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閱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征文300字 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篇一
誦讀《紅色家書》,傳承“居之無倦,行之以忠”的忠誠。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古語有云,“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居之無倦”是說對待自己的工作要永不懈怠,始終保持夙夜在公、夜以繼日、樂此不疲的敬業精神。“行之以忠”是說要始終忠于國家、忠于廣大人民群眾,執行政令要忠誠盡力。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堅守,既要有“居之無倦”的敬業精神做支撐,更要有“行之以忠”的不離不棄葆本色。如果說革命年代的黨員,面臨的是身體生命的“硬性考驗”,那么,和平年代的黨員,面臨的考驗只是心理上的“軟性考驗”。與革命先烈相比,今天我們個人面臨的榮與辱、得與失、起與落,算得了什么呢?誦讀《紅色家書》,我從中學習到了革命先烈對黨絕對忠誠,永遠信任組織、永遠相信組織、永遠依靠組織的堅定信仰。我認為,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應該做到當組織信任的時候,不浮躁;當組織考驗的時候,不氣餒;當組織需要的時候,不驕傲。永遠堅定執著追理想,一心一意跟黨走。
誦讀《紅色家書》,傳承“茍利社稷,不顧其身”的擔當。擔當,就是承擔并負起責任,是人們在職責和角色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責無旁貸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義務,并在承擔義務當中激發自己的全部能量。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自覺,一種境界、一種修養。敢于擔當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每一名黨員,無論職位高低,年齡大小,只要在黨賦予的崗位上,都有為黨的事業奮斗的義務。誦讀《紅色家書》,我常常為革命先烈“茍利社稷,不顧其身”的擔當精神而感動縈懷。當前,**正在處于大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建設現代化富裕美麗幸福**,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襟,更要有“成功路上必有我”的決心和作為。我將深入貫徹省委“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的工作方針,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緊盯目標任務,堅持問題導向,做到“哪壺不開提哪壺,提了哪壺哪壺開”。
誦讀《紅色家書》,傳承“夙興夜寐,日夜兼程”的干勁。干部干部,“干”字當頭。鄧小平同志說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新年賀詞中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進入了新時代,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不日新者必日退”。誦讀《紅色家書》,我強烈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夙興夜寐,日夜兼程”的沖天干勁,腳踏實地、志在必得的志氣,大刀闊斧、披荊斬棘的勇氣。在今后工作中,我會時時刻刻充滿激情干工作、踏踏實實干工作、專注專業干工作、創新創效干工作、心存敬畏干工作。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擘畫的藍圖細化為日常工作中的一個個小目標,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確保月月紅、季季紅、全年紅,一步步將藍圖變為更加美好的現實。以實干無愧于組織、無愧于人民,做到有歲月可回首、有青春不蹉跎。
誦讀《紅色家書》,傳承“敢為人先,走在前列”的膽魄。“敢為人先”,是指敢于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體現著一種“咬定青山”后的敢想敢試、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體現著勇立時代潮頭、善開風氣之先、敢于爭創一流的膽識魄力,是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地方活力的集中體現。回首過去,共產黨人吃苦在先、沖鋒在先、改革在先、創新在先,以往的艱辛歷程,無一例外地鐫刻著“敢為人先”的烙印。展望未來,我們正在推進的全面深化改革,注定是一場啃“硬骨頭”、涉“深水區”的攻堅戰。誦讀《紅色家書》,我深深地被先烈們“處處敢為人先,時時走在前列”的過人膽魄所折服。我將結合信州實際,大力弘揚勇闖新路的井岡山精神,大力弘揚愛國、創造、清貧、奉獻的方志敏精神,拿出“敢為人先”的勇氣、膽識和魄力,奮力奪取改革開放新征程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一封封直指心靈的家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張張昂揚向上的老照片,讓我深深懂得,每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都是祖國建設這部機器上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樣就在身邊。**今天這一片片發展的熱土,是昨天一個個烈士用熱血換來的。信州區作為全國十大紅色教育基地——**集中營的所在地、**紅色基因發源地之一,正在全區干部中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紅色力量》誦讀《紅色家書》系列活動。我們將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繼承先烈遺志,凝聚前行力量,為信州百姓努力開創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閱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征文300字 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篇二
家書寄語,紙短情長。通讀《紅色家書》,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革命家從書本走進生活,讓歷史有血有肉,這是最真實的黨史讀物,是一種奮斗不息的人生,是最生動的紅色教材。
一、《紅色家書》之明志
"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毛澤建就義前的遺書;
"殺不盡頭顱流不盡鮮血"——鄧貞謙獄中絕筆書。
英雄雖逝、浩氣長存,為了建設光明、美好、幸福、富強的新中國,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不怕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曲悲壯的英雄史詩。碧血垂青史,浩氣貫長虹,他們的英名將永載史冊,他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二、《紅色家書》之親情
"為求主義實現而奮斗,為謀民眾利益而犧牲……我和你做夫妻是生生世世,在精神,不在形體"---王器民給妻子的遺書;
"別讓子規口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夏明翰給母親的信。
在親情與國家之間,無數革命志士選擇遠離父母妻兒,明知犧牲而無怨無悔地走向戰場。然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戰斗之余,革命者只能將對親人的思念埋在心頭,溢于家書。可以說,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
三、《紅色家書》之正己
"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方志敏。
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的殉道者",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直至犧牲前夕仍然用手中筆頑強地堅持斗爭,用《我們臨死以前的話》的獄中絕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無比美好的"可愛的中國"。
四、《紅色家書》之教子
"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我的孩子要替母親繼續奮斗"---趙一曼就義前給兒子的遺書。
趙一曼在犧牲前寫給兒子的家書,其中包含著作為一名母親的遺憾,為國犧牲的堅毅不屈,還有對幼小兒子的期望。趙一曼的家書讓我們看到,我們不僅應該愛惜千千萬萬名烈士用生命換來的今天的和平與穩定的生活,更應該學習這些烈士不屈不撓、愛國為國的至上情懷。
是什么讓革命先烈們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大義凜然?這都源自對真理的追求、對信念的執著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高度認同。新時代新使命,我們務必要從《紅色家書》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珍惜崗位、珍惜時光,完成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使命,切實將革命先烈矢志奮斗的理想變為更加美好的現實。
閱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征文300字 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篇三
家書寄語,紙短情長。通讀《紅色家書》,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革命家從書本走進生活,讓歷史有血有肉,這是最真實的黨史讀物,是一種奮斗不息的人生,是最生動的紅色教材。
一、《紅色家書》之明志
"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毛澤建就義前的遺書;
"殺不盡頭顱流不盡鮮血"——鄧貞謙獄中絕筆書。
英雄雖逝、浩氣長存,為了建設光明、美好、幸福、富強的新中國,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不怕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曲悲壯的英雄史詩。碧血垂青史,浩氣貫長虹,他們的英名將永載史冊,他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二、《紅色家書》之親情
"為求主義實現而奮斗,為謀民眾利益而犧牲……我和你做夫妻是生生世世,在精神,不在形體"---王器民給妻子的遺書;
"別讓子規口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夏明翰給母親的信。
在親情與國家之間,無數革命志士選擇遠離父母妻兒,明知犧牲而無怨無悔地走向戰場。然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戰斗之余,革命者只能將對親人的思念埋在心頭,溢于家書。可以說,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
三、《紅色家書》之正己
"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方志敏。
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的殉道者",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直至犧牲前夕仍然用手中筆頑強地堅持斗爭,用《我們臨死以前的話》的獄中絕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無比美好的"可愛的中國"。
四、《紅色家書》之教子
"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我的孩子要替母親繼續奮斗"---趙一曼就義前給兒子的遺書。
趙一曼在犧牲前寫給兒子的家書,其中包含著作為一名母親的遺憾,為國犧牲的堅毅不屈,還有對幼小兒子的期望。趙一曼的家書讓我們看到,我們不僅應該愛惜千千萬萬名烈士用生命換來的今天的和平與穩定的生活,更應該學習這些烈士不屈不撓、愛國為國的至上情懷。
是什么讓革命先烈們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大義凜然?這都源自對真理的追求、對信念的執著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高度認同。新時代新使命,我們務必要從《紅色家書》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珍惜崗位、珍惜時光,完成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使命,切實將革命先烈矢志奮斗的理想變為更加美好的現實。
閱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征文300字 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篇四
家書寄語,紙短情長。通讀《紅色家書》,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革命家從書本走進生活,讓歷史有血有肉,這是最真實的黨史讀物,是一種奮斗不息的人生,是最生動的紅色教材。
一、《紅色家書》之明志
"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毛澤建就義前的遺書;
"殺不盡頭顱流不盡鮮血"---鄧貞謙獄中絕筆書。
英雄雖逝、浩氣長存,為了建設光明、美好、幸福、富強的新中國,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不怕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曲悲壯的英雄史詩。碧血垂青史,浩氣貫長虹,他們的英名將永載史冊,他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二、《紅色家書》之親情
"為求主義實現而奮斗,為謀民眾利益而犧牲······我和你做夫妻是生生世世,在精神,不在形體"---王器民給妻子的遺書;
"別讓子規口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夏明翰給母親的信。
在親情與國家之間,無數革命志士選擇遠離父母妻兒,明知犧牲而無怨無悔地走向戰場。然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戰斗之余,革命者只能將對親人的思念埋在心頭,溢于家書。()可以說,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
三、《紅色家書》之正己
"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方志敏。
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的殉道者",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直至犧牲前夕仍然用手中筆頑強地堅持斗爭,用《我們臨死以前的話》的獄中絕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無比美好的"可愛的中國".
四、《紅色家書》之教子
"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我的孩子要替母親繼續奮斗"---趙一曼就義前給兒子的遺書。
趙一曼在犧牲前寫給兒子的家書,其中包含著作為一名母親的遺憾,為國犧牲的堅毅不屈,還有對幼小兒子的期望。趙一曼的家書讓我們看到,我們不僅應該愛惜千千萬萬名烈士用生命換來的今天的和平與穩定的生活,更應該學習這些烈士不屈不撓、愛國為國的至上情懷。
是什么讓革命先烈們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大義凜然?這都源自對真理的追求、對信念的執著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高度認同。新時代新使命,我們務必要從《紅色家書》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珍惜崗位、珍惜時光,完成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使命,切實將革命先烈矢志奮斗的理想變為更加美好的現實。
閱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征文300字 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篇五
最近讀到《紅色家書》這本書,內心感到無比震撼,久久不能平靜。
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書,一段段刻骨銘心的事跡材料,飽含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家人無限的思念和眷戀,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對革命的成功充滿無限的希望。讓我們重溫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思想上受到了洗禮,精神上得到了升華。烈士們的遺書,情透紙背,他們心系國家,胸懷民族的家國情懷和鐵骨柔情,觸動靈魂,感人至深。
有妻子思念丈夫的痛徹心扉、有丈夫思念妻兒的萬般愛戀、有兄長寫給弟妹的循循教導……,懷著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貞,無數仁人志士舍小家顧大家,舍生取義,英雄含笑上刑場,視死如歸......
“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各取所需終有日,革命事業代代傳。紅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我的不昧的靈魂必時常隨著你們,照亮你們和我的未死的同志,請你們不要因喪兄而悲吧” ……,紙短情長,傳遞出的是家國情懷、是紅色基因、是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
每看一封飽含血淚和深情的家書,就觸動一次靈魂,內心受到一次革命洗禮。
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通過讀《紅色家書》,感到革命的成功來之不易,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的新一代,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堅定了理想信念。通過讀《紅色家書》,感到新時代同樣需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高尚情懷。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精神上缺了鈣,就容易得軟骨病,就容易受到腐敗的侵蝕,糖衣炮彈的攻擊。最終滑向犯罪的深淵,走向人民的對立面。
增強了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通過讀《紅色家書》,感到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們的工作就是圍繞人民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去努力工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我們要牢固樹立公仆意識,服務好人民。
作為新時期的組工干部,要繼承革命先烈們的遺志,傳承好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引領行動、敢于擔當,爭做新時代的好干部。
閱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征文300字 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篇六
第一次在中央電視臺看到《講述中國故事》欄目時,就被那聲情并茂的故事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再拿起《紅色家書》,認真捧讀了一封封滿懷家國情懷的英烈家書后,心情更是久久難以平靜。在硝煙彌漫、烽火連天的革命崢嶸歲月,他們將對親人的思念、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對黨絕對忠誠的赤子之心付諸筆端,化成一封封充滿親情、愛情與激情的家書。通過誦讀紅色家書,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的堅定信仰、至真至純、至善至美,更從中汲取到精神的養分、信仰的力量。
“現在是全國動員抗戰的時候,我在外都是為了抗日救國,不能在家孝順母親大人,以后回家再來孝順母親大人。”讀著這些語言質樸而又飽含濃厚情感的家書,怎能不讓人熱淚盈眶?每一位革命先烈也有血肉親情,也要贍養父母,也需要照顧家庭,他們本可以陪伴家人左右,享受幸福生活,但為了民族大義,為了人民解放,他們毫不猶豫地舍小家為大家,舍小愛為大愛,甘愿拋家舍業,把個人的親情冷暖埋藏在心頭,甚至流血犧牲,這是多么值得敬重的家國情懷啊!正是由于有無數這樣的革命者,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才有了現如今祖國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和人民幸福x,才讓我們意氣風發地走進了新時代。
“人民總歸要做主人,共產主義事業終究要勝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到那天,我們會在九泉之下開歡慶會的。”毛澤建就義前寫下的遺書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他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仰,令人振奮。人需要有信仰,才不會迷失方向。我們生活在偉大時代,更要以先輩為榜樣,一茬接著一茬干,弘揚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傳承以民為本的赤子之心,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熱愛,以擔當作為交上一份令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
“同志們,勝利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我們!”這是裘古懷烈士的遺言。祖國怎會忘記,人民又怎會忘記?我們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是無數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幾十年過去了,烈士們的理想實現了,勝利的時刻也早已到來了,而我們新一代共產黨人更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主動擔起時代重任,傳承革命先烈的紅色基因,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在真抓實干中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在腳踏實地中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和初心!
回望,是為了更好的前行。通過誦讀紅色家書,我們可以觸摸到革命先烈們江河奔流的家國情懷以及天下為己任的初心使命,我們從中獲得的不僅是震撼、銘記,更有奮進前行的力量。新時代新使命,我們新一代共產黨人必將不辱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新長征。
?
?
閱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征文300字 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篇七
最近讀到《紅色家書》這本書,內心感到無比震撼,久久不能平靜。
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書,一段段刻骨銘心的事跡材料,飽含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家人無限的思念和眷戀,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對革命的成功充滿無限的希望。讓我們重溫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思想上受到了洗禮,精神上得到了升華。烈士們的遺書,情透紙背,他們心系國家,胸懷民族的家國情懷和鐵骨柔情,觸動靈魂,感人至深。
有妻子思念丈夫的痛徹心扉、有丈夫思念妻兒的萬般愛戀、有兄長寫給弟妹的循循教導……,懷著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貞,無數仁人志士舍小家顧大家,舍生取義,英雄含笑上刑場,視死如歸......
“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各取所需終有日,革命事業代代傳。紅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我的不昧的靈魂必時常隨著你們,照亮你們和我的未死的同志,請你們不要因喪兄而悲吧” ……,紙短情長,傳遞出的是家國情懷、是紅色基因、是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
每看一封飽含血淚和深情的家書,就觸動一次靈魂,內心受到一次革命洗禮。
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通過讀《紅色家書》,感到革命的成功來之不易,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的新一代,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堅定了理想信念。通過讀《紅色家書》,感到新時代同樣需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高尚情懷。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精神上缺了鈣,就容易得軟骨病,就容易受到腐敗的侵蝕,糖衣炮彈的攻擊。最終滑向犯罪的深淵,走向人民的對立面。
增強了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通過讀《紅色家書》,感到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們的工作就是圍繞人民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去努力工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我們要牢固樹立公仆意識,服務好人民。
作為新時期的組工干部,要繼承革命先烈們的遺志,傳承好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引領行動、敢于擔當,爭做新時代的好干部。
閱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征文300字 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篇八
家書寄語,紙短情長。通讀《紅色家書》,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革命家從書本走進生活,讓歷史有血有肉,這是最真實的黨史讀物,是一種奮斗不息的人生,是最生動的紅色教材。
一、《紅色家書》之明志
"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毛澤建就義前的遺書;
"殺不盡頭顱流不盡鮮血"——鄧貞謙獄中絕筆書。
英雄雖逝、浩氣長存,為了建設光明、美好、幸福、富強的新中國,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不怕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曲悲壯的英雄史詩。碧血垂青史,浩氣貫長虹,他們的英名將永載史冊,他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二、《紅色家書》之親情
"為求主義實現而奮斗,為謀民眾利益而犧牲……我和你做夫妻是生生世世,在精神,不在形體"---王器民給妻子的遺書;
"別讓子規口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夏明翰給母親的信。
在親情與國家之間,無數革命志士選擇遠離父母妻兒,明知犧牲而無怨無悔地走向戰場。然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戰斗之余,革命者只能將對親人的思念埋在心頭,溢于家書。可以說,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
三、《紅色家書》之正己
"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方志敏。
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的殉道者",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直至犧牲前夕仍然用手中筆頑強地堅持斗爭,用《我們臨死以前的話》的獄中絕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無比美好的"可愛的中國"。
四、《紅色家書》之教子
"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我的孩子要替母親繼續奮斗"---趙一曼就義前給兒子的遺書。
趙一曼在犧牲前寫給兒子的家書,其中包含著作為一名母親的遺憾,為國犧牲的堅毅不屈,還有對幼小兒子的期望。趙一曼的家書讓我們看到,我們不僅應該愛惜千千萬萬名烈士用生命換來的今天的和平與穩定的生活,更應該學習這些烈士不屈不撓、愛國為國的至上情懷。
是什么讓革命先烈們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大義凜然?這都源自對真理的追求、對信念的執著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高度認同。新時代新使命,我們務必要從《紅色家書》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珍惜崗位、珍惜時光,完成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使命,切實將革命先烈矢志奮斗的理想變為更加美好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