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基層抗疫經驗材料推薦 基層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篇一
貢獻是面對疫情時的擔當奉獻。
武漢是疫情嚴重地,有數人感染,已經封城。許多人陸陸續續從武漢跑出來,而許多人在這個關鍵時刻奔向武漢,為這次疫情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各個城市的醫生護士組成一只只醫療隊,毅然選擇了前往疫情隔離區支援。他們二十四小時穿著防護衣物,時刻觀察病人的情況,睡覺吃飯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高強度的工作,讓醫護人員原本那光滑的臉蛋變得暗沉,痘痘黑眼圈說來就來,烏黑的秀發上也有了幾根白發。
不久前的下午,醫生吳亞玲的母親過世,可她無法回去也不能回去。得知噩耗的她頓時淚如雨下,眼睛里的紅血絲布滿眼白,她抽泣著,卻沒有嚎啕大哭,壓抑著自己悲傷的情緒。她身上背負著巨大的責任,必須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朝著遠方家的方向,她連鞠三躬后便恢復狀態,重新回到了崗位上。
“抗擊疫情,不勝不歸”,這是每一個奔赴前線的人的心聲,為了這共同的目標,他們甘于奉獻自己,承擔起肩上的責任。
貢獻是面對疫情時的勇敢無畏。
浙江的一家大型風機公司捐贈了1054臺風機給武漢的九家醫院,可是找不到人運輸風機去武漢。
在關鍵時刻,一個普通的貨車司機鏗鏘有力地說:“行,我去!”他叫王國榮。他沒有一身名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他非常想為武漢做一份貢獻。“湖北疫情那么嚴重,社會各界都在全力援助,我沒什么可以做的,只會開車,如果能用到我,我義不容辭。”運送分機的機會來了,他就在第一時間應下了這份差事。沒有猶豫不決,而是堅定肯定!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疫情雖然可怕,但我們依然有勇氣去面對它,戰勝它。
貢獻是面對疫情時的安分守己。
這次病毒的突發讓我們措手不及,許多感染上病毒的人都在與死神做斗爭。醫護人員們在一線拼搏,社會各界也在貢獻自己的力量,而我們現在安分待在家里,就是最大的貢獻。在家中無聊憋得慌,便可以憋死病毒,恢復中國原來生機勃勃的樣子。
我們多安分,醫生多放心。
熬過冬天的種子,會在春天發芽。
基層抗疫經驗材料推薦 基層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篇二
李星,女,1972年出生,1991年畢業于石家莊地區衛生學校,當年到行唐縣人民醫院工作,大專學歷,2000年成功競聘為醫院手術室護士長、2004年擔任內一科護士長、2008年至今任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2015年又兼結核科護士長。
一、沖鋒在前,不畏生死,守護全縣人民
“這里有危險,讓我上!”作為感染科的護士長,李星置個人生死于度外,帶頭沖向最危險的地方,首例涉武漢疑似患者由她收治,帶領著全科護士日夜堅守,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她帶領的團隊共排查419名發熱病人,治愈并解除留觀29人,現仍留觀6人。1月22日晚,李星放棄了家人團聚的寶貴時光,帶領第一梯隊護士迅速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無畏被感染風險,積極護理疑似患者,直面生死考驗。用她的話說“有領導的支持,家人的理解,我有何懼”。她的女兒是預防醫學專業,特別理解自己的媽媽,主動承擔了照顧患有慢病爸爸的責任。憑借多年從醫經驗,她在為病人輸液、疏導、護理方面更嫻熟,尤其是在穿上防護服后,原本簡單的工作卻成為極大的挑戰,對于高難度的操作,她親力親為。哪里是最危險的地方,哪里是最困難的地方,哪里就有她沖鋒在前。眾所周知,核酸檢測時鼻咽拭子標本采集是感染風險最高的,而正確的標本采集是檢驗結果的最根本前提和保障,每次標本采集她都親臨現場監督。一個多月以來,她從未休息過,從未喊過一聲苦和累,她用自己的全部,來換得全縣人民的安全。
2020年1月29日15:00李星在隔離病房進行消毒工作。———您逆行的身影,親力親為的行動,讓我們看到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與千千萬萬中華兒女血脈相通,生死與共,它在大難中生根,在苦難中磨礪,在艱難中長成!
二、謀劃在前,科學分配,守護全科戰士
“大戰在即,糧草必先行!”醫護戰士的“糧草”是醫用防護物資,李星憑借多年應對傳染病的經驗以及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提前申請儲備應急物資,帶領全科高效解決了春節假期調配難問題,從容攻破了許多史無前例的挑戰。整整4天4夜,李星奔走于各個單位、部門之間,每一件儲備物資,如數家珍;每一條工作規范,千叮萬囑;每一次培訓考核,嚴之又嚴,是她的認真細致,讓大家從最初的恐慌、緊張轉變為從容,讓原本的混亂、無章轉變為有序,她成為了戰友們的“好大姐”。她嚴格要求,讓行為隔離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將區域劃分入腦入心,配備專職院感督導員,對所有進入科室的梯隊人員、醫務人員、救護車轉運人員、后勤保障人員和清潔人員均開展嚴格培訓考核;她創新方式,遵循科學防護、合理適度原則,根據接觸感染風險的高低選擇和分配不同的防護用品,提高物資利用效率;她細致嚴謹,親自演示,逐人指導,配置穿衣鏡,張貼防護用品穿脫流程,有效避免感染風險;她關懷備至,為隔離區申請對講機,減少接觸,科學安排班次,強制輪休,安排營養餐和休所,開展談心交流,緩解醫務人員心理負擔;她不漏一處,完善了隔離病房終末處理流程,每天親自檢查,確保發熱門診消毒隔離制度與消毒隔離措施落實到位。她用暖心的守候保護了醫護人員的安全,用最周全的行動保障了工作環節的安全。
2020年3月6日10:15李星結束工作,脫下隔離服后,疲憊的身影,汗濕的衣背。———若問疫情有多么兇險,您的笑容就有多么感動,若問平凡有多么偉大,您的背影就有多么動人,您不再挺拔的脊梁彰顯著無懼生死、戰無不勝的中國精神!
三、疏導在前,關懷備至,守護隔離患者
“不要擔心,有我們在!”一句簡單的話卻有千斤重,因為她讓身心煎熬的患者獲得安寧,讓暴躁易怒的情緒獲得平靜,讓緊張痛苦的情緒獲得紓解,是她不吝嗇的微笑與關懷和不介意的擁抱與疏導,為患者帶來了帶來了無窮的力量。護士是與隔離患者接觸最多的人,李星成為了他們的家人,她不僅日常照顧得當,經常溝通交流,還加上了患者們的微信,和他們以朋友的身份相處,給他們帶來心靈的慰藉,因為依賴所以信任,因為信任所以有了與病魔抗爭的勇氣,保持良好心態是痊愈的關鍵。在隔離病區有這樣一位特殊的病人,一個15歲的小男孩,由于年齡小,又無陪護,李星和他互加了微信,有時間就和他視頻交流,孩子由原來的恐懼變成了不舍,在男孩解除隔離的那天,孩子母親為感激她提出要兒子認她做“干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李星用自己的專業和智慧扛起了一片天,她是這場戰役中最美的天使,用愛心和溫暖撐起患者的希望,是李星和像她這樣默默奮戰在一線的無數戰士們,讓我們相信,這場戰“疫”,我們必勝!
基層抗疫經驗材料推薦 基層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篇三
艾天壽,天水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在管委會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召開后,他立即成立公司防疫工作領導小組,自任組長,下設五個工作小組,全力配合管委會開展防控保障工作。
每天天還未亮,他就隨手拿起放在床頭的大衣,步行前往一號大橋卡口——這里是疫情期間經開區聯結內外的唯一卡口,所有進出經開區的防疫物資、生活用品都要從這里經過,他要求說,如果唯一出入口防疫措施不到位,病毒有了可乘之機,將會給經開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帶來最大的危機。“來回通行車輛多不多?”“健康碼、行程碼看了沒?”“車輛消殺了沒?”在聽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再三盯矚大家,“一定要認識到位,服從大局,與公安、執法、交警、消防等部門做好協作配合,規范操作,做好個人防護。”駐守卡口值夜班的同志說,能夠看到董事長每天早上第一時間來看我們,我們心里既感溫暖,又感責任重大,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堅守好自己的職責,守好經開區的“大門”。
匆匆吃完早點,他又前往核酸檢測點,化身志愿者,幫助疏導排隊采集的群眾隊伍。有幾個志愿者是女同志,雖然很賣力地喊“請大家保持一米間隔”,但還是有些群眾防護意識薄弱,湊到了一起,他趕上前去,對排除的群眾說,“來分開一點站,不安全”,語氣里透著關切和愛護,群眾自然也就分開了。這邊秩序正常了,一日三餐平常根本不是事兒,疫情期間也成了很傷腦袋的問題。蔬菜采購困難,大家連著吃了幾天的豆芽、白菜,醫護人員、志愿者、卡口值班人員,還有許多留守抗疫的同志,這么辛苦,要一直這么吃肯定會撐不住的,他就想方設法,求親問友,看通過什么渠道可以采購更多的蔬菜水果。第二天,大家為碗里多塊肉高興時,他感到由衷地欣慰。
連續幾日的冬風,吹落了許多黃葉,落葉堆滿路面。居住在社棠鎮的環衛工人因居家隔離,環衛人員短缺。他又化身環衛隊長,拿起掃把,帶領大家一起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一干就是四、五個小時。
作為公司的帶頭人,他凡事總能想在前頭。降溫了,他立馬請示匯報,棉大衣已經為卡口值班人員和醫護人員準備好了。為了確保11月1日點火供暖,他提前安排,采購儲備半個月的燃煤和物資。眾創大廈入駐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后,他從住宿、衛生、飯菜,每個環節仔細安排,精心調度,全力做好后勤保障。他說,“指揮部是全市疫情防控的指揮機關,保障好了指揮部的工作,就是經開區為全市抗擊疫情的重要貢獻。”
自10月26日起駐守單位以來,他與留守的48名員工一起吃住,一起堅守在抗疫一線,連續10多天,從未回家。偶爾會聽到他說:“小女兒每天要給我打幾次視頻,也沒時間接啊。”
他率先垂范,敢于承擔,遇事冷靜,對待工作嚴謹嚴格,對待員工包容體諒,在他的感召下,公司員工心齊氣順,各項工作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得到了管委會領導和公司全體員工的一致好評。
劉健,天水經濟發展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10月21日晚,接到改造原法蘭克廠房設立經開區核酸檢測點的任務后,他立即與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奔赴現場。法蘭克廠房為鋼結構廠房,墻面未粉刷,照明系統也沒有,廢舊物資零亂堆放,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存在很大困難。劉健同志迎難而上,面對特殊使命,面對大家的顧慮,他說,“組織交給我們這么重要的任務,無論如何都要高標準完成。”他與工程技術人員一道,迅速制定方案,清理、粉刷、布線、施工,從晚上8點接到指令,到次日凌晨3時許,經過7多個小時的緊張奮戰,一個2000平方米的核酸檢測場所終于完成,第二天核酸檢測工作如期進行。直到11月10日,連續九輪的輪核酸檢測,他自始至終堅守在現場一線,靠前指揮,維持秩序。核酸檢測結束后,他又加入了環衛清掃的隊伍。有同事說,“老劉,你稍微休息上一會兒。”他總是憨厚地一笑,“我還可以,大家都很辛苦,現在環衛工人緊缺,我能出點力,咱們的環境衛生也能美一分。”
雖然離家不到2公里,也連續10多天沒有回過家。面對疫情,毫不退縮,沖鋒在前,吃苦耐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個基層黨支部書記的責任與擔當,為其他志愿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在他的表率下,公司志愿者一個個不怕困難,逆行而上,出色地完成了各自承擔的任務。王虎寅、陳海亮、楊甜甜、王文娟、池海濤、劉向明、談文杰、張淞源、楊鋒軍、xxx、楊嘯天、楊倞勛、李正輪、李瑤瑤、段瑞芳......。他們個個堅定、勇敢、沉著、可愛,表現出一個xxx員和當代有為青年的可貴品質。
人心齊,泰山移。我們堅信,過不了多久,疫霾終會散去,繁華終歸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