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全國先進教師事跡材料 先進教師事跡材料字篇一
為了帶好這個班,我想了許多的辦法。在班級管理中,我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在實踐中創新。實行量化管理。我和學生們一起討論量化管理的標準,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制定并貫徹執行,按照紀律遵守、學習態度、努力程度、學習效果、集體奉獻等多方面由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打分,并輔助必要的精神和物質獎勵,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班級管理水平明顯提高。我還實行“輪流班委制度”,每個學生輪流當“干部”管理班級的全面工作,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和實踐,體會到班級管理的難度,從而提高學生對被管理的認同感。這些做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管理與被管理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班級面貌煥然一新。學習空氣濃了,不懂就問的多了。經過一年的努力,中考時,我們這個全校公認的“差班”,超額完成了學校下達的各項中考指標,班級綜合排名也名列前茅。
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告訴我,唯有理解學生,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才能客觀公正地對待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才能因勢利導,促進學生不斷進步,比如:歷來讓老師最頭疼的是那些后進生。對這些學生我認真分析了他們后進的原因,后進生不求進步的原因大都是學習成績差,在學校,老師不喜歡;在班里,學生瞧不起;回到家里,也得不到父母的好臉色。其實這些學生也并不是一無是處,他們是愿意進步的,只是周圍的人不理解他們,我們當班主任的只要善于發掘他們的閃光點,正確加以引導他們,讓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等身邊的人都理解他們,把更多的愛的甘露撒向他們的心田。這些學生是可以轉變的。
在新的社會環境之下,學生的思想工作難度較大,尤其問題學生,在九(4)班,有一位姓劉的學生,由于聽不進父母的勸告,加之又受到社會一些不良因素的誘惑,八年級時,劉同學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并離家出走。為了讓劉同學“收心”,我多次到該生家里家訪,和她的父母一起探討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我經常找劉同學交心談心,鼓勵她好好學習,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該同學終于回心轉意,表示要努力讀書,積極上進,改掉身上的不良習慣,最后,劉同學也順利的考上了高中。
我常常告誡自己,教育者的職責不是讓學生在教師面前低頭,而是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特別是對有過錯誤行為的學生,更要以真誠的同情心,責任心和耐心喚起他們對過錯的內疚。我班有名男同學從小就養成了不良習慣。上課光著膀子,隨便出入課堂,遲到、曠課、抽煙、喝酒、打架!在和他的接觸中,我了解到他人聰明。能夠接受老師的幫助。只是自控能力差,管不住自己。我反復和他談心交心。幫助他認識錯誤,一次期末考試,一名年輕教師制止他打小抄,他便和教師頂撞起來,在我嚴厲地批評他后,又耐心地幫助他分析犯錯誤的原因。當他知道我正在發燒還耐心地幫助他時,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后進生卻哭著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讓您操心。”我們又談了很久,分手時他向我深深的鞠了一躬說:“老師,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您。我一定好好學習來報答您。”
我勤勤懇懇地從事著自己鐘愛的事業,我將生活的辛酸埋在心底,用心堅守著我那樸素的信念,用愛淋浴著農村的孩子。教師這個職業是個良心職業,而愛是最好的教育。十多年來,我一直以良心對待事業,以愛心對待學生,和學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生病,我親自探望,學生有困難,我熱情幫助,心貼心與學生溝通,手拉手與學生并行。
新一輪課程改革,以反對“應試教育,分數第一”為前提,以“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培養學生能力為宗旨,拉開了課改的序幕。為了吃透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精神實質,我反復地、認真地閱讀《走進新課程》一書,潛心領會內涵。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不斷用新的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徹底摒棄教師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推向課堂前沿,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為教好一節課,我反復推敲琢磨,研讀教材,閱讀教學參考書目,努力駕馭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案,從教學目標的確立到教學過程的設定,從教學思路的設置到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知識、能力、感情價值觀等的把握,都要周密的思考,做到胸中有丘壑,使課堂教學有張有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全國先進教師事跡材料 先進教師事跡材料字篇二
在幼兒園里,與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交往最多的莫過于班主任,作為一名幼兒園的班主任,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應該給以他們些什么呢?要真正愛上許許多多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孩子,且要愛得公平、愛得得法,那是不容易的。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打開幼兒心靈之窗的一把鑰匙,應當讓孩子們從小就有追求,有向往,有勇氣,有力量,使他們沿著正確的人生旅途堅定地邁出第一步。具體地說,班主任應該給他們情感,給道理,給信心,給歡樂。一句話,要在班主任的引導下,讓孩子們學會自自己走路。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理解,愛是同情,愛是尊重,愛是信任,愛是寬容,愛是鼓勵,愛是奉獻,愛是當好班主任的前提。
小班幼兒剛入園時,總會出現哭鬧現象,甚至害怕到園。孩子缺少的是安全感,是能夠被愛的安全感。語言的表達固然重要,但肢體語言的作用不容忽視。當幼兒清晨來園時,我會給孩子一個親切的擁抱,讓孩子感受到她的愛是真切的;當孩子在睡前想媽媽時,我會走到孩子的床前摸摸他的小臉,然后輕輕告訴他:“老師最喜歡你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關懷與被愛。班上有一名叫馬錦岳的小男孩。他目光呆滯,平常不大說話,一說話就嘰哩咕嚕。最初的日子里,他天天尿褲子,亂用別人的杯子和毛巾,還常常齜牙咧嘴,大哭大鬧,高興時則在地上、床上爬來爬去,追進追出,批評對他來說毫無意義。有時候,我甚至想,班上要是沒有這個孩子該多好。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改變了對馬錦岳小朋友的看法。一天中午,孩子們吃午點都急著去玩玩具,活動室里的桌椅亂七八糟,東一張,西一張,我正要生氣,卻發現馬錦岳小朋友走過去,將椅子一張張擺放整齊,我一陣感動,問:“錦岳你怎么不去玩呢?”“椅子還沒擺好呢。”小小的一件事,讓我看到了錦岳愛集體,喜歡為集體做事的美好品質。自從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后,我就再也沒有了以前那種想法,覺得他像其他孩子一樣,挺可愛的。于是,我開始和他交朋友,讓孩子們跟他親近,與他結伴玩耍,并耐心地教會他自理生活的能力。游戲時,我主動牽他的小手,摸摸他的頭。對他的點滴進步,總會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他。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后,錦岳的眼睛漸漸明亮起來,態度漸漸友好起來,臉上時常掛著微笑。
一個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既是嚴父,又是慈母;既是教師,又是保姆,應該把自己的全部的愛奉獻給每個孩子。在工作中我就是這樣把自己的愛灌注給每一個孩子,注重掌握每個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剛開學時班上來了一位名叫秦舒奇的小朋友。這位小朋友因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跟隨母親長大。孩子從小就在狹窄的圈子里生活,性格孤僻,少言寡語,對人沒禮貌。她通過電話了解這一情況,先與孩子的母親談心,讓孩子多與身邊的人交往,擴展范圍,并鼓勵孩子多交往小朋友,請小朋友到家做客。同時又在班上開展了“比一比,看誰講文明、懂禮貌”、“找朋友”、“小白兔請客”等一系列活動。對秦舒奇在活動中的點滴進步都進行了表揚和鼓勵,使舒奇充滿信心。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石老師早!”耳邊傳來了童稚的聲音,我抬頭一看,原來是舒奇和園園手拉手一邊跑一邊向老師問好。舒奇的母親無限感激地說:“石老師,舒奇現在真的變了,你可為我們操了不少心,我真不知怎樣感謝你”。
幼兒園的孩子們很幼稚,辨別是非能力差,不僅容易做錯事,而且改過來的錯誤還容易再犯,這就需要做老師的給孩子們以道理,教他們辨別是非。做錯的事,讓孩子們在理解的過程中自己教育自己,以事論事。
一次,我在班里講了一個有關誠實的故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個小朋友的臉漲得通紅,頭埋得很低,這一表象引起了我的注意。課后,我找到這個小朋友,與他進行了交談,在輕松的聊天中,這個小朋友向我講述了一件他撒謊的事情。我根據情況對他進行了教育,既肯定他主動承認錯誤的優點,又向他分析了撒謊的危害性,這個小朋友當場表示,以后一定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對子女過分疼愛,一些孩子養成了不少壞習慣。入園后,讓他們明辨是非,就得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入手,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孩子們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幼兒教育離不開家庭與幼兒園的配合,因此充分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并與之達成共識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與家長更好的溝通,便利用晚間與家長進行電話聯系,圍繞“談談咱們的孩子”這個主題耐心細致的做家長工作,使家園雙方能及時溝通,共同探討,設計教育幼兒的方法,受到家長的歡迎。
在做好工作的同時,我從未放松過學習。為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訂閱多種幼教雜志書刊,學習最前沿的幼教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在工作中為了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業務學習及觀摩課的評議、優秀園的參觀等到活動,吸取有益的教育經驗。所謂“不積跬步列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注重平時的積累,將日常工作中的反思、收獲和點滴啟示記錄下來,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不斷撰寫教學論文和優秀教案,并分別榮獲縣,市,區級一,二,三等獎;在幼兒園教師技能技巧(教案設計,故事,舞蹈)比賽活動中分別榮獲一、二等獎;榮獲“五認真”優秀教師,“德育先進教師”,“優秀工會積極分子”等稱號,受到了領導,同事和家長們的稱贊和肯定。
成績永遠是屬于過去的,今后我決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改進,不斷創新,使自己真正走進童心世界,探索童心世界無窮的奧秘,為黨的幼教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全國先進教師事跡材料 先進教師事跡材料字篇三
誰為青春陽光代言,誰為幼兒保駕護航,誰追夢在幼教路上?是她,就是她,開發區實驗幼兒園幼兒教師:許然,一位充滿活力、散發自信的青年教師。在她的身上我們感受到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敬業愛崗的工作干勁、團結進取的合作精神。2009年畢業于如皋高等師范學校幼師專業的她,踏上幼教之路已有7年,7年來,她努力著、收獲著、進步著……
她興趣廣泛,除擅長繪畫和剪紙外,還會唱、會跳、會講。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生活中、工作中她時刻銘記自己的身份與職責,在注重知識學習的同時注意自己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自覺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沒有不良嗜好和行為。先后在如皋東皋幼兒園、高新區實驗幼兒園和現在的開發區實驗幼兒園工作的她天生有一份對孩子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她很喜愛小朋友,在小朋友的眼里她是可親可愛的姐姐、是活潑開朗的伙伴、是溫柔善良的媽媽。在和孩子們的交往中她漸漸成熟,漸漸積累了不少與孩子交流溝通的好方法,漸漸地從青澀走向成熟……但,她并不滿足于這些,因為她知道這些只是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素養。
成熟自信的她積極上進,歷經生活的考驗,一路走來,收獲累累:2012年通過自身的努力拿到了華東師范大學的本科學歷證書;近幾年獲得市局舉辦的“八禮四儀”優秀教案評比一個一等獎,四個二等獎;區“安全、宣傳先進個人”等稱號;市級公開課《好玩的空氣》收到好評;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撰寫論文并成功發表在《成才之路》《教育》等雜志上。在平時的工作中她擅長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圣誕參會》《我當小媽媽》等活動,先后在《如皋教育》《皋人》等電視網絡平臺上進行報道,引起了良好的效果。
成長路上,她說:做蠟燭,就燃燒出通紅的火焰,做江河就容納百川,做雄鷹就翱翔藍天!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時刻銘記著自己的神圣使命,努力克服不足,腳踏實地立足于幼教崗位,用始終如一的熱情實踐著人生的諾言一一把愛奉獻給孩子們、把青春奉獻給幼教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