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黔南荔波樟江(5篇)

2023年黔南荔波樟江(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11 18:05:16
2023年黔南荔波樟江(5篇)
時間:2023-06-11 18:05:16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黔南荔波樟江篇一

早上好!今天我們將要去游覽喀斯特水上森林——荔波樟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樟江風景名勝區包括三大景區,它們是:小七孔鴛鴦湖景區,大七孔地峨宮景區和水春河景區,以及一條樟江風景帶和瑤族、水族的文化景觀。這個風景名勝區的總面積為271平方千米。它是世間喀斯特地貌上的一處絕品。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都知道,在世界上的許多喀斯特地區,往往都缺乏水源和植被,是一種十分貧瘠脆弱的生態環境。可是到了這里,又有喀斯特地貌上美麗的河谷與湖泊,它是地球腰帶上的一顆綠寶石,是一座綠色喀斯特森林寶庫。據專家介紹,在喀斯特地貌中這樣完美的山水林洞湖融為一體的景色,是舉世無雙的。現在,就讓我陪同你走進這座寶庫,去探尋這座寶庫中的寶藏吧!

首先,我們到達的是小七孔景區,最先看到的是景區北邊的一座橋,就是小七孔石橋,它建于道光二十七至二十八年間(1847—1848),景區因此得名。橋長40米,橋面寬4米,拱高4米,從前是溝通荔波至廣西南丹的重要橋梁。橋全部是由麻石條砌成,橋身爬滿藤蔓和蕨類,古色古香。

小七孔橋還有一個動人的瑤族神話故事,傳說板要山上有個瑤寨,寨里有個小伙子叫阿吉,阿吉有個神奇的中指,能把堅硬的巖石戳成面團般的稀泥,阿吉看到寨里鄉親被響水河阻隔,不能方便的到對岸去干活或趕場,就約了寨里的七位姑娘在涵碧潭上造石橋,阿吉用中指把一堆堆巖石戳軟,姑娘們把戳軟的巖石捏塑成橋,七個姑娘一人負責一個孔,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終于把橋造成了,因此小七孔石橋又叫“阿吉橋”和“阿姑橋”。

小七孔橋下流淌著樟江支流響水河的水,響水河谷是一條在喀斯特地貌上流淌的,由明流和暗河交錯而成的河流,全長1。6千米,落差110米。因為河水從高處流下來,經過層層巖石就形成了68級跌水瀑布,水聲隆隆,數里之外都可聽見響聲,所以得名為“響水河”這條河的特點就是因為是多級的跌水瀑布,形成了幾段動態的水景。

看過了響水河后,我們現在即將到的龜背山,龜背山的形狀是一個大烏龜,因此得名“龜背山”,龜背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地帶。

從龜背山原始森林出來,現在我們要去水上森林。用深藏不露來形容水上森林是最合適的,因為它就藏在大家的腳底下,水上森林帶只有500多米長,響水河平平和和的河水到了這里就歡騰雀躍,形成500多米長的白瀑,大家可以看到,這里完全就是森林、水、石的相互交融景象,那到底是水穿過森林,還是森林長在水里呢,這就由各位來評說了。

現在我們到了大七孔景區,它是以原始森林、峽谷、伏流、地下湖為主體的景區。主要景點有大七孔橋,夢潭,山神峽,天生橋等,景官險峻神奇,氣勢磅礴,是大景區的顯著個性。

大家看到的峽谷是地峨峽谷,落著地峨峽谷向前走去,這里是一段明流,到了前面水就會重新流到地下去,這就是地峨宮了。它是一個地下宮殿和暗湖,這湖中沙灘上的那株大樹,像不像一根“定海神針”這座暗湖上的瀑布高達20多米。

在這個景區中還有兩座水塘,其中其中有個叫做“清水塘”,即使在漲大水的時候,它的水也是清澈不混濁的。另一座叫做“萬蛇塘”在干旱水枯的時候,周圍數十里的水蛇都匯聚到那里。甚是壯觀。

奇觀、奇景,就在我們眼前,請大家盡情參觀。

黔南荔波樟江篇二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要去的旅游目的地荔波樟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在200x年與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同時被列入世界《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該景區位于貴州省南部的荔波縣境內,地處桂林—貴陽—昆明三角旅游區內。整個景區以喀斯特地貌和樟江水系的水景、浩瀚蒼茫的森林為主體,集瀑布、激流、暗河、湖泊、峽谷、溶洞、森林為一體,融奇、幽、險、峻、雄、秀為一爐,包括小七孔景區、大七孔景區、水春河景區及樟江田園風光帶等構成。此外,除了秀麗的自然風景之外,這里還有著古樸濃郁、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融布依、水、瑤、苗等民族風情為一體。

今天我們主要要帶大家前往的是著名的小七孔景區以及樟江風光最為秀麗的水春河景區。讓我們開始我們愉快的旅行吧!

小七孔景區融山、水、林、洞、湖為一體,以精巧、秀美、古樸、幽靜著稱。我們現在到達的就是小七孔景區的首站響水河。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條河就是響水河,為什么它被稱為“響水河”呢,大家可以停下腳步靜靜地聽一下......大家是否聽到了響水河水聲隆隆?這是因為小七孔景區內的喀斯特暗河明流,河床為層層巖石疊積,沿著山腳的公路朔流而上,響水河出現層層疊疊的落差,這段河床全長1.6千米,落差就達110米,而跌水瀑布就多達68級,所以你們就能在數里之外聽到響水河的聲音,這也就是“響水河”名稱的由來。。。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坐橫跨在響水河上由條石砌成的七孔拱橋,就是我們著名的小七孔橋,又稱響水河橋。這座橋高5.5米,長40米,寬2.5米,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x年),這座橋在清代和民國時期可是荔波通往廣西南丹的重要交通要道,在橋畔原有一塊“萬古興橋”碑,刻有“群山巖浪千千歲,響水河橋萬萬年”的詩句,可見這座七孔拱橋在當時人們心中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到達的是龜背山原始森林,龜背山腳下就是響水河伏流出口所在。龜背山原始森林是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奇觀的縮景。森林密藏,古樹參天,林中有許多珍惜樹種和奇花異草。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喀斯特奇特的森林奇觀,喀斯特水上森林。大家看到在這巖縫中盤結的樹根,不少樹根因為激流的沖刷,裸露水面,奇形怪狀,而這種林水交融,互為依存的奇景也是這里之所以能夠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原因之一。這里的喀斯特洼地森林,溪水潺潺,終年不涸。居住在附近的瑤族人,從這里引清泉經4千米的路程,到瑤山鄉供人畜飲用,所以這里的水源又被人們稱做“瑤池”。

我們現在要到的地方是鴛鴦湖,之所以叫“鴛鴦湖”是因為這里有兩個水面相連的喀斯特盲谷湖,其中一顆布依語稱叫“王盤”,一顆叫“王瑪”,因為兩湖并聯相依,如同鴛鴦雙棲,所以現在就稱其為鴛鴦湖。湖面積約20公頃,水深處達30米,大家可以到鴛鴦湖乘船游覽,去體驗樹影波光交織,山風、水聲、林嘯、鳥鳴相融的神奇景致。

這次的旅行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夠再來這美麗迷人的喀斯特旅游勝地!

黔南荔波樟江篇三

該景區位于貴州省南部的荔波縣境內,地處桂林—貴陽—昆明三角旅游區內。整個景區以喀斯特地貌和樟江水系的水景、浩瀚蒼茫的森林為主體,集瀑布、激流、暗河、湖泊、峽谷、溶洞、森林為一體,融奇、幽、險、峻、雄、秀為一爐,包括小七孔景區、大七孔景區、水春河景區及樟江田園風光帶等構成。此外,除了秀麗的自然風景之外,這里還有著古樸濃郁、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融布依、水、瑤、苗等民族風情為一體。

今天我們主要要帶大家前往的是著名的小七孔景區以及樟江風光最為秀麗的水春河景區。讓我們開始我們愉快的旅行吧!

小七孔景區融山、水、林、洞、湖為一體,以精巧、秀美、古樸、幽靜著稱。我們現在到達的就是小七孔景區的首站響水河。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條河就是響水河,為什么它被稱為“響水河”呢,大家可以停下腳步靜靜地聽一下。大家是否聽到了響水河水聲隆隆?這是因為小七孔景區內的喀斯特暗河明流,河床為層層巖石疊積,沿著山腳的公路朔流而上,響水河出現層層疊疊的落差,這段河床全長1.6千米,落差就達110米,而跌水瀑布就多達68級,所以你們就能在數里之外聽到響水河的聲音,這也就是“響水河”名稱的由來。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坐橫跨在響水河上由條石砌成的七孔拱橋,就是我們著名的小七孔橋,又稱響水河橋。這座橋高5.5米,長40米,寬2.5米,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x年),這座橋在清代和民國時期可是荔波通往廣西南丹的重要交通要道,在橋畔原有一塊“萬古興橋”碑,刻有“群山巖浪千千歲,響水河橋萬萬年”的詩句,可見這座七孔拱橋在當時人們心中的重要性。

大家現在從古橋俯瞰水面,大家看見的水面清澈見底,猶如照鏡,大家可知小七孔橋下的這碧水就是奇特的“涵碧潭”,又稱“七孔塘”。之所以說它奇特,是因為涵碧潭是響水河和樟江河交匯前一壩堵水而成,樟江水清,響水河更潔,大雨過后,樟江水變渾濁,可是響水河依然清澈如常,在兩河匯合處依舊涇渭分明,這可是喀斯特森林的特殊水文效應所形成的奇觀,這也是其最為奇特的地方。大家看到的小七孔橋恰橫跨在這涵碧潭上,如玉帶纏身。清澈如鏡的潭水把群山、古樹、橋景、綠蔭一并印入水中,倒影粼粼,波光爍爍,山水潭景,分外迷人,這也是令游客留戀忘返的絕佳景致,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現在我們到達的是龜背山原始森林,龜背山腳下就是響水河伏流出口所在。龜背山原始森林是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奇觀的縮景。森林密藏,古樹參天,林中有許多珍惜樹種和奇花異草。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喀斯特奇特的森林奇觀,喀斯特水上森林。大家看到在這巖縫中盤結的樹根,不少樹根因為激流的沖刷,裸露水面,奇形怪狀,而這種林水交融,互為依存的奇景也是這里之所以能夠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原因之一。這里的喀斯特洼地森林,溪水潺潺,終年不涸。居住在附近的瑤族人,從這里引清泉經4千米的路程,到瑤山鄉供人畜飲用,所以這里的水源又被人們稱做“瑤池”。

我們現在要到的地方是鴛鴦湖,之所以叫“鴛鴦湖”是因為這里有兩個水面相連的喀斯特盲谷湖,其中一顆布依語稱叫“王盤”,一顆叫“王瑪”,因為兩湖并聯相依,如同鴛鴦雙棲,所以現在就稱其為鴛鴦湖。湖面積約20公頃,水深處達30米,大家可以到鴛鴦湖乘船游覽,去體驗樹影波光交織,山風、水聲、林嘯、鳥鳴相融的神奇景致。

景致。我們乘船游覽水春河而下,將看到兩個少數民族村寨,一個是水扒水族村,一個是水春布依村。水族村寨民風古樸,他們的居所依山傍水,而他們的酒文化、魚文化、木雕石刻更是別有風采,大家到時可以親自去體驗一下。布依村寨是水春河10里峽谷里唯一的布依民族村寨。寨子里有500多村民,房屋是桿欄式建筑,那里自然條件很好,就象一個自己自足的“小桃花源”。另外,大家還可以在水春河漂流,水春河的漂流被稱為“黔桂第一漂”,大家去體驗一下水春河漂流帶來的驚險和刺激吧!

這次的旅行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夠再來這美麗迷人的喀斯特旅游勝地!

黔南荔波樟江篇四

荔波地處貴州省最南部。自古以來,就是西南內陸通往南部沿海古驛道上的重鎮,全縣總面積2431.8平方公里,總人口18萬人,有布依、水、漢、苗、瑤、侗、壯等世居民族22個,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2%。因為地處貴州高原南部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所以荔波的平均海拔只有758.8米,氣候也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18.3℃,非常適宜居住和旅游。

因為資源的獨特性和豐富性,荔波曾先后獲得了許多誘人的光環和稱號,如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成員、國際王牌旅游目的地、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名縣、全國科普示范縣等。特別要告訴大家的,是“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這個美譽,如果我們從地球北緯25度的上空從西向東俯瞰地球,您會驚奇地發現,自撒哈拉沙漠,經阿拉伯半島,到墨西哥灣,都已經或正在沙漠化,幾乎見不到綠色。只有中國華南貴州荔波這方圓兩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有郁郁蔥蔥的森林,猶如一顆璀璨奪目的綠色寶石,彌足珍貴。所以,“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也就由此而來了。

此外,在《國家地理雜志社》20xx年組織的“中國最美的地方“選美活動中,荔波還以較大的優勢獲得了首屆“全國網絡手機人氣獎”第二名及單項獎“最美的森林”,與此同時,荔波還是全省首批優先發展重點旅游區,是貴州省打造100個旅游景區中的21個重點示范景區之一。

荔波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可以用“綠色、紅色、特色”六個字來概述,堪稱“三色級”旅游天堂。

走進荔波就是走進了綠色王國,全縣森林覆蓋率64%,景區和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92%。風景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近四分之一,可以說山清水秀,步步是景。綠色資源主要包括兩大塊:一個是樟江景區,另一個就是茂蘭保護區。

樟江景區是國務院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18.8平方公里,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和樟江風光帶組成,有代表性景源48處,其中特級和一級景源就有10處之多,20xx年正式獲批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現在,正在舉全縣之力創建5a。20xx年,還在縣城樟江河段成功開發了竹筏漫游樟江、舢板船體驗旅游及樟江經典文化游旅游項目,深受游客歡迎。

荔波綠色資源的另外一大塊是茂蘭保護區,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1285公頃,是地球同緯度唯一僅存、集中連片、保護完整、原始生態性強的喀斯特生態系統。1996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納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并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

正是由于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與顯著的生物多樣性,包含眾多特有和瀕危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具有突出的世界價值。荔波于20xx年6月27日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六個、貴州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成為多彩貴州的典型代表。

特色資源上,荔波民族風情濃郁,以布、水、苗、瑤為主體的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絢麗多姿的民族服飾、傳統文化和嫁娶習俗,別具情趣,形成了一道道迷人的風景線。在此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朋友晚上可以從大型實景演藝《水韻樟江》中慢慢體會。

就讓我們從這里開始,慢慢探尋,細細品味荔波帶給我們的美麗和思考。祝各位在荔波旅途愉快!

黔南荔波樟江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各位到荔波旅游觀光,很高興那能夠陪同大家一起領略荔波的山水風光和民族風情。現在我們的汽車從荔波縣城出發,前往小七孔景區,借此機會,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荔波的基本情況。

初到荔波,我想每一位朋友都想知道荔波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在此,我告訴大家,荔波的得名源于布依族語言的音譯。在布依話里,美麗、漂亮叫做“lijie”,“波”則是山坡的坡的諧音,所以組合起來。就是美麗的山坡,美麗的地方之意。

荔波地處貴州省最南部。自古以來,就是西南內陸通往南部沿海古驛道上的重鎮,全縣總面積2431.8平方公里,總人口18萬人,有布依、水、漢、苗、瑤、侗、壯等世居民族22個,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2%。因為地處貴州高原南部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所以荔波的平均海拔只有758.8米,氣候也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18.3℃,非常適宜居住和旅游。

因為資源的獨特性和豐富性,荔波曾先后獲得了許多誘人的光環和稱號,如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成員、國際王牌旅游目的地、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名縣、全國科普示范縣等。特別要告訴大家的,是“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這個美譽,如果我們從地球北緯25度的上空從西向東俯瞰地球,您會驚奇地發現,自撒哈拉沙漠,經阿拉伯半島,到墨西哥灣,都已經或正在沙漠化,幾乎見不到綠色。只有中國華南貴州荔波這方圓兩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有郁郁蔥蔥的森林,猶如一顆璀璨奪目的綠色寶石,彌足珍貴。所以,“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也就由此而來了。

此外,在《國家地理雜志社》20xx年組織的“中國最美的地方“選美活動中,荔波還以較大的優勢獲得了首屆“全國網絡手機人氣獎”第二名及單項獎“最美的森林”,與此同時,荔波還是全省首批優先發展重點旅游區,是貴州省打造100個旅游景區中的21個重點示范景區之一。

荔波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可以用“綠色、紅色、特色”六個字來概述,堪稱“三色級”旅游天堂。

走進荔波就是走進了綠色王國,全縣森林覆蓋率64%,景區和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92%。風景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近四分之一,可以說山清水秀,步步是景。綠色資源主要包括兩大塊:一個是樟江景區,另一個就是茂蘭保護區。

樟江景區是國務院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18.8平方公里,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和樟江風光帶組成,有代表性景源48處,其中特級和一級景源就有10處之多,20xx年正式獲批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現在,正在舉全縣之力創建5a。20xx年,還在縣城樟江河段成功開發了竹筏漫游樟江、舢板船體驗旅游及樟江經典文化游旅游項目,深受游客歡迎。

荔波綠色資源的另外一大塊是茂蘭保護區,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1285公頃,是地球同緯度唯一僅存、集中連片、保護完整、原始生態性強的喀斯特生態系統。1996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納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并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

正是由于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與顯著的生物多樣性,包含眾多特有和瀕危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具有突出的世界價值。荔波于20xx年6月27日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六個、貴州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成為多彩貴州的典型代表。

特色資源上,荔波民族風情濃郁,以布、水、苗、瑤為主體的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絢麗多姿的民族服飾、傳統文化和嫁娶習俗,別具情趣,形成了一道道迷人的風景線。在此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朋友晚上可以從大型實景演藝《水韻樟江》中慢慢體會。

荔波還是一方孕育了中國革命的紅色寶地,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眾多的革命遺跡。是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的故鄉,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戰斗過的地方。綠色資源、特色資源和紅色資源相互交織,交相輝映,堪稱“三色級”旅游天堂。

就讓我們從這里開始,慢慢探尋,細細品味荔波帶給我們的美麗和思考。祝各位在荔波旅途愉快!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