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的下一句篇一
空心蘿卜耍外甥 ———— 哄起人來了
舅舅拉外甥 ———— 兩廂情愿
舅舅打外甥 ———— 沒說;白挨;一言不發(fā)
二郎神的外甥 ———— 不愛舊;不愛舅
頓外甥提燈籠 ———— 照舊;照舅
外甥找到姥姥家 ———— 有救(舅)
外甥披孝 ———— 無救(舅)
外甥赴外公的宴 ———— 不客氣
外甥打舅 ———— 公事公辦;情理難容
外甥打阿舅 ———— 公事公辦(比喻不存私心,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外甥不在家 ———— 有救(舅)
外婆待外甥 ———— 誠心實意
舅舅揍外甥 ———— 白挨
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的下一句篇二
據說在元代末年,當時朱元璋沒做皇帝之前,他在郭子興的義軍中聽令,外甥打燈籠歇后語_外甥打燈籠的下一句。可是由于這股義軍里有好幾個主帥,郭子興和孫德崖等幾個主帥意見不合,甚至后來幾個人翻臉發(fā)生了沖突,使得朱元璋被迫離開了那里,準備回老家安徽濠州。
旁邊一些賣藝人的同伙,見自己人被朱元璋踢倒,正要過來打朱元璋,可被那人給攔住了。而且還是那句話:自己技不如人,認栽了。他讓那些同伙不要為難朱元璋。就這樣朱元璋離開了這群人繼續(xù)往前走。
漸漸地天已經黑了,朱元璋走到一個胡同里的時候,正巧一個院落里面出來一個女子往門外潑臟水,一下潑正到了朱元璋的身上。那女子一見覺得不好意思,就趕緊過來賠禮。可二人一打照面,朱元璋一下子就認出來了:這個女人是自己多年沒見的姐姐,歇后語《外甥打燈籠歇后語_外甥打燈籠的下一句》。
姐弟二人相見當然是好事。朱元璋的姐姐就把他讓到家中,姐弟二人聊了些他們這些年的經歷。朱元璋又說了他剛才在大街上遇到那些賣藝人的經過。可就在姐弟二人說話的時候,聽見外面一陣吵雜聲。姐弟二人趕緊出去,可出來一看,朱元璋愣住了。外面來了一群人,而且這群人正是剛才在大街上賣藝的那些人,而這些人一見朱元璋也愣住了。經過一番介紹,朱元璋才知道,原來:剛才那個和他比武的人,竟然是自己沒見過面的姐夫,而這伙人里其他那些賣藝的都是自己姐夫的師兄弟。當然那些賣藝人也知道了面前的朱元璋。
這時朱元璋姐夫的師兄弟也勸朱元璋:讓他給李文忠封個官,滿足朱元璋姐夫的這個要求。朱元璋在他姐姐和大家的一再勸說下,又看著自己姐夫的痛苦表情。朱元璋用手一指李文忠手里挑著的燈籠說道:“我朱元璋對燈發(fā)誓,如果將來有一天我做了皇帝,就封李文忠為:一:天王,二:地王,三······的十王千歲。”聽到朱元璋封李文忠十王千歲之后,朱元璋的姐夫微笑一下,死去了。
后來,朱元璋真的做了皇帝。他的姐姐帶著兒子來找朱元璋,而且問朱元璋是否能兌現當年的承諾。朱元璋笑了,他讓人準備得像當年一樣:讓外甥李文忠挑起燈籠,然后鄭重宣布:封李文忠為十王千歲。這件事當時被傳遍了全國,后來人們就有了這句熟語:外甥打燈籠--照(舅)舊。
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的下一句篇三
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按照歇后話的原則,就是每個字都有本身的意義。有外甥則有舅。打燈籠有“照”的意義,而不僅僅是“找”的意思。同音過來,照舊就是照樣還是原來那樣,沒有變化。
外甥打燈籠----丟大人了:外甥打燈籠自己是找人,找誰呢?當然是找大了了。所以就是大人丟了。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某人辦了不好意思的人,丟人了。
精裝茅臺——好久(酒)
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懷里揣小攏子——舒(梳)心
小蘇他爹——老輸(蘇)
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空中布袋——裝瘋(裝風)
宋江的軍師——無用(吳用)
賣草帽的丟扁擔——留神(留繩)
雨打黃梅頭——倒霉(倒梅)
半兩棉花——免談(免彈)
禿子打傘——無法無天(無發(fā)無天)
矮子過渡——安心(淹心)
馬店買豬——沒那事(沒那市)
臘月天氣——動手動腳(凍手凍腳)
反穿皮襖——裝佯(裝羊)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凈是書)
外婆死了兒子——無救(無舅)
老公拍扇——凄涼(妻涼)
秀才的毛巾——包輸(包書)
鈍刀破竹——想不開(響不開)
燈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鹽店里談天——閑得沒事做。(咸得沒事做)
龍王爺搬家——厲害(離海)
王八中解元——規(guī)矩(龜舉)
六月里戴手套——保守(保手)
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帶錐子——真行(針行)
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的下一句篇四
歇后語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外甥點燈籠下一句歇后語,歡迎閱讀。
外甥點燈籠 —— 照舊(舅)
【相關閱讀:歇后語大全】
1、外甥打阿舅 —— 公事公辦(比喻不存私心,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2、五個人往兩地 —— 三心二意
3、烏龜拜年 —— 規(guī)規(guī)矩矩(鞠鞠)
4、烏龜找甲魚 —— 一路貨色(比喻彼此一樣)
5、蝸牛走路 —— 慢騰騰
6、溫水燴餅子 —— 皮熱心涼
7、五尺深的渾水坑子 —— 看不透(比喻摸不透人的思想)
8、五月天喝涼茶 —— 美透了(比喻十分漂亮。或非常滿意)
9、五臺山的莽和尚 —— 橫頭橫腦
10、五彩公雞屙屎 —— 滑稽事(花雞屎)(比喻舉動逗人發(fā)笑)
11、窩窩頭沒眼兒 —— 找著挨摳
12、窩里的小鳥 —— 遲早要飛走
13、望風撲影 —— 一場空(比喻毫無所得)
14、巫婆下神 —— 裝橫作樣
15、巫婆和鬼打架 —— 病人跟著作難
18、烏龜想騎鳳凰背 —— 白日做夢
19、烏龜殼上找毛 —— 白費勁
20、烏龜爬門坎 —— 遲早要栽跟頭
21、烏龜打架 —— 看看誰硬
22、烏龜遭牛睬 —— 痛在肚里
23、烏龜笑鱉爬 —— 彼此彼此
24、未草里頭藏龍身 —— 農家出英才
25、忤逆子講孝經 —— 假做作
26、忤逆子突爹媽 —— 就是那么一回事
27、捂著耳朵放炮 —— 怕聽偏聽見
28、捂著錢包捉賊 —— 多加一份不心
29、屋渭偏遭連陰雨,一船破又遇頂頭鳳 —— 禍
30、晚上趕集 —— 散了
31、蜈蚣吃蝎子 —— 以毒攻毒
32、圍著叫化子逗樂 —— 拿窮人開心
33、圍著火爐吃西瓜 —— 心上甜絲絲,身上暖烘烘
34、彎腰樹 —— 直不起來
35、王老道求雨 —— 早晚在今年
36、王小二過年 —— —年不如一年
37、亡羊補卒 —— 為期不晚
38、網里的魚,籠中的鳥 —— 跑不了
39、望風撲影 —— 一場空(比喻毫無所得。)
40、挖耳勺刨地 —— 小樞
41、娃兒哭了給娘抱 —— 一推了事
42、娃娃拔蘿卜 —— 硬住外拽(zhuai拉〕
43、娃娃背磨盤 —— 加重負擔
44、娃娃吃面條 —— 瞎抓
45、娃娃吹喇叭 —— 小氣;沒譜
46、娃娃蕩秋千 —— 兩邊擺
47、娃娃逗狗 —— 回頭一口
48、娃娃頭上頂磨盤 —— 壓趴了
49、娃娃長胡子 —— 小毛病
50、歪了磨砸了碾 —— 實(石)打實(石)
51、歪墻開旁門 —— 邪(斜)門
52、歪嘴吹喇叭 —— 一團邪(斜)氣;邪(斜)氣
53、歪嘴講故事 —— 邪說
54、歪嘴婆娘吹火 —— 風氣不正
55、外貿商品不合格 —— 難出口
56、外婆死了兒 —— 沒救(舅)
57、外鄉(xiāng)人過河 —— 心里沒底;不知深淺
58、剜了眼的判宮 —— 瞎鬼
59、玩猴的敲鑼 —— 虛張聲勢
60、玩具店里的刀槍 —— 中看不中用
61、玩著滾輪打主意 —— 想轉了
62、晚上干活 —— 披星戴月
63、汪精衛(wèi)照鏡子 —— 一副好相;好相
64、王八吃秤錘 —— 鐵了心
65、王八出水 —— 露一鼻子
66、王八翻跟頭 —— 窩脖
67、王八配烏龜 —— 一路貨
68、王人上樹 —— 巴不得
69、王八咬人 —— 叼住不放
70、王二麻子挨打 —— 敲到點子上
71、王二麻子打哈欠 —— 全面動員
72、王二麻子當軍師 —— 點子多;點子不少
73、王府的丫鬟 —— 低三下四
74、王麻子的外號 —— 坑人
75、王麻子哭哥哥 —— 兇(兄)啊
76、王母娘娘得子 —— 天大喜事
77、王母娘娘開皤桃會 —— 聚精會神
78、王母娘娘請客 —— 聚精會神
79、王胖子的褲帶 —— 稀松平常(長)
80、王婆壞了磨 —— 設法推;推不得
81、王羲之的字帖 —— 別具一格
82、王羲之寫字 —— 入木三分;熟手;手熟;熟能生巧
83、王瞎子看告示 —— 裝模作樣;裝樣子
84、王小二賣瓜 —— 自賣自夸
85、王爺的宅院 —— 層層深入
86、王字少一橫 —— 有點土
87、王佐斷臂 —— 有一手;留一手;苦肉計
88、網兜打水 —— 一場空
89、網里的魚蝦 —— 一個也溜不掉
90、網套里的麂子 —— 嚇破了膽
91、往頭上拉屎 —— 成心糟踏人
92、望江亭上度中秋 —— 近水樓臺先得月
93、望鄉(xiāng)臺上搽胭脂 —— 死要面子;死要臉
94、望鄉(xiāng)臺上吹口哨 —— 不知死活;死活不知
95、望鄉(xiāng)臺上槍骨頭 —— 饞鬼
96、圍著火爐喝白干 —— 周身火熱
97、維吾爾族的朵帕 —— 頂好
98、桅桿尖上的猴子 —— 到頂了
99、衛(wèi)生口罩 —— 嘴上一套
100、溫度計掉冰箱 —— 直線下降
101、溫室里種莊稼 —— 旱澇保收
102、文火煎魚 —— 慢慢來
103、蚊子的腦袋 —— 大不了
104、蚊子叮菩薩 —— 找錯了人;不識相
105、蚊子飛到電燈上 —— 棄暗投明
106、蚊子咬木偶 —— 找錯了對象
107、蚊子咬一口 —— 無傷大體;無關大體
108、甕中的烏龜 —— 處處碰壁
109、甕中捉鱉 —— 手到擒來
110、蝸牛耕田 —— 費力不小,收獲不大
111、窩里的蛇 —— 不知長短
112、窩窩頭進貢 —— 窮盡忠
115、我心似你心 —— 心心相印
116、烏狗吃食,白狗當災 —— 代人受過
117、烏龜吃烏賊 —— 黑心王八
118、烏龜出口 —— 活寶
119、烏龜的后代 —— 龜兒子
120、烏龜跌灰堆 —— 憋氣又窩火
121、烏龜進沙鍋 —— 丟盔卸甲
122、烏龜殼上貼廣告 —— 牌子硬
123、烏龜請客 —— 盡是王八
124、烏龜上山 —— 難上加難;難上難
125、烏龜抬轎子 —— 硬撐;死撐;硬頂
126、烏龜遭棒打 —— 縮頭縮腦;不露頭
127、烏龜鉆灶 —— 扒灰
128、烏江岸上困霸王 —— 四面楚歌
129、烏鴉唱山歌 —— 不堪入耳
130、烏鴉當頭過 —— 非災即禍
131、烏鴉落在雪堆上 —— 黑白分明
133、烏鴉一字飛 —— 一溜黑貨
134、屋脊上蹲個貓 —— 活受(獸)
135、屋漏偏遇連陰雨 —— 倒霉透了;真倒霉
136、屋檐上掛馬桶 —— 臭名在外
137、巫婆扮兇神 —— 又丑又惡
138、巫婆扮打把式 —— 裝神弄鬼
139、巫婆跳神 —— 故弄玄虛;鬼花招
140、吳剛砍桂樹 —— 沒完沒了
141、吳三桂引清兵 —— 吃里爬外
142、武大郎抱石柱 —— 毫不動搖
143、武大郎的身子 —— 不夠尺寸
144、武大郎看飛機 —— 眼界不高
145、武大郎騎駱駝 —— 能上不能下
146、武大郎娶妻 —— 兇多吉少
147、武大郎做知縣 —— 出身不高
148、武科場上選將 —— 有本事就上
149、武松喝啤酒 —— 不過癮
150、武松買肉 —— 挑肥揀瘦
151、舞臺上的燈光 —— 引人注目
152、舞臺上鼓槌 —— 一對兒
153、五百銅錢串一處 —— 半吊子
154、五朵梅花開一朵 —— 四肢(枝)無力
155、五個指頭兩邊矮 —— 三長兩短
156、五更天起床 —— 漸漸明白
157、五十兩元寶 —— 一定(錠)
158、五臺山上拜佛 —— 燒高香
159、五月的石榴花 —— —片紅人;紅火一片紅火
160、五月的豌豆 —— 炸了;炸起來了
161、五臟六腑抹蜜糖 —— 甜在心上;甜透了心
162、伍子胥過昭關 —— 一夜愁白了頭;講退兩難
163、捂著鼻子講衛(wèi)生 —— 不聞不問
164、捂著腦袋趕老鼠 —— 抱頭鼠竄
165、挖井碰上自來水 —— 正合心意
166、瓦罐里的蛐蛐 —— 一個勁地往外蹦
167、歪脖子高粱 —— 另一個種
168、歪把子葫蘆 —— 從哪里開瓢
169、歪歪嘴跌跤 —— 上錯下錯
170、歪嘴吃螺螄 —— 歪對歪
171、歪嘴和尚念經 —— 念不出一句正經話
172、歪嘴爛舌頭 —— 說不出好話來
173、外孫赴他姥爺的席 —— 別嫌不客氣
174、外甥點燈 —— 照舊(舅)
175、玩把戲的作揖 —— 沒本事了
176、玩具店里的槍炮 —— 中看不中用
177、碗邊上的飯 —— 吃不飽人
178、王八打官司 —— 場場輸
179、王人拉轆軸 —— 滾的滾,爬的爬
180、王八吞鉤 —— 直瞪眼
181、王八找個鱉親家 —— 門當戶對
182、王寶釧愛上叫花子 —— 有遠見
183、王母娘娘坐月子 —— 養(yǎng)起神來
184、網兜提豬娃 —— 露出了蹄爪
185、網外捉魚 —— 撈外塊
186、往沙地潑水 —— 白交(澆)
187、往襪子上釘鞋掌 —— 沒找對地方
188、望鄉(xiāng)臺上唱蓮花落 —— 不知死的鬼
189、望鄉(xiāng)臺上跳黃河 —— 臨死也得落個清白
190、望著月亮想伸胳膊 —— 眼高手低
191、蚊子挨打 —— 全怪那張嘴
192、蚊子叮石臼 —— 一動不動
193、蚊子叮雞蛋 —— 無縫可入
194、蚊子遭扇打 —— 吃了嘴的虧
195、巫婆下神 —— 裝模作樣
196、巫婆搖鈴招鬼 —— 自欺欺人
197、屋頂上的霜 —— 見不得太陽
198、屋漏偏遭連陰雨,船破又遇頂頭風 —— 禍不單行
199、屋檐下吊石碾 —— 嚴重
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的下一句篇五
外甥打阿舅 —— 公事公辦(比喻不存私心,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烏龜拜年 —— 規(guī)規(guī)矩矩(鞠鞠)
烏龜找甲魚 —— 一路貨色(比喻彼此一樣)
蝸牛走路 —— 慢騰騰
溫水燴餅子 —— 皮熱心涼
五尺深的渾水坑子 —— 看不透(比喻摸不透人的思想)
五月天喝涼茶 —— 美透了(比喻十分漂亮。或非常滿意)
五臺山的莽和尚 —— 橫頭橫腦
五彩公雞屙屎 —— 滑稽事(花雞屎)(比喻舉動逗人發(fā)笑)
窩窩頭沒眼兒 —— 找著挨摳
窩里的小鳥 —— 遲早要飛走
望風撲影 —— 一場空(比喻毫無所得)
巫婆下神 —— 裝橫作樣
巫婆和鬼打架 —— 病人跟著作難
剜了眼的判官 —— 瞎鬼
烏龜想騎鳳凰背 —— 白日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