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訪惠聚駐村工作心得體會 訪惠聚工作體會200字篇一
一、收入豐厚,生活普遍較好。
3月19日晚走訪8戶人,家家都在做拉面,菜里也都有肉;到群眾家走走看看,只要是自己打的鑲都加了油、奶、蛋等,大部分農民家電視、洗衣機、冰箱齊全(個別貧困戶除外),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農村看不見騎自行車的人,在美麗鄉村建設點的路邊上擺滿了摩托車、電動車,下班時摩托車、電動車隊也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想想1992年我在依麻木鄉2村實習時,那時哪個村民家有輛自行車都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只有個別鄉干部才有摩托車騎,時光流逝,轉眼之間在農村盡然看不見騎自行車的人了,更不用說馬拉車、牛犁地,均被拖拉機代替;群眾出門就有公交車,寬敞的柏油路通到群眾家門口,村里的飯館、小吃店、超市、菜店、小賣部樣樣齊全,生意紅火,我們了解到阿米娜商店日銷售額最高可達到4000元左右,不景氣時也有300-400元,村委會旁邊冰激凌店也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涼粉攤更是不用說,村民們也說不清從什么時候起這里變得如此市井,我們工作組成員更是把村委會門口叫做“城市”,我們經常說的是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家”(村級周轉房)我們的“公園”(工作組的菜地),衛生室服務周到,紅色影院、藍球場天天開放,這不正是大城市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嗎?
二、“雙語水平高”,整體素質提升快。
記得前兩天在核桃管理集體勞動現場,我看見有個老人也在干活,心里想自己語言不通,沒辦法交流,還是來點實在的,幫老人干點實事,就過去幫忙,干了一陣,突然旁邊一個中年人用熟練的國語說,“你很會干活呀”,他語言表達能力讓我吃驚,很多維吾爾族群眾是不會用“干活”這個詞(包括我單位的維吾爾同事也是用勞動來代替的);記得有一次工作組其他成員不在,我用生硬的維語同一名婦女交談,她竟然用熟練的國語回答我,我頓時無語了,通過交流了解到她是在外出打工時自學的。記的92年在依麻木鄉實習時,很多當地群眾圍觀我們,小孩子也相互轉告,“我看見漢族人”,“村里來了漢族人”,當時在村里會說國語的人找不到,至今我住的村70-80%的人都懂一點“雙”語,甚至有的人還是“雙語”通,就這樣,當地群眾還向我們提出了學習“雙語”愿望,這讓我感到無比的驚喜和欣慰。
三、熱愛生活,積極參與活動。
五一前夕工作組與村委會協商,組織開展大型活動,涉及內容多,時間短,我很是擔心有沒有人前來參加,心里安慰自己,意思一下吧,報個信息算了。活動當天讓我驚喜交集,讓我沒想到的是前來參加的人如此之多,積極性如此之高,農民拿出自家打的各種鑲、涼粉、烤肉、葵花子、酸奶、十字銹等前來參與比賽,文體活動參加的人更加積極,排球、拔河比賽正規的出乎我的以料,自編自演的節目一個接一個,歡樂的“麥西來甫”跳了一曲又一曲,跳舞的人們總感覺不盡興,遲遲不愿意離去,一群熱愛生活的人們在這里聚集,正能量、現代文化氣息傳向四面八方,也感染著我們。
四、尊老愛幼,樂于幫助他人。
在走訪中發現有很多智障老人由自己的的親戚照顧扶養,這讓我想起電視、網絡上經常暴光的不孝子女、棄嬰、虐童、虐待父母等案件。好人好事在這也屢見不鮮,當工作組決定在村委會村委會噴制墻體宣傳標語時,找來村民麥合木提.胡都白地商量,需多少錢的涂料,多少工錢,他竟然說,“村委會也是我的家,美化自己的家還要工錢嗎?”,之后又從自己家帶來木頭幫工作組搭建了葫蘆架,麥合木提.麻木提也是主動幫助工作組搭建雞舍,并從自家拿來石灰將雞舍噴白,亞生.阿吾提從自己家帶來了木棍給工作組種植的番茄搭加,住村3個月,感人的事說不完,在群眾身上我看到了幫助別人幸福自己的真實寫照。
雖然這里也有不盡人意的事,村干部、群眾等靠思想嚴重,主動精神缺乏,普遍存在只見新房、不見新村,群眾衛生環境臟亂差,個別姊妹不團結,鄰里為了小事爭吵,宗教氛圍相對濃厚,離婚率高,但我相信通過三年“訪惠聚”活動,正信、正能量將傳遍整個尤喀克荒地村,我深信熱愛生活的人會有“美好”的明天,更加相信和諧文明社會就會出現在我們眼前!
訪惠聚駐村工作心得體會 訪惠聚工作體會200字篇二
按照自治區黨委、地委、縣委的統一部署,遵從單位的安排,20xx年3月3日我來到了依克蘇鄉荒地村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時光飛逝,眨眼間已經過去近三個月了,在這三個月里,從走到的地方、訪到的人,從聽到的聲音、看到的情景,對我心靈所起的震憾,將成為我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看、問、訪、談,使我對農村現狀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和了解,也使我的思想認識有了一個提升。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只有在親身體驗中才能培養出對人民群眾的真情實感。
在這三個月里,我們吃住在村里,一方面了解村里的基本情況,與村干部一起商討村里的發展方向,與村民一起為改變村容村貌做貢獻,另一方面走訪入戶,知民情,摸實情與村民一起嘮家常、交朋友,聽村民的真話、實話,甚至是牢騷話,罵娘話。三個月下來,對村里面的基本情況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依克蘇鄉荒地村轄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60戶、1405人;村“兩委”班子成員5名、工作組成員6名,村黨員47名,團員63名、“三老”人員10名;村警務室1個,村警1人,協警2人,民兵6人;有清真寺5座,宗教人士5人;特殊群體3人,三種人、四種人1名,朝覲意向人員2名,朝覲返鄉人員1名,女洗尸人員3名,兩勞釋放人員5人;出租房26間、流入人員5人,流出人員87人;總耕地面積4300畝,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0100元。經過近三個月的走訪,已完成走訪164戶,對下一步的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
在入走訪中,我深深感覺到這里的民風純樸,熱情、善良、樸實,對黨和政府懷有感恩之心,對工作組寄予希望。不少群眾主動找工作組交流思想、反映情況。通過走訪,我看到了、聽到了許多平常在城市中看不到、聽不到的所見所聞,我深切感受到農村全面走向幸福之路的曲折與艱辛,也讓我更深切感受到只有這樣親身體驗才能培養出對人民群眾的真情實感,才能真正認識到為群眾謀幸福的使命系于身,責任重于山。只有耐心細致地幫助群眾理解惠民政策,才能增強群眾致富信心和動力。
二、只有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為民謀利,才能得到真正的擁護。我們帶去的不僅僅是感情,更多的是想為村民做點什么。我們深知僅僅靠自己所能給的幫助是有限的,對如何能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的面臨的問題,如何助他們盡早脫貧,我們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也做了力所能及的。通過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不論什么問題,也不論大小,只要能立即現場解決的一定盡力當場解決,一時無法解決的,我們積極和上級組織聯系,多方找資源,力爭做到讓群眾滿意。我們為他們謀劃的,為他們做的,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我們也切實感受到了村民們源于內心的熱情和親如一家的氛圍,感受到了他們對工作組的歡迎和擁護。
三、只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真正擁有感恩心態和獻身工作的熱忱。
不入農村,不入農家,就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幸福,這是我這次參加“三民”活動的一個切身感受。親眼看到那家徒四壁、四面透風,衣著襤褸的貧困生活,對比這里的農民,我們還有什么不知足?還有什么理由不去恪盡職守,不去時刻關心人民疾苦、聽取人民呼聲,不去切實為人民群眾辦事、干實事,不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呢?還能有什么抱怨?的確,只有回到群眾、融入群眾中去,才能真正體會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真正含義,才能真正為推動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民”活動的展開讓我們和群眾走得更近,群眾也覺得我們更親,它有利于廣大干部深入基層一線,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百姓的訴求,解決群眾的困難,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樹立黨員干部親民為民的良好形象,有力推動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訪惠聚駐村工作心得體會 訪惠聚工作體會200字篇三
最近,自治區黨委下發了《關于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集中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的通知》,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深入基層,帶頭走村入戶、蹲點調研,帶頭傾聽群眾呼聲、聽取整改意見,帶頭下訪尋問題解難題,帶頭落實惠民項目、辦好民生實事。
隨著群眾路線工作的不斷深入,全國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已拉開序幕,克拉瑪依也掀起了“走基層”的高潮。因為“走基層”活動的貫徹落實情況,影響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所以在“走基層”活動中,黨員干部需要做好兩個堅定。
堅定理想信念。群眾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眾心里就有多重。黨員干部只有堅定理想信念,心中裝著群眾,把群眾當成親人,才能真正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才能不打官腔、不說官話,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心為民所系,情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群眾心里有桿秤”,黨員干部要帶著赤心、熱心、誠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聽到群眾的實話,贏得群眾的信任,夯實了黨群干群基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堅定務實作風。“走基層”重在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因此黨員干部們要摒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發揚實干精神,做到腿勤、手勤、腦勤,實實在在深入到群眾家中看一看,群眾院壩聊一聊,群眾田間地頭去查一查,及時了解群眾的所需所想所盼。黨員干部對群眾的困難疾苦感同身受,方能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盡心竭力為群眾解難事,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形成強大的干群合力。
“走基層”忌走馬觀花,欺上糊下做“虛功”。
“走基層”要真的走下去,切勿做樣子走過場,為“下基層”而“下基層”。“走基層”不是跟群眾聊一聊家長里短、送點慰問品和慰問金就了事。“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群眾的心里跟明鏡似的”,黨員干部對群眾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只有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走基層才能真正地“走”出常態,走出和諧,走出發展,廣大群眾方能成為支持我們的堅強后盾。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走基層”活動才能碩果滿枝。
訪惠聚駐村工作心得體會 訪惠聚工作體會200字篇四
最近,自治區黨委下發了《關于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集中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的通知》,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深入基層,帶頭走村入戶、蹲點調研,帶頭傾聽群眾呼聲、聽取整改意見,帶頭下訪尋問題解難題,帶頭落實惠民項目、辦好民生實事。
隨著群眾路線工作的不斷深入,全國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已拉開序幕,克拉瑪依也掀起了“走基層”的高潮。因為“走基層”活動的貫徹落實情況,影響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所以在“走基層”活動中,黨員干部需要做好兩個堅定。
堅定理想信念。群眾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眾心里就有多重。黨員干部只有堅定理想信念,心中裝著群眾,把群眾當成親人,才能真正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才能不打官腔、不說官話,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心為民所系,情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群眾心里有桿秤”,黨員干部要帶著赤心、熱心、誠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聽到群眾的實話,贏得群眾的信任,夯實了黨群干群基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堅定務實作風。“走基層”重在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因此黨員干部們要摒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發揚實干精神,做到腿勤、手勤、腦勤,實實在在深入到群眾家中看一看,群眾院壩聊一聊,群眾田間地頭去查一查,及時了解群眾的所需所想所盼。黨員干部對群眾的困難疾苦感同身受,方能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盡心竭力為群眾解難事,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形成強大的干群合力。
“走基層”忌走馬觀花,欺上糊下做“虛功”。
“走基層”要真的走下去,切勿做樣子走過場,為“下基層”而“下基層”。“走基層”不是跟群眾聊一聊家長里短、送點慰問品和慰問金就了事。“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群眾的心里跟明鏡似的”,黨員干部對群眾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只有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走基層才能真正地“走”出常態,走出和諧,走出發展,廣大群眾方能成為支持我們的堅強后盾。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走基層”活動才能碩果滿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