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紅色旅游作文300字 紅色旅游作文600字(四篇)

2023年紅色旅游作文300字 紅色旅游作文600字(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7-06 20:53:17
2023年紅色旅游作文300字 紅色旅游作文600字(四篇)
時間:2023-07-06 20:53:17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紅色旅游作文300字 紅色旅游作文600字篇一

時間:2009-10-29 13:22來源: 作者:未知

摘要:根據江西近年紅色旅游開發的實際情況,明確將紅色旅游與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的指導思想,遵循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經濟工程的全面啟動,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協同互動等紅色旅游發展的五項原則;確立建設紅色旅游強省的總體

(本論文僅供參考,如需轉載本文,請務必注明原作者以及轉載來源:)摘要:根據江西近年紅色旅游開發的實際情況,明確將紅色旅游與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的指導思想,遵循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經濟工程的全面啟動,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協同互動等紅色旅游發展的五項原則;確立建設紅色旅游強省的總體發展目標;實施政府主導下的地區聯動、市場導向下的多色互動等五大發展戰略;按照“一個龍頭、兩個集散中心、三個支點、六大區域、三大協作區”的總體布局,采取重點建設十大經典景區,辦好一個“紅博會”、舉辦系列高峰論壇、搭建一個信息平臺、建好一批教育基地、做好一個總體規劃等促進紅色旅游深度發展的戰略性舉措,是江西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決策。關鍵詞:江西;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

紅色旅游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事跡和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以及參觀游覽的主題旅游活動。開展紅色旅游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中央、國務院從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思想道德建設、弘揚革命傳統、促進老區經濟社會發展、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戰略高度,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決策。江西省紅色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發展紅色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好江西紅色旅游對于繁榮旅游經濟,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江西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和紅色旅游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結合江西紅色旅游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紅色旅游發展指導思想和紅色旅游發展原則,確立紅色旅游發展戰略思路和戰略舉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紅色旅游強省的必然要求。

戰略原是一個軍事術語,它的本意是研究戰爭中敵我雙方各方面的情況,對戰爭全局及其各個局部的關系作出系統的科學的判斷,從而對戰爭及其各個階段軍事力量的準備和運用作出的部署。在產業經營中運用這個詞,是用來描述產業打算如何實現它的任務和目標。戰略是貫穿于一個產業在一定歷史時期內,決策或經營活動中的指導思想及其指導下關系全局發展的重大謀劃。[1] 江西紅色旅游發展戰略其實就是一個區域的特殊旅游產業發展戰略,所謂旅游產業發展戰略,是指以分析旅游產業發展的各種因素與條件為基礎,從關系到旅游產業發展全局的各個方面出發,制定在較長時期內旅游產業發展所要達到的目標、解決的重點以及為實現上述目標所采取的措施的總稱。從旅游產業發展戰略的特性上分析,它是有關旅游產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和總體性的設計和謀劃;從其內容上來分析,它主要包括確立旅游產業發展目標、旅游產業發展方向、旅游產業發展模式、旅游產業發展措施[2]。本文在宏觀層面系統探討江西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戰略問題,以期為全國紅色旅游健康發展作一有借鑒意義的探索。

一、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江西紅色旅游資源內涵品位高,體量規模大,賦存形式多,實際影響廣,近年來紅色旅游發展在全國一路領先,取得了巨大成就。紅色旅游進一步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在切實搞好革命文物保護的前提下,緊緊圍繞《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和《江西省紅色旅游發展綱要》的要求,依靠江西紅色資源所具有的獨特性、壟斷性和先發性等優勢,紅色與綠色、古色旅游互動發展,進一步突出江西“紅色搖籃,綠色家園”主題形象,完善紅色旅游發展的“一個龍頭、兩個集散中心、三個支點、六大區域、三大協作區”的總體布局,加強紅色旅游宣傳推介,注重區域合作和和諧發展,將紅色旅游同社會經濟整體發展,發展山區經濟,改變老區面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緊密結合起來,把江西真正建設成為全國紅色旅游強省和旅游經濟大省。

紅色旅游發展是典型意義的政府主導發展的旅游發展模式,根據該模式的要求,江西發展紅色旅游必須遵循如下幾個基本原則:

1.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經濟工程的全面啟動原則:要充分認識到紅色旅游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功能、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的經濟效益等三方面屬性,充分發揮紅色旅游的政治教育功能、先進文化的傳播功能和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把發展紅色旅游作為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來抓。進一步挖掘紅色旅游的文化內涵和發揮紅色旅游的經濟功效,走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進的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之路。

2.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協同互動原則:發展紅色旅游,必須堅持政府主導。紅色旅游作為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旅游形式,從起步到發展都受到國家和各級政府的正確指導,各級政府要在進一步指導紅色旅游業健康發展方面有所作為。而各紅色旅游景區必須發揮自身的造血功能,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民間資金和外資投資開發旅游資源,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全社會辦紅色旅游的局面。紅色旅游是絕對不允許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出現差錯的。所以要由政府做好政治上的保證,而文化建設需要全民的參與[3]。遵循市場規律,按市場化的原則運作紅色旅游,真正的把紅色旅游推向市場。

3.統一規劃、總體布局、分層開發的協調發展原則:堅持對全省紅色旅游業的發展空間、結構和開發時序進行統一部署和總體規劃。發展紅色旅游要有長遠眼光,各地紅色旅游業的發展要服從大局,在盤活全省紅色旅游業的前提下,按照“一個龍頭、兩個集散中心、三個支點、六大區域、三大協作區”的總體布局,優先建設重點景區,以重點景區的發展帶動其他景區的發展,促成江西紅色旅游協調發展,紅色旅游與其他旅游共同發展的局面。

4.求同存異、深挖主題、創新形式的特色發展原則:各地發展紅色旅游要注意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尊重客觀現實。“紅”是紅色旅游發展的主題和品牌,但紅色旅游和其他各種旅游一樣可以形成不同的內容和形式。紅色旅游區大多處于偏遠的山區,自然生態環境好,人文積淀豐厚,有著發展其他多種旅游的良好基礎。紅色旅游應主打“紅色”品牌,力推復合型精品,逐步形成紅色主題、多彩內容的紅色旅游新理念[4]。各個景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創新,改變單一的舊址觀光、館舍展覽形式,開發成融瞻仰、教育、觀光、休閑、體驗、會議等多種形式的復合型旅游產品,從而進一步地豐富紅色旅游內涵,開拓紅色旅游市場。要充分發揮各紅色旅游區的自身優勢,形成一個主題,多種形式,差異化開發,個性化發展的紅色旅游新氣象。

5.明確目標、立足國內、走向國際的戰略提升原則:目前江西紅色旅游以國內市場為主體,國際市場份額很少。針對國內國外市場失衡的狀況,應采取措施促進紅色旅游走向國際市場。國內紅色旅游在保持游客人數穩步增長的同時,努力提高質量效益。快速發展國際紅色旅游,以增加紅色旅游外匯收入,是紅色旅游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改善紅色旅游人力資源結構,提高紅色旅游軟硬件設施建設水平,全面提升紅色旅游產業整體素質的要求。各紅色旅游區在開發過程中,要明確并堅持這一目標,深刻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做大做強國內市場;同時拓寬思路,放眼未來,把紅色旅游推向國際市場,積極地將中國紅色文化推入世界文化遺產體系。

二、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一)總體目標

從2008年起,用兩年時間將已形成的一批重點紅色旅游區高標準地建設成為不同發展模式的紅色旅游區,打造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紅色旅游精品景區,進一步確定江西作為紅色旅游強省的地位。再用三年時間將“紅色搖籃、綠色家園”打造成為具有強大國內和國際影響力的旅游品牌,使江西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紅色旅游“首選地”之一,主要紅色旅游區成為國內外旅游熱點,同時力爭成為全國的紅色旅游學術研究中心和信息資源發布中心,從各方面鞏固江西作為紅色旅游故鄉和紅色旅游強省的地位。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要注重社會綜合效益,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二)具體目標

1.政治目標: 通過發展紅色旅游,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青少年思想教育,以此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時通過紅色旅游改變革命老區貧窮落后的面貌,建設旅游型新農村,促進城鄉和諧發展。

2.文化目標: 紅色旅游要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重要途徑;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注意保護旅游區原生態文化,保護旅游目的地的獨特風情、風俗、風物;紅色旅游要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課堂,弘揚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所承載的艱苦奮斗、努力工作,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3.經濟目標:實現紅色旅游產業化,使其成為帶動革命老區發展的優勢產業。到2010年,全省紅色旅游接待人數達到5 000萬人次,綜合收入達到300億元,占全省旅游接待總人數和總收入的40%以上,相當于全省gdp的4.28%。

4.社會目標:充分發揮紅色旅游社會經濟的引擎作用。通過紅色旅游對革命老區社會經濟的拉動作用,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擴大招商引資,增加就業崗位,促進勞動力轉移,加快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整個社會和諧發展。

5.人才目標:培養一支高水平的紅色旅游從業人員隊伍,依托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等科研機構,探求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模式。爭取能在未來幾年之內提高從業人員的學歷,使學歷層次高級化、科學化、合理化。

6.專題產品:開發好一批成熟的、在國內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紅色旅游產品,按照旅游“十大要素”的要求,高標準搞好重點紅色旅游景區和線路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把紅色文化研習游、革命搖籃體驗游、紅色故都尋訪游、長征之路覓蹤游、人民軍隊尋根游、工人運動探源游、秋收起義訪習游等紅色旅游產品和紅色旅游文化節事活動打造成為精品項目。

7.旅游目的地:建設主題鮮明、交通便利、服務配套、吸引力強,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旅游目的地。把井岡山、瑞金、南昌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把萍鄉、上饒、贛州建設成為國內著名、國際有一定影響的紅色旅游目的地;同時建設一批省內著名、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紅色旅游目的地。

8.旅游節事:組織舉辦在國內外有影響有特色的各類會議、展覽、招商活動,加深社會對“紅色搖籃、綠色家園”的認同感;組織召開中國現代革命史重大事件周年大型紀念活動,制造轟動效應,招徠旅游者,提高江西知名度,保持社會對江西紅色旅游的持續關注。重點鞏固“紅博會”、“紅歌會”“軍樂節”的優勢主導地位,辦出規模,辦出水平,辦出影響,使之成為全國紅色旅游標志性的會展品牌。力爭把“紅色旅游高峰論壇”辦成國內主要的旅游高峰論壇會議。

三、發展的戰略思路和戰略選擇

紅色旅游發展總體戰略是指導紅色旅游發展全局的計劃和策劃,是對發展紅色旅游相關重大問題的全局性、戰略性的謀劃,兼顧到紅色旅游所具有的政治性、經濟性、文化性三者統一于一體的發展實際,政府主導的地區聯動;市場導向的多色互動;適度開發的持續發展,產品開發的精品名牌,效益驅動的管理創新是紅色旅游進一步發展的戰略思路和選擇:

1.政府主導下的地區聯動戰略模式:政府在紅色旅游的發展中應承擔主導的作用,要有長遠目標,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實現資源共享。通過對省內外紅色旅游資源的組合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做到各景區在空間上的融會貫通,在旅游目的地形象上的統一,在客源上的共享,以傳統景區帶動新興景區,促進區域紅色旅游整體聯動高速發展。紅色旅游區域合作還要求紅色旅游資源與區域內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合作開發。

2.市場導向下的多色互動戰略模式:紅色旅游能否持續發展,最終由市場來決定。紅色旅游的發展,不能脫離市場。在按照市場需求發展紅色旅游的前提下,發揮多種資源的互補作用,把分散的紅色、綠色、古色等多色旅游資源整合起來,形成多色互動的局面,增強江西紅色旅游的整體實力。加強與其他資源的有機結合,增強市場綜合競爭力[5]。

3.適度開發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模式:良好的生態與環境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革命文物是紅色旅游業發展的基礎,革命遺址的保護和紅色旅游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走開發與保護、發展與穩定相結合的旅游發展道路。把旅游活動控制在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范圍內,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實現紅色旅游產業與資源、環境相適應的可持續發展。

4.統籌規劃下的精品名牌戰略模式:統籌規劃紅色旅游發展,以全面盤活紅色資源、實現共同發展;認真做好紅色旅游區域規劃,以充分發揮整體效益。為此,江西紅色旅游產品開發,應實施精品名牌戰略,著力開發紅色旅游精品,重點推出精品線路,重點創“紅色搖籃,綠色寶庫”井岡山、“江湖都會地,華夏英雄城”南昌、“新華搖籃,紅色故都”瑞金等幾個名牌,深挖其人文內涵,大手筆策劃和建設,增加其動態參與性活動,營造整體環境,推出針對不同客源市場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使各個景區優勢互補,相得益彰[6]。

5.效益驅動下的管理創新戰略模式:在兼顧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探求紅色旅游發展的創新之路。用新方法來整合紅色旅游資源,以便更有效實現旅游綜合效益。實施管理創新的“五個一”工程:提出一種新的發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實施;創設一個新的組織機構并使之有效運轉;提出一個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并在紅色旅游區付之實踐;設計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并借鑒推廣;進行一項制度創新并作為改革示范。

四、發展的總體布局和戰略舉措

1.戰略布局

按照“井岡山為龍頭,南昌和贛州為集散中心,南昌、井岡山、瑞金為支點,綜合建設井岡山、瑞金、南昌、萍鄉、上饒、九江(廬山)六大紅色旅游區域,跨區合作構建湘鄂贛、贛浙滬、“中央蘇區”三大紅色旅游協作區”的總體布局,為實現紅色旅游互動發展,近期在全省重點建設十大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井岡山“革命搖籃”景區,南昌“英雄之城”景區,瑞金“紅色故都”景區,安源“工運搖籃”景區,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陵園,弋陽方志敏革命紀念館,新建“小平小道”,于都“長征始發地”景區,永新三灣改編舊址,萍鄉、銅鼓、修水秋收起義紀念地景區。十個重點景區作為江西紅色旅游發展的重點產品和紅色旅游線路組合的主要部分,在資金和政策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2.戰略舉措

辦好一個“紅博會”:由省政府牽頭,繼續聯合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旅游局等中央有關部門和兄弟省市有關部門,在全省各地和省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精心辦好中國(江西)紅色旅游博覽會。今后,“紅博會”實行市縣“申辦制”,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充實活動項目內容,注重創意設計,加強媒體宣傳造勢,吸引更多展團參展,使之成為充分展示江西主題形象、全面整合旅游產品、廣泛吸引八方來客、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國性旅游經典盛會。舉辦系列高峰論壇:繼續辦好地方系列紅色旅游高峰論壇,包括已舉辦過的井岡山紅色旅游高峰論壇、萍鄉贛湘紅色旅游合作高峰論壇、瑞金紅色旅游高峰論壇等,其他有條件的紅色旅游區也可在近期舉辦類似的論壇活動,旨在造勢發展;在此基礎上,在南昌舉辦第一屆江西紅色旅游高峰論壇,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以及旅游政府部門官員就發展江西紅色旅游的重要問題建言獻策,以后每一屆高峰論壇的實行“申辦制”。讓地方和省紅色旅游高峰論壇成為每年江西紅色旅游活動的重要項目之一,為江西紅色旅游發展出謀劃策。

搭建一個信息平臺:按照打造“數字化江西旅游”的總體要求,將紅色旅游信息平臺作為全省旅游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全省紅色旅游信息化領導小組和工程專家咨詢小組,加快紅色旅游信息化基礎設施及信息化隊伍建設,切實拓展信息技術在紅色旅游各生產要素中的應用廣度和深度,建設覆蓋旅游咨詢、旅游服務、旅游宣傳、旅游網絡營銷、旅游電子商務、旅游管理、旅游企業宣傳等方面的全省紅色旅游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并逐步健全信息平臺服務功能,促進江西紅色旅游發展[7]。

建好一批教育基地:在建設好目前江西省1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有關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要求,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江西紅色旅游的知名度。近期,高要求、高標準建設好新建“小平小道”景區、蓮花“一枝槍”紀念館、新余羅坊會議紀念館、尋烏調查紀念館等教育基地,爭取晉升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做好一個總體規劃:在2004年印發的《江西省紅色旅游發展綱要》的基礎上,邀請熟悉江西紅色旅游發展的旅游專家隊伍,舉全省旅游智庫的智慧編制好《江西省紅色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規劃在對全省紅色旅游資源進行全面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在產品整合、戰略舉措、宣傳營銷、資金籌措、保障體制等方面給予具體可行的實施意見,統領江西紅色旅游朝健康、穩定、協調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黎潔,趙文紅.旅游企業經營戰略管理[j].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0:1.[2] 張輝.旅游經濟論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155.[3] 吳必虎,余青.紅色旅游開發管理與營銷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43.[4] 黃細嘉.紅色之都,多彩蘇區[j].江西社會科學:增刊,2005:62-63.[5] 謝雨萍,胡海勝,鄭艷萍.論廬山紅色遺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6):752-756.[6] 龔志強,江小蓉.淺議紅色旅游開發的新思路[j].商業研究,2006,(16):200-202.[7] 黃細嘉,龔志強.紅色旅游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的構想及其意義——以江西為例[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6):58-64.

紅色旅游作文300字 紅色旅游作文600字篇二

紅色旅游之清華之旅有感

周日的上午,陽光明媚,微風習習。我們地信學院團校第三組的學員們在組長的帶領下來到清華大學,尋訪紅色足跡。

走進清華大學的大門,我們徑直向前走,不知不覺,來到了了清華大學的有名的二校門。二校門位于清華主干道之一清華路,是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被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征。二校門為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站在清華路,北望二校門,可遙看清華大禮堂、日晷和清華學堂等景觀。

二校門為清華最早的主校門,始建于1909年。1933年,校園擴建,園墻外移,有了新的大門(今日的西校門)。此后,這座最早的校門就被稱之為“二校門”。春夏秋冬,年年歲歲,時光荏苒,矗立在校園主干道上的二校門,在風雨中,默默見證著清華大學的歷史與發展。它不僅僅是清華園的鮮明標志,更是長期以來清華人勤奮求實、榮辱不驚之品格的象征。當然,這也是我們每個團校學員應具有的品質!在二校門

合影留念后,我們繼續前進,遠遠看到一座雕像,走進一看,原來是聞一多先生。聞一多先生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1943年后,因目睹國民政府的腐敗,于是奮然而起,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斗爭。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的李公樸的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講》,當天下午在西倉坡宿舍門口即被國民黨昆明警備司令部下級軍官湯時亮和李文山槍殺。想到中學時學到的聞一多先生的慷慨激昂的演講,看著他凌亂的頭發和胡須,我們不禁肅然起敬······

隨后,我們來到了景色宜人的“水木清華”。水木清華是清華園里最幽靜之處,是學生晨讀和休息的好去處。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正中朱柱上懸有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東南西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

著名的愛國人士韋杰三就曾在清華就讀,1926年3月18日,他參加北京各界群眾在天安門舉行的抗議八國通牒的國民大會和示威游行,遭到段祺瑞反動政府的屠殺,腹部連中四彈,倒在血泊中的他仍念念不忘祖國振興富強,他說:“我心甚安,但中國快強起來啊!”3月21日凌晨,這位愛國志士停止了呼吸,年僅23歲。在水木清華北面的土坡上,就有他的墓碑。歷史,就這樣被創造。

數小時的紅色旅游結束了,大家也學到了很多,對黨,對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紅色旅游作文300字 紅色旅游作文600字篇三

山東是一片英雄的土地,發展紅色旅游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文化積淀,先天條件比較優越。依據山東的紅色旅游資源,結合山東革命根據地歷史沿革,山東的紅色旅游總體布局為“一個核心、四個區域、一條主線、七條精品線路”。

1.沂蒙山紅色旅游區以臨沂為中心的沂蒙山革命老根據地是山東紅色旅游的核心區,涵蓋區域包括臨沂、萊蕪、淄博、濰坊等市,其中臨沂是國家18個革命老區之一,其下轄的蒙陰、沂水、沂南、費縣、蘭山、河東、莒南、臨沭、蒼山等縣是山東的一類革命老區。這些地區是沂蒙革命精神的承載地,是山東紅色文化積淀最深的地區,是山東紅色旅游體系的焦點和形象代表。在這里,有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涌現了大批以紅嫂等為代表的革命群眾。濰坊臨朐縣和淄博沂源縣作為沂蒙革命老區的一部分,也有著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萊蕪區域內發生過萊蕪戰役等重要戰役,也是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區域,沂蒙老區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反映沂蒙山革命精神的文藝作品主要有《紅日》、《沂蒙頌》等。

2.魯西紅色旅游區以菏澤為中心的原冀魯豫邊區為基本范圍的魯西地

區,是山東紅色旅游的重要區域。主要包括菏澤、濟寧、聊城等市。這一地區具有邊區革命特色,是山東重要的革命根據地,其中菏澤的鄆城、定陶、巨野,濟寧的金鄉、曲阜、梁山、嘉祥等,是山東紅色旅游的主要區域。在這里發生的主要戰役有魯西北地區起義、定陶戰役等。

3.魯西南紅色旅游區濟寧和棗莊為中心的鐵道游擊隊活動區,是著名的臺兒莊戰役的主戰場所在地。主要包括棗莊、薛城、兗州、鄒城和微山湖及其周邊地區,這一地區是山東人民敵后游擊斗爭的主要活動區域,是抗日游擊戰爭的一個典范,充滿了革命英雄主義的傳奇色彩,是山東紅色旅游的重要區域。反映魯西南革命年代故事的文藝作品主要有《鐵道游擊隊》等。4.膠東紅色旅游區以煙臺、濰坊、青島及威海為中心的膠東革命根據地旅游區,紅色資源主要集中在平度、萊州、海陽、招遠、棲霞、萊陽、文登以及濰城等地區,這一區域是山東敵后武裝斗爭的重要地區,是濱海地區重要的紅色旅游地區。反映膠東革命故事的文藝作品有著名作家馮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紅色經典”系列長篇小說等。

5.黃河三角洲紅色旅游區以濱州、東營和德州為核心的渤海革命老區,紅色資源主要集中在墾利、陽信、惠民、鄒平、博興、沾化、樂陵等地區,這一區域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土地革命時期的重要革命根據地。在廣饒縣,一個農民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了山東省唯一一本陳望道翻譯的第一版的《共產黨宣言》43年,并將這本極其珍貴的珍本捐獻給了國家。

6.一條主線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山東的主要轉戰路線。自1939年3月開始,一一五師轉戰大半個山東,從魯西南冀魯邊區到沂蒙革命根據地,再到濱海根據地,一一五師進行了大小數百次的戰斗,留下了數量眾多的革命遺跡,成為山東紅色旅游格局中的重要部分。這條主線將山東紅色旅游的一個核心與四個區域串連起來,在空間上形成山東大紅色旅游圈。

7.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山東紅色旅游概念線路“北京·濟南——棗莊·臨沂·青島—上海”;沂蒙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濟南—萊蕪—蒙陰—孟良崮—沂水·沂南·費縣·蒼山—臨沭—莒南·臨沂—南京”;膠東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濟南—淄博—濰坊—平度—萊州—招遠—棲霞—萊陽—海陽—青島—大連—威海—榮成—文登—乳山—煙臺”;鐵道游擊隊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濟南—泰安—濟寧—曲阜—鄒城—微山湖—滕州—棗莊—徐州”;魯西南冀魯邊區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濟南—德州—聊城—嘉祥—金鄉—梁山—鄆城—巨野—定陶—菏澤—商丘”;渤海革命老區旅游精品線路“濟南—惠民—濱州—東營—墾利—沾化—無棣—陽信—樂陵—寧津—德州”。

8.主要紅色旅游景區(點)主要有沂蒙革命根據地、孟良崮戰役舊址、大青山戰斗遺址、臨沂紅嫂紀念地、臨沂新四軍軍部(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山東分局舊址(陳毅元帥指揮所)、臨沂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莒南大店鎮八路軍115師師部舊址(山東省政府誕生地)、菏澤冀魯豫邊區紀念館、金鄉羊山魯西南戰役舊址、鐵道游擊隊舊址、萊蕪戰役舊址、威海天福山戰役紀念館、煙臺棲霞英靈山、煙臺雷神廟戰斗遺址紀念地、濟寧梁山獨山戰役紀念館、惠民渤海戰區紀念園、湖(微山湖)西地區抗日武裝起義舊址、泰安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地、德州樂陵萬畝棗園抗日紀念地、臺兒莊大戰紀念館、濟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青島海軍博物館等紅色景點23處。(完)

紅色旅游作文300字 紅色旅游作文600字篇四

紅色旅游作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政治工程,作為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文化工程,作為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的經濟工程,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對江西省來說,發展紅色旅游是“三位一體”的重大工程。

江西是一個紅色旅游資源大省,被稱為“紅色搖籃”。這里有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共和國的搖籃──瑞金、人民軍隊的搖籃──南昌和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安源。這里還是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起點,孕育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輩和英烈在這里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為后人留下了一大筆值得永遠學習和傳承的偉大精神。利用紅色資源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始終是江西省培育和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形式。發展紅色旅游是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結果。

充分發揮紅色旅游資源的“資政育人”作用,是推動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的重大舉措。紅色景區蘊藏著深厚的革命歷史文化內涵,是資政育人、培育干部的重要基地。紅色旅游將中國革命的輝煌歷史與現代旅游形式統一起來,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征,為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多年來江西省井岡山、瑞金等革命圣地一直被辟為黨政軍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去年,中央在井岡山建立了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發改委、財政部等36個部委在瑞金修復舊址并辟為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萬黨員干部前來參觀學習。紅色景區被廣大黨員干部譽為“黨性培養和鍛煉的大課堂”,在新的歷史時期為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發揮出更為重要的作用。

充分發揮紅色旅游活動的“寓教于游”功能,是新形勢下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揚優秀民族精神的鮮活形式。紅色旅游既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動,又是旅游觀光活動,為開展有聲有色的革命傳統教育提供了廣闊天地。紅色旅游實現了傳統教育與現代休閑方式的有機結合,寓教于游,寓教于樂。通過紅色旅游活動,傳輸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江西省在組織紅色旅游活動中廣泛開展的上一堂革命傳統教育課、唱一首紅軍歌、吃一頓紅軍飯、看一場紅色歌舞、走一段紅軍挑糧路、寫一篇參觀學習心得體會等“六個一”活動,受到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的歡迎。

充分發揮紅色旅游產業的“關聯帶動”作用,是以紅色旅游為龍頭,整合、優化、提升當地經濟社會資源,促進包括旅游業在內的第三產業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有效途徑。發展紅色旅游能激活當地經濟,有效地整合、優化經濟社會資源,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激活當地群眾的市場經濟意識、對外開放意識、勤勞致富意識、自主發展意識。為適應廣大

群眾的需求,江西省圍繞打造紅色旅游精品區和完善旅游六大要素,加強革命舊址、遺跡的修繕,加快景區道路、供電、消防、環衛、給排水等設施建設,積極開發紅色旅游商品、紀念品,建設旅游商品銷售網點,建設紅色旅游景區農副產品供應基地,使紅色旅游景區成為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市場繁榮,人民富裕,經濟快速發展的紅色旅游城市。一業興、眾業旺。紅色旅游的發展帶來了整個旅游業的繁榮,帶動了建筑、商貿、交通、電信、加工業和農業等多項關聯產業的發展。

充分發揮“紅色搖籃,綠色家園”品牌作用,是實現江西在中部崛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勁動力江西省委明確提出,把江西建設成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基地、優質農副產品供應的基地、勞動力輸出的基地和旅游休閑的“后花園”,實現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的奮斗目標。做強、做大江西紅色旅游產業,成為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長點。江西省緊緊圍繞江西發展戰略,打造“紅色搖籃,綠色家園”品牌,加大紅色旅游景區建設,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產業,先后建成了井岡山、瑞金、南昌、安源等一批紅色旅游景區,紅色旅游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紅色搖籃,綠色家園”的品牌效應,使江西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紅色旅游熱點,擴大了對外影響,有力地促進了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新中國六十年的光輝歷史,激發了人們對祖國、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崇敬和熱愛。紅色旅游就成為緬懷革命先烈、了解革命歷史、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的最佳途徑。發展紅色旅游,對于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發展紅色旅游,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紅色旅游有助于人們感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有助于人們理解革命精神。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充分開發和利用這些精神財富和寶貴資源,有助于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奮斗足跡深深銘刻在民眾心里,進一步堅定人們在黨的領導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維護和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地位。

發展紅色旅游,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中國革命斗爭遺留下來的紀念物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人文價值。大力發展紅色旅游,不僅有利于人們學習歷史、增

長知識,同時還會激發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愛黨熱情,培育新的時代精神,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

發展紅色旅游,還具有顯著的經濟意義。大部分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可以把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拉動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實現精神文化財富向經濟財富的轉化,為推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發展紅色旅游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具有政治、文化、經濟多重意義的新創造,需要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共同推進。要促進江西省紅色旅游的快速健康發展,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首先,要加強對紅色旅游的管理和組織協調。成立全省紅色旅游工作協調小組,協調旅游、文化等部門的工作,統一規劃全省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和管理,研究解決發展紅色旅游中存在的重大問題,檢查、督促規相關旅游政策的實施。其次,塑造旅游品牌,打造旅游特色。各地要結合當地紅色旅游景區和旅游線路的特色,確定各自的具體旅游主題,組織開發紅色旅游產品,將紅色旅游資源與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有機結合,努力形成對旅游者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區和旅游線路。

再次,加大投入力度,推進開發保護。全省安排一定的基本建設投資,重點支持經濟欠發達地區紅色旅游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同時對其他地區的重大項目給予一定支持。將有關項目納入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一定的配套資金。引導各類企業、組織參與紅色旅游的建設經營。

最后,做好宣傳教育,加強規范管理。有關部門要加強分工協作,結合建黨、建軍、建國等重大紀念活動以及其他重要節假日,組織好紅色旅游的系列宣傳推廣工作。旅游部門要組織開展紅色旅游管理人員、導游和講解員的培訓,要加強紅色旅游景區(點)、項目的監督管理,切實保證紅色旅游的安全、質量、秩序和效益。

通過政府組織引導、社會積極參與和市場有效運作,不斷改進和完善我省紅色旅游發展中的薄弱環節,促進紅色旅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政治、文化和經濟效益的多贏。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