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含苞待放花朵,老師是辛勤培育的園丁,父母則是孩子的沃土,孩子的成長需要老師和家長攜手同行。孩子教育問題從古至今都是圍繞家庭的一個重中之重的事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看家校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講座心得體會精選5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看家校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講座心得體會【篇1】
教育部關工委主辦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開播了,一經播出,在學校和家長中引起了極高的觀看和學習熱潮,班級群、朋友圈里家長們紛紛轉發了公開課并圍繞“家校共育,立德樹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觀后感。
一、家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于為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長提供有效正能量
父母榜樣的力量,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孩子是復印件,父母就是原件,在孩子面前樹立好的形象,養成好的習慣,營造好的家庭氛圍。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父母們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手機電腦,但回到家中我們應該放下手機,遠離電腦,陪著孩子或與孩子一起閱讀,或者帶著孩子到室外,走進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關愛大自然,告訴他們自然界中花草魚蟲都有自己的生命,去善待每一個生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二、小學生階段生命教育:幫助兒童認識生活的內容、感受生活的樂趣
每一個生命來到世界特別不容易,每一個生命來到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奇跡。我們要呵護每一個生命奇跡,呵護自己,愛護自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也要呵護別人,關心和幫助他人。當別人受到傷害,看到別人痛苦時要萌生惻隱之心,不要去傷害別人。與人相處要友善,當別人需要幫助時,要主動幫助他人,在幫助的過程中,享受助人為樂的快樂,這就是生活的快樂。
三、生命教育是從根本上給予孩子生命健康成長的力量
認識自己生命與周圍人生命的關系。爸爸媽媽養育孩子,爸爸媽媽對孩子有養育之恩。老師教導學生,老師對學生有教導之恩。所以,在家尊重長輩,在校尊敬老師,學會感恩,感恩生命,感恩生活。認識生命歷程和人生的辛酸苦辣、進退取舍,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要正視死亡。為了少生病,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多進行體育鍛煉,在任何疾病面前,最好的良藥是強大的免疫力。人生中要做出很多次選擇,懂得進退取舍,走好人生之路。
四、扮演好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對兒童進行生命教育中的角色
家長首先是家庭的操持者,要有生活能力,過好日子,用心對待孩子和家庭,傳遞給孩子積極樂觀的生活觀。其次是家庭的設計師,把家里布置的有條理,有品位,很溫馨,要讓生活有儀式感,家假日或者家人生日時,大家坐在一起聚餐,讓家庭生活充滿格調。再次,家長是家庭的游戲王,爸爸帶著孩子玩游戲,媽媽陪著孩子講故事,讓家庭充滿生機和活力,父母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最后,家長還是家庭的哲學家,要做智慧型的家長,家庭遇到挫折和難關時,迎難而上,給孩子傳遞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家庭,可以營造出“共時美”,讓孩子將來無論走多遠,心里始終牽掛著,無論何時,只要想起來就是溫暖的,無論遇到什么挫折,都想回家、且可以回到家的港灣,愛的港灣!
觀看家校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講座心得體會【篇2】
關于家庭教育的學習讓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下面,我就從這次培訓給我的感觸來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觀念,促進學生教育發展。
先談談家庭教育的現狀。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然而,教師們經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學校辛辛勞苦地教育了一周,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一天。在我們教學實踐中不難發明,當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A“望子成龍”型。B“重視分數”型。C“順其自然”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龍”和“順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癥結所在。所謂的“超現實性”,是指家長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過高的估價和期望,經常用鄰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優點去評判自己孩子的成敗,從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的指導
惟獨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和家訪,全面指導家庭教育。孩子是培養教育的對象,不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賞識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甚至要學會賞識孩子的失敗,讓孩子感到家長永恒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長熟悉的基礎上,采取統一的內容,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育與評價。學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實踐為重點,及時反饋,樹立模范,找出差距,從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學校包打天下”的被動局面。
經過兩天的學習,讓我覺得,對于家庭教育,我還有許多知識要學習,但是,從這兩天的講座中,我卻學到了很多,我會將所學到知識應用到實際中,身為母親的我,不僅在學校教育學生,回到家也同樣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這次家庭教育專家培訓的學習是幾代人都享不盡的充電之旅。
觀看家校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講座心得體會【篇3】
今天下午我觀看了《__》直播,直播中請了河北省關工委家長學校心理專家陳偉娜和心理學副教授田飛,請他們來為我們解答關于孩子學習方面的各種問題,主要的問題有三個:孩子受到挫折時該如何與他溝通?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辦?孩子不愛讀書怎么辦?
根據第一個問題,專家提出了以下幾點解決方案:1.給孩子自信,因為孩子受到挫折后本身就失意,如果家長在這時給孩子鼓勵,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挫折并沒有什么好怕的,孩子就不會因為一件小事而失落,比如:這次小考的成績不理想,孩子就會想“這只是一次小考,這次沒發揮好,要吸取教訓,下次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了”,而不是“這次沒考好,回家爸媽罵我怎么辦啊?”
然后,就是第二個問題,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辦?自控能力差,是因為孩子平時學習的壓力,學習完之后就想拿手機玩游戲,刷視頻來釋放自己,可是又沒有時間概念,以至于一開始玩就停不下來,正確的做法是約定玩多久就定上鬧鐘,鬧鐘一響就放下手機,可以干會兒別的,比如運動一下,寫寫作業之類的。
最后一個問題,也是家長們最頭疼的問題:孩子讀書的興趣不高怎么辦?讀書的興趣不像別的東西可以輕而易舉地培養出來,讀書是看個人喜好的,比如說:有的孩子喜歡看動物小說,有的孩子就喜歡看恐怖懸疑小說,還有的孩子喜歡看名著或軍事小說。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看名著,有的家長會給孩子買世界名著,可孩子不喜歡,自然就產生了逆反心理,時間長了就會討厭看書。對此,家長們不該強逼孩子,應該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喜好之后,再針對這方面買書,這樣孩子和家長不就皆大歡喜了嗎?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家長是孩子的老師,是帶領孩子走上人生道路的第一個老師,只有老師了解學生,才可以讓學生進步。
觀看家校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講座心得體會【篇4】
孩子是含苞待放花朵,老師是辛勤培育的園丁,父母則是孩子的沃土,孩子的成長需要老師和家長攜手同行。
孩子教育問題從古至今都是圍繞家庭的一個重中之重的事情。我的孩子是一年級的小學生,雖然才進入小學半年的時間但是在老師們的辛勤培育下,孩子各方面相較于幼兒園有很大的進步,作為家長感到很欣慰,同時更能感到教育孩子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小學階段孩子年齡小,獨立性較差,對父母的依賴性強,受家庭的影響比較大,因此小學教育更要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共同擔責,并不是其中一方的事情。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性格、習慣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古語的“三歲看老”就說明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加強與老師的溝通和聯系。加強與學校老師的溝通與聯系非常重要,不能因為工作忙就把教育孩子的事情全權交給老師而不聯系。多與老師聯系,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老師也可以掌握孩子在家的情況,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教育;也能了解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定期將孩子的點滴進步或者不好的習慣向班主任及老師匯報,老師和家長們能共同對孩子進行鼓勵或糾正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長,是否能不斷進步,善于發現優缺點很重要,而這些的關鍵就是主動溝通。
注重與孩子的交流。與孩子交流才能更好地尊重孩子的天性,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只有與孩子交流,家長才能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才能貼切實際的培養孩子誠實、自信、開朗的品格,才能把握施教的主動權、有針對性進行教育。比如通過交流我們發現孩子寫作業拖拉,我們就給孩子講做事情要有效率,高效率的好處,孩子在第一次體會到能快速完成一件事情時的成就感,現在孩子做事情的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好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如何保證孩子有充裕的時間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就給她講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盡快做好了,才有時間玩或學別的東西。我們要求孩子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幫助對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和自覺遵守集體紀律的觀念;要求孩子定時換洗衣物、不亂扔臟物,保持清潔衛生等,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好習慣會影響他的一生,對他人生的發展是有益的。
鼓勵和表揚是教育孩子的良方益草。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和優良的品質,有利于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到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就肯定他,鼓勵他,耐心引導他,并以實際行動支持他,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這一點是很必要的。我的孩子十分喜愛畫畫,我很支持她,她也經常在自己空閑的時間自主作畫,以成人的眼光也許都是涂鴉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她獨一無二的畫作。我們就要對她畫作提出肯定和表揚,讓她對自己的作品更有自信。這也是一種教育方式,不講大道理,讓他親身體會一些人生哲理。凡是孩子感興趣的,哪怕對他沒有明顯幫助的事情,千萬不能輕易反對,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如何“順風扯旗”,支持和鼓勵孩子的愛好,幫助孩子全面發展。
尊敬老師,尊重教師意見。我在與老師的交往中,知道老師工作的責任和辛苦。每一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成才。尊重老師就是尊重自己,每位家長都應尊重老師。我對孩子的老師和學校的老師都比較尊重,從來沒有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說過半個不字。因為只有家長尊重老師,自己的子女才會尊重老師。而學會尊重是孩子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
教育孩子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我說的不一定完全正確,也不一定全面,做的還很不夠,孩子也還有不足之處,教育孩子作為孩子的老師最有發言權。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發展的人這一極其細致艱苦的工程”。所以,讓我們家校共育,共促孩子健康成長。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期望,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到一名優秀的中學生,陪在孩子身邊時間最多的是父母,家庭教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認真觀看了《家長要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在孫秀梅老師深入淺出的分析講解后,我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
孩子的思想是第一位,孩子的心理是第一位。當劉慧老師問:“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我呆立當場,我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日常生活中,每次下班回家我都會問孩子,你寫完作業了嗎?每次孩子看到我都好像我的臉上寫滿了作業。我總是以自己的水準要求孩子,希望他成長為父母希望的樣子。劉老師讓我從夢中覺醒,我以后要靜下心來認真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真正的渴望,給孩子足夠多的時間去表達,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幫助孩子內心真正的成長,讓孩子成長為自己心中的樣子。作為父母,我更應該完善自我,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讓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引導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過度關愛造成過度依賴,過度操心造成過度懶惰。大多數的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早晨家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孩子依然慢條斯理起床,磨磨蹭蹭洗漱;到了放學家長急著催孩子趕緊寫作業,孩子依舊我行我素,能拖一會是一會。孩子無法獨立,就無法真正的走向社會,也無法脫離那種“小我”走向“大我”,更不能走出“舒適區”沖向更加有趣的“價值區”,體驗獨立自主帶來的樂趣。作為家長,我應該在孩子表達基礎上給予一些指導,并對孩子進行鼓勵,為孩子的獨立思考進行表揚,幫助孩子遠離依賴。父母的鼓勵可以幫助孩子緩解自卑,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作為家長,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家庭教育,為孩子的未來創造良好的環境,相信一定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精心編織美好的未來。
觀看家校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講座心得體會【篇5】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課堂,父母亦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教育子女,我想是每位家長最關心和討論的話題,在這幾年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摸索了一些我個人的一些教育心得,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的心得,與大家共勉。
首先,注重習慣的培養,包括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的朗讀是必需的,寫作業要做到三個不(規定好時間不超時、寫作業不吃東西、不邊寫作業邊玩)和三個到(眼到、口到、心到)。保質保量完成各科作業,今日事,今日畢,不拖拉,做好每日計劃表。當然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堅持讓孩子做到早睡早起、習慣午睡,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挑食、講衛生。
第二,陪孩子多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要想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父母首先做到放下手機,多讀書。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閑時看到父母在看書,孩子不知不覺也會拿起書籍閱讀,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
第三,培養健全的人格。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提高集體榮譽感。從小教育孩子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同樣重視心靈的成長,現代小孩兒心理太脆弱,定期和孩子進行一次心理談話,談談最近學習情況,學習壓力,同學友誼父母相應給予幫助或指點。
第四,培養孩子廣泛的愛好和興趣。除了正常的學習外,孩子還應該有廣泛的愛好和興趣。經過一年的書法課和美術課的學習,孩子的書法有了很大地進步,美術方面也能獨立完成一幅作品。孩子進步的背后,來源于孩子濃厚的興趣。所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樣孩子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
第五,家校共育。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不是把孩子交給老師就萬事大吉了,家長就高枕無憂了。我們十分重視與學校的配合,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每一項任務,并經常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分析孩子在不同階段的學習態度,耐心與孩子溝通,督促改進,從而達到共贏的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孩子是我們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相信我們的孩子,他們一定會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
生而有涯,學而無涯。總之作為家長,科學教子,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起成長!讓我們攜手為孩子美好的明天,共同努把力吧!
【觀看家校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講座心得體會精選5篇】相關推薦文章:
家長觀看家校協同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精選5篇)
2022家長觀看家校協同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家長觀看家校協同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精選范文2篇
落實雙減政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心得體會29篇
2022落實雙減政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