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教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備課教案篇一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售”和“馱”。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我”的心情變化。
教學重點:
會認11個生字,會寫“售”和“馱”。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教學難點:了解“我”的心情變化。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嗎?那讓我們坐上飛機出發吧。飛機在藍藍的天空中飛翔,穿越過南海,飛過印度洋,我們來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有名的景物呢?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
(課件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木雕)
3、領略過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說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瀑布
a、為什么這個瀑布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這個瀑布有一個很長的名字,誰能來叫叫它的名字?
c、誰能用這句話來介紹一下瀑布?
課件出示:
a、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兩個新朋友:名不虛傳、游人如織
b、你怎么理解這兩個詞語?
c、是啊,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那么壯觀,確實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齊讀。
(2)木雕
a、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給你留下的印象。
b、老師這也有三個詞: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栩栩如生
c、請你用上這兩個詞,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一下非洲木雕。
4、今天我們就要走進非洲,去看看發生在那的一件事。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并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詞語,并能把課文讀流利。
2、課文《賣木雕的少年》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讀“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1、“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吳晴,帶著朋友的叮囑,想挑選一個木雕帶回國。請小朋友再來讀課文,找一找在課文中“我”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2、“我”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愛不釋手——猶豫————-遺憾————高興——-感動
3、請你第三次讀讀課文,你從哪里看出了作者的心理變化?
(1)愛不釋手
a、出示句子: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b、為什么這個象墩會讓“我”愛不釋手?
出示句子: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這里有兩個四字詞語,我們來讀一讀。
這個木雕設計的與眾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難怪作者會那么愛不釋手。
c、如果你是作者,當你看到這個象墩,你會怎樣來表現你此時的心情,誰愿意來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專注。
你的表情告訴我,你非常喜歡這個象墩。
看木雕的時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讓人覺得你真的很喜歡。
d、誰能把作者此時的心情,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現?
(2)猶豫
a、你從哪里看出“我”很猶豫?
出示:正要掏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作者此時的心里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經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歡象墩,是該買還是不該買呢?誰能把我當時矛盾的心理讀出來?
b、你還從哪里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什么是語無倫次?
是啊,想買又不能買,這讓我的內心非常復雜,加上少年那么誠懇地讓我買一個,更讓我語無倫次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3)遺憾
a、哪句話能體現作者的遺憾?
出示: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b、“我”到底為了什么而感到遺憾呢?
c、是啊,那么美的工藝品,我多么想把它帶回國,但我又不能,確實讓人挺遺憾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4、“我”高興什么,感動什么,從哪里體現出來,我們留到下節課再講。
四、寫字指導
1、這節課我們要來寫“售”和“馱”。
2、看到這兩個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呢?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四字詞語
二、從“我”的心理活動、少年的言行體會他的心理活動
1、我為什么而感到遺憾?
2、少年此刻也感到遺憾,他又是為了什么?聯系上下文少年言行的句子,體會。
3、我感到很高興,為什么而高興?少年是怎么做的?
4、少年為什么要等候并送木雕?
5、我為什么而感動?
6、少年為什么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介紹補充資料。
三、感受少年形象
1、從中,你覺得少年是怎樣的一個人?
2、夸夸賣木雕的少年。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教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備課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讀懂課文的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如何以秋雨為線索,抓住秋天的特點進行生動描寫。
2、感受文中美的語言,體會秋天的美好。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調動情感
1、引發情感:那剛剛離去的秋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2、引入課文:那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秋天吧!(板書課題)
二、育情導學,欣賞秋色
1、齊讀第一段
指導讀
齊讀。
2、(播放課件:秋色)看了這些畫面,你有何感受?
三、品讀課文,感受神奇
1、學生默讀第二段,并思考,看到了什么?
2、秋雨分別給這些植物涂抹上哪些顏色?(生邊讀邊畫)你還看過哪些秋天的植物,有哪些顏色?仿照上面短語的。形式說說吧。
3、這么多顏色組合在一起,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嗎?(隨機理解:五彩繽紛,進行說話聯系)
4、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5、師引讀,生接讀第二自然段。
四、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過度,秋天的雨,不僅有五彩繽紛的顏色,還藏著好多香甜的氣味呢,讓我們來聞一聞吧!
1、師配樂范讀第三自然段。提問:你聞到了哪些氣味兒?
2、看著這香甜的水果,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指名讀
挑戰讀。
五、演讀課文,指導背誦
1、輕聲地讀第四自然段。
2、分派角色,演讀課文。(學生分別扮演秋雨姐姐、喜鵲、松鼠、小青蛙、松柏、楊樹和柳樹的葉,進行對話練習)
3、指導背誦第四自然段。
六、總結全問,升華感情
1、結合板書,學生談談從秋雨中收到哪些豐收?體會到哪些歡樂?
2、師小結。
3、滿懷深情地齊讀最后一段。
七、引申創作,體驗成功
1、(播放課件:春天在哪里)仿照歌曲來創編,歌曲《秋天在哪里》)
2、每小組自選主題,合作交流,完成填空。
3、派代表朗誦。
4、師生共唱歌曲《秋天在哪里》。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教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備課教案篇三
【學習目標】
1、認識鑰、匙等8個生字,會寫扇、郵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4、積累好詞佳句。
【心育目標】
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寫字。(略)
第二課時:交流研討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語渲染,調動情感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小禮物,大家看。(播放課件:秋景圖)秋天這樣美麗,那么今天咱們也來學習一篇和秋天有關的課文:秋天的雨。
2、齊讀課題。(板書:秋天的雨)
二、復習,檢查生字詞
出示生字詞,開火車讀、齊讀。
三、深入局部,品讀課文
1、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秋天的大門打開了,你們看到了什么?請大家自由的讀讀課文。(板書:鑰匙)
2、學生講到哪個自然段就學那個自然段:
(1)二自然段(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①感悟五彩繽紛:
大家發現沒有,這些樹、花都是有顏色的,請大家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畫下來。有黃的、紅的、橙紅色、紅色等許多顏色,我們可以用四個字的詞語怎么來說?(板書:顏色五彩繽紛)
②美讀句子,體會色彩之美:
自己小聲讀一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美美地多讀幾遍。
③重點體會、美讀描寫銀杏樹和楓樹的句子:
老師范讀句子
去詞體會。
如果我把句子當中的扇哪扇哪、飄哇飄哇去掉,自己再來讀讀看,好不好?為什么?
(扇哪扇哪讓我們仿佛看到銀杏葉像一把把黃色的小扇子,輕輕地、輕輕地幫我們扇走了夏天的炎熱;而飄哇飄哇讓我們感受到紅紅的楓葉多像一枚枚郵票,為我們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④指導朗讀:
運用聯系上下文和一邊讀一邊想象的方法,走進情境,美讀課文。
⑤美讀全段。
(2)三自然段:體會氣味的香甜:
①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繽紛的顏色,還藏著許多好聞的氣味呢,都藏著一些怎樣好聞的氣味呢?(板書:氣味瓜果飄香)
②小朋友的腳為什么會被那香味給勾住呢?
③小組合作讀,讀出香甜的氣味來。
④指名小組讀,生評。
(3)四自然段:(表演朗讀)
①熟讀課文。通過表演入情入境,以演促讀。(板書:動植物忙碌過冬)
咱們就來把小動物和植物們是怎樣準備過冬的演一演,怎么樣?
②師生互動演一演。
③指導朗讀。
這么快樂的景象,就讓我們來快樂地讀一讀吧。放開聲音讀出你的快樂,自己讀自己的。
四、拓展、積累,升華感情
1、小結:
我們在秋雨中看到了很多,課文也是從顏色、氣味、動植物準備過冬這三方面寫出了秋天是一個五彩繽紛、瓜果飄香、繁忙、豐收的季節。是呀,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首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2、配樂朗誦:
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秋天你都能看到什么?跟著音樂咱們一起來讀讀這篇課文吧!
3、積累背誦:
想不想把這么美的景色永遠留在腦海里?就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讀一讀,背一背吧。
五、布置作業(課件出示)
1、搜集描寫秋天的詞句,把它抄下來,背一背。
2、用你手中的畫筆,畫一畫秋天。
3、與爸爸、媽媽一起去郊游,并寫一寫秋天的景色。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教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備課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重點: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難點: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27,黑人少年出售的木雕象墩構思新奇,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但賣木雕的黑人少年更可愛,更讓人感動。這是一位怎樣的少年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黑人少年的心靈,一起品味這份感動吧
1、自由讀文,畫出描寫黑人少年言行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體會。
2、生匯報
3、抓遺憾這個詞讓學生找出含有這個詞的句子。(指名讀)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問)
我為什么遺憾?少年為什么遺憾?
4、解決“我為什么遺憾?默讀1-6段找原因同時完成填空練習。
5、出示填空練習:(讀一讀,再試著填一填)
(一)學習瀑布的壯觀。理解“名不虛傳”“游人如織”。
(二)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象墩構思新穎,栩栩如生。
指導朗讀,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6、小結:就是這樣一位真誠的少年,他用心體會著顧客的需要和感受。同學們,我因為帶不走木雕而遺憾,可是這位少年為什么也露出一絲遺憾呢?
7、試著說一說。閱讀課文后一部分。
8、匯報原因。
9、引導出問題:少年為什么在猜測并證實我是中國人后露出遺憾的神情呢?(世界游客那么多)他為什么說中國人是朋友呢?
10、介紹中國援建鐵路資料
11、師總結,板書。
12、老師激情引讀:
正因為我們中國的無私援助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非洲人民,所以,少年把中國人當成朋友,因為朋友遺憾所以也跟著遺憾。多么真誠可愛的少年啊!讓我們齊讀最后兩段,讀出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
身處異國他鄉的我,聽到少年說:我們是朋友,怎能不讓我感動,讓我們讀出這份感動吧!
一位普通的賣木雕的少年,都懂得珍惜我們中非兩國人民的友誼,這怎能不讓我們激動呢!讓我們再次飽含深情的讀出來吧!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教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備課教案篇五
學習目標
1、認識“尼、馱”等11個字。會寫“賣、售”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3、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
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
閱讀世界各國人民之間友好情誼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賣木雕的少年。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板書部分重要問題。
二、檢查預習,自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提問:認識這些字和詞嗎?讀一讀。(指名讀,學生邊聽邊正音)
2、哪些詞語不理解?結合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想一想:這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除了留心聽他讀得怎樣。
5、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組討論,評評誰說得既清楚又簡單。指名說。
6、自由交流:通過昨天的預習,以及今天讀和聽,你還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自由談讀文后的感受,鼓勵學生表達個性化的感悟。)
三、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鞏固識記:分組交流記字的竅門。
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3、擴詞練習,檢查積累。
4、指導生字書寫。
5、小結寫字情況。
四、課后作業
1、聽寫本課詞語。(見詞語表)
2、進一步讀熟課文,找一找描寫賣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問題可提在筆記本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卡片,認讀。
2、聽寫部分詞語,訂正鞏固。
3、回憶:這課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文感悟
1、提問:我與賣木雕的少年是什么關系?
引導分角色讀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質疑:我是游客,少年是賣木雕的,怎么會是朋友呢?我們一起閱讀課文。
讀文,提出要求:邊讀邊用~~~~勾畫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當時是怎么想的。
3、與身邊的伙伴交流勾畫的句子,談談讀后的想法。
4、集體交流。
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部分(5—8自然段)
理解兩次出現的“遺憾”,想想我和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
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想想少年為什么這樣說。
5、與學習伙伴讀課文,說說你的感受。
引導:課文體現了少年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導朗讀,深化認識
過渡:賣木雕的少年多可愛呀,你能讀出他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嗎?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體現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讀這些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
3、分組交流。
4、指名朗讀。
四、總結積累
1、想對那位黑人少年說點什么?(自由發言)
2、學完課文,你有什么發現?
自由說,內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寫作特點等。
引導找出四個字的詞語,并摘抄。
3、選做題。
剛才同學們對黑人少年說了許多心里話,愿意寫一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