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世界上的文明燦若繁星,或崛起或沒落,在繁榮與消亡的周而復始中推動歷史的進程。面對帕特農神廟我們可能會發出驚世之嘆,面對盧浮宮我們可能會構建有關西方文明的美好幻想。但是,當金字塔下的埃及文明早已湮沒在黃沙罡風之中,當彼時空前絕后的龐貝古城也在厚若海洋的火山灰下為昔日的文明哭泣,恍然發現,幾千年的演替更迭中,唯一屹立不倒的,便是我們燦爛的華夏文明。
誠如余秋雨先生曾慨嘆:“不管到哪一代,中華文明,永在。”而這一切,文明光輝的背后,你可知曉,是代代相傳的結果,縱使焚書坑儒,縱使朝代更替,或口述或工于筆錄,孔孟之道,儒法之學,在千年的傳承中依舊閃耀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屈平行吟之《離騷》至今仍在汨羅河畔回響,長久不息;蘇子醉作《赤壁賦》猶在赤鼻磯的月光下回蕩,飄渺悠長。這些文化瑰寶,在千載風雨中毫不褪色,在歲月的淘洗中永葆芳華。
但如今,我們的文化卻在傳承中為人們所淡化,誠如羅素所預言:百年之中,中華民族不斷地在動蕩與改革之中刷新著對傳統文化理解的角度,這一過程中有人也在向著崇洋媚外的方向趨近。你可能覺得危言聳聽,但你可曾看到西方節日遠比傳統節日惹人青睞,標著英文的商品更為暢銷……有多少人困惑于繁瑣的古文而將其棄擲邐迤?有多少人對傳統文化不屑一顧。四書五經,禮樂春秋恐怕只是變為中華文化的標簽,琴棋書畫,射騎禮樂書數,只僅僅成為我們印象中的名詞,卻鮮有人涉獵。
我們寧愿看到嶄新的冰河紀,也愿眼前的景象生生不息,我們豈容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讓我們且吟詩一首,聽古樂一曲,這是對古文化的尊重,且留心一草一木,束我一言一行,謹孝悌之道,是對道德傳統的延續與繼承。莫讓枯黃的古籍在風中凌亂哭泣,莫讓凝萃著中華的古字任歲月帶走歷史的痕跡;我們不能彈奏《高山流水》,卻可以讓其傳承于后代,我們不能帶走文明發源地的任何一抔黃沙,卻可以讓其繼續燦爛的書寫著歷史;我們不能將傳統文化的每一份美德賦予實際,但我們可以用行動踐行在社會的構建之中,將美德之風吹向未來。
生于延續千年的華夏文明值得我們驕傲,像傳遞炬火一般將寶貴的文化傳承會更令我們自豪。我們生于羅素所欲言的偉大時代,便更要盡我們之力去讓偉大的文明更加偉大,讓古老的文化在時間的淘洗中逆齡生長,讓千年文明薪火傳承!謝謝大家。
學生xx
20xx年3月20日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二
尊敬的xxx:
你好!
隨著中華文化的歷史長卷于2008年8月8日夜晚,在北京鳥巢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上,緩緩展開,中華文化以藝術的方式通過電視傳媒整體地映入了全世界人的眼簾,它象征著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歷史時代已經來臨!這是中國人民的時代,也是世界人民的時代!
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必將首先涉及中國傳統文化,就像歷史長卷必然首先向人類展示紙那樣。
曾幾何時,中國傳統文化被中國人自己說成是腐朽的、沒落的和封建的。一個腐朽、沒落和封建的中國傳統文化能復興嗎?這就需要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重新認識了。
重新認識必然會涉及下面二個問題:
1.用什么樣的思維方式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2.怎樣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有二種,一種是剖零科學的思維方式,另一種則是整體科學的思維方式。筆者對思維方式的態度是:決定思維方式的不是專家和權威的意志,而是研究對象所具有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是整體的,因此,用整體科學的思維方式去認識最合適。整體思維方式是空;實和虛;正和反。
在第二個問題中,很自然會出現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的問題。這個問題初看也許會認為提得很合理,但實際一分析卻發現做不到。這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不僅是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的問題,還涉及到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再加上有些古文的意思甚至連古人自己也搞不懂,更不用說今人的翻譯了;其次是翻譯的東西沒有原汁味;再次,這個工程太龐大,幾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也沒有這個必要。
不論中國傳統文化的語言表達,單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就可以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是古人對宇宙認識的歷史結晶。中國古人的思維方式是整體的,而使用的方式是觀察和體察,出發點則是宇宙的“本原”:太極;道;中道;真空;元氣。從宇宙這些不同概念的本原出發,運用整體思維方式去觀察和體察萬事萬物,得到的結果必然只是著眼點不同,大同小異。事實也的確是如此。這就是說,只要我們從宇宙的本原出發,運用整體的思維方式去研究宇宙,就可以得到本質上相同的結果。
這樣的研究成果已經在華夏大地上出現了,它就是筆者的宇宙對立統一基本模型,或被稱為整體科學的理論基礎。這個理論有三個特點:第一,找到了宇宙的本原;第二,解決了物質的生死問題;第三,提出了宇宙的基本結構或者說整體科學的思維方式,其余的研究成果都只能算是基本模型的應用而已。
在此,筆者不妨先透露一點消息: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內容的奧秘已經用完全用基本模型的理論揭開了。
單從這一點來說,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我個人的能力有限,無力再去詮釋《道德經》的其余部分了。我只能等待著黨和國家對我的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也等待著有識之士能夠對我的研究發生興趣,加入到我的研究中來,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而努力!也為整體科學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倡議人:
20xx年x月x日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
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想成才,必先成人。在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但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一名優秀的一中人,僅僅關注學習成績是不夠的,只有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自身價值。
道德是一個人應具有的基本素質,以德育人也是一中的教育理念和育人宗旨,培養具有高尚道德的高素質人才是一中長期以來堅持不懈的目標,成長為一名有道德的高素質人才,為一中爭光,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和使命。
今天,我們舉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主題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并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在家庭,開展“孝敬長輩,學會感恩”活動。要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澆花,培養自理、自立能力,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每日為父母做件事,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制作小禮物,給父母過生日,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學會感恩;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用好每一分錢,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家庭中提倡父母與孩子互相學習,共同閱讀經典名著、參加健身益智活動、欣賞高雅藝術,共同進步,積極建設學習型家庭,普及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
在學校,參加“和諧校園,溫馨教室”活動。要尊敬師長,微笑待人,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推行校園文明禮貌用語,做到知禮儀、重禮節,加強行為規范教育;倡導同學之間結對互助,通過交流談心、節日聯歡、補習功課、贈送學習用品等形式,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德;要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按規則辦事,愛護公物,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關心集體,集體的事一起干,強化集體觀念,增強合作意識。以班級為基礎,開展建設“溫馨教室”活動,面向所有師生,營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的班級輿論氛圍;倡導師生間、同學間關系的和諧、互動,以人為本,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
在社會,參與“志愿奉獻,愛心傳遞”活動。接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要獻出一份愛心和真情。我們要走進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齡家庭,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提供服務,幫助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談心、讀書讀報,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為自己身邊有困難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愛心天使”; 我們要積極投身社區建設,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植綠護綠、公益宣傳和文化活動,做“社區義工”;我們要廣泛參與“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學習宣傳禮儀知識,文明出行,文明上網,禮貌待人接物,做“文明使者”。在各項活動中,增強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用社會實踐作為載體,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同學們,人無信不立,國無德不興。做一個品德高尚、品行端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既是我們自身的目標和理想,也是學校、家長、社會對我們的共同期盼,更是我們實現國家振興、民族騰飛的希望。
讓我們與道德相伴,讓道德的茶香在家里盡情彌漫,使我們的品性得到陶冶、人生得到涵養。
讓我們與道德相伴,讓道德的清風在校園里飄蕩,飄過如歌的歲月,飄過成長的時光。
讓我們與道德相伴,讓道德的陽光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化成奔騰不息的暖流,在每個人心中恒久流淌。
倡議人:x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四
親愛的同學們:
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想成才,必先成人。在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但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一名優秀的一中人,僅僅關注學習成績是不夠的,只有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自身價值。
道德是一個人應具有的基本素質,以德育人也是一中的教育理念和育人宗旨,培養具有高尚道德的高素質人才是一中長期以來堅持不懈的目標,成長為一名有道德的高素質人才,為一中爭光,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和使命。
今天,我們舉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主題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并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在家庭,開展“孝敬長輩,學會感恩”活動。要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澆花,培養自理、自立能力,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每日為父母做件事,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制作小禮物,給父母過生日,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學會感恩;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用好每一分錢,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家庭中提倡父母與孩子互相學習,共同閱讀經典名著、參加健身益智活動、欣賞高雅藝術,共同進步,積極建設學習型家庭,普及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
在學校,參加“和諧校園,溫馨教室”活動。要尊敬師長,微笑待人,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推行校園文明禮貌用語,做到知禮儀、重禮節,加強行為規范教育;倡導同學之間結對互助,通過交流談心、節日聯歡、補習功課、贈送學習用品等形式,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德;要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按規則辦事,愛護公物,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關心集體,集體的事一起干,強化集體觀念,增強合作意識。以班級為基礎,開展建設“溫馨教室”活動,面向所有師生,營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的班級輿論氛圍;倡導師生間、同學間關系的和諧、互動,以人為本,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
在社會,參與“志愿奉獻,愛心傳遞”活動。接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要獻出一份愛心和真情。我們要走進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齡家庭,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提供服務,幫助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談心、讀書讀報,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為自己身邊有困難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做“愛心天使”;我們要積極投身社區建設,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植綠護綠、公益宣傳和文化活動,做“社區義工”;我們要廣泛參與“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學習宣傳禮儀知識,文明出行,文明上網,禮貌待人接物,做“文明使者”。在各項活動中,增強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用社會實踐作為載體,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同學們,人無信不立,國無德不興。做一個品德高尚、品行端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既是我們自身的目標和理想,也是學校、家長、社會對我們的共同期盼,更是我們實現國家振興、民族騰飛的希望。
讓我們與道德相伴,讓道德的茶香在家里盡情彌漫,使我們的品性得到陶冶、人生得到涵養。
讓我們與道德相伴,讓道德的清風在校園里飄蕩,飄過如歌的歲月,飄過成長的時光。
讓我們與道德相伴,讓道德的陽光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化成奔騰不息的暖流,在每個人心中恒久流淌。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五
隨著現代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及電子技術的應用,電腦辦公、微機打字,加強了漢字的使用性,是人類社會文明又一大進步。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那就是另一面,削弱了人們對漢字的書寫能力。從二十世紀的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電腦的出現和普及,進入了各個領域,即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學校家庭及網絡辦公等,無所不及。徹底的改變了漢字的書寫方式。對中華傳統的漢字書寫文化,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可謂時間短,變化快。電腦代替了文字書寫的實用性,不管是硬筆還是毛筆都弱化了它的功能,特別是硬筆。比如有的機關干部提筆忘字,甚至有的干脆都不會寫字了。尤其是對中小學生影響極大,對于他們來說,漢字的書寫不重要了,寫好寫賴都一樣,反正有電腦了。
書法藝術在我國大約已經存在、發展了兩千多年。它一路輝煌,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的兩千多年里,相繼涌現出來的書法藝術家燦若群星。他們的光芒至今還輝耀在中華文化的天空。我國的書法藝術這一中華文化的瑰寶、國粹,兩千多年來之所以長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書法藝術和漢字的書寫與文字的實用融為一體。如果沒有實用性,它的價值就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和利用。正因為書法藝術和書法的實用性結合得太緊密了,一旦這兩者相互剝離開來,就必然會給書法藝術的存在和發展帶來沉重的打擊。
巨大的變化,也帶來巨大的危機,造成國人書寫漢字能力和水平下降,也著實讓人擔憂。我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向國人提出倡議:
1、從我做起,提高對中華漢字書寫認識,了解中華兩千多年的書寫漢字的歷史和文明。提升現代科技給漢字書寫帶來的危機感,在熟練使用電腦的同時,提倡動手、動筆寫字。
2、從家庭做起,因為家庭是社會的一細胞。讓每一個家庭都融入現代文明的大潮流中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早期教育,早期漢字書寫,為以后學校讀書、識字、寫字奠定基礎;老年人利用閑暇時間,寫寫字,記記事,增加樂趣。
3、從學校做起,學校教育承擔著國家教育的重擔,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漢字書寫要從中小學抓起,從教育抓起,從教師入手,提高書寫興趣和愛好。學校要給學生創造和展示書寫漢字的平臺。要求學生:立大志,做善事,做好人,寫好字。
4、從國家和社會抓起,重視漢字的書寫,提升書法藝術的生命力。要通過各種輿論和媒體給書法藝術搭臺,要通過各種形式比賽和展覽給書法愛好者、欣賞者創造平臺。要制定書法教育大綱,開設書法專業課程,普及書法知識和理論,提高書法師資隊伍水平。培養國人的書法藝術欣賞能力,開拓書法藝術存在和發展得新空間。愿書法藝術再度輝煌,讓書法藝術之樹常青。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六
全國各族同胞、海外僑胞們:
漢字是中華文明之魂、生命的符號,也是先祖以無窮智慧創造的、世間獨有的文化傳播工具。
漢字揭示了人生奧秘、宇宙規律,解讀民族意識、感悟民族和諧都離不開漢字。表明人與人、人與自然(天地、動物、植物、礦物)以及人與暗物質之間的關系,也需要智慧的符號來表達。
漢字經歷數千年的發展,從形、音、意各個方面已日臻完善,點、橫、豎、撇、捺筆劃中蘊含著自然的哲理與警示。中華各族人民的和諧與繁榮,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與充滿靈性、象征詩性的漢字息息相關。為了敬惜文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特向全國各族同胞、海外僑胞發出以下倡議:
一、充分認識敬惜漢字的重大意義。
敬惜漢字就是禮敬先祖、尊重和繼承民族的創造精神。敬惜漢字就是傳承文明、弘揚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敬惜漢字就是凈化心靈、傳承孝道、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認識學好漢字的重要性。
學好漢字,從圣人古訓到先賢名言,從《惜字訓》到佛家經典均有論述。漢字為世間至寶,國之遺產。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貧者富、富者善、病者康。學好漢字,必能使人聰明睿智、福壽康寧,現身獲其壽之五福,后裔得伊訓之百祥。在科學技術、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以回歸自然、關愛環境的心態,高度重視中華民族之瑰寶——漢字,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學好漢字,認真領會,準確把握。
三、應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敬惜漢字的美德。
我們應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的行為中,對有漢字的書籍、紙張、袋子以及各種物品等,均不可亂扔亂拋。可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無法回收的可焚化后埋于凈處。切不可以書作枕、作凳、墊物。以報紙當鋪坐、塞墻孔、包鞋、包物。以字紙擦物品、當手紙,甚至將漢字踩踏于腳下等。有條件者可建惜字爐,正確焚化之。
四、國家提出以德治國,要構建和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美好型社會,為我們倡導敬惜漢字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契機。
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的一分子,一定要敬重、珍愛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正確使用漢字,盡可能避免錯別字,不以拼音取代漢字。同時,要嚴禁亂寫亂畫,特別是不要在文物古跡上亂題亂寫,保護好國家文物。
我們強烈呼吁:
1、把漢字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申報,以保護中華古國僅存的漢字體系。
2、設立“漢字日”,以號召全民敬惜漢字。
3、國家應立法規范漢字的使用、保護。讓漢字這塊人類瑰寶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全國各族同胞、海外僑胞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在工作、生活的行為當中,以實際行動敬惜漢字,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七
親愛的同學們:
中華文化綜羅百代、廣博精深。五千年來,國學經典對于文化的承載綿延不絕、流傳至今。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處身立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傳統經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的重要載體,其內容之博大精深,其意韻之美、精煉之美、智慧之美千古流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隨著和諧社會和節約型社會建設的大力提倡,隨著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大力宣傳和踐行,傳統經典的誦讀活動正在海內外蓬勃興起。一時間,大江南北書聲朗朗,長城內外熱潮滾滾。
太古清音喜又聞,道德昌明今勝昔,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腳步不可阻擋!誦讀《弟子規》,與古人居。學習《德道經》,與老子謀。讓我們行動起來,誦讀經典美文,實踐道德精神,傳播中華文化,為繁榮校園文化而誦讀!為振興中華而誦讀!
以經典為伴,與圣賢為友。我們真誠地期望廣大師生加入到學習國學經典的行列中來,讓融匯在國學經典中的中華民族的智慧風骨、胸懷以及健康的道德準則和積極的人生信念,根植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在此,我們向全校師生倡議:
1、請同學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在每個時間段、任何地方進行誦讀,誦讀弟子規、孝經、道德經、論語、增廣賢文、中華古典詩詞等國學經典,在誦讀經典美文的同時,感悟國學精粹,陶冶道德情操。
2、 要求每周利用兩節課的時間,由語文老師帶領同學們誦讀、學習《弟子規》、孝經、道德經。
行動起來吧,從現在開始誦讀經典、學習經典。以經典為伴,打好人生底色,與博覽同行,開拓廣闊視野!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八
親愛的同學們:
隨著現代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及電子技術的應用,電腦辦公、微機打字,加強了漢字的使用性,是人類社會文明又一大進步。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那就是另一面,削弱了人們對漢字的書寫能力。從二十世紀的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電腦的出現和普及,進入了各個領域,即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學校家庭及網絡辦公等,無所不及。徹底的改變了漢字的書寫方式。對中華傳統的漢字書寫文化,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可謂時間短,變化快。電腦代替了文字書寫的實用性,不管是硬筆還是毛筆都弱化了它的功能,特別是硬筆。比如有的機關干部提筆忘字,甚至有的干脆都不會寫字了。尤其是對中小學生影響極大,對于他們來說,漢字的書寫不重要了,寫好寫賴都一樣,反正有電腦了。
書法藝術在我國大約已經存在、發展了兩千多年。它一路輝煌,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的兩千多年里,相繼涌現出來的書法藝術家燦若群星。他們的光芒至今還輝耀在中華文化的天空。我國的書法藝術這一中華文化的瑰寶、國粹,兩千多年來之所以長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書法藝術和漢字的書寫與文字的實用融為一體。如果沒有實用性,它的價值就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和利用。正因為書法藝術和書法的實用性結合得太緊密了,一旦這兩者相互剝離開來,就必然會給書法藝術的存在和發展帶來沉重的打擊。
巨大的變化,也帶來巨大的危機,造成國人書寫漢字能力和水平下降,也著實讓人擔憂。
我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向國人提出倡議:
1、從我做起,提高對中華漢字書寫認識,了解中華兩千多年的書寫漢字的歷史和文明。提升現代科技給漢字書寫帶來的危機感,在熟練使用電腦的同時,提倡動手、動筆寫字。
2、從家庭做起,因為家庭是社會的一細胞。讓每一個家庭都融入現代文明的大潮流中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早期教育,早期漢字書寫,為以后學校讀書、識字、寫字奠定基礎;老年人利用閑暇時間,寫寫字,記記事,增加樂趣。
3、從學校做起,學校教育承擔著國家教育的重擔,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漢字書寫要從中小學抓起,從教育抓起,從教師入手,提高書寫興趣和愛好。學校要給學生創造和展示書寫漢字的平臺。要求學生:“立大志,做善事,做好人,寫好字”。
4、從國家和社會抓起,重視漢字的書寫,提升書法藝術的生命力。要通過各種輿論和媒體給書法藝術搭臺,要通過各種形式比賽和展覽給書法愛好者、欣賞者創造平臺。要制定書法教育大綱,開設書法專業課程,普及書法知識和理論,提高書法師資隊伍水平。培養國人的書法藝術欣賞能力,開拓書法藝術存在和發展得新空間。愿書法藝術再度輝煌,讓書法藝術之樹常青。
倡議人:
日期: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九
xxx: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中華民族的英烈們用熱血和生命刷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103年之后,還是在這塊土地上,在東湖之畔,長江之濱,我們相聚于天地間,面對親愛的祖國,面對中華先祖,歷代古圣先賢,共同發出莊嚴的倡議:
我們所有參與者,愿意響應習、黨中央的號召,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修身為本,正己化人!
我們要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忠實的踐行者,力行者。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黨的精神,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把立足傳統文化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連接在一起,讓傳統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又一次崛起的強大動力!
我們鄭重承諾:我們所做的一切,要高度一致。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法律法規。
我們要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忠實的踐行者,力行者。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黨的精神,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把立足傳統文化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連接在一起,讓傳統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又一次崛起的強大動力!
我們鄭重承諾:我們所做的一切,要高度一致。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法律法規。
奉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的價值理念。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計較小團體的利益得失,自覺自愿融入全國傳統文化的大家庭,為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無怨無悔,無私奉獻!
們要堅持對待傳統文化要在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富強大的文化滋養。
我們呼吁,全國傳統文化的機構、團體和力行者,行動起來,積極響應倡議書的承諾。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投身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偉大的實踐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正能量!
我們共同宣誓:
我站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上!我做好了,中國就好了!我們大家都做好了,中國就好了!實現中國夢,從我做起!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p副標題e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十
全國各族同胞、海外僑胞們:
中華民族漢字,是中華文明之魂,是生命的符號,是先祖以無窮智慧創造的內涵豐富、法性特有的文化傳播工具。揭示人生奧妙、宇宙規律,解讀民族意識,感悟社會和諧都離不開文字;表明人與人、人與自然(天地、動物、植物、礦物)以及人與暗物質之間的關系,也需要智慧的符號來表達。中華民族漢字,她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從形、音、意各方面已臻完善,於點、橫、豎、撇、捺筆劃中蘊含著自然的哲理與警示。各族人民的和諧與繁榮,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與充滿靈性、象征、詩意的文字息息相關。為了敬惜漢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特向全國各族同胞、海外僑胞發出以下倡議:
一、充分認識敬惜漢字的重大意義。敬惜漢字就是禮敬先祖,尊重和繼承民族的創新精神;敬惜漢字就是傳承文明,弘揚和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敬惜漢字就是凈化心靈和傳承孝道,傳承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認識學好漢字的重要性。學好漢字,從圣人古訓到先賢名言,從《惜字訓》到佛家經典均有論述。漢字為世間至寶,國之遺產。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貧者富,富者善,病者康。學好漢字,必能使人聰明睿智,福壽康寧,延年增慧,吉祥如意。在科學技術、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以回歸自然、關愛環境的心態,高度重視中華民族之瑰寶——漢字,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學好漢字,認真領會、準確把握。
三、應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對有漢字的書籍、紙張、物品以及各種印有漢字的袋子等等,均不可亂扔亂拋。切不可以書作枕、作凳、墊物;以報紙當鋪坐、塞墻孔、包鞋包物、以帶字之紙擦物品、當手紙甚至將漢字踩於腳下等。有條件者可建惜字爐,將帶字紙張加以焚化。
四、國家提出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以民為先,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倡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為我們敬惜漢字、珍愛帶字紙張,創造了良好的契機。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的一分子,一定要敬惜、珍愛中華民族的文字,正確使用漢字,盡可能避免錯別字,不以拼音取代漢字。同時要嚴禁亂寫亂畫,特別不在文物古跡上亂題亂寫,保護好國家文物。我們強烈呼吁:把漢字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申報,以保護中華古國僅存的漢字這一獨特體系;設立漢字日,以號召全民敬惜漢字;國家應立法,規范漢字的使用與保護。讓漢字這塊人類瑰寶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倡議人:_
日期:__年__月__日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十一
廣大的青年大學生朋友們:
幾年來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頒布與推廣,國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韓國申請端午節、中醫、活字印刷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國內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而毫無疑問民族傳統文化無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保護和維護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就必須要增強意識從我身邊做起,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倡議:
一、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提高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識,加強自己的文化修養以及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學習,多了解有文化底蘊的中國傳統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內涵才能更好地弘揚和保護民族傳統文化。
二、從我做起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一方面多向親朋好友宣傳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學校的便利條件與學校和學生會各部門聯系,定期開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活動或者班會,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雜志分發給同學們,讓我們的大學中形成一種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氛圍。
三、有經濟條件的同學還可以組成類似旅游觀光社團,到一些民族文化氣息比較濃郁的地方去旅游觀光,如河南開封,陜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強同學們的認識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學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致力保護的決心。
總之,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寶,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最豐厚的禮品,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們的民族文化卻在正走向非常尷尬的境地,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任務更是迫在眉睫,所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加入到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行列中來,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貢獻出我們的一分微薄之力。
倡議人:
20_年_月_日
傳統文化倡議書篇十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21世紀的少年應該繼承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在老師的教育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會如何做人,做一個儒雅的附小人,讓我們的校園綻放儒雅之花。
那么,儒雅是什么?有人說:“書是一扇沉重的門,它垂青于每一個敲門者。它敞開的門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盡的礦。走進書里去,從書里走出來,讓知識的浪花滋潤你的肺腑,讓動人的箴言樹起你人生的路標。”是啊,要想成為儒雅少年,就必須讓書香溢滿人生。
多一份平靜,少一些躁動;多一份知識,少一些愚昧;多一份修養,少一些魯莽。只要你不忘記,儒雅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牢記校訓:廣文、尚真、崇和、至善,儒雅就在我們身邊。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現在開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經典為伴,以禮儀為伴,以傳統文化為伴,打好人生底色,爭做儒雅少年。讓我們共同祝愿,祝愿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儒雅之花!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