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締造和建設這個國家而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又有了一個國家公祭的日子——“烈士紀念日”,要紀念他們,紀念他們給我們留下的拳拳愛國心 深深民族情。對此大家該怎么去寫烈士紀念日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收集整理的紀念中國烈士個人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紀念中國烈士個人心得體會【篇一】
我站在國旗下,看著胸前的紅領巾,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新中國的勝利;是他們,用鮮血染紅了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和我們胸前的紅領巾。他們就是革命英雄!
出發(fā)了,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扛著鮮艷的隊旗來到的烈士陵園。
進了大門,九位革命烈士拿著槍的雕塑十分逼真,臉上的表情栩栩如生,他們似乎正在戰(zhàn)斗為新中國而戰(zhàn)!旁邊幾棵青翠的松樹挺拔而立,像是被賦予了革命烈士的精神!
來到革命烈士紀念堂門口,人民英雄紀念碑高高地矗立在大地上,碑身正面有“人民英雄
永垂不朽”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我們站在門口,靜靜哀悼了三分鐘。我想:我生在國旗下,長在新時代,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要不然怎能對得起天堂上的革命烈士?
主持人念著悼詞,節(jié)奏緩慢、旋律悲傷的音樂響起來了。我一臉嚴肅,心里悲痛無比,革命烈士冒著槍林彈雨,強渡波濤洶涌的長江,忍著饑餓嚴寒,翻越千山萬嶺的情景隨著音樂的旋律始終縈繞在心頭,我感到十分難受,為了新中國,他們付出了多少?為了新中國,他們又得到多少回報……
進入革命烈士紀念堂,我看著他們的遺像,覺得革命英雄的形象十分高大,一句“為了新中國,前進!——”似乎始終縈繞在耳邊……一股敬佩之情從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氣憤也隨之而生,殘酷的敵人侵略了中國,不把我們中國人放在眼里,肆意踐踏中國的國土,是人民英雄趕走了他們,讓新中國日益強大!
的確,是心靈的選擇促成了他們最終的美;是心靈的選擇讓他們至今仍閃耀著光彩奪目的光芒……
烈士在我心中永存!
紀念中國烈士個人心得體會【篇二】
9月30日是我國烈士紀念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_廣場舉行了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的_周年,也是祖國的_歲華誕,緬懷英烈,繼承精神,不忘初心。
記得很早前看過一部電影,寫的是一只善良的火龍用自己的另一半心救了一位殘暴的王子,將自己與王子的性命連在一起,并且希望這位王子遵守遠古法則,體恤愛民,然而事與愿違,這位王子復活后便大肆修造宮殿,魚肉百姓,王子的老師因此發(fā)誓誓死追殺這只龍,直到天涯海角。最后龍犧牲了自己,王子的暴政也終于結束。在電影里王子的老師是一位遵循遠古法則的騎士,一心追求美德,以刀刃保護無助者、以力量支持弱者,也正是這種騎士精神能支持他帶領人民成功結束王子的殘酷統治。就如我們的先烈,我們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先輩們一樣,他們信仰共產主義,信仰善和正義,他們的精神永垂不朽。
人活著總要有儀式感,當看到獻花的畫面時,不僅僅是對英雄的緬懷,更是對人民英雄精神的敬畏肅穆。那個年代正是有一批堅信社會主義的熱血青年拋頭顱灑熱血,才能有今天中華民族的繁榮和富強,這種信仰應當傳承和發(fā)展。烈士獻血鑄染的五星紅旗就像一盞指路的明燈,在黑暗中給予我們力量,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紀念中國烈士個人心得體會【篇三】
為緬懷英雄烈士,弘揚民族精神,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立德樹人過程,激發(fā)廣大師生的愛國熱忱,9月30日下午,在第*個烈士紀念日,玉林師范學院在玉林市烈士紀念廣場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校長王卓華,副校長李偉中、黃映然、黨委常委徐一周出席儀式,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二級學院師生代表參加儀式。
儀式上,師生列隊整齊,莊嚴肅穆,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奏唱國歌并默哀一分鐘,表達對英雄烈士的哀悼之情。校國旗班成員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王卓華整理花籃緞帶,全體人員懷著嚴肅的神情,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達對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悼念。
最后,全體人員共同瞻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此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旨在增強玉林師范學院師生的愛國意識和歷史使命感,牢記革命先烈的不朽事跡,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展現當代青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紀念中國烈士個人心得體會【篇四】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于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草案)》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中國烈士紀念日,并規(guī)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
至此,經過無數政協委員、愛國志士的呼吁、網民的公投、相關部門的論證,“烈士紀念”以法定的形式傳遍神州大地。
有網民說,不是有清明節(jié)、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嗎?細心的網民會發(fā)現,以一個法定的日子,將災難日、祭親日區(qū)別開來,將那些為革命斗爭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者從集體英雄,杰出人物中單列出來有著重大的意義。
今天,在一些人特別是青少年中,理想信念滑坡、價值觀扭曲、道德意識偏移。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設立紀念日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烈士精神,對于我們更好地培養(yǎng)下一代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確保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順利發(fā)展,有重大意義。如果一個民族不崇尚英雄、不尊重英烈,這個民族是沒有出息、沒有希望的,也很難再出英雄,更難造就英雄輩出的局面。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崇拜英雄的情結,這種崇拜是對追尋正義、反抗壓迫侵略、自我犧牲精神的一種追求,紀念日的設立延續(xù)了這一精神。有了紀念日,人民就有了表達的平臺,國家就有了緬懷紀念的依托,這對繼承烈士遺志非常有利。舉國同慶,歡度佳節(jié)是老老少少享受幸福的日子,大家在享受幸福的時刻,飲水思源 ,想想那些為幸福不懈奮斗,拋灑一腔熱血,奉獻美好青春的烈士們,默默的長眠于華夏大地。要紀念他們!
要紀念他們,紀念他們給我們留下的拳拳愛國心、深深民族情。知恩不圖報的人為人所不恥,飲水而不思源的人為人所不恥,我們在舉國歡騰前日,紀念我們的烈士,學習他們,這個節(jié)日將會更加有意義。將紀念日定為每年的9月30日,正好是國慶節(jié)的前一天,讓全國人民永遠不要忘記先有無數先烈的前赴后繼、奮勇獻身,才有我們國家今天的繁榮富強、文明進步。以烈士精神,激發(f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