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流著鮮紅的血,唱著火紅的歌,升著燦爛的紅旗。他們心中都裝著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令世界都羨慕的紅色之都——中國。而中國用它獨特的紅色,描繪著中國的驕傲——中華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國節日中國紅——那一抹絢麗的中國紅作文【優秀2篇】,供大家參考。
【篇一】:
浪漫而夢幻的紫,生機盎然的綠,坦蕩醒目的藍,沉默不語的棕,神秘幽靜的黑……每一種顏色都是一個靈魂,都是一種心情,都是一個人生。而我獨愛那紅色——萬古不變的中國紅。
在我們中華民族的眼里,紅色是熱情奔放的代表,而如今,紅色代表了中國的血氣方剛。看到鮮艷耀眼的中國紅,中國的燦爛文化的春風撲面而來,中國傳統節日的浪花激越著我的心扉。
最讓我激動的當屬春節。對聯市場里火紅一片,千條萬幅的對聯舞起了八面春風,上面那蒼勁有力的金字描寫著對信念的企盼。寬敞的大街用紅紅的中國結裝飾得分外妖嬈,家家戶戶窗子上的紅福字選寫出生活的美滿和紅火。春節里的中國紅像是一條大棉被,溫暖而幸福,溫暖得忘記了冬日的寒冷,幸福得沒有了過去的傷痛。
最讓我感傷的當屬中秋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的傍晚,月亮剛剛爬上樹梢,月色嫣紅的時候,佳麗般的紅月帶著幾分秋思,讓人的心中多了幾分惆悵。當元月明空,遠行的人們總要思念家園,那相思鄉之情的靈魂早已飛出身體,飛回家中,吃著圓圓的月餅,歡欣地與家人團聚。這時,中秋節里的紅,就像是一個紅色的信封,信封里的信箋上寫滿了思念;而那顆思鄉之心就像是剛出爐的月餅,金紅而滾燙。
最讓我欣喜的當屬端午節。街上大大小小的紅燈籠,人們腰上佩戴的紅荷包,手腕上的紅絲線……中國紅炫耀著紅紅的五月,描繪著人們的心靈。踏青時,綠茵茵的山上點綴著幾株粉紅的花朵,向心靈已經春節的人們顯示著美好。山野間,薄霧散去,空氣清新,松樹的松香,草兒的草香,花兒的花香,混合在一起,淡淡的,一縷縷一縷的,撲鼻而來,于是你就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沁人心脾。金紅的霞光照在身上的荷包、五彩線上,心里當然是美滋滋的。從山上回來,滿街的紅燈籠、紅荷包、紅絲線,在端午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美麗,我們的城市也嫵媚起來,羞答答地泛出了紅暈。端午節的紅,就像是一朵新鮮的紅花,沐浴了大自然的圣水,從里到外地清新,令人舒服。紅色的花兒,就在我的手中慢慢地開放。
節日美好,紅色迷人。中國紅,我們傳統節日的靈魂,是中國人群中經久不衰的流行色。中國紅,紅出了我們紅紅火火的過去,紅出了紅紅火火的今天,紅出了紅紅火火的未來。
【篇二】:
我想,紅色是屬于中國的顏色吧,因為它象征著頑強不屈、堅韌不拔、力求上進、團結奮斗的精神和意志,這不正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目標嗎?這紅色正是那些英雄們無悔的熱血!他們擁有著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為了中國的明天奮勇向前。
我們忘不了1934年11月初,任紅10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的方志敏,奉命率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在皖南遭國民黨軍重兵圍追堵截,艱苦奮戰兩月余,終因寡不敵眾,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被俘時,國民黨士兵搜遍他全身,除一塊懷表和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他正氣凜然,堅貞不屈。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著名文稿。1935年3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義。
我們忘不了劉胡蘭在斗爭中經受了嚴峻考驗,于1946年6月被批準為中共候補黨員。1947年1月12日,閻錫山國民黨軍和地方武裝“復仇自衛隊”包圍了云周西村,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獲。在敵人威脅面前,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將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但她毫不畏懼,從容地躺在鍘刀下,英勇犧牲。毛澤東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彩云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
攜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不動搖,一生不動搖,歷盡滄桑絕不動搖。不是因為她是誰的夫人,而是因為她是一個不可動搖的人。”這是2009年感動中國人物鄧小平的夫人卓琳的頒獎詞,從中可以看出她為了中國做出了多大的犧牲,我們無法忘記。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傷了無數中國人的心,九州流淚,華夏悲痛。可在悲痛之余,我們眼前涌現出許多英雄,譚千秋老師放棄了自己生的希望,死死的護住4學生,在災難面前,他絲毫沒有猶豫地將生的希望留給了4個學生。
從古到今,多少英雄為國流血,為國捐軀,他們用鮮紅的血液染紅了旗幟,使后人銘記在心,告誡我們,不忘國恥。這是一個曾背負恥辱的大國,這是一個萬眾一心抗戰的大國,這是一個在艱難困苦中崛起的大國!
從08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到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這個大國已被世界矚目。鮮紅的五星紅旗飄揚著,播撒著充滿熱血的中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