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決定孩子的一生讀后感篇一
人才人才,先要成人,其次才是成才。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
輕輕地合上書已經很久了,但作者孫云曉老師在書中字里行間透露的對教育的個性見解,一直深深地震撼著我。
第一次在新華書店的書柜上看到《習慣決定孩子命運》這本書,是被這本書外包裝上的一條橫幅所吸引,再一看,升級版!于是取下書,帶著試試看能否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這樣一份心情去看它。每次打開一本書,總會習慣性地先去瀏覽一遍目錄,誰知一翻開這本書的目錄,就被目錄上方的序言給吸引了:2008年第二版序言,習慣培養的五大步驟;2004年第一版序言,我講課是與好朋友談心。二次出版,可見其暢銷程度!于是就沒有再往下看目錄,迫不及待地去看了序言:“父母們都明白,教育孩子需要用好方法,那么什么是好方法呢?在我看來,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兒童教育方法,就是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句話重復三遍就是對別人的折磨,你對你的孩子同樣一句話重復了八百遍,他怎么受得了?”“孩子需要的是你具體有效的幫助,不是嘮叨或訓斥”……一字一句,扣人心弦,牢牢地鎖住了我的眼球,就這樣一直站著,滔滔不絕地一口氣看了倆小時之久,直至家人打電話催促我回家,才感覺雙腳有些發麻。于是匆匆買下這本書帶回家接著看,看完后,第二遍又從頭至尾把自己認為需要按照書上說的去做的地方做了標記,圈圈點點。此后,在家中每至書柜前總是會拿起這本書來翻一番。書中的諸多觀點,讓人意猶未盡。
每個人做事都要養成確認的習慣,否則就會有吃不消的苦頭。書中列舉了2003年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外語聽力考試時的一件事。當時,上海市某大學考點,一連來了4名遲到的學生,當監考老師告知他們不得入內時,他們才想起看準考證……既然這是一次至關重要的考試,為什么這4名學生考前進考場的時間都不去確認準確,這是對待這么重大的考試時該犯的錯誤嗎?這是一種什么習慣?任何對自己負責任的人都不該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可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少嗎?看看每年的高考,總會看到諸多新聞媒體報道某某某學生忘帶準考證,父母是如何如何幫忙求情,有的父母甚至不顧尊嚴跪倒在監考官的面前……可見養成確認習慣的重要性!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從小養成確認的好習慣,會終生受益。就像學生平時該認真完成作業并檢查,考試時仔細審題,與別人有約時要按時赴約……只有從小養成確認的習慣,為人處世才能妥帖穩當。
文中提到北京一所學校有一個女孩,吃營養餐喝豆漿時,她從來不爭先恐后,老師表揚她,她卻說:我最后去,是因為底下的豆漿好喝。老師大跌眼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你親眼看到的現象未必是你所想象的。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要鼓勵童言無忌,鼓勵奇思異想,鼓勵脫穎而出。書中教給我們一個檢測自己是否勝任父母的方法,就是讓大家回家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十大優點。要是能發現十大優點,就是一個優秀的父母;要是能發現五個優點,就是一個合格的父母;要是一個都發現不了,那您就該下崗了。1999年秋冬,王極盛教授對60多名高考狀元進行調查與訪談,發現狀元父母的家教特點如下:特點一,做人教育是家教的靈魂;特點二,父母的表率作用;特點三,尊重孩子的人格;特點四,明主的家庭教育方式;特點五,不給孩子學習加壓;特點六,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總結起來,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于學習成績,最有魅力的老師和父母是能夠引導孩子熱愛學習,把學習變成一個快樂的事情。他們能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書中寫到,北京有個家庭,兒子上小學五年級,寫作業特磨蹭,他母親在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之下,對其兒子獎罰分明,雙管齊下,最后幫助其兒子改掉寫作業磨蹭的壞習慣。從她的成功經驗中,總結出了習慣培養的基本方法——加減法。也就是說,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你想讓孩子養成什么好習慣,就千方百計讓他的好的行為不斷出現,出現的次數越多,習慣形成越牢固。用遞減法減去孩子的不良習慣,就像戒毒,一定要用遞減法去矯正,就是說只要他的壞行為比原來的次數減少,就要慢慢容忍他甚至獎勵他,一次比一次少,直至成功。比如很多孩子身上都有的一個通病,放學一回家就迷上看電視,亦或先忙著出去到處玩,不管放假幾天,每次都是回校前一天晚上匆匆忙忙趕做作業。你說,這樣的作業能有質量嗎?對于這樣的孩子,做父母的就必須給出規定,每天看多少時間的電視,什么時間必須做作業看書等等。要想讓孩子養成某個好習慣,就要堅持不懈讓孩子進行相應的行為訓練,父母要天天監督孩子,直至這個習慣成了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孩子才能自動按照規定上的去做。
培養習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這并不是說習慣培養不起來,是我們的方法不到位。家里有一個學生,做父母的就需要營造一種好的家庭環境。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父母千萬別打麻將什么的。有的父母邊嘩啦嘩啦打麻將邊說:“孩子,好好學習啊,考北大、考清華。”他能考上嗎?再比如你在家里看電視,韓國電視劇一集接一集地看,看得淚水漣漣,你還說:“孩子,別看電視,你要好好學習,寫作業去。”你說這孩子能專心學習嗎?你是個大人都控制不了,孩子還那么小,他更抵抗不住誘惑。只有父母愛看書的家庭孩子自然愛看書,因為兒童的學習特點就是觀察和模仿。孫云曉老師給我們的建議是,在家里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比如在孩子的床頭、桌子上、沙發邊等都放上一些書,讓孩子隨手就可以拿到,因為孩子看書不像上課那樣有計劃,他往往是在偶然的狀態下拿起書看,突然就有了興趣。
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得更深刻更形象: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還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并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作者在書中說,我對于講課的理解與追求,可以概括為一句話,那就是與好朋友談心。假若我們每位為人父母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時,都能用跟好朋友談心時的心態去對待,我想跟孩子溝通起來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簡單很多,當然對于孩子各種好習慣的養成也更有幫助。
《習慣決定孩子命運》這本書給為人父母者分析了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重要性,介紹了怎樣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步驟,并以實例與大家就家庭教育中常遇見的各類問題進行了互動,孫云曉老師以淵博的知識、睿智的思維、敏捷的反應、生動的表述解答了一個個家庭教育的難題,他的遠見卓識給我們每位讀者帶來了莫大的幫助。
自從踏上教育工作崗位以來,自信讀過的教育教學書籍也有不少,唯獨《習慣決定孩子命運》中的每個章節都能扣人心弦,讀后令人感動不已。讀著《習慣決定孩子命運》有一種跟老朋友許久未謀面后又重逢的喜悅,又宛如與閨蜜滔滔不絕、推心置腹地切切私語,可以讓人不顧一切地投入其中。
為了孩子的成功,讓我們先走向成功!為了兩代人的幸福,讓我們終身學習!終于明白讀書的好處,不管哪個方面,固然沒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也可以在別人的思想行為中汲取精華,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自己!
決定孩子的一生讀后感篇二
今天看完了一篇文章叫《父母必知:決定孩子命運的7個習慣》一個人必須養成一個好習慣:我長大了,從識字的那一大起,爸爸便給我訂閱了許多報,我翻開那些書,頓覺發現了一個奇妙美麗的世界,也結識了不少新朋友:白雪公主、尼爾斯……從此,我每天回家首先做的便是看書,慢慢地我養成了看書這個好習慣,因為書不僅給我知識,還給了我無窮無盡的樂趣。每天晚上,坐在燈光下,看著那一行行鉛字,忽然,它們變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跳啊,跳啊。多么有趣呀!這難道不是一種享受嗎?
讀書是一種好習慣,讀書會增長知識,使我們了解更多課外知識,了解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每天鍛煉也是一種好習慣,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開拓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為了實現這些夢想,孩子們每天埋頭于功課,卻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這件事,就是“堅持每天鍛煉身體”。即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做一些適合他們的運動,長期堅持,以達到強健體魄、促進心智的效果。
堅持每天鍛煉身體,不僅是在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是在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鍛煉身體,使很多人獲益匪淺。
生命在于運動。每天鍛煉身體,能強身,更能強心。
那么還有哪些哪些是良好習慣呢?學校每周都有一項重點常規養成訓練,比如,穿戴整潔,物歸原處,學會傾聽,認真作業,按時就寢等等,都是我們應該養成的好習慣。只有養成了這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才是真正優秀的學生。
養成一個好習慣對我們很重要,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堅持良好行為,養成良好習慣,爭做優秀學生吧。
決定孩子的一生讀后感篇三
最近,我將《習慣決定孩子命運》這本書仔細的看完了,收獲頗多。此書是由兒童教育專家孫云曉編寫的,旨在引導廣大家長如何從習慣的培養入手,探求孩子內心需求。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慣性格對孩子的前途影響影響之在由此可見。本書從習慣的培養入手,探求孩子內心需求,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為未來鋪平道路。
其中讓我最受益的是第二講,里面有講到“什么是習慣?習慣的重要性;習慣培養的重點與指標;怎樣培養良好的習慣?怎樣矯正不良的習慣?在快樂的實驗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繼承中華民族重視習慣養成的優良傳統”。我深刻認識到,習慣不同,就是素質不同,用父母的好習慣影響孩子!和養成愛讀書的習慣終生受益!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質刻不容緩。教師就更加不用說了,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習慣,父母的最大優勢也是培養孩子的習慣。若你不去培養孩子的習慣,實際上你也影響了孩子的習慣,因為你有什么習慣就很容易傳給孩子什么習慣。從小慢慢培養孩子對于媒介的抵抗和誘惑,你只能引導孩子掌握一些科學的知識,慢慢的他就有了一種抵抗力。只有增強他的抵抗力和他的這種成功感,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在小學階段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那可叫終身受益,一個人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他才會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還會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成長的人!反之,他就是一個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煩躁的人,是一個眼界不寬的人。有個孩子在讀書筆記中有一句話:我們家什么都有,就是沒有書。所以,我想,如果要打算給孩子去買一些書來讀,那么一定要給孩子選擇好書,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可以以圖為主,標有拼音的的,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可以讀一些深刻的童話,有情趣的科學故事,偉人故事,兒童報刊等。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可以讀一些漫畫、寓言、兒童小說,兒童報告文學,科幻小說,探險故事,少兒的百科全書等等。
選擇好了書,那么怎么讀書呢?書中講到有六法:第一就是循序漸進;“有序而不可亂也,要有計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就是熟讀精思。第三要反復品味。第四要切己體察,身體力行。第五是著緊用力,潛心攻讀。第六點是持之以恒。另外,孩子在小學時候特別適合什么讀書方法呢?就是讓孩子朗讀,這對孩子是一個極好的訓練。“不要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要了解孩子的特點,不要冤枉孩子,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我們幫助他們解除心理上的壓抑,恢復他們正常的思維能力。給他們建議,分享他們的快樂!”
書中說得對:教育的真諦是發現兒童和解放兒童!讓孩子身心快樂自由的成長!在這里還要說明一點:其實孩子一定要給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和孩子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我提醒自己工作中,不要光抱怨調皮孩子多么麻煩!多讓人傷心!作為小學教師應該幫助和引導孩子們養成許多良好的習慣!習慣決定孩子的一生,這句話真是說得很對!因此,防治兒童的不良行為習慣,越早越好!從兒童時期,就需要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和高度重視。
這本書對我的工作幫助也很大的,現在他們還在兒童初期,我教的幼兒園小班,行為習慣還沒有完全成行,要千方百計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個好人!教他認識自己,懂得接納自己,學會控制自己!讓孩子身心快樂自由的成長!在這里還要說明一點:和孩子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我提醒自己工作中,不要光抱怨調皮孩子多么麻煩!多讓人傷心!作為小學教師應該幫助和引導孩子們養成許多良好的習慣!
書中強調得對: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質刻不容緩。有研究表明,很少在家里吃飯的孩子,出現的心理障礙多,那些經常在家里吃飯的孩子情緒穩定心理健康。因為在家里吃飯吃的是親情!孩子在家里,爸爸媽媽在家里做飯,孩子在屋里寫作業,他會心理上感到很安定。整本書就讀完了,用第240頁的最后一段話來總結和概括:一個家庭如果不重視習慣的養成,就談不上家庭教育;同樣地,一個小學、一個中學,如果不重視習慣的養成,就談不上教育教學。所以說:讓我們來很好地讀懂“孩子”這本書。我們如果是做一個明智的'父母就要不斷的學習,與孩子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們會越來越發現,孩子在很多方面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我們會因為孩子的成長而快樂!
作為一名教師,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質那更是刻不容緩!一定要明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道理!書的最后說到:從兒童教育來說,小學是一個人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最佳時期。我們說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
此書取名為《習慣決定孩子命運》不只是針對書的內容,也向各位父母和老師說明了一個真理:你如果養成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有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了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
在圖書室的隨意翻閱,讓我有幸讀到了一本好書——《習慣決定孩子命運》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一些感想:
古今中外,人人渴望成功,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更是一代又一代父母的夢想。可是,當許多人實現了追求的目標時,卻痛苦地發現,這成功早已吞噬了自己的幸福。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就是:成功固然離不開適當的外在形式,但更取決于內心的實質感受。也可以說,成功的真正內涵是幸福。幸福即成功,而和諧即幸福。每一個成功的家庭與學校必定會有一個顯著特征,親子之間、師生之間、同伴之間平等和諧,兩代人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正如書中所說的,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必須從培養良好習慣開始。人的一生都是養成良好習慣、改正不良習慣的過程,但是,3~12歲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和最佳期。所以,“成功計劃”就是良好習慣的培養計劃,教子成功之路就是培養良好習慣之路。可是怎樣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呢?本書以現代教育的專業理論結合生活中孩子的實際問題非常生動地闡述了培養孩子應注意的問題,指出許多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誤理念和方法,看過這本書后,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做一個懂教育的合格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重要!
我希望更多的父母、教師都能看看這本書,從中學習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正所謂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我們行動起來,提高自己,為孩子的幸福未來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