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三年級篇一
剪窗花是民間剪紙藝術的一種。剪窗花流行于我國西北各地,以陜西為著,許多人家的窗戶上都貼有窗花。特別是過年,剪窗花在窗戶上貼剪紙已成為一種習慣,剪紙成為了點綴品,所以西北人習慣稱它為“窗花”。它的花樣有“鳥獸、蟲魚、花卉、吉祥圖案、適合紋樣”等。既富有畫意,又很有裝飾趣味。因地域不同,南北風格各異,剪紙一般是南秀北挺,均具欣賞性。剪窗花教材上方的彩色照片,介紹陜西省剪紙能手李秀芳用窗花美化居室的情景。通過介紹使學生知道我國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在國際上素負盛名,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教材介紹“窗花的剪法”是剪“花樣子”最簡單、最容易掌握的一種。但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卻是不簡單的。這是教學的重點,教學時要講、演并用。
認識“窗花”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增強民族自豪感。學會窗花的剪法,剪出好看的窗花。
要正確地按剪法的步驟制作,特別注意相連不斷。
范品若干件及色紙、剪刀、漿糊等教學用品。
:出示窗花范品,讓學生欣賞,問:這是什么畫種、叫什么名(引出“窗花”)?
1.指導學生欣賞課本上方的彩色照片。說明窗花是西北地區群眾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照片中的老大娘是陜西省剪紙能手——民間藝人。她正在做什么?她剪的窗花是什么內容?這種窗花是我國群眾創造的藝術形式,在國際上素負盛名。
2.講解:什么是“窗花”?“窗花”是用色紙剪成的圖案,花樣很多,有花卉、鳥獸、蟲魚及圖案紋樣等。過春節時,常把這種用紙剪出來的圖案貼到窗戶上,因此叫它“窗花”。它既有畫意,又有裝飾趣味,很受群眾喜愛。
3.窗花的剪法(邊講邊演示):
①將方形色紙對角折兩次或三次,要折整齊。
②畫上簡單的花紋,花紋的線條要接連。把要剪去的地方畫上記號。
②按照紋樣剪出,小心揭開(美妙的圖案出來了)。
④涂上漿糊,貼在窗戶或底紙上。
小結:窗花剪法的步驟;特別要注意什么,看圖講述。
:
用色紙剪一幅窗花。要根據窗戶的大小來設計窗花圖樣。注意紋樣要相連。
教師畫一大窗戶,選優秀作業貼上,其余的作業集中展示在課室中的某個地方。師生共同評價優劣,教師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三年級篇二
教學光盤
1.能夠選取恰當的表現形式,大膽表現對大自然的感受。
2.使學生逐漸形成關注自然的意識,同時樹立防災、減災意識。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看課本和光盤,從而加深學生對于自然變化的認識和感受。
2、把重點放在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上,對于一些科學知識等非美術學科本體的東西作簡單的了解就可以了,切莫要喧賓奪主。對于一些給人帶來災難的自然現象的交流時,要滲透防災減災的意識,不要給學生造成心靈上的恐慌。
3、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在進行美術創作時,看光盤中學生的作品。注意表現材料和方法的指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學生作品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思考,作品表現的是怎樣的自然變化?如果是你會選取怎樣的表現角度?作品選取了怎樣的表現形式和工具,表現形式和工具是否很好地突出了主題?如果是你會采用哪些好的方法等等。通過引導使學生了解創作的一般方法。
三、課后小結
可以將學生的作品和搜集的知識資料布置成壁報,進行宣傳,使教學內容向課外延展。在這樣的活動中,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他們成功感和自豪感。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三年級篇三
1.初步了解風箏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資料,懂得風箏的構造與平衡的關系,認識風箏骨架類型特點。
2.初步掌握風箏骨架的扎制方法,學習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圖案,設計制作一個風箏,嘗試掌握放飛風箏的技巧,培養孩子動手實踐能力。
3.通過收集、了解、制作、放飛等活動,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對祖國傳統風箏藝術的熱愛之情。
扎制一個左右平衡對稱能平穩飛上藍天的風箏架子,放飛上藍天的技巧。
難點:了解風箏傳統藝術,制作一個左右平衡對稱美觀的有創意能平穩飛上藍天的風箏,并放飛上藍天。
教具準備:有關風箏網站收集、風箏圖片,準備一些風箏成品。
學具準備:有關風箏資料收集、制作材料準備。
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不能把所有的材料都帶來。不可能自己用竹子制作風箏的骨架。
教學建議 可以叫學生去買制作風箏的有關材料,然后叫學生進行組合拼裝。這樣就簡單的多了。
由于材料的局限性,不能夠把風箏制作的很美觀。
教 學 過 程 本人教學思路
教 學 活 動 學生活動
1.導言(單元概述)。
(1)春天來臨,積雪慢慢融化,大地從沉睡中蘇醒,小鳥在枝頭歌唱,樹木吐出嫩綠,泥土散發著芳香。春天象征著生命,春天象征著希望與力量。伴隨著春風,美麗的風箏飛上了藍天,它把人們的理想希望帶入美妙的境界……風箏集藝術、科技、體育于一身,放風箏是春日里一項有意義的體育活動,如果能放飛自己親手扎制的風箏上天,那是多么有趣高興的事呀!
(2)根據同學們的提議,我們將進行《風箏風箏飛上天——風箏主題活動》,本次活動就是請同學們收集有關風箏的資料,進一步了解風箏藝術,設計制作一個風箏,讓它飛上藍天。屆時將請同學自評和互評,評出優秀資料獎、優秀設計制作獎、放飛獎、合作獎等若干名,我們將頒發獲獎證書。
2.任務。
(1)你是一名優秀的學生,你愛動腦動手,思維活躍,喜愛美術,你認為這次活動是你展現才能的機會,應該把握,即使沒有做出優秀的作品,對你來說也是一次不錯的實踐與鍛煉。
(2)請4人一組共同完成以下任務:了解風箏藝術,設計制作一個風箏,讓它飛上藍天,并且做好活動資料的收集積累工作。
3.過程。
(1)活動1(課時1),有關風箏資料的收集:
①小組準備工作:
a.將全班同學4人一組(以居住地或同學自由組合,教師做好聯系調配工作),分為若干組,各組同學合作完成任務。
b.各組選舉組長,根據自己的特長分配工作,做好準備工作。
c.組長要建立本小組工作目錄,在目錄下記載本組同學的學習過程資料,方便同組同學互相交流。
d.明確本次活動的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因特網、書本,或向別人請教等途徑搜尋風箏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圖片等實物、信息資料,完成《風箏知識小報》或小課題調查報告,各種風箏展。
②收集信息資料:
訪問網絡查找你認為需要的信息。或者在圖書館查閱相應的資料。如果你訪問了不止一個網站或者查閱了不止一本書,用分開的紙分別記錄從每一個網站或每一本書中得到的信息。或進行風箏藝人訪談,市場上購買、收集各種風箏實物。
④整理、篩選、展示收集的資料圖片、實物。
a.完成《風箏知識小報》或調查報告,展示形式,風箏知識擂臺賽,評出優秀資料獎小組。
b.在教室里舉行收集的各種風箏展。
希望這些同學收集的資料能對你有所幫助和啟發。
(2)活動2(課時2),制作風箏。
活動建議:1.制訂小組制作計劃和分工,設計怎樣的風箏樣式圖樣?希望能夠發揮大家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資料參考:風箏的圖樣集,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幫助。
①扎制風箏,上線是很關鍵的一步。
老師的提醒:
a.風箏的架子要求左右對稱,不然風箏兩邊輕重不一,難飛上天。
b.連接可用棉線扎制,比較牢固。
c.貼桃花紙可以用膠水或雙面膠,膠水不能太多,不然紙會破的。用的紙要略大于風箏架子。如果還有什么問題,我們再共同探討解決。
②繪制風箏。
老師的建議:
a.風箏的圖樣裝飾可以是傳統的,可以是依樣畫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老師期望著你的創意表現!相信你們一定能行!
b.畫風箏的時候注意用顏料時水分不能多,不然紙要破的。
c.可以再次上網查詢資料。
(3)活動3(課時3),放飛風箏。
在一個晴朗有風的下午,在學校舉行放風箏比賽。
老師的活動建議:
①小組內分好工,讓每位組員都參與放飛,跑步快的同學建議做領跑員,其余同學做風箏的架飛和保護工作。體驗放飛風箏成功的快樂及小組合作放飛。
②如果幾次放不上去,請同學不要灰心,放的時候要注意風向的變化及時調整起飛角度。老師期待著你們的出色表現!
③活動后用繪畫日記的形式把放風箏的場面和放風箏的體會畫下來寫下來,如果你用其他的形式表現也可(如攝影)。
④請同學自評和互評,評出放飛獎若干名,我們將頒發獲獎證書。
(4)活動4(課時4),個人、小組空間展示《風箏風箏飛上天——風箏主題活動》展覽——(評價)。
①老師和各小組長進行討論,如何辦好我們班級的《風箏風箏飛上天——風箏主題活動》的展覽。
②老師建議討論確定:
a.組成展覽會的組委會。
b.時間地點。
c.各組承擔展覽的分工。
d.如何評獎(評價),獎項名額。
(學生個人、小組以寫送欣賞卡的形式來參與評價(評獎)。獎項名額每樣十名(放飛獎除外,只要能放上天就能得獎)。
(5)展覽布置,評獎。
(6)活動后請你填好此表,你的意見和信息是老師最想知道的,謝謝你的合作。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三年級篇四
:神州風采
2 課 時
欣賞評述 授 課 人
:顯性目標 通過了解欣賞評述離自己最近的世界遺產,感悟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藝術、美麗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審美感。
:激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思想。
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關注,并以實際行動參與和保護它。
: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關注。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小組學習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等。
:課件、圖片、資料
第一節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二、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一組長城圖片并提問:這組照片展現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長度有多少?經過哪些省?
城墻曾經出現在古代世界各個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國的長城基本完好,它有兩千余年的建造史。
引出課題:神州風采 是長城,總長一萬多公里,現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長城。
目前遺存的長城經過河南、山東、陜西、山西、河北、甘肅、寧夏、新疆、內蒙古、遼寧、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區。
學生欣賞圖片,聽講、思考。
三、探究學習 秦大家繼續研究長城。分成4個小組,研究下列問題:
1. 長城經過地區的地貌有哪些?
2. 長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 建造長城的材料有哪些?
4. 古代長城和現代長城的作用。 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脈、山峰、湖泊、合股、盆地、峽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澤、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墻外,還有各種門、樓、關、臺、墩、間、橋、洞、隧道等。
3.建造長城的材料有土、沙、磚、石、蘆葦、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嶺、高地、懸崖、峭壁、溝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邊界。現代長城成為堅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國歌中的長城更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侵略、捍衛領土完整和獨立自由的決心。長城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的文化。
四、藝術欣賞
引導學生欣賞國畫家白雪石、油畫家詹建俊以長城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以及攝影作者鏡頭下的長城作品。 學生觀察、思考,確定創作主題。
五、學生實踐
由于時間有限,給大家15分鐘時間,用線描畫出自己關于長城的構想。 學生作業。
交流感受。
六、小結 教師組織學生小結評價。 同學之間互相欣賞評價。
第二節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二、研究教材 看書第30頁。
上一課研究了長城,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同時也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是全世界人類共同的財富。
這一節,我們繼續研究分布在我國各地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
研究教材中的圖片與文字。
三、研究景點及相關資料 請同學們結合課前準備的資料,分組研究一處景點。 選擇同學們有資料的景點或親自去過的地方,進行與文化、歷史、美術相關的研究。
四、小組匯報 請各小組結合自選的景點進行匯報。
敦煌是人類文化的寶庫。
自1900年王道士發現藏經洞以后,西方列強蜂擁而入,掠走了大量的寶藏,目前散落在英、法、德、俄、印度等許多國家。敦煌學已經成為世界各地學者們的畢生事業,是人類文明和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泰山的歷史和文化都很悠久,自古以來被譽為“五岳獨尊”,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建議同學們把圖片和資料、文字匯總,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小報,讓同學們了解到更多景觀和歷史文化。 分組匯報。
一組:敦煌石窟。
二組:泰山。
三組:樂山大佛。
……
五、課后延伸
我國目前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31處,還有許多景觀符合世界遺產定義和標準未能列入。下面請同學們討論,對我們身邊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應該如何保護。 不破壞地形植被、生態和水系。
旅游時愛護環境。保證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使它具有最高的價值。
不把遺產景區人工化、商業化和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