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圣誕節來歷介紹簡短50字(5篇)

2023年圣誕節來歷介紹簡短50字(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11 18:19:13
2023年圣誕節來歷介紹簡短50字(5篇)
時間:2023-06-11 18:19:13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圣誕節來歷介紹篇一

圣誕節(christmas),每年12月25日,是教會年歷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

在圣誕節,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耶誕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慶祝圣誕節;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圣誕節慶祝則在每年的1月7日。

圣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圣經實際上并無記載耶穌誕生日期,圣誕節是后人公定的。

據說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于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紀念耶穌的出世。

圣誕節本是宗教節日。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使圣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圣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后,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圣誕裝飾也出現了。

改革開放后,圣誕節在中國傳播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圣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吃蘋果、帶圣誕帽、寄送圣誕賀卡,參加圣誕派對,圣誕購物等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圣誕節來歷介紹篇二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圣誕節的來歷,希望能夠幫到您!

每年12月25日為圣誕節,是基督信仰重要的節日之一(東正教因歷法不同其12月5日在公歷的1月6、7日),她是為紀念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降世為人而設立的,這一天教會都會舉行盛大的禮拜儀式。隨著全球化浪潮以及世界世俗化的深入,圣誕節也成為不少國家非基督徒慶祝的節日。

神創造宇宙萬物,按著自己的形象造了人類,他們擁有神的美善和自由意志。然而人類卻濫用自由意志,妄想以受造物有限的能力和理性僭越屬于神的無限的榮耀和權柄。他們受到魔鬼(蛇)的引誘,吃了禁果,違背了神的誡命。從此,人類便失去原有的美善,神人關系遭到破壞,罪就進入了世界。罪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罪并非很多人所認為的法律或道德的越界,而是以自我為中心,不信神,妄想與神同等,將自己的判斷等同神的意志。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軍政強人將自己視為神,利用暴力強制人們接受他們悖逆彎曲的思想,為滿足自己稱霸的野心,不惜發動戰爭,導致千百個家庭毀滅,成千上萬人死亡。由于罪,人類放縱自己、欲壑難填。眾所周知豺狼兇狠,但它們最多只會獵殺所需的食物。可是人類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他不滿足于自己所需,還想占有更大的利益。為此,人類為達目的可以不折手段,甚至骨肉相殘。罪破壞了人與神、人與自然、人與動植物、人與人、人與自我等原本和諧的關系,造成了千百年來人類、自然的種種災難。人類也為罪付出了慘重代價,按照墮落后世界的法則,罪的工價乃是死,身陷罪中的人類的結局只有滅亡。死亡是公平的也是殘酷的。人類面對這問題,使盡渾身解數仍無法解脫罪和死亡的捆綁。死亡權勢帶給人類的只有悲傷、恐懼、絕望。

然而,盡管世人是那么地不善、悖逆,但神卻沒有放棄他們,祂以大愛差遣祂的獨生愛子道成肉身來到世間,向世人講述生命之道,并通過十字架的救贖,修復了神與人的關系。人們只要通過接受耶穌基督為唯一救主,就能擺脫死亡權勢的束縛,得到永生。

耶穌基督的降生對基督徒的意義重大,祂降生的日子也自然成為值得紀念的節日。然而,由于《福音書》的作者注重于講述基督的福音,并未記載耶穌基督降世的確切時間,早期基督教教父也未提及明確信息,因此,耶穌降生的日期不可考。

早期教會只有受難節、復活節等節日,并沒有圣誕節。大約公元22019年,亞歷山太主教革利免稱“有些埃及神學家不僅對基督的生年,同時也對祂的生日過分好奇,并把這個生日定在奧古斯都在朝的第二十八年pachon月25日(為埃及科普特歷9月,相當于公歷5月)。”這可能是關于耶穌誕生最早的考據。5月份可能最接近于耶穌降生的確切日期,因為每年4、5月份正是以色列牧民在夜間牧羊的日期(見路加福音2章8至15節)。可是此日期并沒有成為后人紀念基督降生的日子。

4世紀初,東部教會(除耶路撒冷紀念受洗)在每年1月6日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歷史學家在羅馬教會使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地的伯利恒。”認為圣誕節起源于西部教會。之后,向安提阿、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等東方教會(亞美尼亞教會圣誕節至今仍為1月6日)傳播。

有學者推測,12月25日為羅馬人的冬至節以及波斯宗教太陽神密特拉的誕辰日。拜偶像的太陽神信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教會為適應當地風俗習慣,采取了將基督信仰與當地民俗相結合的方法,把異教節日當作基督的誕辰。此后,12月25日為耶穌降生日的說法得到了大多數教會的認可,一直流傳至今。

則難免陷入到律法主義之中。

圣誕節是否為耶穌誕辰其實并不重要,關鍵在于我們能否深刻地體會耶穌降生的偉大意義。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圣誕節來歷介紹篇三

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圣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圣誕由來??? 12月25日的圣誕節是慶祝基督教創始人耶穌基督生日的日子,是歐美最大、人們最喜愛的日子。??? 據基督教的圣書《圣經》說,上帝決定讓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投生人間,找個母親,然后就在人間生活,以便人們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學習熱愛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熱愛。"圣誕節"的意思是"慶祝基督",慶祝一位年輕的猶太婦女瑪麗亞生下耶穌的時刻。耶蘇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蘇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蘇",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蘇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蘇。后人為紀念耶蘇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蘇的出世。??? 盡管耶穌的確切生日并不清楚,在公元后的頭三百年間,耶穌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慶祝的。最后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領導人把12月25日定為耶穌基督的生日。 圣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蘇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圣誕老人:??? 據說圣誕老人原指公元4世紀時小亞細亞專區 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藹可親慷慨濟貧萬里聞名。到了6世紀,東方把他尊稱為圣尼古拉。由于民間有關尼古拉的傳說中,都聯系到少年兒童和禮物,從此,圣誕老人便成為專門在圣誕節向孩子們送禮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紀,通過文學和繪畫,圣誕老人逐漸成為身穿紅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是每年圣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圣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圣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圣誕老人送來的禮物。如今,圣誕老人已成為吉祥如意的象征,不僅是過圣誕節時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歡慶新年時不可缺少的人物。??? 圣誕襪的傳說??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心地善良的貴族,他的妻子因病去逝,拋下他和他的三個女兒。 這個貴族嘗試了不少發明,都失敗了,但也因此耗盡了錢財,所以他們不得不搬到一家農舍里生活,他的女兒們也只得親自燒煮、縫紉和打掃。 ??? 一晃幾年過去,女兒們陸續到了出嫁的年齡,父親卻變得更加沮喪,因為他沒錢給女兒們買嫁妝。一天晚上,女兒們洗完衣服后將長統襪掛在壁爐前烘干。圣人nicholas知道了她們父親的境況后,就在那天晚上,來到她們的家門前。他從窗口看到一家人 都已睡著了,同時也注意到了女孩們的長統襪。隨即,他從口袋里掏出三小包黃 金從煙囪上一個個投下去,剛好掉在女孩們的長統襪里。?? 第二天早上,女兒們醒來發現她們的長統襪里裝滿了金子,足夠供她們買嫁妝了。這個貴族也因此能親眼看到他的女兒們結婚,從此便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 后來,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都繼承了懸掛圣誕襪的傳統。有些國家的孩子則有其它類似的風俗,如在法國,孩子們將鞋子放在壁爐旁等等。圣誕樹據稱,圣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圣嬰。隨后,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圣餅的小甜餅,象征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征基督。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圣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置一顆裝著蠟燭的圣誕樹。不過,西方關于圣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圣誕夜里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圣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村,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圣誕樹的來源。今天人們所見的圣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圣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圣誕大餐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圣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圣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圣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于1620年。這種風俗盛于美國。英國人的圣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圣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圣誕卡世界上第一張圣誕卡是1843年英國人亨利.高樂爵士提議,由約翰.卡爾葛.荷斯利設計的。卡片上畫的是一個貴族家庭,三代人一齊舉杯對一位不在場的親友表示祝賀。當時他印了1000張,沒有用完的印刷廠就以每張1先令的價錢賣出。圣誕卡就這樣誕生了。圣誕歌長期以來,一直流行的圣誕歌主要有三個,一個是《平安夜》;一個是《聽,天使報佳音》;第三個是《鈴鐺兒響叮當》。圣誕節節禮:??? 指西方人過圣誕節時給郵差或傭人的節禮,通常放在一個小盒里,所以英文稱為"christmas box"。

圣誕節來歷介紹篇四

圣誕卡片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也視為維持遠方親朋好友關系的方式之一。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等。因為圣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圣誕帽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圣誕帽。

圣誕節是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相信大家對圣誕老公公的事都耳熟能詳吧?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女,送給她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掛在壁上的一只長襪中。于是,將禮物放在圣誕襪子的送禮方法便流傳至今。

據說平安夜的晚上,圣誕節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準備送給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把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里。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并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圣誕老人解渴,好送份大禮給自己。

第二天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禮物,想知道自己得到什么獎勵。

到了1822年,一位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又傳到日本及其他各國。因此裝扮圣誕老人來慶祝圣誕節的風俗習慣也就漸漸地流行到世界各國了。

1.據說大約在16世紀,德國人最先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后來,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把蠟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上,然后點燃,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恒的星光,如同2000年前的東方三博士依照天上的星星找到耶穌一般。今日,人們已經改用小燈泡代替蠟燭。

2.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農民,在圣誕節那天遇到一位窮苦的小孩。他熱情地接待了孩子。這個小孩臨走時折下根松枝插在地上,松枝立即變成一棵樹,上面掛滿了禮物,用來答謝農民的好意。

然而圣誕樹真正出現在圣誕節,首先見于德國,之后又傳入歐洲和美國,成為圣誕節不可或缺的裝飾物。他們通常用五光十色的彩燈、蠟、禮物或天使來裝圣誕樹。尤其住在美國西北部的人們,因為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他們會全家人一起去挑選一棵真正的樹作為圣誕樹。圣誕樹的種類繁多,有天然松柏圣誕樹,也有人造圣誕樹及白色圣誕樹。每棵圣誕樹上都掛滿琳瑯滿目的裝飾品,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一棵特大的星星,象征著那顆引導東方三博士找到耶穌的星星。而且在傳統習俗上,只有家庭的一家之主才可以把這顆希望之星掛上,旁人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

耶穌誕生的那一晚,一位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根據圣經記載,耶穌來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后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圣誕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

通常佳音隊是由大約20名青年人,加上一個裝扮成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圣誕老人組成。在平安夜晚上大約是9點過后,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報佳音。每當佳音隊到一個家庭時,先會唱幾首大家都熟悉的圣誕歌曲,然后再由小女孩念出圣經的話語讓該戶人家知道今夜是耶穌降生的日子,過后大家一起禱告再唱一兩首詩歌,再由慷慨大方的圣誕老人派送圣誕禮物給那個家庭中的小孩子,整個報佳音的過程就完成了!

圣誕節來歷介紹篇五

“圣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圣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并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圣誕卡,這都使圣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圣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那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那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撒冷的教會例外,那里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后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太的伯利恒。”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為圣誕節(可能開始于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于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圣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圣誕節后,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圣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圣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