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漳州東山島導游詞篇一
鴛鴦溪位于周寧鄰縣屏南雙溪鎮宜洋村境內,距城區約30公里,這里海拔800米,林深谷幽,溪凈泉碧,環境十分寧靜,是鴛鴦棲息之地。
鴛鴦溪為白巖溪中的一段溪流,長約14公里,溪流平緩,有直余個形狀各異、水碧鏡的深潭,供鴛鴦棲息戲水;溪岸各色野果累累,可供鴛鴦覓食,而山林中棲息著婁百只獼猴,當鴛鴦的天敵——老鷹出現時,群猴即嗷嗷嘶叫,提醒鴛鴦飛避密林巖洞或潛入水中,成為鴛鴦天然的“衛士”。因此,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成為鴛鴦棲息的樂園。第年秋季有婁百上千只鴛鴦從北方飛平這里越冬,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鴛鴦鳥自然保護區。
鴛鴦溪的主要游覽景點有白水洋、鴛鴦溪、叉溪、水竹洋、考溪、鴛鴦湖等,其中景具特色的是白水洋和鴛鴦溪。白水洋一帶林木蔥郁,環境清幽,溪中三塊巨石平鋪水底,最在的塊面積竟達4萬平方米。水漫其石,僅深寸余,溪水清悠,波光瀲滟,一片白熾,故稱“白水洋”,亦稱“水上廣場”或“十里水街”。鴛鴦溪兩岸峰巒疊嶂,古木參天,奇花異草,遍布山野。碧水潭中戲水的五彩鴛鴦,密林中嬉戲跳躍的獼猴,給這幽靜的溪谷增添盎然微微生機,是一外奇絕的大自然旅游觀賞點。鴛鴦溪一帶還有一處為“漈水成煙”的百丈漈水簾洞,洞深穴秘,瀑簾掛壁,為全國五大水簾洞之首,其景色之奇麗,令人嘖嘖贊嘆。
鴛鴦溪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屏南縣東北部,距縣城30公里,處屏南、周寧、政和三縣交界。總面積78.8平方公里。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鴛鴦鳥保護區。
鴛鴦鳥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是人們喜愛的觀賞水鳥。鴛鴦溪長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靜而清凈,是鴛鴦棲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有數百上千只鴛鴦從北方飛來越冬,使這一帶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發現鴛鴦,故屏南有“鴛鴦之鄉”之美譽。
鴛鴦溪共分白水洋、鴛鴦溪、叉溪、水竹洋——考溪、鴛鴦湖等5個游覽區。
白水洋游覽區在鴛鴦溪上游,為鴛鴦溪四大景觀之一,除溪流兩岸的大小飛瀑和巖洞之外,最使人稱絕的為“十里水街”,它是由三塊平坦的巨石鋪于水底而成,最大的一塊達4萬平方米。人行其上,水恰淹腳背,波光瀲滟,一片白熾,故稱“白水洋”。白水洋平坦寬敞,上面可騎自行車,可駕駛汽車。下游有一條50多米長的天然滑道,赤身下滑不傷肌膚,被稱為“天然沖浪游泳池”。
鴛鴦溪游覽區,該游覽區為鴛鴦溪的中心景區,它以野生動物鴛鴦、獼猴和稀有植物為特色,融溪、瀑、峰、巖、洞、潭、霧等山水景觀為一體,成為不可多得的綜合性游覽區。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百丈祭水濂洞”,它已列為全國五大水濂洞之首。清代宜洋武舉張朝升稱之為“祭水成煙”,它的特點是落差大、瀑面寬、水量足且不枯竭,并可進洞仰看水濂。
叉溪游覽區位于鴛鴦溪下游,它以數千畝原始次森林為主,輔以豐富多彩的河谷景觀,主要景點是可與“百丈祭水濂洞”相媲美的“百丈祭”。
水竹洋——考溪游覽區位于叉溪游覽區西面,它以險峰、幽谷和黃山松為主要特色。
鴛鴦湖游覽區位于雙溪鎮,以湖光、小島、鴛鴦、野鴨群及四季杜鵑花和寺廟、古塔等組成。
游客可乘汽車抵達屏南縣城后轉乘旅游車直達景區,景區內“風景區管理站”設有賓館可供游客食宿。
漳州東山島導游詞篇二
上個星期六,我們小記者一行有幸來到了風光旖旎的蘇州東山。
更為幸運的是,我們有幸與當地的奶奶級的金牌導游王導同行,在她親切生動的講解下,我得知了我們所到的東山,是位于蘇州郊外40公里的太湖之畔的一個典型的江南古鎮,伸展于太湖東首的一座長條形半島,因其在太湖洞山與庭山以東而得名洞庭東山,也稱為東洞庭山。
這里不僅橘子香甜,四季花果飄香。而且還有厚重的人文底蘊,這不,我們在王導的引領下,又來到了東山陸巷古村。是目前江南建筑群體中質量最高、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也是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被譽為“太湖第一古村”。村內曾有數以百計的廳堂宅第,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30余處,村中還有一條長達一里的明代古街,建有“探花、會元、解元”三座明代牌樓。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寶儉堂,它以小巧精雅著稱,保持了蘇州舊時官僚府第宅園相連的風貌。園以水池為中心,四周布置亭閣軒庭,山石花木,假山曲橋,全園主次分明,也足以讓我領略蘇州古典園林的精巧。
這次東山行雖然有點累,但是我體驗到了摘橘子的快樂和陸巷古村的古風風情,也從花甲導游王導身上感受到了東山人的熱情爽朗。以后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再來。
漳州東山島導游詞篇三
這個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約好一起去參觀一下_主席曾經學習和住過的地方——東山書院。
到了書院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山書院”這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它是清代大書法家黃自元所書。走進大門,踏在歷史悠久的石板路上,我心里非常激動,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來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的周圍都是樹林,有的是準備長成參天大樹的小樹苗,有的已經長成了巨大結實的樹,如樟樹,像是一個個哨兵,挺直腰桿,堅定地立著,要是一有動靜就擺動樹葉,似乎是在提醒別人有緊急情況。
穿過西齋,我們就來到了東齋,這是整個東山書院最大的教室,玻璃是透明的,黑板可以移動。還記著_的生平事跡。
馬上就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東山書院,并想:我以后也一定要向_一樣建設祖國。
漳州東山島導游詞篇四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和幾個親戚朋友坐汽車去福建東山島游玩。
我們開了兩輛車,坐了十個小時才到達。我終于體驗到了坐長途汽車的無聊與乏味。一下車,我就大口的呼吸新鮮空氣,那里的空氣是哪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
我們看了地圖,決定先去國家aaaa級旅游區——風動石景區玩。它位于東山島的東北端,風動石被稱為“天下第一奇石”。
我們走過木棧道,木棧道沿海而建,在綠樹與花架下,迎著涼爽的海風信步,心曠神怡的觀賞那自然純美的海濱美景。沿著木棧道走進去,一塊巨大的石頭映入眼簾,石頭上刻著“銅山風動石”幾個字,原來,它就是風動石。它搖搖欲墜,巍然“擱”在一塊臥地凹起且向海傾斜的磐石上,兩石接觸面僅十余平方厘米,大風襲來,巨石微微晃動;人推亦會輕輕搖動,蔚為奇觀,故名為“風動石”。
再往里走,一塊石頭恰似披著袈裟、躬身朝拜的和尚,前方是隔海相望的寶塔,巧成絕妙盛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我贊嘆不已。我們來到了黃道周紀念館,我知道了:黃道周(1585-1646),字幼玄,號石齋,銅山深井人。明末著名儒學大師,書法家,天文學家,理學家,任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兼史部尚書。在烽火連天,國難當頭時主動請纓征戰,終因寡不敵眾被清兵俘獲,誓死不降。黃道周獄中疾書:“綱常萬古,結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以此遺示家人。一代宗師,寧死不屈的民族節氣和愛國主義精神,萬世景仰。我們根據路牌,找到了古榕樹,這棵樹已經400歲了,與古榕墻結伴經歷了無數的戰爭洗禮,我頓時感受到了他頑強的生命力。
最后我們玩累了,坐在石頭上吃東西,有荔枝、面包、飲料等。
這次風動石景區的游玩,使我看到了海濱美景,奇特的石頭,感受到了愛國主義精神以及頑強的生命力。
漳州東山島導游詞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帶各位游覽天心的幾個景點。這些景點是章堂澗、天車架、鷹嘴巖、流香澗、大紅袍茶樹、永樂禪寺、杜轄巖等,希望大家玩得高興。
在我們面前的這條小溪,名叫章堂洞,是武夷山景區北部最長的一條山澗。它與流香澗合流后,往東穿過霞濱峽口,融入崇陽溪,全長約有7.5公里。現在,請大家抬頭往上看,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天車架。它離洞大約0.5公里路。在雄峙如城的丹霞蟑半壁,有幾個互相毗連的巖洞,洞里有幾棟小木樓就崖構架,或隱藏于洞,或憑臨崖畔,上下懸梯,左右環欄,抬頭望去,儼然一棟空中樓閣。據《崇安縣志》記載,這些空中樓閣建于清咸豐年間(公元1851一1861年)。當時,崇安縣的豪紳為躲避太平軍,雇人建造了這種建筑物。該巖洞上仍危崖,下臨深淵,地勢極為險峻,乍看上去似乎無路可攀,其實不然,只要從山后繞道,經過火焰峰,直上丹霞蟑頂,而后從巖洞口順梯而下,即可入洞。觀賞到此,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明明是懸樓,為何叫天車架呢?這是因為,當時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從巖底直接吊上去的,懸架在洞外的那些杉木,就是用來作起重機械的架子,于是當地人就稱之為天車架。
各位朋友,繼續往前走,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塊巨石,叫鷹嘴巖。它那光禿禿的巖頂,東部向前突出,尖曲如椽。非常奇特的是,鷹嘴上居然長著一株枝干虬曲的古老刺柏,為鷹嘴巖增添了幾分飄逸,幾許神采。沿巖頂直削而下,巖壁白里透紅,微微拱起的巖脊卻是一片蒼黑,隱約地展現出一條條裂紋,宛如豐滿的羽翼。從我們現在站立的角度看去,只見它兀立峰巔,翹首藍天,振翅欲翔,搏擊蒼穹。古代有詩人形容道;“雄鷹獨立健無倫,銳椽昂頭實逼真。豈是神山壓凡鳥,欲君奮擊絕囂塵。”多么生動,多么形象,多么貼切!
繼續往前走,過了慧苑寺前的石橋往左拐,就到了流香澗。流香澗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巖北麓。武夷山的所有溪泉澗水,都是由西向東流人崇陽溪,惟獨這條山澗,自三仰峰北谷發源后流向西北,又倒流回山,故又稱為倒水坑。這也是流香澗的獨特之處。流香澗兩旁,青藤垂蔓,山蕙、石薄、蘭花叢生,真所謂:“墜葉浮深澗,飛花逐急湍。”明朝有個詩人游覽至此,久久不忍離去,遂為它起名為流香澗。洞中有一巷谷,兩旁危巖聳立,水流其間,僅能容納一人。夏日置身其間,涼爽無比,因此又叫做清涼峽。
從清涼峽出來,大家看到前面一座黑乎乎的山頂上,聳立著一塊向前傾斜的巨石,就像農夫頭上戴的一頂斗笠。相傳這塊巨石從遠方飛來,落腳在此,所以叫做飛來峰。繞過飛來峰,有座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山峰,名叫玉柱峰。這里景色優美,請大家慢慢欣賞。
繼續往前走,我們就到了九龍窠。九龍窠是一個幽奇深峻的峽谷,周圍九座磷峋的山峰將它團團環抱,猶如九條巨龍在升騰萬里、揚威環宇之后將欲歸巢的狀態。峽谷里巨石錯落,細泉潺潺,遍地是叢叢簇簇的茶樹,滿谷春色,生機四溢,真不愧為"茶的王國"。在最后一窠巖壁間,有一塊用石塊壘成的盆景式茶園,上面種著幾株茶樹,那就是久負盛名的大紅袍茶樹。大紅袍之所以獲得“茶中之王”的桂冠,主要是因為其生長的環境得天獨厚。大家請看,茶樹所處的峭壁上,有一條狹長的巖罅,巖頂終年積水,隨之滴落的還有苔蘚之類的有機物,造成土壤的潤澤肥沃,而且兩旁巖壁直立,日照不長,氣溫變化不大。加上茶農平時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時,挑技術最好的茶師,使用上等的獨特器具。因此,大紅袍成茶后,自然就有獨特的品質和卓著的飲用效果了。一般的茶葉不耐沖,幾次過后就沒有什么味道了,而大紅袍沖到9次,仍能保持其桂花香味,實乃茶中極品。
大紅袍茶樹的來歷,傳說很多。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天心廟老方丈用九龍窠的神茶治好一位進京趕考舉人的病。舉人得中狀元后,為謝茶恩,脫下身上大紅袍,親自披在茶樹上,后人便取名為大紅袍。另有一種說法是;有一位皇太后久病不愈,終日肚疼鼓脹,遍請天下名醫,用盡靈丹妙藥,終為徒勞,天心廟老方丈得知后,獻九龍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便叫大臣帶上一件大紅袍,前往九龍窠謝恩。大臣將大紅袍技在茶樹上,當地人便將茶樹取名為大紅袍。還有一種說法比較普遍,就是:早春時節,大紅袍葉芽勃發,滿樹艷紅,遠眺宛如大紅袍覆蓋樹冠,因此得名。大紅袍茶樹數量有限。僅植4株,來武夷山的游人,大都以能一睹名揚天下的大紅袍茶樹為一大樂趣。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天心巖腳下,展現在眼前的這座廟,叫永樂禪寺,它是武夷山保存下來的最大寺院。據查天工《武夷山志》記載:永樂禪寺前身叫山心永樂庵。山心指地理位置,因名剎坐落于方圓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景區中心,故名。明嘉靖七年(公元1520xx年),道士韓洞虛加以重建,改名天心廟。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0xx年),武夷山章堂巖鐵華國師的弟子果因和尚將它改稱天心永樂禪寺。此時的天心,寓意又進一步得到禪理的抒發,蘊藏著禪語“天心明月”和佛教徒向往極樂世界的意境。重建后的永樂禪寺,南北長170米,東西寬150米,占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寺院四周古木參天,重竹蔽地,鳥鳴蟬噪,意境深遠。步入寺內,香煙繚繞,梵音清越,恍如游仙。在通往禪寺的山徑旁,新鑿了一座彌勒佛巖雕,高19米,寬13米。巖雕后面的“佛”宇,是清康熙皇帝的字體,高 11米,寬 9米,取九九吉利之意。
漳州東山島導游詞篇六
10月1日早9:15,從杭州城站乘坐2249出發,2日早8:35就到了漳州東。在漳州東站,跟家里出發自駕游的親人匯合,走漳詔高速,2小時不到就到了高速東山島出口,進入東山縣新縣城,走西銅大道就可以到馬鑾灣和風動石景區。
注:1、2249這趟車車票算是好買的,我只提前了7天也購得臥鋪。雖然是綠皮車,臥鋪車廂很干凈,比很多t,k車次整潔多了。2、去東山島,自帶車還是比較方便的,那兒的公交,的士貌似不是特別多。
東山這邊的酒店興提前跟營銷公關部訂房間,前臺都是當天早上接到營銷部的單子,才知道當日房間信息。我是提前了2天訂的酒店,這家店網上貌似不好查,不過作為三星級而言,也名副其實了。床很大,早餐太不咋滴了。當然也可能是入住很多省份的帆船集訓隊員,忙不過來)。
這邊很多酒店離海都近,所以沒必要花大錢住海景房。幾乎酒店走個3分鐘都能到海邊。網上有家海悅酒店其實看到的不是海,而是碼頭,離風動石景區近。馬鑾灣這邊的酒店有金陽光大酒店(過馬路走50米就是海),漳州財政培訓中心,金沙大酒店。金鑾灣這邊的酒店有金鑾灣大酒店,省公路管理局東山培訓中心,東圣賓館,百億新城。個人推薦住金鑾灣這邊的酒店,因為性價比高,當然能夠提前預定最好了。馬鑾灣這邊的酒店國慶最便宜折后價也要420,2號當日幾乎都客滿,而金鑾灣這邊的很多酒店還有房間,省公路管理局東山培訓中心才280。馬鑾灣和金鑾灣的區別在于馬鑾灣的游泳區進行了開發,天氣好可以游泳,可以坐摩托艇之類的。但金鑾灣景色更美點,其實不怕遠的話,馬鑾灣和金鑾灣沙灘是連成一片的,可以走得到。
強調: 東山島高速路出口,在外地進入東山這邊的交費通道,能看見每個收費窗口,外邊掛著4個名片袋(從東山縣出去這邊的自助取卡通道沒有名片),其實就兩家酒店的名片,金鑾灣大酒店和福建省公路管理局東山培訓中心。憑此卡,到對應酒店入住打折,不過酒店前臺會將該名片回收,特別吧,o(∩_∩)o~。
坐火車的話,其實一路都在看景。火車進入福建地界后,滿目都是青翠,綠化極好的山林,滿山遍地碩果累累的香蕉樹,一大片一大片的蔗田……讓生于同為丘陵地帶的江西贛南的我也看得歡欣不已。
2日下午我去的是風動石景區,可以說花了一下午在這個景區轉也是值得的。景區目前門票為60,除了那塊著名的風動石,還有黃道周紀念館,關帝廟,博物館等。因為天氣原因,各種游船停了,虎崆滴玉景點也被封鎖,我們反而看到另一番景致。那就是海水在風的作用下,生成一波波疊加的浪,打到礁石和峭壁上,一霎間,真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感覺。海邊的木棧道,走走也很有感覺。
東山島有品種豐富的海鮮,可價格也不比內陸便宜,無論是裝飾到位的酒樓還是一般的排擋。一眼望去,海鮮也不都是活蹦亂跳的,還是有不少冷凍海鮮的,不如想象中美好。但是既然來到了東山島,海鮮還是要美美嘗嘗的,建議在中午進行海鮮飽餐。推薦當地的蘆筍和小管,絕對的新鮮。
晚上可以嘗嘗小吃,當地比較多的是地瓜粥,貓仔粥和蚵仔煎。吹著涼涼的海風,喝著溫熱的米粥,絕對愜意。
溫馨提示
東門嶼門票:船票20+門票30(往返)
風動石景區門票:60元(包含風動石、關帝廟、東山博物館、銅山古城等)
大門進去,左邊是乘船去東門嶼的碼頭方向,右邊是風動石景區的方向。
行程安排可以把東門嶼放在上午,在島上用完午餐后,再去風動石景區;如果遇上晴天的話,下午的風動石更美,還可到岵嶁山上看夕陽。
住宿:可選擇住在海邊木屋別墅,或者鎮上的。酒店。目前,鎮上已有很多酒店,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