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黃文秀的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百色市新化鎮百坭村,國家級貧困縣。而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的法學碩士黃文秀是百色本地人,當年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于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畢業后作為選調生回到家鄉,幫助人們擺脫貧困,建設家鄉并卓有成效。
曾經她的一篇扶貧心得被刊登在北京師范大學校總會的微信公眾號上。其中寫到“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快樂’。這字里行間透露出了極大的勇氣和信心,以及對家鄉的熱愛。她曾努力想“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基層干部的苦辣酸甜,被這個年輕活躍,內心堅定、赤城無比的女孩打敗了。
在這個貧困的村莊揮灑熱血,帶領全村克服種種困難,讓村民摘下貧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路,甚至為了全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她是人民的好干部,用生命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洪水是無情的,黨是有情的。黃文秀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但是她的無私奉獻,盡職敬業的崇高精神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她敢啃硬骨頭,把困難扛在肩上,充分體現了新時代青年擔當作為的品格。
黨員干部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堅定目標,精準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黃文秀的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19____年出生的黃文秀,是一個愛美的女孩子。
同學們對她的印象是:喜歡穿裙子,會彈古箏,寫得一手好字。她北師大的師妹、南寧市第十八中學教師蔣金霖說,在北京讀書時,文秀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然而,投身扶貧事業后,黃文秀將自己的愛美之心悄悄地“藏”了起來。她收起漂亮的裙子,穿上運動裝在山野村屯間奔忙。
焦守云在《我的父親焦裕祿》中寫到:父親到蘭考之前,一直在哈爾濱、大連、洛陽等城市工作,接觸的都是新潮的東西。他二胡拉得非常好,舞也跳得好,還是個出色的男中音。父親對生活也是很熱愛的,工作再忙,胡子也刮得干干凈凈;衣服再舊,也洗得干干凈凈。父親的文章寫得非常好,還愛鉆研。他在大連起重機廠時,給他們的廠報、廣播電臺寫了很多文章。但在蘭考艱苦的環境下,為了解決民眾溫飽的嚴峻問題,父親舍棄了他一切愛好,爭分奪秒地帶領蘭考人民除“三害”,就像蘭考的一個領導干部說的:焦裕祿在蘭考的475天,是跑步度過的。
黃文秀藏起裙子,穿上運動裝,把生命獻給了黨的扶貧事業。
黃文秀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她的精神必將長存,必將成為所有扶貧干部的標榜。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先進事跡,學習她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精神,學習她為了黨和國家事業,為了困難群眾早日過上幸福生活甘愿犧牲寶貴生命的無畏精神,她和所有奮斗在扶貧第一線的基層干部就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黃文秀的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黃文秀同志的事跡讓支部成員們深受感動,紛紛在現場灑下淚水。同時也讓他們又一次審視了自己的黨員身份與責任擔當。黃文秀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學習結束后,支部成員們寫下了這樣的感言:
黨員入黨誓詞是這樣寫的“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文秀同志的事跡就是對黨員入黨誓詞的最好詮釋。我們黨員間常常開玩笑說道:“黨員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確,很多事情需要我們黨員來,我們就要“上”。但我們不是有怨言的“上”,而是自覺、自愿,本著自己的初心“上”的。我們黨員就是實現共產主義道路上的一塊又一塊的“鋪路石”。但這一路是困難和曲的,我們只有堅定我們的初心才能夠讓我們的人民的生活慢慢改善,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美好。也許我們現在沒有處于那樣的位置或者沒有機會扎根于基層,但我想我們作為一名黨員,不論我們身在何處,我們都有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我想我們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也是對共產黨員精神的最好的踐行。有這樣一句話一直記在我的心里:“黨員們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當我們聚在一起時,我們團結的力量是難以想象的,但我們像火星一樣散在各處時,我們就是滿天的繁星,照亮中國、共產主義社會的每一片天空。
不忘初心,攻堅克難勇往直前。幫助百坭村全面脫貧,任重道遠。但是文秀師姐從未抱怨,她挨家挨戶走訪,想盡各種辦法解決一個個難題。一年多的時間里,讓百坭村的貧困發生率下降了很多,極大改善了村民們的生活,讓村民們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轉變,從最初的不信任到認可她為永遠的第一書記,這源于初心的力量,是她堅強的真實寫照。
承接使命,繼往開來續前章。文秀師姐的同學、同事、姐姐和采訪過與她有關人物的記者,從學習、工作和生活的不同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字字情真意切,訴說著對她的深切想念。細節之處皆體現感動,行動之處均可見她的堅強勇敢,這種偉大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再提起黃文秀同志,再想起黃文秀充滿笑容的照片時,我心里總是會充滿美好和力量。她是多么一個美好的姑娘啊,她的心美到為了陪103歲的孤寡老人過年而舍棄與家人團聚,她的人美到所有人想起她的臉都心存溫暖,她的夢想美到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她在我心里已經留下了“感恩的種子”,她已經在我艱難的時候給我指明方向。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永遠都不能忘,為祖國繁榮昌盛的信念永遠也不動搖。文秀同志走了,我們更多的青年共產黨員來了!我相信,文秀同志的精神不僅會感染到我,還會感染到更多黨員,我們一起肩負起這份重擔,為祖國的發展奉獻出自己的能量。
正如陳麗美師姐所說的那樣,“生活中沒有了文秀,我們有著無盡的悲傷,生命中有了文秀,我們有了前行的動力。文秀走了,我們來了,這是無悔的選擇。”作為一名普通的學生黨員,我目前能做的首先是積極鍛煉身體,將一個健康、結實的體魄作為學習、工作的根基。同時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覺悟、不斷探索、細化、堅定自己在人生階段上的目標,補好精神上的“鈣”。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展視野,多讀書、讀好書,志存高遠,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耐性、韌性、獨立性。即首先成為一名具有獨立自主意識、能自食其力的工作者;其次不斷夯實自身專業水平,在專業上不斷進取,為專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生活中保持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態度,做一個具有正能量、永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并用自己的力量帶動身邊的人,不懈進取,完成自己在本階段應該做、必須做好的事情,保持思想上的純粹,成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共產黨員,在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黃文秀的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涌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干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后視頻畫面。
“現在這么晚了,天氣預報說有暴雨,你一個女孩子開車不安全,明早再回吧?”“不行,我今晚必須趕回去,我也看天氣預報了,百坭村那用屯可能發生洪澇……”懷著為民初心、踐行使命的廣西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在面臨洪災的那一刻,她毅然選擇了進村搶險疏散村民,她用短暫的生命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年僅30歲的黃文秀在基層扶貧工作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黃文秀作為年輕的第一書記,從“扶貧新手”變為群眾最信賴的人,她在任期內,實現了貧困戶戶戶有致富門路,村集體經濟項目收入翻倍,她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成績斐然。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黃文秀只有前進,沒有后退,她帶著為村里做貢獻的初心,肩負脫貧攻堅的重要使命,在這個貧困的村莊揮灑熱血,帶領全村克服種種困難,讓村民脫下貧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路,甚至為了全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人民的好干部,百坭的好女兒黃文秀走了,她用生命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洪水是無情的,黨是有情的。黃文秀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但是她的無私奉獻,盡職敬業的崇高精神永遠鐫刻在人們心中。黨員干部要向黃文秀學習,在脫貧攻堅、精準扶貧道路上,要堅定目標,精準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為民初心,復興使命,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黃文秀的事跡和精神激勵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干部,他們在緬懷的同時,更加堅定著在脫貧攻堅的事業上揮灑青春的信念,他們將接過黃文秀精準扶貧的接力棒,完成她的未完成,更加努力的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