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 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5篇)

最新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 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7 08:46:44
最新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 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5篇)
時間:2023-01-17 08:46:44     小編:zdfb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 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篇一

我局從活動一開始就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協調有關部門,開發了一批社區修理維護、家政服務等便民服務崗位開發了一批物業管理、衛生保潔等技能較低的社會化服務崗位開發了一批社區治安、市場管理、環境管理等社區工作崗位開發了一批適合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的`工作崗位,通過送崗上門、重點推介等形式新安置了就業困難人員1xxxx。

我局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用工信息并匯總后,利用電視臺、電臺、報紙、宣傳欄及下鄉走訪等方式,充分利用社區、鄉鎮勞動保障平臺的作用,發布用工信息同時與20xxxxx縣就業和再就業春季現場招聘會結合起來發布用工信息活動期間共計收集崗位705xxxx,發放就業信息資料1000xxxx份。

20xxxxx縣就業和再就業春季現場招聘會于20xx年2月7日順利召開。招聘會共計收集7xxxx單位的就業崗位705xxxx,其中:省內381xxxx,省外324xxxx會期三天的招聘會約1400xxxx次進場,達成意向399xxxx次,現場錄用145xxxx人員,其中:405xxxx員5xxxx、低保對象2xxxx和xxxx殘疾人就業。

我局在下一階段將做好后續服務工作,對錄用和已達成意向的求職者及援助對象逐一列出花名冊,組織人員跟蹤服務,上門督導,實地了解上崗和待遇落實情況。對沒有成功錄用的求職者及援助對象根據其情況進行調劑或開發新的就業崗位同時將針對未招滿的就業崗位,開展送崗上門活動,把崗位信息送到再就業任務重、就業信息閉塞的企業和鄉村,盡可能的實現充分就業。

總之,開展再就業援助活動以來,向就業困難人員宣傳了政策,排除了疑難,并真正解決了部分就業困難人員的實際困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局將總結經驗,努力開拓,常抓不懈,把再就業援助工作當作20xx年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民心工程來抓。

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 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篇二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月組織開展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重點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就業?,F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各地高度重視今年的就業援助月活動,按照統一要求,深入基層摸查就業困難人員情況和就業需求,確定援助對象,宣傳政策、落實援助措施、進行跟蹤幫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據統計,活動期間,全國共走訪71萬余戶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登記認定56.8萬多名未就業困難人員;組織1萬多場專場招聘會;幫助39萬多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幫助66.6萬多就業困難人員享受了政策;認定近2.5萬戶零就業家庭;幫助2.2萬余戶零就業家庭中2.5萬多人實現就業。

各地在認真做好大力開發就業崗位、組織專場招聘會、實施崗位援助等工作的同時,更加注重創新援助活動,加強就業援助精細化、長效化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方面的建設。主要做法有:

(一)創新宣傳模式,強化宣傳力度。

各地充分發揮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各種新聞媒體在就業宣傳中的作用,大力開展政策宣傳活動,同時積極采用新手段、新方式,加強與援助對象的聯系。

山東省東營等市將寄發賀卡與宣傳政策相結合,根據援助月活動正值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的特點,把政策宣傳寓于祝福賀歲之中。按照困難群體的不同需求,分別設計印制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失業人員再就業政策、零就業家庭援助政策、殘疾人就業扶持政策、自主創業扶持政策、求職登記指南”六種明信片,并在上面注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聯系方式、勞動監察舉報電話等相關事項,在春節期間寄發就業困難對象及求職者手中。

湖南省長沙、株洲、常德、衡陽等市專門組織召開了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零就業家庭成員、“4050”人員參加的座談會,對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援助月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收集就業困難群體對援助月活動的看法和要求,促進活動的深入開展。

此外,各地還充分利用短信平臺發布相關信息。山西省晉城市利用手機短信的形式發布消息9萬余條,使當地招聘單位和各類求職者都能廣泛了解到就業援助月活動的主題和目的`,了解援助月期間各項主要招聘活動,即吸引招聘單位提供就業崗位,又吸納就業困難群體能夠有針對性的參加招聘活動。河南省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與當地移動公司合作共建“12580就業直通車”,搭建了全天候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臺,為廣大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即時有效的就業服務。

(二)加強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

各地針對長期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專業技能較低的實際問題,始終把提高職業技能作為實現再就業的“催化劑”來抓,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培訓。

一是開展針對性培訓。如湖南省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專項資金,建立責任制度,組織有培訓意愿的下崗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特別是根據用工單位需求,組織有針對性的崗前培訓,增強其就業能力和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努力做到促進就業與穩定就業相互依托,素質就業與開發崗位同時并舉。

二是開展短期靈活培訓。如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就業訓練中心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援助月活動期間增設了深受下崗失業人員歡迎的面點制作、電焊專業培訓班。山東省泰安市分別就十字繡、縫紉、食品加工等簡單易學、受益高、見效快的小技能進行了綜合培訓,并結合培訓學員的所學專業,及時為他們聯系就業崗位。

三是開展創業培訓。山東省菏澤市結合就業困難人員的特點,確立培訓項目,設置培訓專業,上門組織報名,為每一名有創業愿意的就業困難人員廣泛征集創業項目,通過落實創業培訓、開業指導、小額貸款、場地安排、后續扶持等服務,幫助其成功創業。

(三)注重個性化幫扶,提供精細化服務。

各地按照就業援助精細化的要求,加大了對援助對象提供個性化幫扶的力度。

北京市豐臺區開展“三進六送”活動。對每位就業援助對象家庭入戶三次,即:“一進摸底,二進援助,三進跟蹤”; 為每位援助對象提供“六個一”個性化服務,即:對每個援助對象進行一次職業規劃,制定一份個性化援助計劃,簽訂一份服務協議,進行一次個體職業指導,至少提供一個就業崗位,贈送一次免費技能培訓,全力幫助援助對象實現就業。

上海針對援助對象的不同特點以及共同需求,注重就業崗位和援助服務的針對性。黃浦區將新退工的世博服務人員,特別是其中的就業困難人員列入了重點服務對象,通過政策扶持和多方奔走來拓展他們在后世博時期的就業渠道。盧灣區針對貧困家庭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制作發放“就業服務臺歷”,開辟站應屆生就業導航,向其推介“青年就業綠色通道”、實習崗位推薦、職業培訓等就業政策和服務措施。

廣東省廣州市在全市范圍內大力推行就業援助社工輔導與就業服務志愿者服務項目,重點對“涉亞”志愿者,特別是單親、低保失業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四?!本蜆I援助服務,即專人就業指導、專人崗位配送、專人動態跟蹤、專項就業補貼,引導失業人員正確把握當前就業形勢,及時調整就業心態,提高應聘技巧,從而增強就業競爭力。

(四)加強跟蹤服務,建立長效化管理。

在今年的援助月活動中,各地紛紛加強了對援助對象的跟蹤服務,基本實現了長效管理。

遼寧省撫順市建立了《就業援助跟蹤走訪制度》,對已經接受就業援助的人員進行跟蹤基本情況問詢,前期為每個月問詢一次,情況基本穩定的一個季度問詢一次。通過跟蹤走訪全面了解和掌握接受就業援助人員在享受就業援助后的基本狀況,全面記錄就業援助過程,全面跟蹤援助者被援助后一年內的基本狀況,把發現的一些問題記錄在案,逐一解決,并探究新的工作方法。

江蘇省無錫市對就業困難較大的援助對象和在援助月活動中已經實現就業的援助對象均指定專人負責,分類進行跟蹤管理,及時溝通聯系,動態掌握援助對象就業狀況的變化,確保其盡早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對生活、就業非常困難的失業人員建立了跟蹤服務制度,變“集中援助”為“常期援助”。對這次“就業援助月”活動中未能實現就業的困難就業對象,將實施 “一對一跟蹤幫扶”,進一步做好臺帳管理,對其就業愿望、要求進行分類登記,一旦有合適崗位及時聯系,確保第一時間幫其解決就業。

重慶市對活動期間難以直接解決就業困難的援助對象,針對其實際困難,量身定制援助計劃,幫助他們在后續就業服務活動中實現就業。對已經就業的,特別是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援助對象,積極開展“回訪本人、回訪家庭、回訪單位”的“三回訪”活動,跟蹤了解其就業狀況,及時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扶持政策,提高就業穩定性。對在回訪中發現再次失業的,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援助服務,做到“隨時出現、隨時幫扶”,確保新出現的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在1個月實現就業。

陜西省榆林市在對轄區內各類就業困難人員逐戶進行調查核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了各區(縣)、街道、社區的專項基礎臺賬,完善專項統計制度,同時開發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計算機管理應用子系統,及時將就業困難人員有關信息錄入系統,建立實名制信息庫,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做到了家庭情況清、就業要求清、培訓愿望清、身體狀況清。

(五)探索績效考核機制,完善制度建設。

積極探索建立就業援助工作績效考核制度,也是今年就業援助工作的一個亮點。

浙江省結合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村)、鄉鎮(街道)、縣(市、區)活動,加強對鄉鎮(街道)的考核力度,把就業援助工作作為充分就業鄉鎮(街道)考核的重要參考指標;督查就業援助月開展情況,并將就業援助活動月開展效果納入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村)績效考核中,作為年度考核的依據;加強對就業援助工作的綜合評估,鼓勵爭先創優,進一步推動援助活動向縱深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出臺了《柳州市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管理辦法》,規范了就業困難人員的認定、就業援助等工作流程;桂林市結合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制定了《桂林市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規范運作考核標準》,完善了就業援助工作績效考核機制,促進了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開展就業援助工作的積極性,使就業援助工作有了更新的發展。

寧夏結合自治區充分就業社區建設有關文件精神,對全區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和國家級、自治區級星級示范社區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規范的工作制度,并以此為抓手,逐步探索建立就業援助工作績效考核機制,對就業援助工作進行綜合評估,鼓勵先進,帶動后進,使就業援助工作有更新的發展。

(六)加強部門合作,促進殘疾人就業

針對殘疾失業人員這一特殊就業困難人群,各地加大與殘聯的合作,積極開展幫扶工作,促進殘疾人就業。

天津市將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為殘疾人開展政策咨詢,推薦具體項目,提供資金、場地扶持。在就業援助月期間,共幫助31名殘疾人享受專項扶持政策,殘聯為其中6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發放了殘疾人自主創業補貼。

貴州省開展了“公益崗位助殘就業”活動,發揮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作用,通過重點開發社區服務業和社區殘疾人事務工作等適合于殘疾人就業的專項公益崗位,幫助一戶多殘、零就業殘疾家庭和重殘無業等就業困難殘疾人員實現就業,及時落實崗位補貼政策,提高了企業接受殘疾人就業的積極性。

西藏在活動期間,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積極與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協調,加強了對殘疾人就業情況和家庭狀況的摸底調查和就業后扶持政策的落實。在掌握殘疾人就業技能和愿望等基本情況后,通過提供免費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安置、向用人單位招用殘疾人提供推薦等就業服務,幫助殘疾人盡快實現就業,并積極落實了殘疾人就業的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政策。同時還開展了殘疾人就業后的走訪慰問活動,到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的企業了解殘疾人就業后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 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篇三

按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省殘聯下發的“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的通知”精神,塞北管理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真落實《通知》要求,積極開展了以“就業幫扶,真情相助”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從20xx年1月中旬至20xx年2月下旬結束,我區通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就業援助月活動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為廣大就業困難人員送溫暖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社會和諧安定具有重要意義。全區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此次活動高度重視,區領導辦公室接到通知后由主管局長帶頭成立專門領導小組,迅速布署,精心組織,同時與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工作人員一道制定活動方案,層層落實責任。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按照《方案》確定的“走訪到戶、登記到人、幫扶到位、的工作目標,開展了啟動宣傳工作。組織各管理處共同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的宣傳,通過掛橫幅、貼標語、散發宣傳彩頁、利用網站、簡報及上街設宣傳咨詢臺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使全區人民群眾知曉“就業援助月”活動的目的.意義,了解各類就業扶持政策,發放政策宣傳材料共1000份,豐富多彩的啟動宣傳,使“就業援助月”活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為確保援助月活動取得實效,我們與社區服務平臺工作人員共同深入基層了解困難人員家庭。廣泛宣傳介紹就業困難人員登記認定條件以及援助活動具體內容、國家和地方就業扶持政策等信息。共組織了1次專場招聘會,摸清轄區內未就業困難人員25人,其中家庭貧困的高校畢業生4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17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17人,為全面實施各項就業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走訪到戶。對符合認定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等援助對象開展上門走訪,摸清人員底數和實際情況。

(二)登記到人。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等援助對象進行實名登記,掌握就業需求,納入就業信息監測體系。

(三)幫扶到位。在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期間,街道社區積極發揮就業服務前沿優勢,及時為援助對象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活動,實行“一對一”、“面對面’的就業幫扶。

本次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開展,為廣大就業困難群體創造了較多就業機會,解決了相當一部分就業困難人員的實際問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區就業壓力,在社會上營造了關心和支持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良好氛圍,得到了地區群眾的高度認可,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將認真總結本次活動經驗,不斷探討完善就業援助方式和手段,建立健全就業援助長效機制。

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 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篇四

按照省人社廳和省殘聯下發的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的通知精神,扶余市人社局、扶余市殘聯、扶余市就業服務局認真落實《通知》要求,積極開展了以就業幫扶,真情相助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從20xx年1月上旬開始到2月下旬結束,具體按照開展政策宣傳、深入走訪登記、市市崗位援助、落實扶持政策、強化跟蹤問效幾個階段開展活動,通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活動月期間,市、鄉社區兩級就業服務平臺走訪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800戶,登記認定未就業困難人員472人,其中,殘疾就業困難人員71人,低保家庭成員122人。幫助378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其中,殘疾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9人,低保家庭成員73人。幫助402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認定零就業家庭29戶,幫助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29戶,幫助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36人,轄區內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并享受扶持政策的企業18戶,企業招用的登記認定的困難人員283人。

1、領導重視,認真部署

為了使活動月的活動有序開展,專門制定了實施方案,確定了活動的指導思想、援助對象、工作目標和具體實施步驟。為加強對活動的領導,成立了有市人社局、市殘聯、市就業服務局主要領導參加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各鄉鎮、街道社區社會保障所所長作為領導小組成員,共同參與到活動中來。為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活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市人社局、就業服務局聯合各社區,加大就業援助的宣傳力度,利用人力資源市場的電子顯示屏,社區的信息欄,在車站廣場設宣傳臺,散發宣傳冊宣傳單,開展就業援助宣傳日活動等各種形式宣傳就業扶持政策,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讓群眾看到政府關心弱勢群體,關心就在身邊,讓群眾樂意接受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轉移就業等就業援助服務。1月27日,市人社局、就業服務開展了20xx年就業援助月宣傳日活動,在客運站、車站廣場,開展了送信息、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活動,近千名過往群眾參與,解答群眾政策咨詢近百人,發放宣傳冊5千多冊,發放宣傳單8千多張。

3、齊抓共管、協同作戰。

把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作為目前人社系統、殘疾人聯合會、社區等相關部門共同重點抓好的重點工作,并將其納入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統籌安排、分工負責、協同作戰。共同開展走訪調查、摸清情況、確定措施、重點幫扶,使就業援助活動落到實處。相關的單位業績行動配合開展活動,1月13日,扶余市玉林職校、玉林家政有限公司,在扶余市職業培訓中心,針對有就業愿望的城鄉就業困難婦女,開展家政服務培訓活動,有42名婦女報名參加培訓。培訓后,公司將負責為這批學員聯系就業崗位。

4、實名援助、注重效果。

在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各個社區通過調查摸底工作,對群眾申報材料馬上派人核實確認,建立就業困難人員實名制檔案,做好困難就業人員的.動態管理和常態管理,并建立申報認定制度,確定對符合條件的享受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并制定一對一的幫扶措施,讓援助工作取得實際效果。全市各鄉鎮、街道社區從1月下旬開始,分別派出工作人員進行走訪調查,對所申報人員逐家逐戶進行核實確認,建立援助對象檔案,并上報就業服務局備案。

5、建立機制、形成長效。

市就業服務局和各街道社區普遍建立了失業預警方案、服務承諾制、聯系走訪制、臺賬管理制、公布公示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努力使就業援助活動發揮長效幫扶的作用。從就業援助月活動開展后,市就業服務局認真規范了各鄉鎮、街道社區關于就業援助方面的有關預案、制度等,旨在建立起相關制度,使就業援助活動形成長效機制,平時也要經常開展就業援助活動。

今年的就業援助月活動,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取得了預想的實際效果,也在全社會營造了關心和支持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良好氛圍,為全市就業形勢的基本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 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篇五

按照20xx年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專項活動的總體安排,為進一步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工作,我部聯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下發了《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331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2月下旬到20xx年1月中旬組織開展以幫扶到人、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務到家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就業?,F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就業援助月期間,各地按照《通知》要求,深入基層摸查援助對象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具體幫扶方案,強化服務措施,突出援助成效,切實幫助一批就業援助對象實現就業、穩定就業。據統計,活動期間,全國共走訪62萬余戶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登記認定517萬多名未就業困難人員,其中認定75萬殘疾就業困難人員幫助36萬多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其中42萬殘疾人實現了就業幫助59萬多就業困難人員享受了政策認定近22萬戶零就業家庭幫助18萬余戶零就業家庭中23萬多人實現就業。

各地按照全國統一要求,在援助月活動中普遍組織開展了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等常規項目,并以推動就業援助制度化、長效化發展為目標,更加注重實名登記、精細援助、跟蹤幫扶、優化服務等就業援助工作機制建設。

一實現實名登記,加強動態化管理。

隨著全國統一樣式的《就業失業登記證》換、發證工作的開展和全國就業信息監測系統的建立,部分地區對就業困難人員基本納入實名制、信息化、動態化管理。如浙江、山東、湖北、廣東、重慶、云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通過各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進行登記認定,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納入就業信息監測系統,實行實名制管理和援助。

二提供精細援助,提高就業成功率。

各地在實施就業援助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分類幫扶和重點援助,充分考慮援助對象的不同困難,進行精細化服務,提高了援助對象的就業成功率。如安徽省合肥市、河南省三門峽市和南陽市根據援助對象的不同需求,對收集的崗位信息先行甄選,將與援助對象情況匹配度高的崗位直接送到援助對象家中,提高了援助效率和就業成功率。湖北省建立分類援助制度,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農民等就業困難人員,免費提供簡單實用型技能培訓,提高其就業能力對有能力愿意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開業指導、小額貸款、政策扶持、跟蹤幫扶等一條龍服務,幫助其實現創業對年齡偏大,生活困難的長期失業人員和大齡失業人員推薦公益性崗位就業,緩解生活困難。

三強化跟蹤幫扶,促進穩定就業。

為鞏固援助成果,各地著力加強援助后的`跟蹤服務和后續幫扶工作,不僅讓援助對象就業,而且能夠穩定就業。如北京、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重慶、貴州、甘肅、青海等地為強化幫扶效果,通過回訪本人、回訪家庭、回訪單位等方式,跟蹤了解援助對象的就業狀況,及時落實各種扶持政策,提高就業穩定性對在回訪中發現再次失業或有就業愿望但未實現就業的援助對象,納入到日常援助計劃,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援助服務,做到隨時出現、隨時幫扶。對已就業的援助對象,詳細掌握其就業后的基本情況,對尚未享受扶持政策的,積極落實補貼、崗位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幫助其實現穩定就業。

四加強人員培訓,增強服務能力。

為了更好地做好就業援助工作,各地在援助月活動期間,還組織力量加強基層隊伍培訓,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如遼寧省盤錦市通過舉辦就業政策培訓班的方式,對全市街道鄉鎮、社區平臺500余名工作人員進行了就業援助相關政策培訓。山東省按照刪繁就簡、方便易行要求,重新梳理了各項就業服務業務流程,通過優化業務流程,統一服務準則,使環節更合理、操作更規范、流程更順暢,既方便了群眾,也減輕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壓力。

五機構聯動,促進殘疾人就業。

各地人社部分積極與當地殘聯組織合作,開發崗位、落實政策,促進殘疾人就業。湖北省殘聯聯合省人社廳、湖北日報共同舉辦殘疾人攝影技術創業培訓基礎班,并跟進服務最終幫助培訓班多名參訓殘疾人實現創業。重慶市就業人才服務機構開通專門窗口,為殘疾人及時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就業援助卡》、《重慶市城鎮零就業家庭卡》等相關證件,分類建立基礎臺帳。青海省殘聯與省人社廳,為省內10家符合相關規定的殘疾人企業提供崗位補貼、社保補貼、一次性獎勵等經費共計496萬余元。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