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計劃書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招聘每月工作計劃篇一
具體工作包括:
1、確定招聘崗位、人數、日期
2、與傳媒聯系
3、在招聘面試日十天以前開始實施
4、廣告刊登2-3天為佳
5、招聘簡章篇幅大而簡潔
7、文字要吸引并具有說服力
8、制定招聘日的行動計劃
9、確定招聘考官、后勤人員、招工表格的準備
10、茶水供應等
11、各部門準備
13、針對管理層確定招聘問卷內容
以下是憑借以往經驗所制定的招聘工作計劃:
1、招聘依據
本會所是經市工商管理局登記的企業法人,招聘人員方案經報業主和市就業局批準。酒店的機構設置及人事定員方案已經批準。第一批招聘員工30人(新員工進行統一培訓之后和老員工揉合擇優錄用)控制在35人以內。
2、招聘原則
根據會所的市場定位、機構設置、人事定員方案及人員素質要求;實行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擇優錄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下崗人員的招聘原則。
3、招聘步驟
根據進度安排,為保證人員的素質,使招聘工作有條不紊,招聘分為四個步驟:
(1)計劃準備(2)階段時間:今-9月1日(3)主要任務制定招聘計劃并做好準備(4)投入工作
一、起草計劃在招聘前一日完成
1、落實招聘人員崗位,
2、各部門根據人事指引確定的職位等級及人數,
3、負責招聘工作相關人員準備
4、負責招聘工作相關人員培訓注意事項并進行實地演練一次
5、會所基本情況介紹
6、提出相關人員的素質條件和任職要求
7、各類崗位工資福利概況
8、招聘職位一覽表
9、求職申請表
10、《招工登記表》
11、刊登廣告、印制招聘簡章及招聘點所需物品
二、招聘實施階段
1、各崗位人員按照預先工作安排開展招聘工作
2、綜合辦公室負責接待及處理來電、傳真
3、鼓勵已經被錄取的.人員所介紹來的員工做滿3個月后給與介紹者100元現金獎勵
4、資料整理、建檔階段
5、根據以上階段的進展及時整理資料,建立人才庫
18、形成下列檔案
(1)錄用人員花名冊
(2)各人員的檔案
(4)特殊人員的區分
(5)篩選
(6)錄用人員工資待遇確定,
(7)通知應聘者面試
三、注意事項:
1、報名遵守報名秩序,發放關于會所基本情況的廣告、宣傳單
2、驗證與求職申請本人身份證、戶口簿、待業證、下崗證、暫住證(外地人口)、許可證(農村人口)、畢業證及各種專業證書
3、目測身高、視力、儀態、文化程度、語言程度、身體狀況、特點特長、求職要求(職位、待遇)進行初步了解,對基本合格者進行職位初步分配
4、各部門負責人對應聘者第一次見面
內容:
1、整體形象的觀察
2、各類人員專業知識的了解
3、回答來訪者提出的問題
4、管理崗位由綜合辦公室主任進行首次面試
5、確定崗位招聘完成后在開始培訓前二天報綜合辦公室
6、復試特別人才需總經理面試
5、經費預算
(1)電視、報紙、招聘簡章復印:因對當地不甚了解,不做估算
(2)其它費用(如飲水、交通等):500元
6、整個招聘的組織協調工作由綜合辦公室主任負責。
招聘每月工作計劃篇二
回顧這20天的工作,盡管為公司的貢獻微薄,但總算邁出了發展的第一步。我認真學習了公司的管理制度、組織架構等各方面的基礎知識,對公司的各個部門和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了解,并且基本完成了領導安排的招聘任務,這與領導的指導和同事們的幫助是分不開的,我將會一如既往去工作,以誠實、認真、學習的態度鞭策自己,把招聘工作做的更加完善、細致。以下是20天來的工作內容及下月的工作計劃:
1、一線崗位招聘:
對日常招聘崗位進行分析,包括:崗位工作內容、任職資格、崗位梳理等方面。對以上這些入職條件進行分析后,根據崗位的情況,選擇相應的人群,從而選擇相應的招聘渠道,找到合適的人員。
我們公司的招聘渠道主要是網絡招聘,主要有趕集網,58同城,前程無憂等。通過這20天的招聘,從每天的電話邀約量和到訪量來看,工作情況并不樂觀。電話邀約量每天都能夠達到甚至超出計劃,但是到訪量卻和每天的計劃到訪量有很大的出入。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我的招聘精準度還不夠,對求職人員的求職意向和心理把握的不夠,同時也說明了在電話邀約過程中語言的把握上也沒有足夠力度,
沒有吸引求職者,沒有把公司所招聘崗位的亮點呈現給求職者,所以來訪量不高。同時電話的跟蹤和回訪也不夠及時,也錯失了一部分求職者。隨著人事部人員的配備到位,原有的招聘渠道就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需要開發新的招聘渠道,來滿足招聘需求。
2、科員招聘:
通過對崗位說明書進行理解分析,明確了各崗位工作職責、勝任素質等基本要素。結合崗位說明書及實際崗位要求有針對性的篩選簡歷,面試注意事項、問題維度的掌握,在工作實踐中摸索經驗同時更要做到“寧缺毋濫”。
我剛來公司的時候,人事部科員缺崗較嚴重,重點以招聘專員為主,后期有招商專員和網絡推廣需要補崗。在此工程中根據缺崗情況積極與用人部門溝通,及時補崗,滿足各部門的用人需求。相對于一線崗位,科員招聘比較穩定,且到崗率高。
1、日常工作:每日招聘數據匯總,安排人員面試和入職,分析和總結日常招聘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找出解決方案。
2、領導安排的臨時性工作。
1、提高自身的執行力,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不可否認我的執行力還有所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建立危機感,做任何事情都給自己定一個時間段盡量往前趕,提高自己的執行力及工作效率。
2、加強系統化、結構化意識。完善招聘流程,把每一個環節做“細”做“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業務水平。
3、增強與用人部門及員工的溝通工作,完善自己的服務質量。
4、深入學習人力資源相關專業知識,用扎實的理論基礎武裝自己,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更加專業化。
招聘每月工作計劃篇三
為了通過更多不同的渠道將企業的招聘信息傳達到更多的求職者當中去,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意向求職者,從而挑選出更適合企業發展前景的人才,同時能更有效地完成企業的招聘任務,人力資源部現制定此招聘計劃,以預期和指導工作。以下為招聘工作計劃詳情:
公司招聘員工應以用人所長、容人之短、追求業績、鼓勵進步為宗旨;以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全面考核、擇優錄用、相關專業優先為原則;從學識、品德、能力、經驗、體格、符合崗位要求等方面進行全面審核,確保為企業吸引到合適的人才。
搜集個部門的崗位人員需求計劃,確定招聘崗位計劃(以目前在招情況)。
招聘渠道分主要渠道和補充渠道兩類,穿插使用內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相結合,現場招聘和網絡招聘相結合,對招聘渠道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利用。
(一)主要招聘渠道
1、校園招聘(大泉州地區高校、福建省內有對品專業的高校籌備專場招聘會)
2、人才市場(泉州市人才市場、福建省內人才市場)
3、網絡招聘(智聯招聘、大泉州人才網、廈門人才網、58同城網)
(二)補充招聘渠道
1、社會上組織的一些免費招聘會,就業局人才推薦
2、公司網站或相關行業網站上刊登免費的招聘信息
3、內部推薦(員工調崗、輪換、升職)
4、借助獵頭顧問
5、熟人推薦
(三)現場招聘
現場招聘會原則上應有1男1女2位面試人員,規模很小的可以只1人參加。每場均安排專人負責招聘信息單發放,保證參會人員知曉我司招聘信息,對常用有效的人才市場(大泉州人才網、廈門人才網等)申辦會員,以享受優惠及公益招聘會免費參加的機會。
由于交通原因,對公司跨市參加的大型招聘會,建議由現場招聘人員2人確定后,由公司統一安排部門負責人復試。
(四)網絡招聘
對常用有效的人才招聘網站(智聯招聘、大泉州人才網、廈門人才網等)續辦會員,以享受優惠活動、提升招聘宣傳服務及贈送免費現場招聘會參加的機會。
網絡招聘,嘗試運用視頻面試,合格后再邀約公司;網絡招聘應盡可能精細化崗位要求和崗位職責,以減少簡歷人工篩選時間和降低因非面對面面試的誤差。
總之,20xx年將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我部門將盡心盡力做好招聘工作,盡自己最大努力為xx傳媒公司貢力量。
招聘每月工作計劃篇四
通過對上階段招聘工作的總結,找出招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后的招聘工作中進行調整和改進,使招聘工作能夠按預期推進并最終完成。同時根據集團下階段的發展戰略及在人力資源方面的總體規劃,制定出招聘計劃操作細則,指導招聘工作的有效開展。
1、招聘時間安排及需求
根據公司下階段的發展戰略及對人力需求的總體規劃,8月份至9月份招聘組將完成的招聘職位、招聘人數,以及具體招聘負責人安排如下:
2、加強各個環節的溝通。70%的問題是由于溝通引起的,而又有70%的問題可以通過溝通得以解決,前期因溝通不暢及不及時引起的問題在本階段招聘工作中要注意解決
3、一旦招聘效果不能達到預期,應當在八月中旬考慮加大獵聘力度
4、在進行現階段招聘工作的同時,不斷注意后續人員需求狀況,根據集團各階段人員需求狀況作出分工調整人員招聘時招聘組的主要核心工作,因此,招聘組要在原有基礎上逐步建立完善集團人力資源在招聘這一模塊的體系,并在實施的過程中注意發現存在的各類問題及薄弱環節,加以改進和完善,使招聘工作規范化,流程化,滿足集團發展過程中對人員的需求。
5、啟動校園宣講,加強校園招聘,儲備優秀應屆畢業生。
擴展招聘方式,可以考慮專項招聘,例如品管類技術類人員直接去學校簽約合作、優秀的保安人員可直接跟軍隊聯系招聘退伍軍人(在考慮會否給企業帶來企業風險的基礎上)等等。
人力資源工作是一個繁雜的工作體系,我們已經邁出了前兩步,之后的路如何走才能順暢取決于企業戰略決策和人力資源工作的執行力度。為加強整體人力資源工作,提升格局和高度,人力資源部必須加強自身的修煉,所以在xx年人力資源部將繼續堅持20xx年提出的部門成長三駕馬車并行的理念,即:專業品格關系。通過專業學習與考試提升專業能力,通過學習國學與歷史提升品格,通過與各部門加強溝通增強員工關系。
部門文化的建設也同樣不能放棄,我們的愿景"建設有xxx特色的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如果不想只成為一個口號,就必須不斷地實踐中創新才有可能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