親的時候,這樣感受母親的時候,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自己先讀一讀。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再這名讀
(3)同學們仔細看看這么輕,我心里為什么要這樣難過呢?
(4)學生說;因為從小到大,都沒有關心過母親。學生說理由。
(5)母親用80多斤的身子承受一百多斤的擔子,一直在我們操勞。
(6)母親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我們卻沒有為母親做些什么?
6、所以作者很愧疚,而母親是怎樣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默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說;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個不是這樣過來的?
(2)課件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同學們看看這位母親的語言和表情,她是個什么樣的母親?
(3)大家看看這個詞語“哪個”?想想你們的母親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行為呢?
(4)師生交流(隨機出示20xx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田世國的頒獎辭,教師配樂朗誦)
7、同學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做的……多少個清晨當我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母親已經開始忙碌了,多少個中午我們的母親急急忙忙地趕到學校接我們,多少個傍晚,媽媽工作了一天,她還要趕到菜場去為我們的食物忙碌著,多少個夜晚,媽媽勞累了一天,為我們檢查作業,甚至晚上蓋被子。
同學們這就是愛啊,這就是母愛啊!此時的作者也想到了這樣一幕,讓我們一起去抱母親吧:
(1)我決定抱一抱母親,就像母親無數次抱我一樣,為了讓母親入睡,護士不忍離去,就在邊上看著。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
(2)母親的淚水是怎樣的淚水?
學生說;這是興奮的淚水、幸福的淚水、這時高興的淚水,這是感動淚水。這是愛的淚水……
(3)教師板書:無數次抱我(4)小時母親無數次地抱我,而我抱了一次母親,她就如此感動。現在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聽著音樂,把你此時的感受寫下來。
(5)有感情地把自己的感受讀給大家聽:母親為我付出的很多,我為母親做得很少。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報答母親,我們不應該無理取鬧了。
(6)我想說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
拓展訓練1、老師此時還想說這樣一段話:電腦出示
最愛是你(獻給我的母親)
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在你的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醫生去愛她,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一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
如果說因為忙碌和粗心,我們忽略了平時對母親的問候和關心,無論如何,別忘了在3月8日那天買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的話語……
2、同學們,你們此時愿意拿出筆來寫上一句你們對媽媽感恩的話語嗎?請動筆寫寫吧。(《燭光里的媽媽》)
3、學生練筆
學生說:親愛的媽媽,我一定會在長大的時候好好報答你。
學生說:媽媽對我的愛就像“萬丈深淵”……(這是多么“恰當”的一個說法啊?)
請大家永遠不要忘記這句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愿天下所有的媽媽幸福安康。
《第一次抱母親》的主要內容篇二
一、教材分析:
課文重點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發現母親的身體很輕,不由得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侯母親抱自己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課文重點記敘了“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簡潔生動地描寫了“我”抱母親時的情景,表達了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
二、課時安排:兩課時
三、學習目標:
(1)學會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合作、探究,品味重點詞、句、段,受到強烈的感恩教育。
四、教學重難點:
1、學生通過自主提問、自主閱讀探究文章大意。
2、理解母親肩上的“重擔”的含義。
3、聯系上下文理解“母親竟然這么輕,我的心里為什么很難過?”。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朗讀配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2、理清課文的層次并學習課文字詞。
3、讀中思考,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扣題深化,讀出感情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跟老師一起寫課題:第一次抱母親(指導:“第”是竹字頭的“第”,“抱”上面的橫折鉤短一些。)
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課題的時候,你想到了哪些問題?(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讀書就要這樣,從題目開始讀起。因為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透過對題目的思考,我們往往可以猜測到文章的大意和表達的中心。)
二、初讀課文,質疑詞語;
接下來,我想請一些同學讀讀課文,檢查一下昨晚的預習情況,看看通過預習,咱們同學是不是把字音讀準了,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了。其他同學帶著這兩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抱母親?抱母親時作者有什么感受?)認真聽讀課文,劃出能解答這兩個問題的有關詞句。
三、評價朗讀,匯報交流。
評價一下剛才的朗讀情況。重點要強調一些字,句子的讀法。
1、作者第一次抱母親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第一次抱母親有兩個原因,(板書:換床單,報母恩。)
2、作者第一次抱母親,有什么感受?
(難過、愧疚)板書。解釋愧疚。(“愧”是慚愧,“疚”是不安,甚至有些痛苦。慚愧、不安,就是“愧疚”,)理解“翻山越嶺”,越的寫法。仰(yǎng)面的讀法。“背(bèi)上背(bēi)著妹妹”。三、理清文脈
1、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自然段寫“我”抱母親,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寫是什么的?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課文的意思。
2、交流:課文哪些內容是寫“抱母親”?
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親換床單,沒想到母親竟然這么輕。
二(2-3)“我”告訴護士,“我”記憶中的母親總是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總以為母親力大無窮,卻不知道母親以80多斤的身體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三(4-5)“我”突發奇想,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抱著母親入睡,卻發現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
4、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內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說清楚。
四、學習字詞
1、讀準課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詞語。
2、理解:
愧疚:心里慚愧不安。
突發奇鄉:突然產生一種奇特的想法。
3、、指導書寫 脖 摔 翻 瘦
五、作業布置:
1、每個字組三個詞 2、朗讀課文
《第一次抱母親》的主要內容篇三
一、研究教材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情感型課文。文章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更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
二、尋求教法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影響是深廣的,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張揚個性,讓課堂噴涌真情”是教學追求的目標。
在教學中,我首先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自由且充分地閱讀,積極主動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調。
閱讀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產生優化的效果。接下來,我通過抓重點語段,反復品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如抓住母親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這段描寫,讓學生展開想象,通過語言文字呈現豐富的內心視像,將文本語言伴隨著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學生的心靈世界之中,在此基礎上多次朗讀,揭開文本深藏的內涵。
文章其實最感動的是最后一段,那是一顆對母親感恩的心在震撼著我們。所以在處理最后一段時,我讓學生深情地朗讀,將自己和文本融為一體,用朗讀,用思考,用言語抒發著感受。在學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礎上,通過語言實踐——情愫,讓學生表白內心,使他們的情感得到宣泄。
三、明確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讀準多音字“背”在文中的音。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注意把“仰、翻、疚、瘦”寫規范、寫端正。
3.用近義詞或反義詞的方法理解“仰面、愧疚、瘦小、責怪、翻山越嶺”的意思。
4.初步了解作者于何時何地“第一次”抱母親?
第二課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能夠聯系上下文,談談對“母親竟然這么輕”,“我”的心里為什么很難過。
3.聯系生活,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激發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四、確定教學難點 感悟母親的偉大、無私,懂得要回報母愛!
五、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課前閉上眼睛欣賞歌曲《媽媽懷里的歌》,抒發心中感受,用充滿“愛”的眼睛尋找母親“愛我”的生活點滴。
(一)移情導入,直奔重點
1.談話導入:總以為抱母親是很平常的事,可是“我”第一次抱母親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你還記得文中的“我”是怎樣地抱母親的嗎?
2.請把書打開,快速地讀一讀,找出相關的語句。
(二)品讀“我”第一次怎樣抱母親的,感悟作者心靈
1.鏡頭一:我趕緊說:“媽,你別動,我來抱你。”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
(1)指名讀。
(2)通過他的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體會作者的小心、周到。
(3)通過這句話,你還看到了什么?(感受我抱母親的唐突)
(4)是啊,第一次抱母親就差點仰面摔倒,為什么呢?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課件出示: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我為什么感到難過、愧疚呢?
(5)走進文本,讀懂母親
過渡:作者筆下所描繪的是怎樣的一位母親呢?
★默讀全文,畫出對于“母親”感受最深的語句,思考:這是一位______________的母親。
★學生默讀圈畫。
★交流。
學生口頭完成填空,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說出理由。
重點品讀§2: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點撥: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母親的“艱辛”?讀了這段話,你的眼前仿佛浮現出了什么畫面?能將心中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2.鏡頭二:母親、護士和我的對話
指名練讀對話,思考:你從這段對話中了解到了什么?
指導讀好對話,要像平時說話那么自然。
3.鏡頭三: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里,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那樣。為了讓母親容易入睡,我就將她輕輕地搖動。護士不忍離去,靜靜地站在邊上看著。
過渡:我知道,傾盡所有華美的辭藻贊美母親,都顯得是那樣的蒼白,我只能夠怎么做?
引讀§5
思考:你能感受到此刻“我”抱母親的心情嗎?從“無數次”你體會到了什么?當我們將這兩個詞放到一起的時候,你最想說什么?
(三)情感升華,聆聽母親心曲
過渡:第一次抱母親,“我”難過、愧疚,“母親”又是什么感受呢?
1.課件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從母親這一“笑”中,你能體會到母親的心嗎?
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做的,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有人說:世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靈。我要說比天空更大的是母親的胸懷!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
2.可是,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眼角流下來……
想像填空:這是________的眼淚,因為。
3.拓展寫話,情感升華。
(音樂起)師描述:這淚,是欣慰的、激動的、高興的、又苦又甜的!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們,如今,作者僅僅“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那么欣慰、那么高興、那么甜。這不再平凡的省略號該濃縮了何等深厚、濃烈的母子情呀!請拿起手中的筆,男生圍繞話題“媽媽,您受苦了!”寫下自己最想說的話;女生圍繞“孩子,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寫下母親的心里話。(1)學生練寫,師巡視。
(2)反饋。
看到母親悄然而落的兩行淚水,兒子心疼地說……母親欣慰地說……
看到母親潸然淚下,兒子鼻子一酸,說……母親感動地答道……
(四)激情小結、課外延伸
1.課后作業:母愛如康乃馨——熱情而真誠,那至真至純的馨香伴我們一生一世!走出今天的課堂,我們的感恩行動才剛剛開始,你準備給自己留下什么特別的家庭作業呢?
2.讓我們再次感受第一次抱著母親入睡的經歷,將“感恩”二字銘記心間吧!
師生齊讀§5: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里,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那樣……可是,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眼角流下來……
教學后記:
把準“語言訓練”與“人文熏陶”的律動脈
建構“扎實”、“高效”與“靈動”的語文課堂
講課之前,我在內心用虔誠的目光將年少時一直認為嚴厲有加、溫柔少許的母親深情地凝望,竟發現母親對我的愛是如大海般深沉、似大山般高遠,有了這深沉的愛才造就了如今善良、寬容、明理的我,有了這高遠的愛才造就了如今坦蕩、堅強、智慧的我,深沉、高遠的“愛”怎會輕易寫在臉上、掛在嘴邊?我用心祈禱:媽媽,愿您健康長壽!!
執教《第一次抱母親》這一課時,我以為這樣的一篇情感型課文一定會“觸及學生心靈”,我的心靈作好了“感動”的準備,誰料課堂上出現了這樣的一番景象:我情真意切,學生卻神色木然,全然一副“局外人”的樣子……講完課,我不禁沉思:是現在的孩子不知“感動”嗎?不是!單純是因學生的年齡背景、知識經驗積累無法領會作者成年人豐富的心理感受嗎?也不是!課堂上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需要的是一座理解的橋梁,教者要在學生和作者之間搭建一座過渡的橋,找準語言文字訓練與人文精神熏陶的結合點,課堂就不會因沒有情感而顯得平淡乏味了。
專家指出:理想的語文課堂應顯現著生命的靈動,教研室沙主任在《談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問題和對策》之中提出: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關鍵的是要“把語文課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因為只有語文課觸動著學生的心靈,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沉浸于學習語文的氛圍之中,這樣的課堂才會將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統一起來。
怎樣把準“工具”與“人文”的律動脈,使兩者相得益彰呢?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就能巧妙地把握“說”或“寫”的切入點,將人文性落實在工具性上。《船長》也是一篇情感型課文,這篇課文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去甚遠,學生很難領悟到其中的情感內涵,很難激起學習的內驅力,很難與文章的情感內涵產生共鳴,然而教者卻在最末十分鐘設計了這樣一個寫話訓練:從“船長,你為什么不和我們一起回家?”“我不是不想回家!”兩個話題中選擇一個寫一段話,想象輪船沉沒時,海水漸漸吞沒可敬的船長的時刻,已經得救的人們可能會呼喚些什么,一個手勢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的哈爾威船長內心或許在想些什么?孩子們說:“船長,您為什么不和我們一起回家?你為了這一次事故就放棄自己的生命,值得嗎?您的妻兒、您的老母親正等著你回家呢!”“我不是不想回家,朋友!我多么想見他們呀!可是,我怎么能夠離開‘諾曼底’呢?‘諾曼底’也是我的家!船長是我的職責,‘船在人在,船毀人亡’,我怎能棄之不顧呢!所以,再見了朋友!”……圍繞一個“家”字,深深觸及學生心靈,圍繞一個“家”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學生自然“情動而辭發”,圍繞所選擇的話題動情地訴說著,情至深處竟為之動容,怎不令聽者感覺蕩氣回腸、回味無窮?其獨具匠心怎不叫人拍案叫絕?毫無疑問,這個忠于職守的英雄形象定能有血有肉地刻在學生心上!
《船長》一課教者把準本文語言文字訓練與人文精神熏陶的律動脈——家,使得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得了言語智慧,得到了人文精神滋養,整個訓練過程展示得自然妥帖,極富藝術性,這樣的訓練才扎實有效,這樣的課才富有“語文味”,才能上到孩子們的心里去。竊以為《第一次抱母親》的魅力就在于那一份濃濃的赤子情懷,重點應該就“難過”、“愧疚”,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談感受,教師應用自身真切的情感去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經歷去激發學生回憶經歷,這才是可取方法,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體會,從而內化課文的語言,并用流暢真情的語言表白自己的心聲,與作者的情感成為零距離的親密接觸,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作者的難過之情及愧疚之意。因為只有學生身邊鮮活的人與事,才能夠調動他們的情感儲備,打開他們的心靈之門,讓傾訴成為他們課堂的需要,只有架好這座橋梁,學生才能順理成章地體會作者的感恩一“抱”為何使得母親悄然落“淚”。緊緊抓住這一情感的主線進行讀說寫訓練,目標是否更為明了,語言訓練與人文熏陶是否更為自然、實在?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要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構建高效、靈動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的大智慧,讓我們“三思”而“進課堂”吧!
《第一次抱母親》的主要內容篇四
大文斗范文網后面為你推薦更多《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感悟、品味、朗讀,感受文中母子之間濃濃親情,懂得母愛的偉大,并回報母愛。
教學重點:
從課文字里行間感受母子情深。
教學難點:
體會母親的辛苦和兒子愧疚的原因。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錄音機心意卡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課
1、生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2、這是贊頌誰的歌?(母親)贊頌母親是千百年來永恒不衰的話題。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篇贊頌母親的課文。(板書課題:第一次抱母親)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通過預習課文,你在生字、詞和課文內容方面有那些收獲?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易讀錯或難理解的詞:重擔愧疚翻山越嶺背上背著妹妹
2、引導學生用簡練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讀感悟
1、作者第一次抱母親是什么心情?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交流。師板書:難過愧疚
(2)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含有這兩個詞的句子讀一讀。
(3)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
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我愧疚地望著母親那瘦小的臉。
(4)我為什么難過?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5)指名讀
2、課文中那些句子寫出母親很輕?
(1)輕聲讀課文,從文中找句子,畫下來。
(2)生交流,投影出示: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
(3)指名讀,其他生閉上眼睛想像畫面體會母親的輕。
(4)師結:母親這么輕,跟她生活了幾十年的兒子卻沒有覺察到,所以他心里難過、愧疚。請同學們再來讀寫作者心情的兩句話。
3、“我”的眼力這么差,為什么會把母親看的很重?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句子讀一讀,畫一畫。
(2)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在我的記憶中……沒想到母親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3)請你反復讀讀這一段話,看看你會有那些體會?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把體會寫在旁邊。
(4)學生交流體會(先讀讀句子——談體會——說說是從哪個詞中體會出的)相機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翻山越嶺”和“重擔”暗含著的意思。
(5)引導學生反復讀出感情
(6)穿插教師的闡述和引申,引讀最后一句:小時候,因為母親能挑重擔,兒子一直以為——;長大成人,有了重擔母親還是自己來挑,我還是以為——
(7)此時,你對這位母親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帶著你的感情再來讀讀整段話。
4、母親為兒女付出了那么多,她自己是怎樣看待這一切的呢?
(1)生讀句子
(2)從這位母親的神態和表情中你又能體會到什么呢?
(3)生交流
(4)師結:天下所有的母親都一樣,她們甘愿默默地付出,卻無怨無悔。這就是母親的胸懷。
5、此時的`兒子突然有一種想法,想抱母親入睡,以表達對母親的——板書:感激
(1)指生讀最后一段。
(2)師問:母親留下的是怎樣的淚水?
(3)指導感情朗讀
(4)出示圖畫,為圖畫命名相機板書:愛
(5)讓我們把這愛的畫面永遠留在自己的腦海里。生齊讀最后一段。
四、感情升華
同學們,母親為我們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我們回報母親的方式也很多。作者用抱母親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母之情,你想用什么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呢?請把你要說的話寫在心意卡上。(《燭光里的媽媽》)把卡片悄悄放在媽媽的床頭,讓她享受一份感動和甜蜜。
五、拓展作業
1、搜集贊頌母親的詩句和文章。
2、用自己的行動報答母親。
板書設計第一次抱母親
難過愧疚感激
母←—愛—→子
《第一次抱母親》的主要內容篇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合作、探究,體會偉大的母愛,激發學生對母愛的報答
3、聯系生活,組織學生根據實際寫出一段與母親相處的感受最深、記憶深刻的片段。
4、自編一首詩或兒歌寫在老師已準備好的卡片上,作為賀卡送給媽媽。
教學重難點:
1、學生通過自主探究體會偉大的母愛
2、通過練筆歌頌母親,激發情感,訓練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投影片,帶花邊的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
一、導入
1、同學們,聽著熟悉的歌曲,我們的心中涌動著一股暖流.每一個人,無論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親。歌頌母親是永恒的話題。我們以前就學過有關歌頌母親的課文,還記的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一次抱母親》。請大家齊讀課題。
(設計思路:通過歌曲激情,通過談話讓學生回顧學過的課文營造了一種和諧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情緒,為進入新課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母親生病住院,護士要換床單,母親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可作者沒想到母親這么輕,差點摔倒。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聲朗讀第2-3自然段,找出描寫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后的心情的語句。
二、合作探究,體悟情感
(一)體悟難過
1、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找畫描寫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后的心情的語句。
2、學生交流。師投影出示“母親竟然這么輕,我的心里很難過。”(師板書“難過”)
3、激疑:兒子和母親生活了幾十年,竟然不了解母親,是因為他的心中沒有母親?是這樣的嗎?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再次進入課文,深入了解母親的形象)
4、學生交流。體會兒子的難過與母愛的偉大。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嶺等詞體會母親的堅強與偉大。
指名學生朗讀欣賞令自己最感動的句子。
5、師
總結
指導說話:讀到這里,我們已經被母親的堅強而感動了,現在了解了兒子為什么會感到難受了嗎?生自由交談自己的感受。(設計思路:通過對學生的追問,感悟,進一步推動學生的深入思考,引導學生由表及里,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確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
(二)感恩母親
1、激疑:母親雖然瘦弱,但卻表現的如此堅強,不能不讓人感嘆母愛的力量。這力量實在是太偉大了,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就不用說那親生體驗的兒子了。
(1)回顧課文,兒子開始抱母親只是為了方便護士換床單,可是,等床單換好以后,為什么還要突發奇想,要抱著母親入睡呢?
(2)齊讀第二處抱母親的句子。體會兒子難過、愧疚的心情。
(3)激疑:母愛是偉大無私的,它不僅感動了作者,也讓護士感動了,引讀:護士
也動情地說:————。但是,母親呢?
(4)投影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從中你體會到什么?生自由交談。
2、激情:母親是堅強的,母親又是偉大的,她寧愿自己吃苦,也不讓我們苦著
累著。而我卻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承受著那
么重的擔子。如今,母親病了,病得不輕,連轉身下床都很吃力。對此,我的心中充滿了深深地內疚。我望著母親瘦小的臉,愧疚地想對她說——(師板書
“愧疚))
師:望著母親瘦小的臉,讓我們深情地對母親說一聲……
(指名說兩次)
3、師:所以我就突發奇想,要抱著母親入睡。于是,在我們的眼前就出現了先前的那一幕……
(1)師投影出示最后一段的內容:
我決定抱一抱母親,就像母親無數次抱我一樣,為了讓母親入睡,護士不忍
離去,就在邊上看著。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
流下來。(教師配樂深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2)母親的淚水是母親因為病痛而流下的嗎?這是怎樣的淚水?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入情如境,發表自己的想法,激發學生的感情積淀,讓學生從各自的理解所進行的角度進行論說,在分享中豐富自己的想法)
(3)師:小時候,母親從無數次的抱過我,而這僅僅是我第一次抱母親,卻給了母親無比的激動和幸福,這是幸福的淚水,這是激動的淚水,讓我們再讀一讀,讓我們這個畫面留住,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腦海里。生齊讀。
3、自由表達,加深體驗
(1)激疑:如果你是旁邊的護士,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你會對兒子說些什么?又會對母親說什么?
(設計思路:讓學生自由發言,引導學生體會母親的對于子女偉大而無私的愛心,感受兒子動人的孝順之情,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
(2)帶著這樣的情感再讀一讀本段。
三、聯系生活,表達情感、總結課文
1、這節課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無私博大的母愛。此時此刻,你們一定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親。朝夕相處之中,母親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愛呀!我們難道不想送點禮物給媽媽嗎?現在請同學們來編寫一首詩或者兒歌或一句話寫在卡片上,送給媽媽。(板書無私博大)
2、生練寫展示結果
3、請大家把這份心意卡,輕輕地放在她的床頭,她一定會非常感動的。請大家永遠不要忘記這句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愿天下所有的媽媽幸福安康。
(設計思路:發揮語文學習的情感功能,讓學生懂的孝順的美德,學會做人)
四、作業設計:
1課外閱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賢士都用優美樸實的語言歌頌母愛,贊美母親,課后大家可以找幾篇相關的文章來讀一讀。
2、小練筆:聯系生活實際,寫一篇有關和母親相處的文章。
板書設計:
《第一次抱母親》的主要內容篇六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親》課文重點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發現母親的身體很輕,不由得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侯母親抱自己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課文重點記敘了“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簡潔生動地描寫了“我”抱母親時的情景,表達了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
二、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3、學生能根據實際寫出一段與母親相處的精彩片斷。
4、學生通過創作詩或兒歌來歌頌母親。
5、體會偉大的母愛,激發學生對母愛的報答。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生通過自主提問探究文章大意。
2、通過練筆歌頌母親。
四、教學準備: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導入課文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同學們,你們聽出這首歌是歌頌誰的嗎?
2、歌頌母親是千百年以來傳誦不衰的主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歌頌母親的文章。
3、板書課題,讀題
4、讀了課題,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問?
二、初讀課文
1、帶著這些問題,自己讀一讀課文,要求:先畫出生字新詞,根據課文后面的生字表讀幾遍再讀課文。
2、檢查朗讀情況:個別讀,小組讀,涉機糾正錯誤的讀音,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和流利。
三、理清層次
1、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自然段寫“我”抱母親,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寫是什么的?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課文的意思。
2、交流:課文哪些內容是寫“抱母親”?
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親換床單,沒想到母親竟然這么輕。
二(2-3)“我”告訴護士,“我”記憶中的母親總是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總以為母親力大無窮,卻不知道母親以80多斤的身體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三(4-5)“我”突發奇想,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抱著母親入睡,卻發現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
4、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內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說清楚。
四、學習字詞
1、讀準課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詞語。
2、理解:
愧疚:心里慚愧不安。
突發奇鄉:突然產生一種奇特的想法。
五、完成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古詩導入
出示: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同學們,歌頌母親一直是千百年以來傳誦不衰的主題,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歌頌母親的文章《第一次抱母親》。
二、導入教學
1、出示歌德的話1:會讀書的人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紙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后。
自己讀,個別讀。
你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嗎?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你要讀書,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還要讀出文章中暗含著的意思。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這是上課前老師送給大家的讀書要則,希望今天上課時大家能夠照著這句話說的去做。
2、讀課題。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2、注意到“趕緊”這個詞語了嗎?讀出它的意思來。
我為什么要“趕緊”說?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是啊,我“趕緊說”,不僅是速度快,更表達我不想讓病中的母親吃力地起床,對母親的體貼。和后面我抱母親的一句話連起來,再讀。
“媽”喊響一點,表達一種急切,“你別動,我來抱你。”表示動作的詞語刻意注意地用聲音表達它的意思一點,就可以讀得更進入角色!
3、看到我這樣抱母親,護士責怪起我來了,個別讀一讀護士說的兩句話。評一評,有沒有表達責怪的意思?再讀一讀。
4、母親的話應該怎么讀呢?個別讀,說說為什么這樣讀?(母親病得很厲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說話還有力氣嗎?)
5、讀書要思考,讀書的眼睛看到紙的背后。
6、個別分角色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1、出示: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2、從“竟然”這個詞語中你讀出了什么意思?(出乎意料,責怪自己多母親太不關心了,難過)
3、你還可以從課文的什么地方體會出來?
出示: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a、個別讀
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親的肩頭挑著100多斤的擔子翻山越嶺,是怎樣的情景?指導學生說一說。
c、母親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擔子還有別的擔子嗎?(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養大,還有各種各樣復雜的家務勞動。為了家庭,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頭曾經擔負起多少重擔啊!)
d、我們長大了,已經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務勞動,或者是背重的東西,母親還是叫我們放下,她自己來干,這是為什么啊?
e、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濕臥娘身。
兒病恨不將身替,調理湯藥不離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師:這就是“重擔”的含意。同學們,“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濕臥娘身。”說的是母親養育兒女的艱辛,“兒病痛在娘身上,調理湯藥不離身。”說的是母親在兒女生病的時候的焦慮和對兒女的照料。“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說的是母親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說的是母親對遠行的兒女的體貼和牽掛。同學們,母親的重擔里面裝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母親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擔,她挑的實際上是愛與責任!
f、同學們,當我們這樣理解了“重擔”的意思之后,再回過頭來看
“翻山越嶺”這個詞,母親僅僅是翻過那真實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母親用那孱弱的肩頭,帶著我們帶著我們全家度過生活中的一個個難關,在許許多多的風雨之中給我們帶來一片晴朗的天空。)
g、同學們,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課文的背后!
h、就是母親,為了家庭,為了生活,為了子女,走過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親付出多少啊,當我們這樣理解“翻山越嶺”的時候,當我們這樣理解“重擔”的時候,當我們理解翻山越嶺的時候,我相信能把這段話讀得更好,讀得更有情誼。指導讀句段“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4、所以我愧疚啊,難過啊,再來讀這兩句話。
出示: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我愧疚地望著母親那瘦小的臉。
5、接讀:護士動情的說:————
母親笑了笑說:————
護士把舊床單拿走,鋪上新床單,又很小心地把邊邊角角拉平,然后回頭吩咐我:————
6、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a、同學們,母親付出那么多,護士夸她,她笑了笑說:“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從母親的表情,從母親的話當中,你看出了什么?
b、所有母親都是這樣做的。母愛是最無私的,是最偉大的,有人說,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大的是胸懷。其實不然,比天空還大的是母親的胸懷!這就是母親,這就是偉大的母愛!
c、同學們,你從“哪個”這兩個字,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嗎?你想到了什么?
三、學習第三段
1、這時候,我突發奇想,想抱母親入睡,在護士的勸說下,母親終于同意。看,如小時候母親抱我一般,我抱著母親入睡。
2、看到母親眼角流出的淚水嗎?這是什么樣的淚水?是幸福的?是激動的?還是別的?你是怎么想的說一說。
3、母親的淚水是欣慰的淚水,是激動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是又苦又甜的淚水。(邊說邊板書:無數次)當我們回憶小時候母親曾經無數次抱我們,當我們把這兩個詞語放字一起,(板書:母親無數次抱我)作者僅僅是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動,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時候母親對我們抱過無數次,當我們把這兩個詞放到一起的時候,你想對自己對母親說句話嗎?說說你最想說的一句話。
4、你想知道老師此時此刻最想說什么話嗎?你們學過孟郊的一首詩嗎?老師此時此刻最想說的是詩中的哪一句話?
5、出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齊讀
6、拿出筆,把這句詩寫在書上,咱們一起寫。師板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7、這是課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來讀一讀。
四、總結課文
1、今天我們讀《第一次抱母親》一文,用一只眼睛讀課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親無畏、博大、無私的胸懷。我們像哥德說的那樣,用兩只眼睛去讀書,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我們的母親是應該得到我們的崇敬和愛戴的,我們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記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下一節課,我們要繼續投入我們的感情,把課文讀地更好,并要寫一寫自己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五、板書設計:
13 第一次抱母親
母親無數次抱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