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濟南的泉作文400字篇一
到濟南后的第一站,便是大明湖,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琉璃瓦,朱紅漆柱,一排古色古香的大門樓,穿過門樓在繞過幾個不知道少年歲的大柳樹,便能看見波瀾壯闊的大明湖,淺灘處郁郁蔥蔥的荷葉成片的綻放,猶如一把把綠紙傘撐在湖面,再仔細一看還有一個個蓮蓬,和幾朵艷麗的荷花,真的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與古典的亭臺樓榭呼應,感覺像是到了電視里看到的江南水鄉。
更為神奇的還有大明湖景區里面的奇石館,里面的石頭千奇百怪,造型各異,有玉石,泰山石等等各種材質,琳瑯滿目,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中午時分,我和爸爸泛舟湖上,感受那份安靜祥和的氣氛,坐在船上,靜靜的看著水波蕩漾,偶爾間幾條紅色的小魚浮出水面,湖中心的島上也會偶爾間飛出幾只水鳥。
下午,我們去參觀了有“天下第一泉”美稱的趵突泉,一進大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小橋流水下,那一條條肥碩的錦鯉,有的金光閃閃,有的憨態可掬,順著青石板路,沿著泉水的流向,我們走到了李苦禪大師紀念館,苦禪大師早就聽說過,對于我一個中國畫愛好者來說,這里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一幅幅字畫,大氣磅礴,栩栩如生。讓我刮目相看。
轉過苦禪大師紀念館,又走過女詞人李清照的紀念館,便來到了趵突泉,觀賞的人絡繹不絕,遠遠望去,三個泉眼,泉水涌動,像三朵不斷盛開的花,
泉水清澈見底,魚兒成群結隊的在水里游來游去,無憂無慮的很是快樂。
也許在這優美的環境中,時間過得會很快,轉眼已是黃昏,我和爸爸帶著戀戀不舍的心情,踏上了返程的火車。
濟南的泉作文400字篇二
今天,我們一家興高采烈地去游泉城公園。
我們從北門進入公園,走在公園的小道上,兩邊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林,像一片綠色的海洋。
我們到了海棠園,那里面盛開著各種各樣的海棠,我們先看到的是一種叫做“垂絲海棠”的花,這種花的花苞是深粉紅的,可盛開的花卻是淺粉的,花瓣分好幾層,花蕊是黃色的。垂絲海棠的花朵很小又很多,遠遠望去就是點點粉紅胭脂。
海棠園除了垂絲海棠還有其它一些觀賞海棠,這些海棠花紅艷艷的,一串一串地掛在枝頭,好像一串串糖葫蘆,我入
了迷,以為是真的糖葫蘆,禁不住湊上前去聞了聞——好香啊!
不遠處的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在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我們禁不住走上前去,有的海棠花開心地笑著,露出了粉紅色的小酒窩;有的海棠“羞羞答答”地看著我,好像在對我說:“你看我美嗎?”前來觀賞的人們絡繹不絕,紛紛和它們一起合影。
接著,我們到了“中日友好櫻花園”,這兒的櫻花樹枝上滿是一串串、一朵朵的櫻花,有白的、紅的、粉紅的……白色的櫻花潔白如朵朵小白云,又有紅色的花蕊點綴其中,好像白綢子上嵌著許多紅寶石;紅色的櫻花一簇簇紅得像焰火一樣,加上淺紅色的嫩葉做陪襯,遠遠望去,就像是晨曦微露的朝霞。不管什么顏色的櫻花,都是朵朵嬌嫩動人,惹人喜愛。
泉城公園最美的地方要數西門了。那里風景如畫,有水、有橋、有樹、有花,湖里的水清澈見底,湖上有一座拱橋,拱橋兩邊幾顆垂柳,垂柳枝葉繁茂,就像一把把大傘撐在湖岸邊。長長的柳條迎風飛舞,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個少女在湖邊梳理著自己柔柔的長發,讓我又想起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這有名的詩句。
泉城公園真是太美了!
濟南的泉作文400字篇三
山東的省城是濟南,這是一個美麗而繁華的城市。因為擁有眾多泉水而世界文明,俗稱濟南。
第十一屆全運會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這是一次世紀盛會,一次令山東人十分自豪的盛會。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山東人,我也倍感驕傲。當然,我也要去參觀參觀這座城市。
去濟南,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平坦寬廣的馬路,和高聳云天的建筑。美麗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令我目不暇接。同車的人們也都發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贊嘆。
緊接著,我們就看見了雄偉壯麗的立交橋。這橋交叉縱橫,上面排滿了一輛輛汽車,在遠處看,無比壯觀。
泉城泉城,當然就要去泉城廣場。剛一進入大門,就看見了許許多多的小攤,上面擺滿了精美的首飾、食物,還有香衣草,整條街都十分清香。再往前走,就到了泉城廣場了。剛剛進入廣場,一座巨大的銀白色蓮花就把我吸引住了。這座荷花十分美麗,是我不由得想起一首詩: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在平坦的地上,有人在自由自在的劃著旱冰。天上還飛著各式各樣的風箏,隨著風的大小,高低起伏。
走進長長的走廊內,可以看見許多銅像。有高大威猛的戚繼光,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還有愛國的著名女詩人李清照……
濟南美麗的景點數不勝數,熱情好客的山東人歡迎大家來旅游。山東歡迎您!濟南歡迎您!
濟南的泉作文400字篇四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跳下了下崗,走過了草地,來到我身旁……”聽著這首優美的樂曲,我們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了黑虎泉。
踏著古石板路,中間是緩緩流淌的河水,兩岸垂柳婆娑,偶有亭臺樓閣,仿佛來到江南水鄉一般。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九女泉。此泉因泉水清澈甘美,引得九仙女來此浣沙沐浴,既歌又舞,歡快異常,因此稱為“九女泉”。
九女泉東鄰白石泉,白石泉的泉水清澈見底,如一面明鏡。周圍有潔白的自然石環繞,形成一個圓圈。白石上擺著的一盆盆金黃的菊花,正在競相怒放。水底被綠油油的金魚藻所覆蓋,使清澈見底的泉水看上去像是碧綠色的。在密密的水草叢中不時有串串珍珠般的水泡搖曳著爭先浮出,在水面上破碎開來,蕩出一圈圈的漣漪。水底的魚兒有金色的、紅色的、紅白相間的,它們三五一群,在水里自由的穿梭、嬉戲。
白石泉的水特別甘美清甜。即使現在已經是深秋時節,可人們依然喜歡到這里來打水。看!右邊的那位老爺爺,他拿著一個綠色的小水桶,正把打上來的泉水往他帶來的桶里灌裝,旁邊五六個大水桶已經灌滿了。瞧!左邊的一個七八歲大的小男孩也學著大人的樣子在打水,只見他用一根繩子提著一個塑料透明桶,然后甩起右胳膊,奮力的往水里一拋,桶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地注入了泉水,越來越多,不一會兒,一小桶水就裝滿了,他慢慢地提起小桶,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喜悅。
走過白石橋,我們又參觀了因“水柱激石、聲若虎嘯”而得名的黑虎泉和猶如琵琶揚韻的琵琶泉。
站在琵琶橋上,凝望著淙淙流動的泉水,我的心也格外的寧靜:老子的《道德經》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泉水的澄澈、仁愛,造就了濟南人純樸、善良、謙卑的品質。
泉水,仿佛一曲經久不衰的旋律,給了濟南這座城市濃郁的韻味和美。
濟南的泉作文400字篇五
濟南有七十二名泉,有“泉城”的美稱。為什么單單是濟南為泉城呢?我想,是濟南的泉有泉韻吧。我常常自豪地說:“濟南泉水有泉韻。”
“韻”在字典中有“情趣、雅致”的意思。那么,“泉韻”就是泉水中的情趣與雅致。泉水有很多,世界上也不單單只有濟南有泉,但我敢說,世界上的所有泉水都是地下水向往噴涌,可沒有幾座城市的泉水會涌得那么有意境、有雅致。濟南的泉有時十分豪放,有時又十分文雅。它豪放在波濤洶涌,它文雅在碧波蕩漾。它豪放在龍騰虎躍,它文雅在寧靜淡泊。難怪老舍會寫濟南的《趵突泉》。因為老舍也感受到了泉水的泉韻,泉韻中的文化。
泉韻也是神秘的。你是否曾記得月光照耀下的泉水,在茫茫的夜色中,聽到了“咕嘟咕嘟”的泉水聲。此時,泉水是神秘的,泉韻也似乎成為了富有神秘感的黑色調。讓所有人在這寂靜的泉水旁也感覺到了寂寞中的一絲激動。
泉韻更是幽雅的。在泉水旁人們聽著優美的琴聲,喝著用泉水泡成的熱茶,品泉、賞泉融為為一體。這是不是一個理想的境界?這不是一個夢,你完全可以在趵突泉邊發現這帶有紫色調的泉韻。望著地下水位高達三十點零一米的趵突泉,你是否感觸頗多呢?
泉韻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可是它又是一個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它不是外在產生的,而是在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種比賞泉更高的境界,只有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才可以達到。我可以驕傲地說,所有這些濟南完全具備。
我為濟南的泉韻而自豪。
山東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初二:孫子陽
點評:泉已成為了濟南的一張名片,作者以生動的筆墨,描述泉的特征,讓人心生向往之情。作者筆下的濟南泉是有神韻的,有時十分豪放,有時又十分文雅。它豪放在波濤洶涌,它文雅在碧波蕩漾。它豪放在龍騰虎躍,它文雅在寧靜淡泊。
語言是文章的基本元素,如果說文章的主題是靈魂、材料是血肉、結構是骨骼、語言就是細胞,本文語言富有美感,它清新優美、新意盎然,從形式到內容上給人帶來審美愉悅。這樣的文字,讀起來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
濟南的泉作文400字篇六
濟南,這是一座以泉水聞名的城市,所謂的"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便是說的美麗的泉城濟南。
濟南素以泉水眾多、風景秀麗而聞名天下,據統計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個天然泉,在國內外城市中罕見,是舉世無雙的天然巖溶泉水博物館,除“泉城”外濟南也被常被稱為“泉都”,因“家家泉水戶戶垂柳”有著名的七十二泉,一派江南風光而得名。
濟南的趵突泉是萬泉之王,而大明湖,又是千湖之王,因這這兩大王,我們便到了濟南去目睹它倆的風光。
走進趵突泉公園,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眼泉,真不愧有萬泉之園的美稱。道路兩邊盡是泉,有著各種各樣的泉。日月泉雖然是個小泉,但十分精巧。它由日泉與月泉組成,出水口有兩個,左右各一個,日泉與月泉的水相互流通,水流旋轉著,好似太陽與月亮交替、螺旋,因此得名日月泉。
登州泉的泉眼在一個方型池內,外面套著兩個大池,水從方型池中溢出,之后灌滿內圈大池,水從外圈大池中流入地下,仿佛倒灌的瓊漿美酒,怎么也不會溢出池外。池的外圈可供游人休息,坐在上面,感到神清氣爽,還有一絲涼意,怪不得這里是古人的避暑圣地。向池內望去,水平如鏡,偶爾會泛起漣漪。
又走過了許多小泉,終于到了趵突泉,趵突泉有三個泉眼,它們緊緊相依,所以經常被眾人看成了一個泉眼,這被喻為家庭和協的象征。左邊堅立著一塊石碑,上寫“趵突泉”三個紅色大字,右邊也有一塊石碑,上寫“第一泉”三個綠色大字,相傳是蘇軾到此地游玩而留下的,泉的遠處還有亁隆題詞的大碑,雖然已年代久遠,看不清寫下了什么,但可得知當時的趵突泉名聲浩大,連亁隆皇帝都在此游玩,流連忘返。
而大明湖又是另一派景象,風拂過水面,水面漾起波紋,兩邊的垂柳也隨風舞動自己的身姿,好一唯美的景色。湖面上漂著幾艘小船,看著它們緩緩駛過,我的心也癢癢了,也想開一次。剛開始時開得并不平穩,船搖搖晃晃的,總是走s形。開始順起來了,便開始欣賞美景。湖中有幾個湖心島,上面的建筑與古代建筑風格相同,石亭、小路、寺廟,仿佛一個快樂天堂。
趵突泉與大明湖的歷史記在我的腦中,而它們的美則刻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