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主任兵法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一直到真正開始面對學生了,才知道班主任工作有多難。而且開始那幾年,每年都接別人的班,面對家長有意無意的一些比較,自己又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茫然狀態,可以說,班主任工作做得并不好。當然,也不能算一塌糊涂的,至少有模有樣地帶下來了一批孩子,其中不少家長至今看到我也很客氣地和我打招呼聊天,總還算是對我當初工作的一點點肯定吧。
看《班主任兵法》這本書,首先很詫異的是作者竟然是位只有7年教齡的年輕老師!工作7年,就對班主任工作衍生出這樣那樣的心得來,不得不佩服作者在教育工作中的細膩心思。這本書算是本反思集了吧,作者就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結合自己的反思,聯想到那些歷史中、電視中、生活中的對照案例,寫出一本和學生斗智斗勇的班主任成長故事。讀來覺得文本表述深入淺出,語言也比較精妙,有些做法操作性強,借鑒性高,總體說來不失為一本值得班主任細讀的好書!
誠如前言中介紹,作者之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所得,作者自己歸功于他第一年班主任工作的徹底失敗:帶了一個亂班,更因為分班后變得更亂,直到讓他無法駕馭、黔驢技窮、滿盤皆輸。可是作者并不把這件事當做自己的苦,自己的虧,而是作為一次鍛煉,使其在之后的班主任工作上越來越順手。其實在我看來,真要想像作者這般涅槃重生,靠的是自己的反思與經驗總結,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吃一塹長一智的程度。
這本書之所謂兵法,也全有賴于作者加入了大量的古代與現代的軍事理論思想,讓人在看文的同時感覺班主任工作在繁忙枯燥與輕松有趣之間其實差得并不遠,關鍵在于班主任自己的主觀思想、人格魅力以及工作能力。當然,書名曰為兵法,那么在鋪陳開來的時候自然也得有點兵法的樣子。這本書的小標題也取得相當有意思:倒轉乾坤、敲山震虎、順水推舟、刮骨療毒、指鹿為馬、遇強更強這樣的題目很有讓人繼續讀下去的欲望。再翻到里面去,看作者娓娓道來的生動故事,條理清晰,充盈著教育的智慧與人生哲理,評價其為一本賞心悅目的教育類書籍一點都不為過。
書的上篇為理論,下篇為實踐。上篇雖名為理論,但是也夾雜著不少的實踐,語句幽默風趣,觀點十分明確,讀來并不枯燥,有很多地方讀起來都不禁讓我發出原來我也這樣做錯過了呢的感慨,不禁讓我捂著胸口去反思曾經班主任工作的點點滴滴!下篇名為實踐則更明顯是講述作者自己經歷過的案例。雖然作者是一位中學的班主任,不過很多故事還是值得我這樣的小學老師來思考的,畢竟教學之法貴在融會貫通嘛!
讀到最后,不禁讓我想起書中提到的一句話: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作者工作7年,班主任工作游刃有余;我工作8年了,仍舊在按部就班,想來都覺著汗顏!不是說自己沒有經驗,只是自己在工作上主觀投入得還不夠多吧,這樣想來,似乎又有點自大的感覺。雖然接下來的一年我不擔任班主任工作,但是在其他教育教學方面,我或許真的需要好好規劃一下,至少,可以有空就翻翻這本有意思的書,不但看書中的故事,還可以看看書中的道理。
班主任兵法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寒假期間我有幸讀了萬瑋老師的著作《班主任兵法》,這本書猶如一縷曙光,將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教育者的世界。在深深佩服萬老師的同時,我也從《班主任兵法》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得到了一些啟示:
教師在處理學生一些問題時,一定要研究學生的心理,思索學生的動機,站在學生角度體會學生的感受,然后對癥下藥,采取措施。書中萬老師使用的辦法通常都比較緩和,但是卻正好擊中學生要害,犯了錯誤的學生,不但乖乖認錯而且心服口服,教師的任務通常也能很好地貫徹下去。因此,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盡可能“智取”,不能“硬攻”。
當然,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教師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當眾與學生發生沖突。并提高自己的修養,使自己心胸寬廣。其次,一定要善于隨機應變。學生的心理是千變萬化的,在一些具體場景中,常會有突發情況發生,當學生的心理發生變化時,教師一定要隨機應變,及時調整策略。最后還得了解學生的心理,與學生多交流、溝通,了解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有一段文字,是我常常翻閱的:還有一類教師,對學生工作充滿熱忱,也不乏愛心,試圖對學生實施寬松自由的教育,但是缺乏對學生工作的艱苦性和復雜性的足夠認識,他們同樣把學生工作看的太簡單了,他們雖然尊重學生,也鼓勵學生,但是卻不能令學生信服,對學生產生不了足夠的積極影響,……
這段文字將我初當班主任和語文教師的角色心態分析得特別精辟到位。我對學生充滿了熱情,他們卻對我興趣貧乏;我尊重我的學生,但是他們卻常常拿我的話當耳邊風……這樣的事情太多了,面對這樣的班這樣的學生,我感到身心疲憊。然而,在看了萬老師的這本書后,我發現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簡單處理好的。在學校的管理中,遇到比較突出的問題,我們應該多思量幾步,從策略到結果都要考慮一遍。處理具體問題,我們光是有一股熱忱和勇氣已不夠用了,我們還要學會伺機而動,隨機應變。
這本書里提到了很多我們正在經歷的事情,如班里發生偷竊事件、打架、紀律差等。當我看著這些案例時,我總是第一時間就會想,當時的我是怎么處理這件事的呢?為什么我當時沒有想到這樣的方法?萬老師是如何想到這些法子的?當細細研讀完后,我就發現,這些都是學校管理中經常發生的事情,而應對的法子可以說是成千上萬,萬老師是就地取材,應勢而動的。他能圓滿解決這些問題,他能采取最恰當的時機做最恰當的事情,都是他善于總結自己的工作經歷,通過不斷反思而得來的結果。
《班主任兵法》這本書對于一個班主任管理班級有著不可忽視的指導作用。使我認識到,只有愛和智慧并存的老師,才能教好孩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通過不斷的學習,我也能夠成為一名智慧的教師!
班主任兵法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首先,學會和學生溝通
萬老師在書中提到一類老師:在班里出現問題后,會隨便找學生談話,由于沒做準備談話往往沒有效果。于是我往往對號入座,想到自己,感覺我就是這類教師:每次學生出現問題后,也會找同學談話,但是當時學生也是答應的好好的不會再犯錯,但是扭頭就忘。我想這很大程度與我沒做好準備有關,沒有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萬老師每次都會尋找切入點,仔細設計談話的策略,并預想學生可能的反應,準備好幾種應對情況,所以與學生的談話總能收到效果。不只是談話,在發現學生有問題的時候萬老師總是主動出擊,有合適的機會就直接利用機會,沒有合適的機會他便會創造機會,而我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才處理問題,當需要談話時就找學生談話,看著像是及時處理了,其實就好像哪疼醫哪,沒有徹底處理好問題。萬老師這么用心的對待學生,點醒了我。以后的教學中,我需要提高說話技巧,像萬老師那樣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
其次,對學生充滿愛心
記得在一篇文章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要做到“四多四少”即多民主,少強制;多激勵,少批評;多引導,少說教;多用情,少用氣。說的是要我們老師充分尊重和愛護學生,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緩解學生的抵觸情緒,堅信學生是可以教好的,對學生多點耐心,多點信心,多點愛心。萬老師也是基于“愛”的前提,不斷進行著人生的追求。我們常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心是一個好老師的基本條件。老師的愛可以給學生親近感和信任感,不應該是“恨鐵不成鋼”的愛,一味批評訓斥,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只能讓教學效果適得其反。我初為人師時,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對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品行不好的學生,屢次說教還是不思悔改時,我都會很生氣對其嚴厲批評大發脾氣。但是冷靜下來,會感覺自己對他們的態度過于偏激。后來教學時間長了,反思自己的不足也會有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當個別孩子在出現這些問題時,不再一味地批評指責他,而是避開這些缺點,表揚他熱愛勞動,干凈講衛生,關心同學等,放大其優點。這樣一來,多些愛心和耐心,找到孩子的閃光點,這些孩子表現慢慢地就表現的不錯了!
最后,要努力提升自己
教育界曾經流行這樣一句話: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意思是老師要比學生懂得更多更豐富的知識,才有資格成為一名合格的教書育人的老師。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高速發達,社會進步飛快,對這句話要有新的理解,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裝滿這桶水并不表示就萬事大吉了,老師要有常流水。新時期的老師要隨時“添水”“換水”即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萬老師說:“要多多修煉內功。”毫無疑問,就是我們只有不斷充電,努力提升專業、教學技能教學方法等各方面的能力才能順應時代變化,滿足學生越來越廣泛的知識需求,從而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總之,這本書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相信這些方法對我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能只拘泥于死板的理論和教條,像我們這樣的班主任更應該不斷探索,在實踐與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班級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