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教學應當具有四種魅力。可以表述為:理論魅力,用邏輯的力量征服人;知識魅力,用事實的力量打動人;藝術魅力,用高雅的力量感染人;人格魅力,用崇高的力量折服人。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1思政課心得體會,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21思政課心得體會1
9月18日下午17時,我們河南省2021年思政專題直播課活動如期進行。此次活動采用線上播出的形式。我作為我們學校一名的思政課教師,也很有幸能聽到這樣震撼心靈的大課。直播期間,我認真聆聽,對重點要點,仔細記錄,直播結束,我的收獲很多。
通過聆聽幾位老師的《防汛救災專題思政課》,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在黨的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更加深刻地認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上下同心者勝。同舟共濟著者贏的精神力量,讓我更加堅信,我們一定能夠看到災情之后重建的美麗與精彩。
應對突如其來的洪災,無數國人逆行而上。許許多多醫護人員千里迢迢來到河南,幫忙全省人民一齊度過這難關!每一個時代都有不一樣的英雄,有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把整箱的口罩送到警察局,卻轉身離開,有人在戰斗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有人時時刻刻陪在患者身旁,甚至奉獻出了生命,有人獻出了自我的一點點力量,奉獻出了自我的一份愛心。他們亦是英雄。一個字,一盞燈,一份心,一種情。
這些感人肺腑的英雄和事跡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素材。課堂中于逸飛、李睿等感人事跡的再現,深深震撼我們內心深處,也讓作為思政課教師的我深刻認識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日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要用行動,以執筆之手譜寫初心使命之主旋律。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作為學校的思政課教師,但我一定會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寓情于課,寓德于課,寓教于課,讓學生喜歡思政教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育學生做有骨氣、有志氣、有底氣的新時代中國少年,立志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思政課心得體會2
2021年8月30日上午我校組織觀看了以“感黨恩、跟黨走,深入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主題的2021年秋季開學思政第一課暨大中小學思政課集體備課活動。2021年《開學第一課》不僅讓我們了解祖國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激勵了我們,讓我們未來教學更具方向與動力。
《開學第一課》中幾位老師的執教選材角度不同,但主題都很清晰、突出。他們用歷史和身邊的真實案例,講活黨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到一股股精神力量,自然而然地激發出學生“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
上好思政課,課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充分。要查閱大量的歷史材料和身邊生動的案例,同時還要精心組織教學語言,要準確表達相關事件的發展經過和意義。要不斷學習政治理論和新的教學理念,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
上好思政課,要多留給學生一些思考及討論發言的機會。在思考中明悟,將所學內化于心,和自己內心其他的知識、思想、價值觀建構在一起。思而踐,將內化于心的知識外化于形,是學的最終目的所在,在表達中將知識外化于形,才能真正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快樂,體會到那種經過努力實現成功的成就感,才能明確責任、決心和行動的方向。
上好思政課,需要深刻了解學生的思想、知識和心理特征。對學生了解得越透徹,教師的才能也就越能充分地發揮。青少年學生的可塑性大,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均尚未定形,處在“斷乳期”,他們的心理時起時伏,這就需要教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平常就應以課堂教學作鋪墊作用,無論是優等生還是中等生還是后進生我們都要一視同仁,不能有所偏頗,只有讓每一個同學都融入到班級的大集體中,我們才能對學生有詳細的了解,教師教學才能才可以得到充分發揮,授課效果才能夠理想。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與夢想,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只有自覺地意識到自己對社會,對學生所承擔的責任,才能千方百計地努力去追求盡可能完美的教學效果。讓我們將培養有理想、有擔當的優秀學子定為自己的目標,以祖國發展建設更加美好視為自己努力的方向,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更具意義,我們的動力才能更加充足,祖國通往勝利的道路還非常遙遠,我們一定要肩負起教導中國未來新一代少年的使命,不斷奮進。
2021思政課心得體會3
一份份紅色記憶,紅色精神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青年學生群體作為青年代表,更應該傳播黨的聲音。紅船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的之一,一直激勵和鼓舞著全黨前行。而作為新青年應當堅定創新創業信仰,擁有奉獻精神。在疫情困難時刻,是一群無私奉獻的醫務人員挺身而出,他們無私無畏,他們眼含熱淚,他們并肩作戰,讓中國打贏了這場疫情戰。古往今來,有許多人在為了國家安定和繁華拼灑熱血。大家更不該忘記掉為國捐軀的人們,如果不是他們我們哪里來的平安富強。我們也該記住他們遺留下來的勇敢拼搏精神,中國共產黨精神仍是我們應該奔赴,追逐的目標。
為人民而生,為勝利而去。這是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每一個中國青年心中所想,行為所向。中國正在飛速發展,而我們中國青年也不該停下奮斗的步伐,因為我們之于中國是未來發展的新興力量。
2021思政課心得體會4
今天觀看了浙江省高校思政公開課,讓我深刻懂得了黨的百年歷史就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黨員干部要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深刻領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謹記“黨執政后的危險是脫離群眾”的告誡,進一步強化公仆意識和人民情懷。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是為人民服務,都要將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就像視頻中的話: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正因為黨史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中國夢的探索史、奮斗史和發展史,其中蘊含著治國理政的政治靈魂和精神瑰寶,是先行者們從實踐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智慧。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要珍惜這份遺產,認真學習和傳承黨史、國史,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此,才能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2021思政課心得體會5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偉大社會革命和偉大自我革命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就在于始終保持著“紅船精神”激發出來的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中國共產黨的精神狀態提出更高要求。無論是攻堅克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乃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要求我們黨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
精神狀態首當其沖是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條前無古人的新路,需要中國共產黨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對民族命運擔當,對人民幸福擔當,對管黨治黨擔當,對美好世界擔當。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正是以敢闖敢干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闖出一條新路、好路,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改革推進到今天,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正因為中國共產黨有這樣的擔當,“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所以能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自覺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思政課心得體會全部內容,可圈可點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質文章,更多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關注可圈可點。
【思政課心得體會怎么寫-2021思政課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大思政課觀后感-大思政課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1年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