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觀察蠶寶寶的日記篇一
最近的科學課上,我們認識了蠶,激發了我對它的興趣。于是,媽媽給我買回一包蠶卵,供我觀察。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精心挑選鮮嫩的桑葉,洗得干干凈凈的放到蠶房里。現在,我的蠶已經和小姆指一樣長、一樣粗了,頭部也變成了深褐色。它全身潔白晶瑩,可愛極了。
蠶寶寶吃桑葉的時候非常有趣。每次,它們一聞到桑葉的香味,就爭先恐后,一拱一拱地爬到桑葉邊,用胸前的三對腳緊緊地扒住桑葉的邊緣,高高地昂起頭,像割草機一樣,一縷一縷,迅速地把美味大口大口地吞進肚子里。不一會兒,它們就把桑葉啃得精光,只剩下光禿禿的葉柄。
慢慢的,我的蠶都結了繭,變成蛹,化成蛾,產下卵后就死去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蠶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暫,它們卻把寶貴的年華都凝結在潔白的絲線上,奉獻給人類。蠶是多么可愛、可敬的小動物啊!
4.小學生蠶寶寶觀察日記
小學生觀察蠶寶寶的日記篇二
上周從王浙權同學那要來的蠶寶寶,像小螞蟻一樣。經過我的細心養育,已經漸漸長大,現在有鉛筆芯那么粗了。它們小的時候,我總是看不清它們是怎么吃桑葉的,只有它們吃過爬走后才發現桑葉上薄薄的一層沒有了。后來長大一點點,能觀察到原來它們吃桑葉是從上往下啃,就是抬頭到低頭這個動作反復過程中慢慢喂飽自己。
到今天為止,我的蠶寶寶蛻過兩次皮了,從原先的黑色變成了灰色。
記得第一次蛻皮的時候,它們都一動不動的,我以為它們要死了,心里好焦急。后來媽媽告訴我,可能因為要蛻皮了才不吃不動的。果然,第二天起床,發現桑葉上有黑黑的小點點,真的是它們蛻下的皮哦!媽媽說,蛻了皮以后,蠶寶寶就長大一點。
今天回家后,我趕忙去看我的蠶寶寶,發現它們又一動不動了,桑葉也只吃了一點點,我心里想是不是又到蛻皮的時間了,就靜靜的觀察它們,發現有一條蠶寶寶側身躺著,我幫它躺好后,它就扭動身體,而且邊扭邊往前爬。慢慢的,我發現它身體兩邊的皮漸漸鼓起來了,然后一點點往后扒,到尾部的時候,那張蛻下的皮怎么都掉不下來。我又緊張又焦急,真的想幫他一把,把它扯下來。可媽媽讓我別去動它,說它自已會努力的。這個時候,蠶寶寶從來都只蠕動,不擺動的尾巴開始左右甩動,經過自已的努力后,那張皮終于掉下來了。我為他捏了一把汗,真為它高興!再去看它時,只見它趴在桑葉上,頭仰得老高老高的.,又不動了,估計是剛才累得筋疲力盡了,現在在好好的休息吧!這時我突然發現桑葉上有一顆黑亮黑亮的東西,媽媽說是它的嘴巴。真的,蛻過皮后的嘴巴比其它蠶寶寶都要大,而且是灰色的!媽媽說,如果嘴巴只有黑黑的一丁點的時候,就是它們要蛻皮的時候了。
今天我心里特別高興,因為我看到蠶寶寶第二次蛻皮的過程了。
2.小學生蠶寶寶觀察日記
小學生觀察蠶寶寶的日記篇三
以前我曾養過蠶寶寶,在養蠶的活動中我還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它的蛻皮。那天,我回家打開放蠶寶寶的盒子。“噢,桑葉干了,得馬上換掉。”我跑到陽臺上,拿來了新鮮桑葉。我把桑葉一張張換下來,蠶寶寶似乎聞到了桑葉的芳香扭動著滾圓的身子紛紛爬了過來,圍著桑葉,“沙沙沙”地啃開了。突然,我發現其中一條與眾不同:身子呈淡黃色,頭上有一個透明的三角形。它仰著頭,不吃也不動。它在干什么呢?是不是病了。我馬上把它放在另一個盒子里,仔細地觀察起來。
不一會兒,只見那條蠶的頭上慢慢地出現了一道裂縫,那道縫漸漸地變粗從中鉆出來一個小腦袋。與此同時,頭前那個小腦袋沒有力氣垂了下來變得干癟了。對!它是在蛻皮。只見蠶寶寶的頭頻頻地左右搖動著使勁向前伸。可表皮并不很聽話,緊緊地粘住它的身子,蠶為什么要蛻皮?我決心弄懂它。我很快在課外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孵出的蠶吃桑葉慢慢長大,當身體受到表皮的限制時,蠶就要蛻皮。一般每隔一周蛻一次皮,一生共需4次。
這時蠶寶寶已經從表皮里完全鉆出來了。獲得新生的蠶寶寶比以前更白了,更胖了。為了能吐絲做繭,蠶寶寶不謂蛻皮之苦,真是可敬可佩。
3.小學生蠶寶寶觀察日記
小學生觀察蠶寶寶的日記篇四
有一年冬天,媽媽給我買回了十幾只蠶寶寶,我迫不及待地撕開包裝一看,我發現那些蠶寶寶小小的黑黑的,有的躲在葉子下面吃,有的在葉子上面吃,還有的在睡覺,它們只吃小小的桑葉,它們吃得很慢,半天才能吃完一片桑葉。過了幾天,我一大早起來看蠶寶寶,我驚奇地發現,蠶寶寶開始脫下一個黃色的東西,我問媽媽:“這黃黃的東西是什么?”媽媽說:“這是蠶寶寶的皮。”,“它們為什么要脫皮呢?”我問,“這樣它們才能長大呀!”媽媽回答說。
又過了幾天,它們變地又白又肥,它們開始吃的越來越多了,一會兒就把一片桑葉吃完了,小區里的桑葉已經遠不夠它們吃,我們只好到深圳大學去摘桑葉,一次就要摘一大包桑葉。
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它們不吃東西了,頭還在不停地擺,嘴里吐出幾根細細的絲,是白顏色的,我給它們拿來一個大盒子,還放了幾根筷子讓它們做繭,它們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角落,把自己緊緊地包住了。
我們都等著它們破繭而出,終于有一天,它們出來了,它們變成了蛾,長出了翅膀,它們開始倆倆成雙的交配了,產下了卵,便死了。
我終于知道什么叫“春蠶到死絲方盡”。我還觀察到蠶的一生。
5.小學生蠶寶寶觀察日記
小學生觀察蠶寶寶的日記篇五
一個月前,我在語文課上拿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蠶寶寶。拿到這些小小的蠶寶寶后,我的心中就產生了許多的疑問:它們是怎樣吃東西的?又是怎樣拉屎的呢?于是,我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仔細的觀察。蠶寶寶的樣子非常可愛,它長著像大號薯條一樣長的身子,腦袋卻只有米粒那么大。它的背上有兩對像括號一樣的黑色花紋,大概是用來嚇唬天敵的,不過,褪皮之后,那對括號就沒有了,要過些天才能恢復。
它的尾部有一根小刺,當它心情不好或受傷時,小刺就會軟下去。蠶寶寶一共有三對胸足和四對腹足加一對尾足,它的腹足是用來固定自己的,尾足則是用來夾住物體的,而它的胸足才是它真正的足,用于幫助它抓住食物方便它進食。等它長大后,腹足和尾足都會脫掉,成為只有三對中的昆蟲。
蠶寶寶吃桑葉的樣子很有趣。它先用胸足抓住桑葉,然后再把頭舉起來,像挖土機一樣,有序的從上至下一次又一次的把桑葉送到自己的肚子里,不一會兒,一片桑葉就不見了。
在飼養時,我還發現另一個奇怪的事情:它拉出的大便幾乎都一樣大,像芝麻一樣,又黑又小,呈固體形狀卻又有點彈性,上面還有像玉米一樣的花紋。我把它拈開來一看,發現里面都是蠶沒有消化完的桑葉沫,而且還有一股清香。
通過這么多天的觀察,我發現蠶寶寶真的很無私。它一生這么努力吃桑葉,就是為了吐絲結繭,讓我們可以有溫暖的衣被可以享用。我終于明白了“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