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時代楷模作文篇一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植物病理學家。多年來致力于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朱有勇主動投身脫貧攻堅事業,帶領團隊扎根深度貧困的云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用科技成果帶動村民發展冬季土豆、林下三七等產業,培養了1400名科技致富帶頭人,將自己的專利給農民,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后的面貌。被譽為奮斗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
朱院士扎根鄉村為農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激勵著我們,他是云嶺大地涌現出的時代楷模、是不忘初心、甘于奉獻的時代楷模、是我們身邊最直接、最現實、最生動的學習榜樣。他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初心使命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奮斗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向朱有勇同志學習,學習他自覺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奮斗,學習他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崇高精神。朱院士用最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不忘初心、腳踏實地、為民奉獻的黨員干部是什們樣的。
作為基層組織的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更要以朱有勇院士為榜樣,弘揚奮斗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有擔當、有作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朱院士這樣甘于奉獻,堅信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好,人民的的幸福指數會越來越高。
時代楷模作文篇二
他帶領團隊扎根邊疆村寨,用科學知識幫助農民發展致富產業,用 “神器土豆”、“有機三七”、院士指導班等帶動一個個村寨擺脫貧困;他出身農家,對土地和農民有深情厚誼,懷抱“讓農民過好一點”的樸素愿望,被人稱為“農民院士”,而他自己說“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會種莊稼的農民朱有勇,好生了得,人稱“農民院士”一位“頂天立地”的農業科學家,一位脫貧攻堅主戰場的奮斗者,一位不忘初心、踐行使命的共產黨人,他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
學習朱有勇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朱有勇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的行動中,主動到深度貧困區域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后的面貌。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我們更應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堅定不移的信心,在脫貧攻堅中充分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學習朱有勇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境界。朱有勇心里裝著祖國、裝著人民,時刻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以自己的付出和犧牲促進社會進步、增進人民幸福。“讓農民過好一點”,一句承諾映照一位共產黨人的一輩子、一名共產黨人初心不改的一生。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我們要向朱有勇那樣,滿懷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熱愛之情,自覺把個人價值追求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歷史進程,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學習朱有勇埋頭苦干的敬業奉獻情懷。把論文寫在大地,把農民裝在心里。他“看到科研成果在千萬戶農民家里開花結果,比拿多高的獎金、發表多重要的文章都更高興。”脫貧攻堅最前線就是他的戰場,在偏遠的村寨一待就是5年。他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后的面貌。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更多的“農民院士”;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更多的時代楷模,朱有勇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敬業奉獻見賢思齊的新時代標桿。
時代楷模作文篇三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新時代、新長征、新作為,崇高的使命不能丟,更不能忘。新時期,就需要每一名黨員干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自身的不懈奮斗去換取全體中華民族的幸福生活。廣大黨員干部要踐行初心使命,傳承榜樣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做一名合格的黨員是一輩子的事。“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入黨誓詞,激蕩著每一個共產黨員的信仰和初心。已經91歲的周永開同志經常說,“黨是我一生的追隨。”人可以離休,但共產黨員永不會離休。入黨74年來,無論是在職期間還是離休后,他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為民服務的情懷不離不休,他用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生動詮釋著“黨員精神永不退休,為民服務的情懷永不退休”。要像周永開同志那樣滿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生命不息,為黨奮斗不止。作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要嚴以律己、樂于奉獻、嚴格要求自己;對于離休退休的共產黨員來說,工作離休退休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也要像周永開同志那樣,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讓黨員精神永放光彩。
張富清、周永開等老一輩共產黨員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秉持崇高信仰;堅守初心本色,保持風骨氣節;堅持人民立場,飽含為民情懷,其彰顯的人格魅力和榜樣力量值得當今社會繼承和發揚。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善于學習這些先進典型身上可貴的進取奉獻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也做出不平凡的貢獻。我們黨員干部就要像張富清、周永開同志那樣,滿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他們給我們樹立了標桿,定下了努力的方向。作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要嚴以律己、樂于奉獻,傳承時代楷模精神,堅守初心勇擔使命。
從廣義上來講,奉獻在祖國各個崗位上的人們都有著各自的傳承,傳承者伴隨著這些傳承的發揚,是我們祖國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我也一定會始終秉承著這份傳承,投身到日常的紀檢監察工作之中。堅持初心本色以及人民立場,堅守紀檢干部的忠誠、干凈與擔當,嚴格履行工作職責,“老虎”露頭就打,“蒼蠅”亂飛就拍。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描繪出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美麗畫卷。
時代楷模作文篇四
在全國人民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35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9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陳立群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
2019年9月9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觀看了“時代楷模”的節目,接受了一堂震撼心靈的政治課。通過此次聆聽,我對黨員本色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和認識,找到自己與他們的差距,也有了奮發圖強的榜樣和動力。
陳立群從教近40年,曾在杭州的一所名校擔任校長。退休后他拒絕了多家民辦中學的高薪聘請,前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民族中學擔任校長,分文不取,用愛與責任呵護貧困學子的求學夢。
陳立群曾任教浙江多個學校擔任了30多年的校長。19年前,陳立群在杭州長河高中創辦了浙江省首屆宏志班,親自挑選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把自己對貧困學生的關愛無微不至地融進到學生心里。
陳立群一共帶出了12屆宏志班,招收的675名學生全部考上了大學。2016年8月,已近60歲的陳立群從國家重點高中杭州學軍中學的校長崗位上退休,來到距離家鄉1400公里外的貴州貧困山區,擔任臺江縣民族中學校長一職,開啟了他分文不取的支教生涯。
上任后,陳立群制定了16項管理制度,整頓校風教風,創新教學方法,短短兩個月內學校面貌就煥然一新。他還把所獲得的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杭州市杰出人才獎的20多萬元錢拿出來,設立了臺江縣民族中學陳立群獎教金,獎勵優秀教師。3年間,這所地處貧困山區的學校悄然蛻變。2019年,全校885名學生參加高考,有561人考取了本科。
觀看陳校長的事跡后,讓我學到了很多,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更應該向陳校長一樣信仰堅定、潛心育人,始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樂教善教、思維創新,倡導宏志教育,將愛國情、報國志、強國行融入教學和管理中,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更要不忘初心、至誠為民,心有大愛、無私奉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行!
時代楷模作文篇五
雷鋒是個平凡普通的人,卻做出了許多不普通的事。讀完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這本書,我很傷感。雷鋒讓我在感動的同時也影響著我的思想和行為。比如雷鋒節儉節約,自己的襪子穿漏了,都不舍得換新的,不知補了多少次。他用的臉盆和漱口缸用了多年,上面的瓷掉了,還接著用。雷鋒一點一滴地為國家,為集體,積累著財富,以勤儉節約為美德。而今天的我們穿的暖暖,吃的飽飽的過著幸福的生活,一些人已經忘掉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雷鋒善于學習,就連看電影前一會兒的時間雷鋒都要看書,一點時間也不放過。也有人問過雷鋒叔叔:“就這么一點時間,你還看書啊!”雷鋒卻說:“時間短嗎?我已經看了三四頁了。時間雖短,可能看一頁算一頁,積少成多嘛!不抓緊時間不行啊!時間似流水不能讓它白白流走。”而我們現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有著這么優越的環境,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雷鋒舍己為人,尤其對那些生活困難需要幫助的人十分大方。當得知遼陽地區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洪災,他立刻跑到儲蓄所把自己兩年來在工廠,部隊積攢下的200元寄給了災區人民。他常說:“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幫助人們客服困難,獻出自己的力量,是我應盡的責任。”
像雷鋒這樣人還有很多很多,像最美老師——張麗麗、最美托舉媽媽——吳菊萍、遵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像新時期的活雷鋒——郭明義、他們都是當代雷鋒的鮮明寫照,都是我們學習謳歌的時代楷模。
我的身邊也有許多的活“雷鋒”代表。在學校,有一位二年級的小同學撿到了1140元,但他毫不猶豫的把錢交到了老師手里,歸還了失主。這種拾金不昧的優良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身邊的好人好事還很多很多,同學生病了,腳扭傷了,會有同學互相攙扶,問寒問暖,事情雖小,但折射出的大愛、雷鋒精神卻很大。
通過讀書學習,我感悟很多,做好事是美德,幫助他人是美德,無私奉獻是美德……就讓大家看我的行動吧!我要做新時期的雷鋒傳人,從小事做起,“以愛育愛”讓我們把愛傳遞,我們的社會會成為愛的世界。
我立志要以雷鋒為榜樣做一個有道德、有文化、有修養的人。好好學習,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有責任、有用的人。
時代楷模作文篇六
在我們的身邊有數不勝數的楷模:辛勤勞動的工人、妙手回春的醫生、無私奉獻的教師……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似乎淹沒了我們的身影,但只要有雙明亮的眼睛,就會發現:其實,楷模就在我們身邊。
上課時,總能看見她專心致志的身影,那只獨一無二的手總是高高舉起;下課時,總能看見她低著頭奮筆疾書的身影,筆底下有源源不斷的泉水流露出來……讓我們大聲喊出她的名字:“蔣佳俊!”
她,彎彎的柳葉眉,細長的睫毛,一雙清澈明亮的瞳仁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潔白的皮膚透出淡淡的紅粉,薄薄的嘴唇如粉玫瑰花瓣嬌嫩欲滴。一笑小嘴就一咧,眼睛一瞇,嘴角那絲完美的弧度透著無所不知的自信,引人深思。
她不僅長得如花似玉,而且冰雪聰明、博覽群書。
記得一節數學課,數學老師給我們出了幾道課外的題目。前一半題目輕而易舉,同學們都躍躍欲試,整個教室都沸騰了起來。可是越發步履維艱,最后一題來了。全體同學目瞪口呆,我覺得四周空蕩蕩的,寒風像無情的箭,狠狠地扎進了我的心窩。就連“數學小王子”也迷迷茫茫,不知從何下手,數學老師卻在竊笑。我們的天空烏云密布,大家都在竊竊私語:“糟糕了,沒人會,今天回去又要做試卷了!”就在這時,唯有一雙閃亮的手高高舉著。啊!是蔣佳俊!全班一片靜默,大家紛紛向她投去贊賞的目光,心里卻在默默祈禱:一定要對啊!只有她才能挽救我們了!她充滿信心地站了起來,將解題過程有條不紊、一清二楚得講了一遍。數學老師臉紅得像十月熟透了的蘋果,不可思議地說:“完全正確!好了,今天回家作業不用做了!”頓時,贊嘆的掌聲絡繹不絕,那縷和煦的陽光再次照回在我們的身上。
還有一次,我們都在排隊準備去吃飯。可總覺得少了一人。哦,透過窗戶我們發現蔣佳俊還在看散文集呢!她把好詞好句紛紛摘錄在筆記本上。書上則寫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原來她的佳作都是這樣得來的呀!
楷模就是風向標,帶著我們勇往直前。我愿追趕蔣佳俊的腳步,成為同學們各個方面的楷模。蔣佳俊聰明伶俐、博覽群書,正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時代楷模作文篇七
時傳祥(1915—1975),男,中共黨員,全國勞動模范,是一位“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的掏糞工人,山東省齊河人。
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在舊中國,掏糞工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還要受行業內部一些惡勢力的壓榨和盤剝。解放后,工人階級當家作主使他揚眉吐氣,他對黨充滿感激。他用一顆樸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繼續從事城市清潔工作。時傳祥合理計算工時,挖掘潛力,帶領全班由過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則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糞背糞達5噸。管區內居民享受到了清潔優美的環境,而他背糞的右肩卻被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因而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尊敬,也贏得了很多榮譽。1954年,他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956年當選為崇文區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9年,時傳祥作為全國先進生產者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時傳祥高興地表示:“我要永遠聽黨的話,當一輩子掏糞工”。1964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66年,被推選為北京市觀禮團副團長,率觀禮團登天安門城樓,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
時傳祥1975年病逝,終年60歲。去世之前他還反復叮囑,讓兒子繼承父志,也當一名稱職的環衛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