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迎接冬至的作文 迎接冬季作文篇一
材料是用芝麻做的餡、糯米粉、一個盤子。開始做了,我從糯米粉的袋子里拿出一小塊,放在手上,用手掌心讓糯米粉變成一個像皮球一樣的圓球,在圓圈的中心點用指頭按了一下,放了點芝麻餡,最后把旁邊的糯米粉使勁往放著芝麻餡的地方推,一個湯圓就做好了!我和陳語晨繼續做湯圓,就當我們做到一半的時候,一個非常棒的點子從我的腦子里蹦了出來!當時我說話的聲音很低,生怕被別的同學聽到,我興奮地說:“不如我們做一個沒有芝麻餡的湯圓,看誰會中獎吧!”陳語晨贊同地說:“這個主意真好!”說干就干,我拿出糯米粉,搓成一個圓,悄悄放進盒子里。不一會兒,我們就做了許多湯圓。
該燒湯圓了,我和陳語晨端著自己滿意的湯圓,興高采烈地走到隊伍后面,高興得手舞足蹈,都在想誰會吃到沒有餡的湯圓。輪到我們了,我把盤子放在桌子上,在一旁等著。等了一會兒,湯圓燒好了,我和同學爭先恐后地拿著杯子和勺子給阿姨,阿姨們忙都忙不過來,
終于輪到我了。我一拿到杯子里的湯圓,就津津有味的品嘗起來,同學們做的湯圓真好吃,很多的同學都把湯圓給了別的老師品味,別的老師都夸獎到:“真好吃啊!”
今天我過了一個最快樂最難忘的冬至。
迎接冬至的作文 迎接冬季作文篇二
在臺州,每到冬至,家家戶戶都會買來糯米粉、粳米粉、豆黃粉,做成臺州特有的冬至圓。
冬至圓也叫硬擂圓。我的舅媽做冬至圓最拿手!
做冬至圓要先把粳米粉和糯米粉混在一起,倒入滾燙的開水,只聽“嘩”的一聲,在米粉里的開水還直冒煙呢。舅媽手拿切片,不慌不忙地在滾燙的米粉里翻江倒海,一切動作行云流水。沒多久,粉狀的米粉漸漸成型了,這個大團子被舅媽神奇的手變了出來。等大團子不燙手了,舅媽的手在大團子來回移動,一按一回,按揉著。大團子猶如橡皮泥,軟軟的,看起來挺簡單又好玩,我也要求試一試,但每次我上手的時候,都揉不好。
舅媽一直揉到軟硬適中后,把面團切搓成好多直徑大約三厘米左右的條條,然后用切片把條變成了小塊團子。看到那些可愛的胖乎乎的小團子,我又忍不住了,也試著切起來,雖然動作慢了點,但也切完了一條,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接著,就要把鍋里的水燒開,等水開了以后,把米粉塊放進鍋里,它們就像跳運動員一樣,沉到了水底。過了一會兒,全部小團子翻滾著浮上了水面,這就可以出鍋了。我把團子倒進由紅糖、芝麻、豆黃粉等多種食材組成的“炒粉”的盆子里,使勁搖,小團子在盆子里滾呀滾,雪白的身子很快就變紅了,身上密密麻麻地粘上了豆黃粉,變成了另一副模樣。就這樣,冬至圓做好了。
做好冬至圓,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祭完祖先后,就可以吃做好的冬至圓了!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甜到心里去!然后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一起過節。
吃冬至圓是臺州的老傳統,冬至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滿滿一口的冬至圓,別提有多滿足啦!
迎接冬至的作文 迎接冬季作文篇三
昨晚老媽打電話來說,今天是冬至,讓我們別忘了吃餃子,好吧,既然老媽特意囑咐,那就吃餃子吧,本來也想著最近該改善改善伙食了。
想了想,還是決定吃素餃子。一大早起來,室友就去買豆腐,韭菜,雞蛋,回來后開始剁餃子餡,調餃子餡。每當做飯的時候,我就感覺自己特別的幸福,因為自己不會做,還可以吃到好的。當然,這全托我那舍友的福。
一會功夫,餃子餡就調好了,我只是和好了餃子面。開始動工包餃子。我整餃子皮,她包,兩人分工合作,沒多會就包了一小案板餃子,開火,燒水,煮餃子,吃餃子,一系列程序進行的秩序盡然。
吃完餃子后,摸著吃的飽飽的肚子,不禁好奇,冬至節為什么吃餃子啊?上網一看,原來,冬至吃餃子,據說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說是張仲景決定辭官回家,為家鄉的父老鄉親看病,等回到家鄉時,正直冬季。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原來如此,今年的冬至過的真是值了,不止吃到了餃子,還知道了為什么要吃餃子。
迎接冬至的作文 迎接冬季作文篇四
今年的冬至正好趕上我們開班會,星期五下午,我們全體師生度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冬至。
往年過冬至,放學回到家,媽媽已經包好了餃子,就等著吃了。今年老師提前在班級微信群里發信息,讓同學們準備一個碗、一個勺、二三張面皮、適量的餃子餡兒。班主任王老師還帶來了兩種不同顏色的面團,看起來誘人極了。
到了班會時間,老師讓大家自己包餃子,同學們馬上就沉浸在自己動手的喜悅中。王老師一邊給我們示范怎樣包餃子,一邊給我們介紹冬至的來歷。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測定出了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有吃餃子,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
大家有模有樣地學著包餃子,看誰包得好看、包得快。因為媽媽以前教過我包餃子,所以我認為自己包得又快又好看。不一會兒,一排排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餃子就誕生了,有的像圓寶、有的像花瓣、有的像白菜……還有老師包的綠皮餃子和粉皮餃子。其中一個餃子還咧著一個小嘴朝我們笑,我立馬過去捏了一下。看到我們的勞動果實,我心里樂開了花,心想:終于可以吃到餃子了。到餃子煮好,我還幸運地領到了一個老師包的綠皮餃子。
熱乎的餃子熱乎的心。通過包餃子活動增進了我們之間的感情,培養了團體協作精神,豐富了大家業余生活,感知了自我動手能力。這個冬至的餃子是最美味的,這個冬至也是最有意義的。
迎接冬至的作文 迎接冬季作文篇五
今晚,我們將步入冬至夜。寒冬到來,長夜漫漫。仙潭的冬至傍晚十七點三十分左右已經暮色蒼茫了,今晚預示了是一年之中最漫長的暗夜。以本地土雞為主料,加于姜、蔥、棗以輔佐,自己就烹制了這么一份清蒸母雞作為冬至夜藉以消寒陪酒。我想,冬至夜的屋宅里就應該有蒸雞香味飄在空氣里,這樣的氛圍比較大氣且令人自信。
冬至到了,自然要把博客音樂換成首選的是閻維文的《母親》和湯潮的《媽媽我想你》。這兩首歌是受著一位朋友的啟發才加入鏈接的。其實這兩首歌對于我來說有特別的意義,不僅是喜歡唱這兩首歌的歌手,更主要還是喜歡這兩首歌的旋律,它能夠把我帶到很遠年代,離開媽媽懷抱的人,心里的滋味有點像《媽媽再愛我一次》影片中的小主人公。
臨近冬至的日子,在仙潭會經常看到一些家族祭祖活動。親人從遠地趕赴故鄉,與家族長輩團聚,一間屋子里點起很亮的燈,吃著清蒸母雞,咸菜汁燒毛芋艿,桂元肉糖蛋。聊著家常,房間里的暖空調,把家族的親情烘托得氣氛融洽,人們的臉上飛起了朵朵紅云。唉,世事如麻,人生不易。
冬至大如年,這里所形容的大,是指規模和人們重視的程度。今晚冬至夜的仙潭街道冷清。多數人虔誠圍在屋子的桌旁,聽長輩們說著塵封的往事,敬畏著家傳的一些古訓。的確,冬至有這樣的文化內涵是很有利于家族和諧和興盛的。人的倫理輩次有序尊愛,更能推進文明的進步。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再過二天就是平安夜了,冬至與平安夜臨靠得如此之近,是中西文化一次重要的對遇。是的,不約而同的需求與設計,寒冷的長夜需要溫暖的光,今晚冬至夜,人們是多么希望有更溫暖的光駐留在心間,讓世界少一份黑暗是好的,讓人間少一份寒冷是好的。
迎接冬至的作文 迎接冬季作文篇六
冬至,客里逢佳節,天涯憶老親。這一天白晝最短,思念最長,已是您老人家走后的第八天,睜眼閉眼總是浮現您生前的幕幕往事。您是鄉鄰口碑最好的陳嗲,您是洞庭河畔忠誠的守山大爺,您是我和哥童年里每隔一周必須見一面的慈祥而嘴角長滿“刺”的外公。
您從不吝嗇對我們的愛,變著花樣給遠道而來的小老鼠準備各種干糧;您總有講不完的身邊故事,時至今日我也不辨真假,故事也記不住,只有那種久遠而熟悉的感覺歡樂充盈內心。一張小方桌,一個小酒杯,身邊陪著三個搶菜的調皮孫,您一興起還說服自己再滴一點點,繼續著瞎子吃大腸,酒鬼趕夜路的回憶,夜色降臨卻總也蓋不住這一方歡聲笑語。
往往這個時候,一旁的外婆端著早已吃完的空飯碗,笑得岔氣,怪這死老頭子編的笑話不正經。您一直引以自豪的的業余活動是玩紙牌,靠這門腦力贏來了我們仨的零花錢和您的酒錢。幾十年來,您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玩大牌,只陪親鄰好友。
直至七年前,您積勞成疾,半邊癱瘓,斷層式的放下手里的杯子,被迫按下高速運轉腦力剎車,您泣不成聲,日夜與病魔抗爭。命運如此不公,攙扶著您的康復訓練也沒有生效,痛苦反復。后來您就像一個孩子一樣,盼著我們能多回來看看您,陪陪您,只是您再也沒有故事,只剩迷離的眼神和安靜的睡容。您走這天剛好是您生日,又是一個輪回,好像知道兒女親戚會到一樣,陪著您走完最后一段,您也不會孤單。您走后的寒冬突然艷陽高照,也仿佛是順意您講客氣,怕麻煩相鄰的習性,特意給了三天暖陽寬慰您的英靈。
您一路走好,天堂沒有疾病,會給您安插一對翱翔的翅膀,遠離癱瘓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