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班主任工作周安排計劃篇1
一、8月31日下午3:30在體育館進行新生專題教育:《開學第一課》;
提醒學生(包括以后每一次會議):
1.把凳子擔起來走,不要在地上拖;
2.帶筆與筆記本方便做紀錄(專題教育);
3開會期間保持安靜,同時抬頭挺胸,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4.保持會場衛生,要求每個人所坐位置地面離場后不可留有任何垃圾)。
二、9月1日(周一)早讀組織領學生帶凳子到體育館參加開學典禮。
二、9月3日(周三)第一、二節在體育館召開新生專題教育第二場《在規則中成長》。
三、提醒學生將校服做上自己獨特的記號,防止與其他同學的混淆。
四、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團委、學生會、各社團。
注意:鼓勵參加但建議不要太多,引導學生結合興趣、實際情況與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參加(校團委會及學生會各部門會在第2周利用晚修到各班做宣傳)。
五、發動全班開始制訂簡要班規。先制訂一些急需的班規,如遲到、不交作業、上課趴桌上、不搞衛生、上課喧嘩、衛生倒數、頂撞老師等問題應如何處理。
制訂原則:1、全班參與制訂、通過;2、易操作;3、不會觸犯法律、法規、校規;4、不要體罰或變相體罰;5、學生既害怕處罰又不抵觸。
六、 師生盡快熟悉。班主任利用一周的時間記住全體學生名字及來自何地區、初中、宿舍、座位、基本的個性特點等。
七、讓學生盡快相互熟悉。創造各種方式讓每一個學生能叫出全班同學名字(職業素養課上做的桌簽可以利用)。
八、 建立班級通訊錄。保證能有聯系方式找到每一個學生及其家長,掌握家庭詳細地址。
九、建立班級學生QQ群與微信群(自己一定要是管理員之一)。
提醒:鼓勵學生周末回家后多聯系。同時約法三章,班級Q群是用來交流溝通、班務發布的平臺,相互攻擊或不雅廣告、圖片等行為不可出現。
十、爭取與每一個學生談一次話。利用晚修,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特點,力爭在與每一個學生談話時能說出一件該學生的具體事例(甚至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一句話),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在關注、重視或欣賞他。
十一、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幫助學生了解要考哪些證書,二年級可選擇哪些專班,今后就業情況怎么樣等等。(可邀請本部部長、項目經理或同專業突出的高年級學生講)。
十二、推薦有責任心和有熱情的紀律部、體育部、生活部干事。學生會會到班級宣傳
注意:叮囑這些干事每一次都要參加檢查,因檢查關系到班級量化評比,一次不去會扣班級5分;叮囑宿舍長要參加晚上的檢查,一次不去也會扣班級宿舍量化分。
十三、督促學生盡快熟悉校園。保證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圖書館、充飯卡處、體育館、演藝中心、組合樓、實驗樓、校醫室等地方。
建議:找一個第七節全班開展校園游,包括參觀本專業的實習基地,如雷曼電子、聯想實驗室、用友ERP實驗室、精英科技實驗室等(溫馨提示:這些地方可能需要事先聯系)。
十四、開展同伴教育。可邀請同專業的優秀師兄師姐或學生會、團委會優秀干部來班級做宣講:如何規劃自己的職中生涯,可分生活(沖涼、錢卡的保管、按時作息等)、學習(內容、方法、時間安排等)、能力(社團、比賽、志愿者等)等專題。
十五、處理好每一項的第一次違紀。重視“破窗原理”,提醒學生不要做第一個犯錯誤的人,強調個人行為與集體利益的相關性。處理好每一項的第一次,如:第一次遲到、每一個不值日、第一個在背后講同學壞話……
十六、與家長建立聯系。建立飛信平臺,將第一周觀察到的其子女的某個亮點告訴家長。
十七、給每一個家長打電話。告訴家長其子女第一周自己觀察到的亮點,并有針對性地了解學生個性特點及其它,如喜歡別人用何種方式與其溝通,的朋友是誰,最聽誰的話,最喜歡干什么等等。
十八、教師節活動組織。建議采用不用太花錢又讓老師感動的方式,增加與科任老師的感情。
十九、指導學生規劃生活費的使用。此舉為防止部分學生沒有生活經驗,前幾天大手大腳,結果周五沒錢吃飯。
二十、關于飯卡。告知學生充卡時間與地點,同時提醒學生保管好飯卡,交告知飯卡丟失應馬上去飯堂充卡處報失。
二十一、選好舍長,引導學生制訂宿舍公約。會長建議選愛衛生、有責任感的同學擔任,公約制訂要考慮到個人內務、衛生打掃、沖涼順序、空調開放等所有方面。
建議:規則簡單可行又易操作,不要超過10條。
二十二、提醒學生周五放學后開機與家長通話,報告行程。14級一位同學手機關機,放學后去文具店買繪畫用品,家人聯系不上,瘋找,班主任一直幫忙聯系同學,找到晚上6點。
二十三、調查不回家學生,班主任可安排一些事兒給他們干(我們班安排他們放學后為班級搞大掃除,為機房布網線,借籃球給他們打提醒同宿舍同學方便的話給他們帶月餅來。)
二十四、提醒學生統籌來時的時間安排:幾點出門,幾點到校,幾點到教室。
二十五、叮囑學生注意結伴返程。
二十六、提醒學生回家后第一件事叫家人、擁抱家人,周末抽時間向父母匯報學校生活、學習。
二十七、讓學生上當當網挑選自己喜歡的書,將網址發給學習委員。
班主任工作周安排計劃篇2
(一)生活活動指導
生活活動有進餐、睡眠、喝水、來園、離園等,它是幼兒一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參透社會性教育、行為練習、發展認知能力、寬展知識經驗的好機會。如進餐時,不僅可以聯系使用餐具,養成不挑食、不剩飯及飯前便后洗手的衛生習慣,還可以幫助幼兒認識糧食、蔬菜,學習營養知識,發展自理能力。
生活活動在幼兒園一日活動時間上占有大比例,不可忽視。許多教育目標不能在教育生活中全部實現,教師要做有心人,充分利用生活活動,依據月教育目標和教育建議,確定本周生活活動指導要點,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如9月份小班幼兒剛剛入園,生活指導要點是認識標記,熟悉幼兒園,利用生活活動與每名幼兒親近,建立良好關系,消除分離焦慮;大班生活指導要點則是獨立能力、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習慣,利用生活活動學習照顧弟妹,開展小問號、小幫手等活動。
生活活動指導,應該說明個別幼兒的指導,如體弱兒的照顧、個別幼兒動作與生活技能的輔導,或與自閉兒共同游戲等。
(二)活動區指導要點
活動區活動是幼兒有范圍的自選活動,應以活動區形式提供選擇機會,如角色區、構建區、美工區、表演區、認知區等。在活動區活動時間,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己選擇活動內容、游戲伙伴、玩具材料和活動方式,得到情感的滿足,促進其全面的和諧發展。
在活動區活動時間,教師不是直接的組織者、指揮者,而要學會隱性指導,通過創設環境、提供材料、師生交往、言傳身教,參透教育意圖。因此教師要根據月計劃,確定本周活動區指導要點。如在大班,9月設立了動物娃娃家、操作區、寵物區等,第一周,重點指導寵物區,學會大家一起玩;第二周,重點指導角色區,模仿家庭生活,教師參與游戲,建立師生親密關系;第三周,重點指導操作區,提供穿衣、系扣、喂飯等材料,學習生活技能。
最后注意,活動區活動也應重視對個別幼兒的知道。
班主任工作周安排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德育教育的思路為指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開展富有兒童情趣的各種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激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積極探索個性培養的途徑。把本班建成具有“勤學、守紀、團結、向上”的班風,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做一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學生現狀分析:
五(1)班共有36名學生,17名女生,19名男生。每個孩子都活潑可愛,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他們純潔善良,好奇心強,求知欲強。本班學生思想素質一般良好,但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沒有養成,優差懸殊較大,存在著兩極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聽講走神,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作業態度不端正,書寫質量差,有拖拉現象。
三、工作要點以及采取的采措施
1、配合各課任教師,認真轉化困難生,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1)及時了解學情:準確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點難點上下工夫,以促進全班成績的平穩、扎實地上升。
(2)強后進生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分類施教,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要從關心、愛護
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關心學生。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情況。
(3)家教結合:經常保持與否學生家長聯系,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要不厭其煩的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抓兩頭,促中間,使全班形成一盤棋,真正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2、重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落實素質教育。
(1)重視養成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對學生的成長進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一個人的終生發展受益非淺。因此,在班級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學期,將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對學生進行規律性的常規訓練。重點落實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不使一個學生掉隊。
(2)培養班級干部:輔導班干部管理班級工作,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讓他們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干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煉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3)抓好少先隊工作:班級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班主任工作,是充分發揮學生特
長、張揚學生個性的有效途徑。本學期將積極配合學校少先大隊,結合實際搞好各項活動。
(4)重視文體工作:教育學生上好所有學校開設的課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積極參與
學校組織的文娛活動,重視各項比賽的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3、作好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在學習和生活中自我保護能力,以確保學習任務的正常開展和學生在學校的安全工作。
4、好住校生的管理。
對住校生進行必要的生活指導和幫助,培養他們對生活的自理能力,協調住校生之間出現的問題。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教會他們互幫互助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